兰花(学名:Cymbidiumssp.)是一种兰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中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兰花一般为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1.春兰的识别 春兰株型娇小,叶片细窄,叶子的高度约为6~25厘米之间,略微弯弓下垂;春兰是一箭一花,偶尔有2花,称之为“并蒂兰”;花期为每年的2~3月份,花箭比较直立,略微粗壮而低矮;春兰的绝大多数是一箭一花,因此,古人云“一径一花为兰”。春兰的品种最多,也是目前栽培最多的兰花品种。春兰著名的品种有:绿云、大富贵、张荷素、宋梅、春一品、龙字、汪字等等
蕙兰的鉴别 蕙兰株型比较高挺,每苗上有5~7片叶子不等,叶片的长度在70~90厘米左右,甚至有的可以达到1米左右的高度;叶子的宽度比较窄,大约在8~12毫米左右;叶片比较硬挺,表面很粗糟,叶片的边缘长有叶齿,剪断叶片的横截面略成“v'型;叶脉向叶片的背面突出,迎着光观察会发现浅**的叶脉条纹;蕙兰的花期比春兰稍晚,在每年的3月~5月份开花;花箭高度30~70厘米左右,每个花箭上带有7~13个花苞。蕙兰的芦头不太明显,其著名的品种有:程梅、关顶、大一品、温州素等。
建兰的识别 建兰原产地为福建及其相邻地区的山地,一箭可以开数朵花或十几朵花。建兰的整体株型偏中矮,叶片宽度在1~2厘米左右,叶面平展有光度,叶尖属于钝尖,叶色黄亮有光泽,蜡质感比较好;中脉向背后凸出;芦头较小呈椭圆形;根部粗壮有分叉;建兰秋季开花或四季多次开花,花期在每年的7月份到9月份,每支花箭可以盛开3朵以上的花儿;养护得当每年可以盛开多次。因此,建兰非常勤花,也被称作“秋兰”、“四季兰”,是新手养兰的首选兰花品种。建兰的著名品种有:龙岩素、仁化白、宝岛仙女、金丝马尾、银边大贡等
寒兰的识别 寒兰的株型比较高大,颜色翠绿,叶片长度在50~80厘米左右;叶片的形状多为直立叶,叶尖顺尖,叶面比较粗糙,而且叶柄很细,叶脚比较高,迎着光观察,叶子的背面除了主叶脉之外,叶子的副脉也很明显向外突出;寒兰的花期在10~12月份,是典型的冬季开花的兰花品种。寒兰的花箭窜出很高,花苞排列疏密有序,花色多样;由于寒兰与其他品种的兰花生长在一起,经过蜂蜜传粉杂交,会出现寒兰在夏季开花的品种,所以人们又叫它“夏寒兰”。
墨兰的鉴别 墨兰的株型高大,花箭直立高出叶片,有花7~17朵;花瓣较短而宽,向前伸展在花蕊柱上;叶片硕大肥厚而且也比较宽,呈现出“宝剑”型状,叶片亮绿有光泽。墨兰的花期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所以又叫它“报岁兰”,一箭开数花至十数花,花色较深。墨兰的假鳞茎为椭圆形,墨兰的根较长,而且粗壮。其著名的品种有:企墨、达摩、大屯麒麟等
蝴蝶兰在兰花中属于一种高档品种,花型十分美丽,就像是蝴蝶在枝头翩翩起舞,其名字也是来源于此。并且蝴蝶兰花色丰富,有蓝色、红色、白色等多种颜色,还带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香气
三七起源于第三纪,属古热带残遗植物,分布范围极其狭小,这主要与三七在生理生态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性味归经: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以根、根状茎入药。是名贵中药材,生用可止血化瘀、消肿止痛,是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花叶也能入药,当茶饮。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三七入药历史悠久,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三七“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及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 中文名:藤三七
药 名:藤三七
拼 音:TENGSANQI
来 源:为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珠芽。
功 效:补益肝肾、滋补、壮腰膝、消肿散痰。
主 治: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
性味归经:微苦,温。入肝、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炖鸡或炖猪肉,1~2两。外用:捣敷。
别 名:藤子三七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可采。
拉丁名:Boussingaultia gracilis Miers var.Pseudobaselloides Bailey
考 证: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中药化学成分:地下部分含拉里亚甙元(larreagenin),3β-羟基-30-去甲-12,19-齐墩果二烯-28-酸(3β-hydroxy-30-noroleana-12,19-dien-28-oic acid),3β-羟基-30-去甲-12, 19-齐墩果二烯-28-酸乙酯(ethyl-3β-hydroxy-30-noroleana-12,19-dien-28-oate),熊果酸(ursolic acid),3β-羟基-12-齐墩果烯-28,29-二酸-28-乙酯(3β-hydroxyolean-12-ene-28,29-dioic acid-28-ethyl ester),39-羟基-30-去甲-12,18-齐墩果二烯-29-酸乙酯(ethyl-3β-hydroxy-30-noroleana-12,18-dien-29-oate)[1]。
[别名] 洋落葵,土川七(台湾),藤子三七,小年药,土三七,马德拉藤,金钱珠、中枝莲。 田三七等。以叶片、嫩梢、株芽和地下块茎作菜用。具有滋补壮腰膝、活血及消肿化淤的作用。 味微苦,性温。有活血补血之功能,可用于补肾强腰,散瘀消肿。主治腰膝痹痛,病后体弱,跌打损伤,骨折。内服:煎汤,30~60g;或用鸡或瘦肉炖服。外用:适量,捣敷。
原产地巴西,适合作蔓篱、荫棚的攀爬植物,可作药用与野菜。
藤三七为多年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光滑无毛。一年的新梢可长达4~5m以上,茎圆形,嫩茎绿色,老熟茎变成棕褐色,叶互生,肉质肥厚,叶片心脏形,光滑无毛,有短柄。叶腋均能长出瘤状株芽,植株基部簇生肉质根茎,常隆起裸露地面。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单一或疏生2~4个分枝,花序轴长10~30(~50)cm,花数十朵至200余朵;花梗长2~4mm,基部有一披针形、先端锐尖的苞叶;花基合生呈杯状的苞片2,其上有与其交互对生的宽卵形或椭圆形小苞片2枚,较花被片短;花被片卵形或椭圆形,长约3mm,宽约2mm,白色;雄蕊比花被长,花丝基部宽而略联合,在蕾中时外折;子房近球形,上位,花柱上部3裂,柱头乳头状。花芳香,开后变黑褐色,久不脱落。花虽两性,但通常不孕。果未见。花期6、7月起可开放半年。生长适温为20~30℃,耐寒力较强,可忍耐0℃的低温。全年均可扦插繁育,也可用其茎藤上的瘤块状珠芽繁殖。以春、秋两季为佳。 各地均有栽培,且已逸为野生状。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地下部分含拉里亚苷元(larreagenin),3β-羟基-30-去甲-12,19-齐墩果二烯-28-酸(3p-hydroxy-30-noroleana-12,19-dien-28-oic acid),3β-羟基-30-去甲-12,19-齐墩果二烯-28-酸乙酯(ethyl-3β-hydroxy-30-noroleana-12,19-dien-28-oate),熊果酸(ursolic acid),3β-羟基-12-齐墩果烯-28,29-二酸-28-乙酯(3β-hydroxyolean-12-ene-28,29-dioic acid-28-ethylester),3β-羟基-30-去甲-12,18-齐墩果二烯-29-酸乙酯(ethyl-3β-hydroxy-30-noroleana-12,18-dien-29-oate)。
粗纤维含量较高。磷、钙、镁、铁等矿物质含量较高,干物质粗蛋白的含量在26%以上。含有17种氨基酸,因此,从蛋白质角度来讲,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藤三七中镍的含量也较高。因此,食用对补充矿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较好作用。此外,还具有高钾低钠特点,而高钾低钠饮餐具有降血压等多种保健作用。检出一定量的铅,但经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专家对华南地区藤三七的营养学、功能学、毒理学进行了较全面的科学评价,认为藤三七可安全食用。
适宜作汤、火锅或炒食。
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