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苗木应该如何施肥?记住这几点!
不同的土壤所含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要根据款识而施用不同类型的肥料。
如在石灰性土壤或强酸性苗圃土壤上,易发生缺磷情况,要注意增施磷肥;一般土壤以氮肥为主,如果氮素足够的土壤,就应增加使用磷钾肥的比例。
不同土壤质地不同,其营养条件和保肥能力也有差别,因而施肥方法也不同。
土壤保肥能力好,追肥每次用量可多些,次数可少一些;土壤保肥力差的沙土类土壤苗圃,追肥次数宜多而每次用量宜少。
不同的苗木品种选用不同的肥料
绿化苗木生长一般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和硬化期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施肥也有所不同。
出苗期:出苗期绿化苗木不能自行制造养分,其营养主要靠种子内贮存的养分;
幼苗期:幼苗期是指幼苗地上部分出现真叶、地下部生出侧根,到幼苗生长量大幅上升为止,这时对氮和磷比较有反应;
速生期:速生期是苗木地上部和地下部同时生长,对养料需求量大,应增加氮肥用量及次数,并按比例施用磷钾肥。
硬化期:在生长后期为促进苗木硬化,提高抗性,应适时停施氮肥,到了硬化期要防止徒长,停止施用肥料,以提高苗木抗性。
一般一年生播种苗在生长初期需氮、磷肥较多,以促进幼根生长发育,在速生期需大量的氮磷钾及其他元素,在生长后期以钾为主,磷为辅,促进幼茎木质化。
对已成苗的大规格苗木,根系强大、分布较远、施肥宜深,范围宜大,如油松、银杏、合欢、臭椿等,根系浅的大苗木施肥宜浅,范围宜小,如法桐、紫穗槐及花灌木等。
绿化树苗需要什么肥料快成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是有限的,随着植物的生长会逐渐减少。所以要想长得好,必须给土壤增加营养,以供给植物花、叶、果实的正常生长发育。施肥也是有方法的,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肥、施多少都是有讲究的,今天小编主要为大家科普苗木施肥的知识。
肥料种类A.根据施肥时期可以分为基肥和追肥
基肥是植物休眠期或植物移栽之前施的肥料,是植物生长营养的主要来源,就好比人每天要吃一定热量的食物维持身体的各项机能,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品。
追肥是在植物生长期施的肥料,目的在于促进植物枝叶繁密、花朵鲜艳、果实饱满,类似于人类为了营养均衡补充的食物。
B.根据肥料的成分种类可以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
有机肥:来源于动物的代谢物或植物残体,是自然界存在的天然肥料,成分复杂,但营养丰富,是生态建设的优选肥料,有点类似于中药。
无机肥: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化学肥料,成分单一,见效快,类似于西药。
C.根据植物生长所需可以将肥料分为氮肥、磷肥、钾肥等
氮(N)肥:也称叶肥,促进植物生长迅速,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磷(P)肥:也称花果肥,促进花芽分化和孕蕾,使花朵色艳香浓,果大质好,还能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钾(K)肥:也称根肥,它能使茎干、根系生长茁壮,不易倒伏,增强抗病虫害和耐寒能力。
复合肥:根据作物对氮、磷、钾需求比例不同而混配。
施肥的方法包括土壤施肥、叶面施肥、树干注射。土壤施肥中最常用的是沟施法、撒施法和灌溉式施肥,都很常见不多赘述,这里主要讨论一下叶面施肥和树干注射。
叶面施肥
在植物根部吸收养分受到限制,叶面施肥就派上用场,而且叶面施肥见效更快,如苗木刚移栽时根系尚未适应,可通过叶面施肥的方式迅速补充营养。还有一些喜肥的地被花卉,如:唐菖蒲、翠菊、石竹、紫罗兰、百日草、风信子、花毛茛、姜花、美人蕉等,也常采用叶面施肥的方式快速补充营养。
树干输液
如果树木生病了,营养运输受到了阻碍,你还指望它能通过根系和叶面吸收营养吗?而树干注射就是在植物虚弱的时候为其补充营养。
那么苗木施肥究竟怎么施,施多少呢?这个问题恐怕都可以写一本教科书了,因为不同苗木种类的生长特点各异,施肥方法和用量自然就不同,这里主要总结一下施肥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施肥常见问题1、薄肥多施。“一口吃不成大胖子”,施肥绝对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施多了植物吸收不了,浪费肥料。生长快速、开花多的苗木最好每年都施一次基肥,开花后可少量多次追施氮磷钾肥。
2、氮肥不可乱施。虽然植物对氮肥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施。秋季苗木生长发育停止时,再继续施用氮肥,会使茎叶徒长,苗木难以最后成熟,会导致茎叶柔弱,易遭病虫为害。
3、不要靠近树干施肥,否则容易发生烧根现象。土埋或撒施法施肥后,必须及时适量灌水,施有机肥一定要发酵充分腐熟。
4、根据土壤的酸碱度施肥。喜酸性土壤的植物如:山茶、杜鹃、桂花、八仙花等,可多施腐殖质肥,在追肥中适当增施硫酸亚铁。
1、这个看当地的气候来选择,一般是草木灰。
2、还有的是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铵等。
3、这些化肥必须完全粉碎,不宜成块施用,便于溶解吸收。
4、有的还可以追施有机肥料,如人畜粪水,堆肥等,但要充分发酵。
肥料在苗木生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肥料对苗木的影响有所不同,了解苗木肥料的种类及其对苗木生长的作用,掌握苗木施肥的方法及操作技术是影响苗木生长量和造林效益的重要因素。
绿化苗木在种植养护的过程中离不开肥料,但对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绿化苗木品种,施什么肥、施多少还是有一番讲究的。
扩展资料:
绿化苗木对水的要求较严,其特点足喜欢湿润,伯涝。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生长良好,否则生长明显不良。银杏苗若在水中浸泡3-4天,就会全部死亡。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银杏的浇水和排水问题。
(1)浇水原则:从银杏生长过程来讲,应掌握以春季为重点,采用多次少量勤浇水的原则。春季是银杏浇水的关键时期,6月底至7月初银杏的新梢停止生长。银杏从发芽前后到麦收前后是需水的关键时期,然而这—时期一般年份是少雨干旱季节,因此,要多次少量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
6月下旬全7月下旬是银杏种仁生长发育的高峰,需水量较大,但是一般情况下此期为多雨季节,若遇到天气干旱,就必须浇水,否则会影响种仁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秋季以后到土境封冻前,银杏需水量较春季少,不遇到特殊干旱一般不浇水。土壤封冻前—般要烧—次封冻水。银杏采叶园浇水比结果园要多,9月底以前只要干旱就要浇水。
(2)灌水方法: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多采用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法的缺点是浪费水,破坏土壤理化性状,养分流失严重,土壤水分有效利用期短,不利于银杏生长。
改革灌水方法是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重要技术措施。根据银杏的生长特性和生产实践,最好的清水方法是喷灌和微喷洒,这两种灌溉方法可以增加银杏的生长量。
所以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和微喷灌。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方,也要改大水漫灌为穴灌或沟灌。
①穴灌:适用于“四旁”、间作、农田防护林、城镇绿化等栽培模式。具体做法是;在树冠投影外缘向内30厘米左右,挖探约25厘米、直径约30厘米的灌水穴。灌水穴沿树冠均匀排列。
挖穴数量,总的要求是要保证在根系的分布区内,40%以上的土壤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一般3-4年生树,每株2-3个穴;初果期每株3-4个穴:盛果期每株4-6个穴。挖好穴后将穴灌满水,待水全部渗下后,立即将穴用土填平,把树盘整平即可。
②沟灌:适于结果园、采叶园、丰产林、间作等栽培模式。
具体做法是:顺树的行间挖深20-25匣米、宽30-40厘米的条沟,沟的数量根据各地经验,一船相隔100-120厘米挖一条沟即可。条沟的比降为1/1200。比降过大易灌水不均。灌水时以灌满沟为准,待水渗下后,及时把沟填平即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绿化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