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油茶的种植方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5 02:43:46
字号:

1、选地。选地要求:红壤或红黄壤土地,土层深厚(80厘米以上),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pH值5~6.5;海拔高度以100~500米的丘陵、山岗、平原地区为宜;坡地选择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林地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且开阔、无寒风的地方为好;坡度以25度以下的中、下坡为宜;尽量避免选用高山、长陡坡、阴坡及积水的低洼地。

高产油茶的种植方法

2、整地:(1)旱地。做垄打穴,垄宽1米、高15厘米,打穴规格60厘米×60厘米×60厘米。

(2)坡度小于10度的山地。全垦撩壕或打穴,垦深15~20厘米,3米行距水平环山撩壕,壕沟深60~70厘米,宽60厘米;或环山定点打穴,穴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60厘米。

(3)坡度大于10度的山地。沿等高线水平开带,外高内低,带宽2米,带间距3米,带上按株距2米定点打穴,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50厘米。

3、施基肥与回填在壕、穴内施放农家肥,或每穴施菜枯饼肥0.5~1千克,或每穴施三元复合肥0.25~0.5千克,肥土要混合均匀,然后回填表土,复土高出地表10~15厘米,并将穴填满堆成馒头形。

4、选用苗木与栽植:(1)选用苗木。选用1年生或两年生优质嫁接苗,1年生苗要求高12厘米以上,2年生苗要求高30厘米以上。宜在雨后起苗或在起苗前一二天灌水后起苗。起苗用齿耙,尽可能保全须根。应随起随栽,尽量做到当天起苗当天栽完。

(2)栽植。苗木处理:栽植前用磷肥黄泥浆蘸苗根,2年生苗应打去80%的老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栽植密度:株行距2.2米×3米,每亩栽植100株左右。栽植时间:以在1月下旬至3月上旬栽植为宜,选择雨后阴天栽植,天旱土干时不栽。若栽后在2~3天内下雨更佳。栽植要求:做到栽正、舒根、踏实(一定要踩紧)。提倡深栽、早栽,以增强幼苗的抗旱抗寒能力。灌水要求:栽后浇1次定根水,在苗基部覆盖稻草或芒萁,以防冻保湿,提高苗木成活率。

5、抚育管理:(1)抚育。一般连续抚育3年,每年两次,第一次在5~6月黄梅季节之后进行,第二次在8~9月进行,主要是除草松土,培蔸扩穴。特别提倡以耕代抚,在新造林地间作农作物,以套种花生、豆类、油菜等为佳,间作作物距离油茶植株65厘米左右。

(2)定干整形。新造油茶林应在幼树距地面0.5~0.8米处短截主干,待其萌发新枝后从中选留不同方位、上下间距10~15厘米的健壮枝条4~5个作为骨干枝。主枝、副枝间距宜保持60~70厘米宽。主枝基部或主干上所萌发的无用枝、过密枝,要及时剪去。

(3)施肥。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则主要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3次梢。随树龄大小施肥量从少到多,逐年提高。定植当年可以不施肥,也可在6~7月树苗恢复生长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株施25~50克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二年起,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每株50~100克;11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千克。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应逐年递增。施肥方法:①撒施:将肥料均匀地撒在树冠以内的林地上,再结合中耕把肥料翻入土中;②环状沟施:在树冠外沿挖宽20~30厘米,深25~30厘米的环状施肥沟,把肥料均匀撒在沟内,并用土盖好填平。

茶油是优良的有机和绿色食用油,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本文通过介绍油茶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包括立地选择、整地、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茶油的产出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贵有贵的道理,真正纯的茶油需要经过很多复杂工序,而且茶籽种植也不简单。

油茶为常绿小乔木。叶厚革质,树皮光滑,能起到防火作用;喜光但幼龄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寿命多在百年以上,盛果期一般60年左右,属深根性树种,主根发达,具有萌蘖性,再生能力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油茶造林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山地红壤、黄红壤地或pH值在5-6.5微酸性的砂质壤土。海拔500m以下阳光充足的阳坡和半阳坡,坡向以南向、东向或东南向为好,坡度在25°以下的中下坡为宜,在山区谷地宽度不足50m的两侧山坡不宜造林。为便于经营管理,造林地宜相对集中,凡土壤含石灰质的地区,油茶生长不良,忌选为油茶造林地。

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一般在栽植前1个多月进行,通过翻松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高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使土壤充分熟化,根据造林地的不同情况,可进行全垦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平地采取全垦整地、陡坡上采取块状整地、缓坡上采取带状整地,整地后按40cm×40cm×50cm挖好栽植穴,施足底肥,因地制宜确定栽植密度,一般采用的密度为2.5m×2.5m、2m×2.5m和2m×3m。

冬季和春季均可栽植。在立春至惊蛰之间的2-4月雨季的阴天或小雨天气造林为宜,选择一至二年生优良品种或优良无性系嫁接壮苗,要求顶芽饱满、根系完整、无病虫害。一年生苗高20cm以上,地径0.15cm;二年生苗高35cm,地径0.3cm以上。苗木应保持根系湿润,切忌风吹日晒,起苗时多带宿土,栽前适当修剪主根,栽植时先把整好的树穴挖松,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适度的穴,去除草根和石子,将油茶苗放入穴中使根系舒展,栽后踩实,做到“三埋二踩一提苗”,略为深栽,栽植深度比苗木根径高1-3cm左右,栽后要注意浇透定根水,用松土将基茎部分堆成馒头形,防止雨季穴土沉降水渍死苗。

新栽油茶要通过抚育管理促进成活,造林的头3年每年中耕除草2次,分别在春末夏初和秋季进行,主要是松土、除草、培土、扩穴,逐步连成带;第三年后,每年秋季中耕除草1次,每3年垦复深挖1次,可进行农林间作,以中耕施肥代替抚育。当树高70-80cm_,要进行幼树整形修剪,幼林的修剪要轻,一般在采摘茶籽后或翌年3-4月进行,主要是剪去萌芽枝,控制徒长枝,选留数个生长强壮的主枝,适当修剪脚枝,以形成低矮的自然圆形冠形。4-5年以后,中、下部内膛枝可让其着生适当果实,把上部花芽抹去。

一是垦复:垦复的方法有带垦、穴垦和壕沟垦,分冬垦和夏垦,一般采取“三年一大垦,一年一中垦”的方法,深度15-25cm。二是施肥:肥料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要配合使用,才能对油茶每个生长发育阶段起到协调作用。不同时期施用不同的肥料,幼林以施氮肥为主,成林以施磷、钾肥为主,秋冬季以有机肥为主,春夏季以速效肥为主,采用沟施或穴施。三是修剪:因树修剪,因枝作形,剪密留稀,去弱留强,保持单枝清脚亮心,大年轻剪,小年重剪,使林内通风透光,增大结果面而提高产量。阳坡宜轻剪,阴坡酌情多剪;冠下适当重剪,中上部不剪。总之,不能修剪过度,以免树体失去平衡而导致枝条过多萌发,影响生长发育。同时,油茶一般是顶梢开花结实,所以只宜疏删,不要短截。

易发生于湿度大、温度高条件下,4-5月发病,7-9月蔓延最快,落果也多,在整个生育期内病原菌反复多次侵染叶芽、枝梢、叶和果实。防治方法:一是结合营林措施,清除病源;二是3-4月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2次,发病高峰期的7-9月,用20%的茶麸水喷1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油茶煤烟病

在叶正面及枝条表面产生黑色煤尘状物,并在枝叶表面形成覆盖层,使光合作用受阻,病株衰弱至死。油茶煤圬病菌利用棉介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并由介壳虫来传播,因此本病常和棉介壳虫共同猖獗。3-6月和10-11月为发病盛期。防治方法:一是适当修枝疏伐,加强营林管理,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二是用50%三硫磷乳剂1500-2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500-1000倍液杀死介壳虫。

茶梢蛾

以幼虫为害叶肉和蛀食春梢,危害率达10%-20%,严重的高达30%,造成植株死亡。防治方法:一是成虫盛期,人工剪除被害叶、梢集中处理;二是药剂防治,在严重为害林分病虫转移时期喷敌百虫500-6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均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茶籽象甲

又名象鼻虫。成虫危害果实,幼虫蛀食种仁,一般6-7月为危害盛期。防治方法:一是捕捉法,利用茶籽象甲有假死的习性和飞翔能力弱的特点,进行人工捕捉;二是8-11月幼虫出果入土越冬期间,定期收集落果烧毁;三是5-7月成虫羽化出土期,用40%氧化乐果和80%的敌敌畏1∶1对水配成1000倍液,喷药2-3次,可有效防治。

油茶蛀茎虫

又叫钻心虫,1年1代,以大幼虫在被害枝条上越冬。越冬幼虫次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防治方法:一是根据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在羽化盛期,采用夜间灯光诱杀;二是在幼虫期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成虫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20%乐果乳剂500倍液,效果非常明显。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0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