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年中国农业产业市场分析:传统三大发展痛点,三大技术助力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
数字农业应运而生 前景如何?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农业”应运而生。我们应该怎样理解 “数字农业”?我国数字农业前景如何?数字农业又能如何助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2019年3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金额统计分析
在进口金额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2-4季度中国农产品进口金额逐渐下降,2019年3月中国农产品进口金额为10595.8百万美元,同比下降0.1%。
在出口金额方面,2018年1-4季度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呈增长趋势,其中,2018年2季度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增幅最大,相比1季度增长11.45%。2019年3月中国农产品出口金额为16482.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3%。
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痛点分析
1、需求侧——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与国内传统的农业生产矛盾凸显,对外依存度高。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将从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向品质更高的生活方式进行转换,进而摄入更多的肉类、蛋奶类制品以满足能量需要,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步提高。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持续提升,居民对于高品质的农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提升,我国农产品生产的矛盾也逐渐将由总量的供给不足转变为产品结构不匹配。
2、供给侧——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成本高,盈利能力弱。我国农业总产值虽常年居于世界首位,但由于长期存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分散经营以及高度分散的种植、养殖现状,导致农业技术水平低,无论是机械化水平还是在生化技术水平,均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价值链短,附加值低,导致农业盈利薄弱,人均农业增加值远低于发达国家。
3、服务侧——融资困难、非标准化、信息不对称。融资环节复杂,成本高,时效性差。“三农”贷款难问题突出,民间借贷现象加大农村金融风险。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销售体系尚未建立。农产品生产技术和流程标准不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的销售体系不健全,品牌意识普遍不高。链条冗余、信息不对称导致销售难度加大、生产端附加值低。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交易链条过长,交易成本、运输成本较高,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大、损耗也较高。
数字技术如何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针对传统农业面临的以上问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将会有效助力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
1、物联网——农业数据实时获取,奠定农业数字化基础。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基于物联网的农业解决方案,通过实时收集并分析现场数据及部署指挥机制的方式,达到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收益、降低损耗的目的。可变速率、精准农业、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等多种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将推动农业流程改进。物联网科技可用于解决农业领域特有问题,打造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场,实现作物质量和产量双丰收。
2、大数据——决策“数字化”,全面提升生产效率。万物互联在推动海量设备接入的同时,也将在云端生成海量数据。而挖掘这些由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中隐藏信息的方法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最核心的商业价值就是将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处理,从而生成基于不同商业模式的各类应用。
3、人工智能——潜力巨大,激活农业高效发展。在种植领域,人工智能有望提高粮食产量、减少资源浪费。在养殖领域中,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有效降低疾病造成的损失。人工智能缩短农业研发进程。在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帮助培育更好的植物基因,创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农作物保护产品和化肥,并且开发更多的农产品。
说到数字技术助推农业发展,就不得不提到以色列。以色列天然水资源短缺、降水稀少,有三分之二的地区被定义为半干旱或干旱地区。资源匮乏迫使国家聚力提高农业效率,为挖掘大数据潜力刺激数字农业发展。
近年来,以色列越来越多的农业领域正通过热像仪、传感器、无人机、卫星图像等技术监测使得实时数据及时传达给农民,大幅提高了农民相应速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农业损害、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产量。经过农业现代化进程,截至2016年,以色列实现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80%粮食靠进口到可以生产满足自身95%需求的转变。
更多数据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导读:今天是2022年4月13日(星期三)政策:加大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业内:75%消费者愿意溢价购买有机健康食品;安井食品:再次对预制菜市场进行投资;美菜网: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数据:农业科技产前产后应用薄弱...
热点
政策:加大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
近日,央行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导金融系统优化资源配置,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切实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支持。
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全力做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金融服务;二是加大现代农业基础支撑金融资源投入;三是强化对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等等方面给予金融支持。
01
数据:农业科技产前产后应用薄弱
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1%,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超45%。
但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亩均单产与最高水平的国家都有不小差距,玉米和大豆单产不到美国的60%,农业科技在产前和产后领域的推广应用还不够。
02
安井食品:再次对预制菜市场进行投资
近日,主要从事火锅料制品(以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和速冻面米制品生产销售的安井食品频频向该领域加码。
最近,安井食品公告,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全面赋能冻品先生拓展业务,提升安井食品在预制菜领域的综合实力和行业地位,计划向倪如铁、周锦亚收购其二人合计持有的厦门安井冻品先生供应链有限公司(下称“冻品先生”)30%股权,本次股权转让款合计为2030万元。
这是近一个月内安井食品二度针对预制菜市场进行投资。
3月5日该公司曾公告,拟投资安井预制菜肴生产项目,预计投资总额约10亿元。
03
每日优鲜:发力智慧菜场
如今,每日优鲜的商业模式已转变为(A+B)×N,A是每日优鲜一手开创的前置仓即时零售;B是智慧菜场;N则是零售云。
智慧菜场是每日优鲜根据主流人群的购买习惯开拓的新业务,主要对传统菜市场进行数字化改造,从而将业务触角从线上延伸至线下。
透视发现,每日优鲜的菜市场的改造可以理解为三个步骤,一是改造场地布局、优化商户组合并引入新业态;二是为商户提供包括电子支付等在内的SaaS服务包,三是帮助商户开拓线上电商渠道,建立线上私域流量以增加收入。
04
美菜网: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近些年,美菜网升级源头直采的供应方式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大力发展数字农业。
比如,美菜搭建智慧型供应链,升级传统供应模式。
通过专业分析餐饮下游消费者的真实需求,精准刻画市场对于农产品的需求范围。
改变传统上游农民盲目种植的习惯,科学指导上游农业的种植方向。
以智能系统突破信息瓶颈,调节农产品的供需种类和数量的矛盾,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05
好想你:布局一二三产业融合
好想你作为红枣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目前已与10余省40多个县域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签约合作,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打造“一县一品”,并且已经推出了包括山药面、燕麦片、谷物脆、瓜子、阿胶糕、咸鸭蛋等健康食品。
另外,该公司通过好想你乡村振兴学院致力于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06
业内:75%消费者愿意溢价购买有机健康食品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那些具有行业格局眼光、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高品质、全产业链保障、前瞻性强等优秀品质的乳企势必将引领乳业的未来。
尼尔森调查亦显示,75%的中国消费者愿意溢价购买健康属性食品,有机、健康的高端乳制品正日益成为消费首选。
好的,这就是今天(4月13日)的三农日报全部内容,看趋势、看预判、看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