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果花期授粉为啥要在晚上?这个过程要注意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21:36:15
字号:

释迦果学名叫番荔枝,又称佛头果、绣球果、洋波罗等。释迦果果实主供鲜食,而且营养非常丰富,自古称为上等滋补品。目前也是我国较为常见的经济树种,我国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省区均有栽培。那么释迦果种几年结果?释迦果要怎么种?一起来了解下吧。

释迦果花期授粉为啥要在晚上?这个过程要注意什么?

释迦果学名叫番荔枝,又称佛头果、绣球果、洋波罗等。释迦果果实主供鲜食,而且营养非常丰富,自古称为上等滋补品。目前也是我国较为常见的经济树种,我国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等省区均有栽培。那么释迦果种几年结果?释迦果要怎么种?一起来了解下吧。

释迦果种几年结果?

释迦果的实生苗种植后一般2-3年就会开始结果。但由于繁殖方法不同,其结果的时间也是不一致的,比如采用嫁接等其他繁殖方法,其结果的时间就要早于实生苗繁殖的时间。当然释迦果的结果时间也与管理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种植户们若想早些结果,那么要细心地做好施肥、浇水、剪枝等管理工作。

释迦果要怎么种?

1、种植条件

(1)气候:释迦果是热带性水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月均温达到10℃以上的地区可正常生长,植株最适生长温度为10-32℃,适宜果实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3-26℃,冬季有霜年份还需采用保温措施。

(2)土壤: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或沙壤土有利于其生长。

2、种子处理

用200g/L的赤霉素浸泡种子24-36小时,可提前3-5天出苗。幼苗6片叶后再用爱多收5000-6000倍液喷施可有效提高壮苗率。贮藏过的种子,播种前要进行晒种。

3、苗木定植

春季定植较为适宜,选择0.5-1年树龄的嫁接苗木,由于释迦在栽培上多以生产冬期果为主,砧木需选择耐寒性较好的如牛心梨。定植前挖好长、宽、深为0.8×0.8×0.9米的定植穴,穴底施入混均后的沤熟有机肥30公斤、饼肥2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等。放入苗木种植,覆*即可,亩栽约55株。

4、水肥管理

一般1-2生的幼龄树需株施有机肥5公斤,有机肥在冬剪前一次性下肥。而结果树的需肥量更大,需根据树龄、树势、结果情况决定用量,一般3-4年生树需年施有机肥10-15公斤有机肥在冬剪前后一次性下完。释迦果忌旱,又怕渍水,灌水同样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灌溉方式以穴灌和沟灌为好。同时在春夏季还应及时做好雨后排水工作。

5、花果管理

人工授粉,叶喷硼源库等,提高坐果率;为了保证果实正常发育,避免采收前的生理性落果,可于授粉后20天左右进行疏果;释迦叶片和果实具有特殊香气,所以更易受果实蝇和螨类危害,授粉30天后可进行套袋保护。

以上就是有关释迦果的结果年限和种植技术等内容分享。总的来说,释迦果是热带地区很畅销的水果,近年来的声誉也是越来越大,有种植想法的朋友一定要掌握其生长习性特点以及专业的种植技术才行。

释迦果的种植方法如下:

1、种植条件

释迦果性喜温暖润湿的气候,年均温21-23℃、年降雨量1200-1800毫升、空气湿度70-95%的气候条件最适宜它的生长。

2、种植时间

释迦果的果树一般都是在每年春季的3月份左右开始种植,如果是温度比较低的地区,则需要采用覆盖地膜或者是大棚温室的方法来提高温度,释迦果的开花期在夏季的5月份到6月份,而结果期在6月份到11月份。

3、播种育苗

播种前要进行晒种,而苗圃地应先深翻晒地1~2个月,然后再以腐熟有机肥和少量石灰作基肥,打碎拌匀,再修沟起畦,播种可采用条播、撒播等方法。

4、果园管理

(1)水肥管理

水分方面:在植株处在幼苗期的时候,一般需要三到五天进行一次浇水,如果土壤干旱的时候每天都需要浇水一次。

施肥方面:幼树的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成年树全年分三次施肥(3、7、10月),以完全肥料为主,适当增加钾肥、磷肥的施用量,并应重视对有机肥的施用。

(2)整形修剪

修剪的时候一般都是修剪枝干,留取两到三个生长健壮的枝干当做主干,在主干上同样留取两到三个侧枝,这样反复的修剪能促进枝干分枝。

(3)人工授粉:方法是在释迦开花期的每天清晨6-9时,用干净的毛笔在花瓣全开的花朵上沾上花粉, 然后授在那些着生位置好的,也就是靠近主枝或副主枝中下部的侧枝上、花瓣半开、花药未开裂花朵的柱头上。

5、病虫害防治

(1)炭疽病:在新梢抽发和谢花座果期,喷药1-2次。

(2)根腐病:以防为主,及时挖除病株烧毁,迹地撒施10∶1的石灰、硫磺粉,每株地施0.5公斤。

(3)红蜘蛛:可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15%的哒螨灵1500-2000倍液或24%的螺螨酯悬浮剂3000-5000倍液防治。

(4)介壳虫:在春秋两季新梢期和幼果期用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倍液防治。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200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