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植物甘蔗种植技术介绍!2019年种植什么品种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21:24:07
字号:

甘蔗是禾本科甘蔗属植物,茎是圆柱形的,茎上有节,节间实心,颜色有紫、红或黄绿色等,可以鲜食,吃起来甜滋滋的,很多人都喜欢吃。那么,甘蔗怎么种?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甘蔗种植技术

禾本科植物甘蔗种植技术介绍!2019年种植什么品种好?

一、甘蔗简介!

1、甘蔗是水果吗?

水果指的是植物的果实,而甘蔗是植物的茎,从植物学的角度讲甘蔗不是水果;但是果实又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的食物,甘蔗虽然不是果实,但也属于多汁甜味食物,算是特殊水果。

2、吃甘蔗上火吗?

吃甘蔗不会上火,因为它是属于凉性水果,食用后有清热解毒的效果,除此之外,它还有生津止渴、和胃止呕、滋阴润燥等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是脾胃虚寒、胃腹寒疼者不能吃。

二、甘蔗种植技术介绍!

1、整地

种植甘蔗的地块要有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条件,选好地块后深耕30厘米左右,然后撒施基肥;然后开植蔗沟,沟深20厘米左右、宽20-25厘米,沟心距100厘米,沟底要平。

2、选种

选择大田生长较好,没有病虫危害的新植蔗作种,如果种苗不足,也可留宿根蔗作种;为了提高萌芽率,加快萌芽速度,减少病虫害,种苗需要经过晒种、浸种消毒和催芽处理。

3、下种

一般在表土10厘米内的温度稳定在10℃以上即可下种,密度要合理,种植过稀则有效茎数少,产量不高,过密则株弱茎细,死茎增多,蔗糖分低,亩产糖量也不高;气温高,水肥条件好的,下种量可少一些,反之则多一些;茎细、直立的品种可密一些,反之则稀。

4、补苗、间苗、定苗

在萌芽基本结束,蔗苗长出3-5片真叶时,查看有没有缺苗的,看到缺苗要及时补苗;除了查看缺苗,还要进行间苗,拔除过多分蘖,减少养分消耗;确定每亩有效茎数,每亩保留合适的苗数。

5、除草、中耕、培土

甘蔗在封行之前,杂草容易生长,消耗养分遮盖蔗苗,所以要及时进行除草,一般结合中耕培土;在幼苗有6-7片真叶,出现分蘖时培土高约3厘米,在分蘖盛期,蔗株开始封行时进行培土高约6厘米,在伸长初期进行培土高20-30厘米。

6、施肥

甘蔗需肥量大,要重施基肥,适时分期追肥,追肥的施用原则可概括为三攻一补、两头轻、中间重,三攻就是攻苗肥、攻蘖肥、攻茎肥,一补就是后期补施壮尾肥,两头轻指苗期、伸长后期施肥量要少,中间重指伸长初期施肥量要多。

7、浇水

甘蔗一生需水量大但不耐涝,总的需水趋势是两头少,中间多,萌芽期、分蘖期和成熟期需水量少,伸长期需水量大,蔗田应分别保持润--湿--润状态即可,不可积水,否则会引起烂根。

8、剥叶

随着蔗茎的伸长,基部叶片会逐渐枯黄,要打去枯黄脚叶,特别是在湿热蔗区,一定要进行剥叶;如果是干旱地区,不宜打脚叶,以利保水防旱;如果是留种田,不宜打脚叶,保证蔗芽不受损伤。

9、病虫

甘蔗的病害有凤梨病、赤腐病、黑穗病、白叶病、_纹病、叶枯病等,一旦得病,无药可医,只能整株拔除、烧掉,因此,要加强预防,或是育成抗病品种。虫害有螟虫、棉蚜虫、粉介壳虫、蔗龟、蓟马等,可用药剂防治。

三、2019年种植什么甘蔗品种好?

甘蔗按用途可分为果蔗和糖蔗:

1、果蔗:是专供鲜食的,品种很多,如广东的潭州大蔗、海丰腊蔗,福建的福州白眉蔗、同安果蔗,浙江的杭州青皮蔗、瑞安陶山蔗,四川的脆皮洋蔗、大红袍脆皮蔗、白膳蔗,广西的红皮果蔗等。

2、糖蔗:是用来制糖的,品种有很多,如桂糖1号、桂糖2号、桂糖3号、桂糖7号、桂糖10号、桂糖11号、台糖20号、台糖22号、台糖24号、台糖26号等。

以上是甘蔗种植技术及2019年种植品种介绍,希望对大家有用。

一、选用良种,合理轮作。推广应用甘蔗良种是提高甘蔗单产的最有效途径,必须选用与蔗区环境条件相适应、抗逆性好、宿根性强的良种,才能获得高产。广西植区选用新台糖10号、16号、20号、22号和粤糖93/159等早、中、晚熟品种,既保证高产又能兼顾糖厂按时开榨和确保糖料蔗的高含糖分。

由于甘蔗生长期长、植株高大、产量高、对土壤养分消耗较多,长期连作或宿根年限较长,土壤肥力下降,养分失去平衡,病虫草害也较严重。合理轮作对甘蔗稳产高产的作用很大,有两种方式:(1)水旱轮作,可使土壤疏松,不易板结,蔗稻兼益;(2)旱地轮作,甘蔗新植1年并宿根1~2年后轮种花生、大豆、芝麻、蚕豆、甘薯、玉米、谷子等短期作物,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能。

二、蔗地深耕,重施基肥。一般采用牛犁翻耕或机械深松耕。前者实行两犁两耙,犁至30厘米,耙碎土壤;后者用没有犁壁的硬土层破碎器深度松土,犁35~45厘米深至底土。通常在整地时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的磷、钾化肥为辅。一般用1000千克~1500千克/667平方米,腐熟农家肥和10千克~15千克/667平方米过磷酸钙及硫酸钾,均匀撒施于蔗田;也可在下种前将土、肥拌匀施于植蔗沟内,边施肥、边下种、边覆土。

三、精心选种,浸种消毒。选择蔗茎粗壮、不空心、不蒲心,蔗芽饱满,无病虫为害的蔗茎做种。通常采用生长点以下50~67厘米的一段蔗梢做种,用利刀砍成单芽段、双芽段或多芽段,切口要平整,避免破裂。

浸种能增强种苗吸水能力、促进发芽,也可杀灭种苗上的部分病虫害,包括清水浸种、2%石灰水浸种和药剂浸种。不同方法浸种时间各不相同,长则1~2小时、短则5~10分钟,药剂浸种可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5~6分钟。催芽能缩短种苗萌发出土的时间、提高萌芽率,有堆肥酿热催芽法和蔗种堆积催芽法两种。催芽时间大约1周,当种苗上的根点突出、蔗芽胀起呈“鹦鹉嘴”状时,即可下种。

四、适时下种,深沟栽培。甘蔗下种有大田直播和育苗移栽。根据下种期的不同,分成春植蔗、秋植蔗和冬植蔗等栽培制度。春植蔗下种在立春至清明节令之间,适当早植有利于甘蔗提高产量。秋植蔗在立秋至霜降期间,下种不宜太早也不宜太迟,以中间时期为佳。冬植蔗在立冬至立春两头温度较高时下种最好,温度较低时要用地膜覆盖,保证蔗苗安全越冬。

深沟栽培可以确保前期种苗萌发和后期土壤积蓄水分,利于生长,增强抗旱能力。

1.深沟浅种法。沟深5040厘米,下种时再挖沟底7~10厘米,施入底肥后下种,然后盖土10~15厘米,效果较好。

2.深沟板土法。边开植蔗沟边下种,在开挖第2沟的蔗沟时,用其沟底湿土盖第1沟的种苗,而后进行镇压。

3.穴植聚土法。在坡地上免耕(或者耕犁1次后)挖穴,后一穴挖起的耕层熟土聚于前一穴内,将深层生土置于穴外风化,穴深40厘米,穴与穴距离100~120厘米,穴直径70~80厘米。

4.槽植法。沿等高线深开沟,然后闭垄成槽。槽深和宽各30厘米,每隔10~20厘米留1个20厘米宽的隔埂,形成槽状。

五、合理密植,覆盖地膜。旱地甘蔗出苗率较低,分蘖少,应加大下种量保证有效茎数。行距在1米~1.2米,比水田种植密度大8%~16%,下种量在12万~13.57个/公顷有效芽,或者移栽7.5万~9万株/公顷有效苗。新植蔗种植后,应全部喷施芽前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先喷种植沟,盖膜后喷膜外裸露地面。每公顷用阿特拉津750毫升加乙草胺1500毫升对水900千克均匀喷施。芽前除草剂应选择阴天且土壤湿润时喷施,药效可持续50天,防效达95%以上。选用厚0.005毫米、宽45厘米的地膜,盖膜前要求土壤持水量85%以上,地膜充分展开并且紧贴种植沟两侧,边缘用碎土压好,透光面在20厘米以上,无通风漏气现象,达到增温保湿的效果。

六、抓好宿根蔗护理。宿根蔗要选上一年高产、蔗株分布均匀、无病虫害的蔗地。砍后7~10天将蔗叶隔行还田,并破垄松蔸。出现断垄30厘米以上的蔗行进行补种或移蔸补缺,确保无断垄现象。松蔸应彻底掘净蔗头周围的泥土,但不挖离原位,保证蔗芽能够萌发。施基肥后及时覆盖地膜和进行化学除草。

七、查苗补苗,追肥培土。在萌芽末期检查蔗田,发现有30厘米以上的缺株断行,就需补苗。补苗与间苗相结合。

追肥以有机肥配合一定量的氮素化肥为宜,一般3~4次。在施“攻苗肥”时小培土3厘米可促进分蘖;在施“攻蘖肥”时中培土6厘米能保护分蘖;在施“攻茎肥”时大培土20~30厘米,能抑制分蘖;部分高产蔗田还需补施“壮尾肥”并高培土,可有效防止倒伏,为翌年宿根蔗栽培奠定基础。

八、中耕除草,合理排灌。甘蔗封行后,应及时铲除杂草。人工除草与中耕松土同时进行。雨后中耕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增产28.8%,增糖3.6%。用化学除草剂代替人工除草,减少耕作次数和施肥次数,使土壤少受干扰和破坏,也具有保水抗旱的效果。

甘蔗苗期需水量少,适逢雨季,低洼地块应注意排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切忌“浸泡”。伸长期是一生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土壤必须保持湿润状态。成熟期耗水量逐渐减少,应保持相对干燥,利于蔗糖分的积累。

九、防治虫害、鼠害。秋、冬植蔗及冬管宿根蔗开春追肥小培土和春砍宿根蔗破垄松蔸施肥时,按每公顷用量60千克~75千克要求施放呋喃丹或特丁灵,可预防二点螟、条螟、蔗龟和其他地下害虫。条螟防治也可在“花叶期”初期用甲胺磷1000倍液喷雾防治。5~7月发现绵蚜虫为害时,用40%乐果乳油对水700倍喷雾,或用50%霹蚜雾750克对水600千克喷施。在生长后期,注意防治鼠害,一般用灭鼠剂拌谷,分点施放于田间诱杀。

十、适时砍收,保护蔗蔸。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9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