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使用饲料增色剂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无机盐的添加饲料中总盐份含量可能影响到鱼体的渗透压,从而影响到鱼体的体色。在实际生产中,淡水鱼类饲料中应该控制总盐份过高的情况,最好不要再添加食盐;一定要避免使用过量、或高剂量的铜来控制养殖鱼体的体色。在无鳞鱼饲料中,补充的铜应该控制在5毫克/千克左右,而有鳞鱼要控制在3毫克/千克左右才是安全、有效的。
2.着色剂种类的合理选择色素本身的构型不同,增色效果也各有差异。天然色素具旋光性,其在鱼体内的沉积率可高达100%,比人工合成的色素要高。再根据不同养殖品种,选择消化利用率高、安全卫生的色素源,避免色素在鱼体内代谢成为无色的衍生物,从而
3.注意Vc和油脂的添加由于类胡萝卜素极不稳定,饲料的氧化与脂化等都可能降低类胡萝卜素在鱼体内的沉积,为了提高类胡萝卜素的利用效果,在饲料中添加类胡萝卜素的同时,最好添加适量的天然维生素或抗氧化剂,防止类胡萝卜素的氧化和脂化,增加其在鱼体内的沉积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对于鱼体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鱼类如革胡子鲶、黄鳝、泥鳅、黄颡鱼、观赏鱼类等,在饲料中应该保持不低于5%的油脂水平(豆油、菜油、猪油、没有氧化的鱼油均可)。
影响水产品的商品价值。根据武汉工业学院饵料系对观赏鱼(金鱼、锦鲤、血鹦鹉等)分组对比养殖试验表明:天然增色成分中玉米蚩白和虾红素的效果较好,优于胡萝卜素等其他添加剂。在黄颡鱼增色时可不选用虾青素而选用其他叶黄素类色素的添加剂,但斑点叉尾鲴饲料中就不能选用叶黄素,否则鱼体发黄,降低商品价值。
4.注意添加时间和量为了达到较好着色,饲料中类胡萝卜素色素的有效含量(即阿卜酯、角黄素或虾青素的含量)应不低于50毫克/千克,着色时间不低于8周。
5.日粮配比要科学合理饲料配制要科学合理,避免内外在的营养与非营养因素对色素沉积的影响。各品种的鱼类对色素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理地选择原料设计配方。如胡子鲶、黄颡鱼配方中就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玉米、玉米蛋白粉或叶黄素产品,以满足鱼体对黄体素、玉米黄质的需求和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