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下午-18日,我县相继在集中隔离点检出核酸阳性4人,均为17日凌晨报告外市协查返盱阳性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目前,4人已在市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隔离前4人重点活动轨迹分别如下:
阳性1
11月13日
7:30、10:35、17:00盱城小学门口接送小孩;
08:20太和街道丽都国际小区核酸采样点附近;
10:22太和街道丽都国际小区旁京东超市;
12:00盱城街道香江国际酒店停车场;
18:17太和街道丽都国际小区佳乐年华超市。
11月14日
7:30、10:35、17:00盱城小学门口接送小孩;
19:00太和街道丽都国际小区7号楼广场;
19:32太和街道丽都国际小区旁京东超市。
11月15日
7:30、10:35、17:00盱城小学门口接送小孩;
8:30太和街道丽都国际小区附近;
17:20盱城街道大明居肖翠奎中医综合诊所及旁边广济药房;
18:10盱城街道十里营韩湘阁。
11月16日
07:00黄花塘镇张洪好汉养猪场;
10:27驾车经S49新扬高速往扬中屠宰场;
13:00镇江市扬中屠宰场;
16:30盱眙黄花塘高速收费站;
16:48盱眙县工业园区泗水路附近;
17:30河桥镇仇集社区老台门饭店。
阳性2、阳性3
11月15日-16日
黄花塘镇新街社区花园小区4-48号。
阳性4
11月16日19:30河桥镇仇集社区老台门饭店;20:10河桥镇仇集社区老台门饭店对面文明浴室;21:00河桥镇仇集社区农贸市场后的自建房。
求高人分析分析当前生猪价格!
“十二五”以来,区农业开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省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凝心聚力、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十二五”工作总结
“十二五”以来,区农开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淮阴的目标,紧扣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农业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扶强扶大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主要建设任务,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积极开展向上争取工作,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发展。
(一)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区农开局共组织实施了三大类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1809.2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7607.4万元),治理土地面积23.21万亩,实施产业化项目12个。其中,全区土地治理类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7607.4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5592.4万元),共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3.2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12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0.2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6.92万亩。产业化经营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201.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015万元),我局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方式,扶持了江苏润通食品有限公司、淮安市淮阴区惠民奶业专业合作社、上海云清食品淮安有限公司、江苏淮安新丰面粉有限公司、淮安百欣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华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顺吉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江苏老侯珍禽食品有限公司、淮安吴城冬枣专业合作社、淮安市淮阴区兴泉养猪专业合作社、江苏百顺农牧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
通过项目的建设与实施,我区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扶强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项目区呈现出路相通、渠相联、田平整,林成网的新面貌,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全面小康淮阴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工作亮点:
十二五以来,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多项殊荣,相继被评为“2013年度省级开发先进县”、“2013年度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一等奖”、“2013年度市目标考核特等奖”、“2014年度省级开发先进县”、“2014年度全市目标考核一等奖”、“2014年度全市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工作一等奖”、“2014年度全区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先进单位”、“2014年度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度全区农业招商先进单位”等荣誉,综合工作全市。
(三)主要经验做法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和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业综合开发各项工作。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农业开发工作,分管领导更是对农业开发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经常深入项目区现场检查指导,研究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区人大、政协的领导还经常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督查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区政府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作为政府农业重点工程,实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区开发局、财政局、项目乡镇及有关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分工到人,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项目区各乡镇都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大事,抓紧抓好,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项目规划,积极投工投劳,主动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全区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抓开发的良好局面。
2.抓好宣传,扩大影响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全区干群对开发工作的认识,让他们全面了解开发项目及资金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我区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电视、电台、淮安日报、政府网站等舆论工具,广泛深入地宣传农业综合开发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农业开发、关心农业开发、支持农业开发,形成上下共唱开发一台戏的浓烈氛围,为更好地完成全年开发任务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3.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任务。为了迎合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我区坚持把土地治理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根据结构调整需要制订规划方案,本着“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彰显特色、做出亮点”的开发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蔬菜这一“十亿元”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蔬菜产业规模化经营为主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开发。项目规划时我们组织了一个由设计单位、区局计划科、项目区乡镇、村民代表等组成的项目规划设计组,深入田间现场勘察规划,因地制宜拿方案,并请扬州大学水利学院、淮安市农科院专家、教授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选择方案立项。在具体规划中,我们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开发规划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相统一原则;二是开发规划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原则;三是开发规划与区域资源条件相结合原则;四是开发规划与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相结合原则。同时突出“三个重点”,即:突出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出结构调整示范工程建设重点;突出节水灌溉建设重点。
4.强化管理,健全机制
经过多年不断实践,我区农业综合开发从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到项目的建设和管护,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一是坚持“项目公示制”。通过设立公示牌向项目区农民公示项目建设投资内容、建设工期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主要工程数量、位置、规格、造价等情况;二是坚持“招投标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项目土建工程、林网绿化工程进行公开招标,招标工作由区农业资源开发局、财政局统一组织,并邀请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招标工作进行全程监督;三是坚持“工程监理制”。由市级主管部门统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项目土建工程建设进行监理,同时聘请多名有经验的同志和项目区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一起跟踪监督。区开发部门继续实行蹲点包乡工程督查责任制,全权处理项目建设中的质量、标准、进度、拨款报帐核查、工程初验等相关问题,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的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标准、质量;四是坚持“区级报账制”。坚持按照《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县级报账操作流程》和《淮阴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拨款实施细则》要求,严格规范报账、拨款手续。五是加强建后工程管护。为了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限度地发挥长久效益,我区把工程管护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所有建后工程及时明晰产权,落实管护责任。
二、“十三五”工作计划
“十三五”时期,我区农业综合开发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为基本任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着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淮阴作出更大的贡献。
“十三五”期间,我区农业综合开发计划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三大类项目,各类开发规划计划总投资36927万元,其中财政投资29020万元。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①老项目区改造项目2.5万亩。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5万亩。2、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8万亩。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0.23万亩。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①产业化经营补助项目10个;②产业化经营贴息项目8个。
三、2015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1.竣工项目1个。项目为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豆粨项目”。 投资方为江苏民康油脂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62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80万元,项目于2014年8月份履行了合同签约,2015年1月份开工建设,5月份竣工,共购置设备53台套。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6万吨豆粨的能力。项目已于6月份正式投产,并于9月18日接受市级重点项目考核验收。
10月26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7.42元/公斤(注: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均价得出的平均价格),比10月23日(17.39元/公斤)生猪均价下跌0.03元/公斤。中秋节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国庆节过后,猪肉价格降速有所加快。与9月12日相比,10月21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下降2.7%、2.5%。分地区来看,逾八成省区市猪肉价格下降。
24日天河生猪批发市场的生猪批发价,头猪卖得最好的也才10元一斤,一般的卖个9.7元、9.8元,而尾猪的批发价每斤为7.5元。“尾猪批发价已低于收购价。”天河生猪批发市场负责人贺梓清告诉记者,眼下生猪收购价在湖南为8.2元一斤,广东四会为8.5元一斤,“即使不算运输成本和运输过程死亡的生猪,每斤也要亏上0.6元到1元。”
贺梓清粗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四会运一车猪(100头)到广州,运输费加人工(赶猪上车)费大概要2000元,以每头猪200斤计算,每斤至 少要增加0.1元的费用,也就是说,这些生猪每斤至少要卖到8.6元一斤才保本;同样一车猪,如果是从湖南娄底运到广州,其成本大概要0.7元一斤,换言 之,这些猪每斤至少要卖到8.9元才保本。
今日华夏养猪网生猪报价分三页,第一页为外三元生猪价格,第二页为内三元生猪价格,第三页为土杂猪价格,请注意查看分页。
2011年10月26日外三元生猪平均价格17.89元/公斤,最高地区外三元猪价: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19.8元/公斤,最低地区外三元猪价: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16元/公斤,以下是今日外三元生猪报价,单位:元/公斤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生猪价格 16.00 外三元
湖南省郴州市抚远县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县生猪价格 18.20 外三元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生猪价格 17.00 外三元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生猪价格 19.40 外三元
山东省枣庄台儿庄区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黑龙江梅里斯达族区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县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生猪价格 18.50 外三元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生猪价格 18.40 外三元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县生猪价格 19.00 外三元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生猪价格 17.00 外三元
辽宁省阜新阜新自治生猪价格 17.50 外三元
河北省石家庄灵寿县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生猪价格 17.00 外三元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生猪价格 18.40 外三元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生猪价格 17.20 外三元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生猪价格 18.60 外三元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生猪价格 17.40 外三元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生猪价格 17.90 外三元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生猪价格 19.80 外三元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生猪价格 18.20 外三元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生猪价格 17.20 外三元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生猪价格 17.00 外三元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生猪价格 18.60 外三元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生猪价格 17.20 外三元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生猪价格 18.20 外三元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生猪价格 18.90 外三元
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县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生猪价格 18.60 外三元
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县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生猪价格 17.20 外三元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生猪价格 18.40 外三元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生猪价格 19.40 外三元
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市生猪价格 17.00 外三元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生猪价格 16.80 外三元
天津市天津市静海县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生猪价格 17.40 外三元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生猪价格 18.60 外三元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生猪价格 19.20 外三元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生猪价格 16.80 外三元
10月26日消息:近来国内猪肉价格经过疯涨之后,出现了回调。有分析认为,国庆节日效应消退之后,肉价出现下降,但并不会出现长期下跌趋势,明年猪肉价格有望保持平稳。
从批发市场得来的消息,内白条猪(瘦)的价格为12元/斤、白条猪(肥)价格为10.5元/斤。与国庆节期间相比,降幅分别为白条猪(瘦)降8.3%、白条猪(肥)降4.7%。而零售市场上,猪肉价格也开始下降,每斤不到13元。下降幅度明显。
对于降价的原因,专业人士指出,“十一”节日效应消退后,肉价短期出现下降趋势,属于正常波动。与七八月相比,生猪存栏量有所回升,也对猪肉价格起到一定的拉低作用,但猪肉后期的走势或将难以维持降价趋势。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上半年开始,生猪出栏量有所保证,同时国家抛售了大量储备肉,抑制了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考虑到生猪从出生到出栏的周期性,市场总量还是供不应求,同时养猪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猪肉价格保持高位也是正常的。
业内人士预测,伴随着上半年补栏生猪的出栏,生猪供应量将逐渐上升,春节前,猪肉价格将保持稳定。目前猪肉价格基本见底,加之玉米价格不断创历史新高,养殖盈利不断缩水,而成本压力及养殖风险逐步显现,明显抑制补栏热情。从目前来看,猪肉供应量会在明年二季度有明显增加,届时肉价可能有所回落。但受母猪、仔猪价格居高不下影响,明年全年肉价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