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长城:
万里长城,是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一项空前雄伟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人类建筑史上举世罕见的伟大奇迹。千百年来,万里长城一直今华夏儿女自豪,今国际友人赞叹。长城的雄姿、长城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①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 著名工程有六辅渠(汉武帝时在关中郑 国渠的上游南岸)、白渠(在郑国渠的 南岸)、龙首渠等。
②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 池为主,著名工程有六门陂等。
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 为良田为主,著名工程有鉴湖等。
④西北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 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尔井。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三国两晋南北朝 曹魏政权在淮河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如 勺陂、茹陂等渠堰堤塘。 南朝时,南北方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隋唐 大面积兴修水利。黄河、长江等开 凿一系列灌溉渠,并修筑渠和河堰。开 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五代十国 各国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成就最大的是吴 越。吴越在钱塘江边修了海塘,使成千上万农 田免于水患。 古代开挖的运河 古江南河 邗沟 灵渠 隋大运河 元运河 古代开挖的运河 古江南河 开挖于春秋时期的吴国,沟通苏州和扬州间的水 道,她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河。 古代开挖的运河 邗沟 开挖于春秋时的吴国,沟通长江与淮水系 古代开挖的运河 灵渠 开挖于秦朝,秦始皇伐南越时,为解决军粮 运输问题,派史禄负责兴修,沟通了湘水和漓水, 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以后历代又多次修缮 和利用。 古代开挖的运河 隋大运河 开挖于605年, 分为永济渠、 通济渠、邗沟 和江南河四段, 以东都洛阳为 中心,北通涿 郡,南达余杭, 成为南北交通 的大动脉。对 南北经济的交 流起了很大作 用。 古代开挖的运河 元运河 开凿 了从山东 东平到临 清的会通 河。后来 又开凿了 从通州到 大都的通 惠河。 古代对黄河的治理 ①、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黄河。
农业:两汉时,牛耕广泛使用,并有了改进,出现了两牛抬杠式和一牛挽犁式;西汉时发明了翻土、碎土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了播种机械耧车。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明显,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为主,著名的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西北修筑坎儿井; 汉武帝和汉明帝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手工业:纺织业方面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西汉的长安、临淄等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以及丝绸之路大量丝绸遗物的出土等都充分说明汉代丝织业的成就;汉代时棉织业产生,如新疆地区种植棉花。西汉发明了造纸术,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早的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西汉时冶铁业中煤成为冶铁的燃料,人们发明了淬火技术;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宛和巩是著名的冶铁中心。 造船业发展迅速,汉代时发明了撸、舵和布帆,还使用锚,表面造船航海技术已经成熟。
商业:城市都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九市,市内商肆整齐有序;各民族之间贸易繁荣;货币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到汉武帝时通用五铢钱;一些名都大邑相当繁荣,除长安外,还有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当时称为“五都”。 对外贸易则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运到欧洲的大秦;汉朝与朝鲜、日本和越南有频繁的贸易联系;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