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餐饮业发现老鼠,按照法律法规,怎么处理的,顺便发我看下哪条法规。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20:15:09
字号:

在餐厅发现老鼠就是停业整顿,出现尸体基本就是罚款加吊销许可证等处罚。

如果餐饮业发现老鼠,按照法律法规,怎么处理的,顺便发我看下哪条法规。

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九章的处罚规定:?

第九章 法律责任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

(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

(三)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四)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五)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

(六)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

(七)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八)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九)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

(十)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

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国家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先后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规范,落实食品安全工作。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进行第1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第2次修正,自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09年7月8日国务院第七十三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9年7月20日起施行。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2012年6月23日发布。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16号,2012年6月28日发布。

站在年终岁尾的节点上,我们梳理出十大“黑红”企业,并不是为了要跟谁过不去,而是鉴往知今、以资参照——既然行业里已经有同行踩过这样的坑了,其他人今后是不是就知道该如何避坑了呢?

而且对于企业来说,当时有问题不代表一直有问题。有问题就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瑞幸咖啡:为假造付出巨大代价的品牌

2020年1月31日,做空机构浑水声称,收到了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做空报告,直指瑞幸数据造假。4月2日,瑞幸咖啡发布公告,承认虚假交易22亿人民币。7月31日,财政部表示,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过虚构商品券业务增加交易额22.46亿元。

9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及上海、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对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等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2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示,针对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亿美元(约合11.75亿元人民币)达成和解。

餐宝典评: 瑞幸咖啡的上市创造了“火箭速度”,而这“火箭速度”背后是极其恶劣的收入造假事件,成为了中概股的耻辱。从“民族咖啡”到“耻辱咖啡”,瑞幸经历了最黑暗的一年。瑞幸被处罚,与SEC达成和解,这对于瑞幸是一个新的起点。

瑞幸最大的财富是其积累的会员与线下的门店资源,而这些在资源也是资本最为看重的,处罚金额的明确将有助于资本重新审视瑞幸。瑞幸造假事件也给所有的餐饮企业敲响了警钟:数据造假欺诈,迟早付出代价。

2、海底捞:因为任何事都可能上热搜的品牌

餐宝典评: 海底捞不仅是火锅行业的“明星”,更是餐饮行业的“明星”,一举一动都暴露在聚光灯下。与其他企业相比,海底捞任何小的失误都可能会被放大,任何小的危机都可能会演变成大的危机。真诚地面对每一次危机,真诚地做出回应并及时改进,才有可能“转危为机”。海底捞在公关方面的处理,也值得其他餐饮企业学习。

3、西贝:备受争议的品牌

也是在2020年,西贝以贾国龙夫人姓氏命名的快餐“弓长张”项目也被放弃,被外界质疑是缺乏战略定力。10月1日,贾国龙功夫菜首家体验店落地北京,随后这一模式备受质疑,有网友认为人均上百元去吃半成品,这是在收智商税。

餐宝典评: 贾国龙有个千亿目标,就是到2030年,西贝要做到千亿销售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西贝会发力两个方向,一是快餐,二是零售。就目前来看,屡败屡战的西贝快餐项目,至今还没有清晰的目标,而零售自然就成了承载贾国龙千亿目标的重任,西贝的零售业务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贾国龙,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也是贾国龙。

贾国龙是一个典型的北方人,心直口快,比较有个性,这种性格在企业的特定时期对于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而当企业逐渐发展成熟,创始人过于高调、张扬、豪放的性格,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隐患。

4、汉堡王:被3.15曝光的品牌

5、火凤祥:因为抄袭而上热搜的品牌

7月18日,吼堂老火锅公开发文称,明星郑恺在宁波的火凤祥鲜货火锅店,其装修涉嫌抄袭吼堂老火锅,其招商宣传册使用吼堂老火锅实景图。7月19日,"郑恺火锅店抄袭"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的首位,引发网友广泛讨论,也遭遇了行业内的广泛声讨。

11月,有消费者反映,吉林省长春市的火凤祥火锅店开业只有一个月,店内却有"2020长春人最喜欢的餐饮品牌年度十强""长春红旗街万达火凤祥吉林省销售第一"等字样,存在涉嫌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根据中国消费者报的报道,针对火凤祥火锅店虚假宣传一事,长春市消费者协会表示,该火锅店的宣传没有出处和任何依据,更没有评选的机构或部门,其行为严重违反《广告法》,涉嫌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协会将对此事介入调查,依法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6、哥老官:还没学会怎么公关的品牌

2020年7月,哥老官因厨房卫生不达标等原因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责令改正和警告。11月,哥老官上海市人民广场二哥店因后厨存在员工脚踩灶台、赤手调整菜品、食材清洗不到位等乱象被媒体曝光。12月,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关于35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显示,杭州哥老官荣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的1批次牛蛙被检出禁用兽药(据报道,该批次不合格牛蛙一共275斤)。

餐宝典评: 身披网红餐厅外衣的哥老官,在2020年多次被曝光食安问题,频受质疑。面对舆情,其公关表现出的不成熟、不专业,与其品牌的名气相差甚大。哥老官虽火,但从舆情发生后的种种表现来看,似乎并未学会如何与公众对话。

在牛蛙这个品类,一些头部品牌均在向上游渗透,试图从源头开始进行把控以保证牛蛙的品质,而哥老官作为一个已经有一定规模的网红餐饮企业,还在从菜市场直接采购牛蛙,在供应链方面显然还需要继续努力。

7、狗不理:接受不了批评的品牌

餐宝典评: 狗不理虽然通过关闭该加盟店来化解舆论危机,但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加盟店管理上的漏洞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消费者评价的“价格高”“味道差”也不会就此消失。如何通过这次危机来重新审视自己,解决根本问题,注重用户体验,让老字号焕发新机,才是狗不理最大的问题。

8、厉家菜:被大V骂上热搜的品牌

9月24日,拥有众多粉丝、人称“水哥”的微博大V对厉家菜进行吐槽:“这是一次非常糟糕的体验,无论环境还是菜的色香味,如果这个也能评上一星,那学校的食堂应该都是二星起步了。”就这样,北京的米其林一星餐厅厉家菜,被微博大V“骂上了热搜”。

餐宝典评: 美食 口味,众口难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无理取闹、刻意挑刺的评价,餐饮企业大可置之不理。而当大多数消费者都给出同样评价的时候,餐饮企业就应该好好思考到底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时代变了,消费者行为与喜好也发生了变化。餐饮商家也需要明白,消费者的“苛刻评价”背后,传递出的是一种对品牌的信赖与鞭策,还有对其口碑与青睐,如果辜负了这份“苛责”和“期待”,留给老字号的,也许只剩下“老”了。

9、蛙来哒:20天两次上“黑榜”的品牌

4月10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第十一期《2020年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情况通报》显示,蛙来哒在深圳的两家分店被检出农残恩诺沙星超标。4月30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第十四期《2020年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情况通报》,通报显示,从各大餐饮店中抽检的食品原料鸡蛋、黄豆芽等农产品出现农残超标的情况,其中在“蛙来哒”抽检的牛蛙中再次检出农残恩诺沙星超标。20天内,蛙来哒两次被检出农残超标。( 今年要开150家店的蛙来哒,食品安全的漏洞真的堵上了么? )

餐宝典评: 这是第二家上榜的牛蛙品牌。牛蛙这个品类较为特殊,对于供应链的要求极高,没有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就谈不上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蛙来哒在早期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提前布局,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20天两次上黑榜,也再次给企业敲响了警钟,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隐患和漏洞如果不堵上,跑得越快,栽的跟头可能会越猛。

10、一茶一坐:就要撑不下去的品牌

12月16日,一茶一坐官微发布关于预付卡退卡公告,表示由于一茶一坐出现门店关闭歇业、预付卡无法正常兑付问题。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已委托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开展预付卡退卡工作。目前,预付卡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但品牌方面至今未公开其大规模闭店的原因。曾有一茶一坐的工作人员表示,上海关闭多家门店,与“疫情期间生意不好”有关。

天眼查信息显示,2002年成立的上海一茶一坐餐饮有限公司司法风险缠身,其中包括服务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等。

餐宝典评: 疫情给整个餐饮行业造成了损失,但这种不可控因素是对于所有的企业都是公平的。风平浪静时,谁都能掌舵。只有面对困境,才能检验出企业真正的实力与水平。一茶一坐这家曾经颇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如今沦为这般下场,不免让人有些唏嘘,但更多的是留给了餐饮同行一个问题: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该怎样做才能不掉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是教训、是学费,也是经验、是财富,对于上述企业来说是这样,对于整个餐饮行业来说也是这样。

2021就要来了,唯有继续加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