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品牌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20:03:20
字号:

第一中国茶叶有限公司

茶叶品牌

中国茶叶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的成员,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经中央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公司。中国茶叶公司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R&D、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在福建、云南、广西、湖南、浙江等地设立了一批大中型生产企业和原料基地。是中国茶行业的重要企业之一,是为健康和改变生活方式做出贡献的行业领导者。

第二云南大益茶业集团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是目前中国领先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集团母公司为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有勐海茶厂(勐海茶业有限公司)、北京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北京皇茶茶文化俱乐部有限公司、大益快乐茶在线服务有限公司、云南恒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外知名的“大益”品牌。

第三巴马茶业有限公司。

8.马茶业起源于百年前在东南亚赫赫有名的“新集”茶店。是一家以经营安溪铁观音为主,集基地种植、新产品研发、生产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全茶链企业。8.马茶业提供各类茶产品,其中自产铁观音为核心茶,明星产品为赛珍珠铁观音系列;同时经营绿茶、红茶、白茶、普洱、大红袍、花茶,以及茶具、茶食品。8.马茶业是铁观音制茶的专家。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铁观音制茶技艺的不断提升。创始人之一王文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公司秉承方正家族三百年植茶、制茶、卖茶的深厚根基,以世代相传的勾兑、烘焙等精湛技艺为核心,通过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体系,巩固和延续产品品质。

第四湖南君山银珍茶业有限公司

湖南君山银珍茶业有限公司是由湖南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岳阳市供销社、君山公园等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的现代科技企业。集茶叶科研、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于一体,集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整合君山茶叶资源,取得君山公园茶场独家经营权,拥有15万多亩“君山”名茶生产基地;“君山”名茶示范店300多家;1000多家加盟店;超过10000个营业网点;国际茶文化研究中心;一个市级茶叶研究所;一军山阴镇艺术团;2012年,公司高举复兴黄茶产业的大旗,计划在岳阳市君山区旅游路南端投资1.58亿元,建设占地100亩的“君山银针黄茶产业园”,预计2013年建成投产。

火麻茶油将菜炒,素食为主锌锰高;地下河水元素多,空气清新人不老;晚婚晚育勤劳动,常享桃李野葡萄;知足常乐心清净……”,在广西巴马流传着以上民谣。如果说特殊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地理状况是巴马人长寿的外在因素,那么,生长在这里的各种植物食品就是致人长寿的内在因素。

所略乡坡帮村老人黄家英,已经106岁了,老人鹤发童颜,四代同堂,耳不聋,眼不花,如今依然擅刺绣、懂草药,乐于助人,是屯里人人爱戴的“老祖宗”。大米、猫豆、红薯叶、苦脉菜、火麻汤、玉米粥——这就是黄家英一天的食谱。巴马长寿研究所所长陈进超说:“这些食品不仅没有投放添加剂,也没有用任何化学药剂,都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据调查,巴马寿星们的主要食物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自然生态作物。主要粮食有珍珠黄玉米、香米、粳米、糯米、小米、红薯、山芋、黄豆、猫豆、木薯等。蔬菜以青菜、南瓜、南瓜苗、红薯叶、苦麻菜、野藤菜、雷公根、儿粮菜、鲜米菜等为主;同时还有竹笋、香菇、木耳、剑花等山珍。这粮食和蔬菜都是自然生长的“绿色食品”,多用农家肥种植。特别是一些野菜,是自然界中自生自长的绿色蔬菜,各种维生素含量非常高。百岁老人所食的油料以火麻油、茶油、蝴蝶果油等为主,而这些油料也都是当地绿色的特产,很利于人体健康。

巴马人几乎都是清淡素食者,只有逢年过节才吃些肉食品。主要喜欢吃的肉食有:巴马香猪(当地一种体小肉嫩瘦肉多的特产猪)、黑山羊、油鱼(当地盘阳河中的一种特产鱼)、土鸡、土鸭及野猪等类的动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马的山区里种植许多豆类植物,如黄豆、竹豆、猫豆、弯豆、刀豆、四季豆、荷包豆、篱笆豆等,都是长寿老人最喜欢吃的食物。

各国医学专家考察巴马寿星的饮食结构后发现,他们“粗、杂、素、淡、鲜”的饮食中,具有低热量、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高纤维素、高维生素的“五低两高”特点,这符合根除现代“富贵病”的寿膳饮食结构。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入能量为2400大卡,巴马人一般为1000-1400大卡,是真正的低热量,或者说巴马人长期“吃不饱”!

从巴马百岁老人的一百一十例死亡原因回顾性调查资料表明,没有一位百岁老人死于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或者癌症。

粗:长寿老人常年食用香米、玉米、红薯、豆类、大米等粗粮,这是世界五大长寿地区寿星饮食的一个共同点,他们常年吃粗加工、粗制作的饭菜,很少尝到细加工的食品,这样的饭菜,营养保证多,破坏少。

杂:长寿老人不挑食也不偏食,除玉米为主,红薯和豆类杂粮为补外,还配吃多种蔬菜和野菜,不但吃的食物种类杂,而且菜的做法也是以“大杂烩”为主,常把粮、肉、菜混在一起煮着吃。

素:他们常年以素食为主,很少吃荤腥,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的宴席上才吃上点鱼肉,而所吃的肉类,也都以巴马特产的香猪肉为主。食用油也是以火麻仁植物油为主。

淡:长寿老人祖祖辈辈养成了吃盐少的习惯,平均每人每天食盐量在3克以下。

鲜:巴马人吃的都是本地产的自然生态作物,没有污染,都是天然的绿色食品。 中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就是指人们要有规律的生活、要有良好的习惯。“起居律”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防、健康的保障,对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延年益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巴马百岁老人大多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神状态很好,正是得益于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我们来到巴马,漫步盘阳河畔,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安逸、规律、恬淡”的生活画卷。巴马人日出而作沐浴自然,日落而息享受安宁,以“平静的心理、豁达的眼光、温和的举止”面对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耕作不辍,平淡寡欲,无为而乐”,浸润在怡然自得的心境中,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终生从事劳动,是巴马长寿老人共同的生活习惯。90%以上的老人在10岁以前就开始从事一定的生产劳动。60%的人进入老年期(60岁)后,每天仍然从事8小时以上的生产劳动。在巴马,六、七十岁的年轻老人还算壮劳力,八、九十岁老人算半劳力,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才退出生产劳动。很多百岁老人一生不辍劳动,不能做重体力劳动时,仍然力所能及地洗衣、做饭、拣柴火、带重孙。

百岁老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年龄低,停止劳动的年龄高,他们退出生产领域有一个从整劳力到半劳力、从半劳力到家务劳动的劳动量递减过程。这一过程恰好与人逐渐衰老的生理过程相吻合。巴马老人一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极有规律,生活节奏长期稳定,这种行为方式与生理机能的自然规律合拍,长寿也就是自然的了。长寿老人大多住在半山腰,出门要上下坡,长期的登高运动无形中使腿部肌肉和体力得到锻炼,不仅对保持心、肺功能也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增进大脑的协调性、平衡性,有效地防止老年痴呆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巴马这方孕育百岁寿星的土地,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神奇因素?巴马为何多人瑞? 国内外科学界与企业界的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巴马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长寿老人主要得益于生态环境良好,饮食接近自然,终生体力劳动,性格开朗乐观等。用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来解释,即巴马寿星之所以生命有序、恒久不衰,得益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闻名于世的长寿村坐落在美丽的盘阳河畔

巴马的盘阳河宛如中国古汉字“命”字,巴马人称命水

自然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

长寿村的阳光好,空气好,水好,磁更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要素都占全了,而且都是最好的。我们所处的环境比起长寿村的人来说,可谓天壤之别,长寿村的人健康长寿则是天经地义的。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