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最关注的两大问题是保护环境和克服贫困。人类从前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历史,是人类在当时对自然认知相对局限的水平下进行的,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甚至过度利用,造成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而有些则是不知利用,或可充分利用而不知充分利用(如太阳能、各种废弃的可再生资源等)而造成资源浪费,甚至造成废弃物的大量积累而污染环境。这样发展一些生产而影响另一些生产,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不可持续的生产,迟早要遭受自然的报复。而综合养鱼则保持所养水产品之间(如不同水产品混养),水产品与池塘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如吞食性鱼粪便肥水,滤、杂食性鱼调节水质),池塘环境与周围陆地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如塘泥肥草,用草养鱼),综合养鱼系统本身没有破坏环境的废弃物,而且可以把系统外的一些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如用城市无害生活垃圾培养饲料动物)。因此,综合养鱼是一种能把低能量、低蛋白物质转化为高能量、高蛋白质水产品的生产手段,是一种能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
正因为综合养鱼的饲料、肥料等主要原料是易得的低能量、低蛋白质,甚至是废弃物,因此也是低成本,而生产的水产品却具有较高价值,所以综合养鱼又是一种较低投入、较高产出的具有较佳经济效益的生产。农渔民称其为“穷养鱼,富收入”。这种生产适合我国国情,也适合于绝大多数贫困宜渔的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十多年来,作者用综合养鱼技术先后在苏、皖、豫、鲁四省扶贫,使当地1万多人当年脱贫致富。
教学
水产养殖工程学是把工程技术和水生生物学原理、方法相结合并应用于水产动植物养殖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水产养殖设施、设备的建造、研制、开发及其有关生产工艺、营运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实施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已进人“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相互交叉、汇聚、融合的新阶段,形成了“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 因此,坚持科学目标下的水产养殖工程技术创新,对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水产养殖年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2/3,从业人员总数占世界从业人数的1/3。 一直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准入门坎较低,从业者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随着水产养殖的集约化、工程化、精准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端的技术人才以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因此,水产养殖本科教学对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