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栽培与养护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19:55:14
字号:

梅花的栽培与养护技术:

梅花的栽培与养护技术

盆栽宜选用大红梅、绿萼梅、台阁梅、照水梅、龙游梅等。

植株选择:选用经过嫁接,已经在实地栽培2~3年、根茎较粗壮的树苗栽植较好,这样栽后当年就能觅花。

花盆的选择:梅花宜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一般不宜太浅,斜干式、曲干式多用中深的马槽盆或圆盆、方盆、六角盆等;悬崖式则多用千筒盆。

培养土的配制: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如果能够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质中最好,幼苗可以这样配置培养土,园土:粗砂按照1:1比例调配;成株配制方法1:园土:腐叶土:粗砂按照4:2:4比例调配。

配制方法2:腐叶土:风化河泥或稻田泥:细沙土按照2:2:6混合而成,也可以在培养土中掺入粪干或饼肥。

花卉栽培:上盆栽前要先在盆底垫上约3~5厘米厚的粗砂或木炭屑作为排水层,在其上面填入少量培养土,然后再将植株放入盆中央,边填土边压实,以便让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栽后不宜浇水,3~4天后,浇水一次;7~10天后,每天浇水一次;成活后,在5~8月每天浇水1~2次,然后放在通风透光处养护。

施肥:梅花不喜大肥,较耐贫瘠,一般不需要施肥太多,太多就会导致枝叶徒长,不容易形成花芽。但是,施肥过少也会引起植株生长不良。施肥的原则应该是少量多次。

梅花在萌发枝叶的时候,只需要施2次豆饼或花生饼沤制的肥水,用上部清液加入15倍的水浇施。花开后到秋季可以施3~5次的腐熟液肥或速效性肥料,以磷、钾为主,以便促进花芽分化。等到花芽分化后,再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也可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微肥喷施。

每次施肥之后都要及时给花卉浇水和松土,以保持盆土疏松,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和发育。

如果是新栽植的幼苗,在其上盆时除施加底肥外,还可以施一次浓肥,比如充分腐熟的晒干的粪渣,施后第二天一定要浇水。底肥和这次浓肥的肥料足够其在春季抽枝发叶,所以,之后就不必施肥,尤其是当芽长到5厘米的时候,更忌施肥,否则很容易使枝条发生徒长,并且也容易招来蚜虫等病害。5月中下旬,可追施一次薄肥1~2次,腐熟饼肥水,目的是促使其形成花芽。8月上旬,是梅花第二次发根期,同时为了促使花芽肥大,可以追肥一次,比如可以施一些饼肥水,以磷、钾为主。9月上旬,梅花新根已经逐渐老熟,为了保证花芽健壮,可以少量地追一次磷肥。

浇水:梅花最怕水浸,否则容易造成烂根,但也不宜太干燥,夏季生长季节需水量较大,如果此时植株缺水就会减弱其光合作用,营养积累也随之减少,这就会影响到后期梅花的生长以及开花。一般春季2~3天浇水一次水,夏季每天浇水一次,秋季控制浇水,只要保持盆土湿润便可,冬季应少浇水,保持盆土偏干状态即可。开花和展叶期也要少浇水。

在梅花生长期要注意浇水,要保持盆土湿润偏干状态,当枝条长到15~20厘米,花芽还没有分化前,应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等到新梢出现萎蔫下垂现象时再浇水,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住新梢的生长,防止徒长,保证营养积累,促进花芽分化。当然,如果植株失水过度,再去浇水,叶片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叶尖枯黄、脱落,这样也影响花芽的分化。当盆土发现新梢萎蔫下垂后进行浇水时,要注意先浇小水使根部缓缓吸收,逐渐恢复生机,切不可立即大水浇灌,大水会造成大量落叶。如果发现植株叶片严重枯萎,可以把整株梅花浸入水中,过40分钟后取出,可望恢复正常。等到7、8月份可以恢复正常浇水。

梅花喜水,但不耐涝。春季雨水多,容易造成枝条徒长而花芽减少。黄梅季节是孕育花芽的时候,盆土应该略干,否则会使枝条生长细长,甚至会产生叶黄凋落现象,影响到花蕾形成。所以,这个时候,空气湿度大,一般不浇水,如果遇到阴雨天气,要留意把花盆中的积水倾倒出去。

修剪:梅花的修剪要从幼苗开始抓起,当幼苗长到20~25厘米的时候,要截去顶端,其萌芽后留下3~5个枝条作为主枝,当主枝长到10~15厘米的时候要摘心,以便促使枝条长势粗壮并形成花芽。花开后要植株进行短截,从基部留下2~3个芽,当新枝长到5~6个片叶后再进行摘心,只留3~4个片叶,以便促使植株形成更多花枝。

给梅花进行修剪的过程也就给对其进行造型的过程,造型的梅花称为“梅桩”,梅桩的修剪以花刚谢后为最佳时间,修剪时要注意观察树势形态,然后留下具有观赏价值的枝条,剪去多余的枝条。

梅桩喜换透光、通风的环境,所以,枝条不求多,力求疏朗,所以,要对梅花进行疏枝,疏枝原则是老枝不动,留强去弱,要疏除直立、交叉、重叠、密生、瘦弱或生长位置不当的枝条,老干上重生的枝条也要去除。根据树姿把该短截的短截,该保留的保留。

如果植株长势好的或不太老的梅桩,可以在花后一年生枝上留4~6个芽,剪去其上部;长势差的或很老的梅桩一般留2~4个芽。

修剪时要注意芽口的方向,应根据梅桩的类型和枝条的方向、角度和自然长势,选择适宜的芽向。一般直枝梅类留外向芽;内向生长、角度较小的枝条也应该选留外向芽,以便调整枝条方向和角度,扩大树冠和平衡树势。如果向内的枝条少,就应该适当地保留内向芽,使植株内部饱满。一般应顺其自然之势,不宜强加做作。

当年生的叶芽长到3厘米左右时,就该根据芽的疏密、部位,考虑今后的桩景形姿,开始抹芽。老干上的芽随发随抹,新梢长到一定长度要摘心或捻头。

对根系不旺或萌芽力差的梅桩,可采取提前摘心的方法,在新芽长到6厘米左右时进行,以促使其重新发芽,增强萌发力。对无用枝条应该直接从基部剪去。

5~6月,可以结合修剪对梅桩进行攀扎造型,边修剪边攀扎。同时,进行摘芽。11月进行轻度修剪,修剪后不久会生出小枝,这时,把小枝剪短留下一截。

对于衰老的梅桩可以对其进行重剪,逐年疏剪或短截主干上的侧枝,最后从基部去掉,以集中更多养分促进梅桩隐芽萌发为生长枝。另外也可以锯断粗枝,使之更新,伤口处要涂抹硼酸软膏等保护剂,防止染病。

光照和温度管理:梅花喜欢温暖和充足的光照。在梅花生长期应该放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如果处在庇荫环境中,因为光照不足,植株会生长瘦弱,开花稀少。

除了杏梅系品种能耐得住-25℃的低温外,一般品种能耐得住-10℃的低温。早春平均气温达-5~7℃时开花,如果遇到低温,就会延迟开花,如果在开花时遇到低温,则会使花期延长。梅花也耐高温,能在40℃条件下生长。气温在16~23℃时,植株生长发育最好。

花果期管理:梅花一般在2~3月开花,6月结果。凡是种梅花的人都很想让其在春节期间开放,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催花枝术。

盆栽梅花怎么种植方法

(1)生长习性

梅花原产我国,目前我国已栽培的品种有300多个。梅花喜欢温暖气候,但也较为耐寒。杏梅系、樱李梅系的品种可抗-20~-30℃的严寒。但梅花在长江流域栽培较多梅花喜欢湿润的空气,但花期忌暴雨。梅耐涝性差,积水数日

会造成大量落叶或根系腐烂致死,梅具有一定的抗旱性。梅对土壤要求不严,且颇能耐瘠薄,能在山地、平地的各种壤土中生长,但以粘壤土或壤土生长最好,中性、微碱性最宜,微酸性也可正常生长。忌在风口栽培。

梅属阳性树种,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条件。否则,易造成树势衰弱,开花稀少。梅是长寿树种,立地条件适宜,可存活百年甚至千年。

(2)栽培方法

梅花的露地栽培,最重要的是适地适树。栽植地点要适合其生态要求。栽植2~5年生大苗,栽前要适当修剪,疏枝或短截.栽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浇透。

待成活后适当施稀薄的追肥。秋季施有机肥,促进花芽进一步分化。梅树喜阳光,树形以自然开心形为宜,修剪以疏枝为主,短截为辅。开花后的枝条留基部2~3个芽短截,以促发新枝。

梅树盆栽,在年前上盆,上盆时在盆底加入骨粉或马蹄片或其他腐熟肥料作基肥,然后带土团移入盆中,盆土保持半湿半干,当树根长满盆时,即换盆,剪去死根。

如需让其在春节开花,可把其放在阳光充足处,经常向枝头洒水,保持其空气湿度,适当提高温度,见花蕾露色后,移至低温处,这样可维持10~20天不开花,若给予15~20℃的条件,则经一周左右即可开花。梅花放开后,若延长其观赏期,可将温度调到10℃左右,否则,几天后就花谢抽叶了。

盆栽梅花有红梅、绿梅、白梅、龙梅、美人梅等品种,就盆栽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的中性土壤都能生长,但盆栽梅花因盆土有限,要选用疏松肥沃的营养土。营养土配制以食用渣4份,堆积杂肥土4份,煤灰土2份混合均匀做培养基,在花后每年换土一次,待换盆后先放在阴凉处一星期,然后转入正常养护。 二、梅花对水分敏感如果盆土长期过湿,容易引起烂根。因此,要控制浇水,当新枝条长到20厘米时,要注意控制浇水,控制新梢过分伸长,促进花芽分化。但在夏季每天要浇一次水,秋季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冬季要少浇水,使土壤偏干。 三、梅花不喜大肥梅花在萌发枝叶时肥水要足,每月施1至2次有机液肥。当新梢长到5厘米时,要施一次薄肥,以促进枝条生长。在夏末秋初时要施一次腐熟饼肥水,并加重磷、钾肥,促进花芽形成,待花芽分化后,喷施1至2次磷酸二氢钾,这样分层次的科学施肥,对梅花生长有利。 四、梅花修剪整形梅花的修剪整形是一个技术活儿。修剪要从幼苗开始,当幼苗长到20至25厘米时,截去顶端,待萌芽后留3至5枝条作为主枝,当主枝长到10至15厘米时进行摘心,以促进枝条粗壮和花芽形成。花后的修剪,当花凋谢之后从基部留2至3个芽短截,当新枝长到5至6片叶时又进行摘心,只留3至4片叶,促进生长更多花枝。以后每年反复修剪,使枝条充实,花蕾增多。 五、梅花病虫害防治一定要保持通气透光。梅花病害主要来自炭疽病和斑枯病,一般发病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采用50%的多菌灵或70%的托布津溶解800至1000倍交换喷施进行防治。每年蚜虫危害较多,采用500倍溶液的洗衣粉喷杀,效果明显。但梅花对乐果,敌敌畏等农药敏感,不要使用。 六、梅花春节开放凡是种梅花的人都想让她春节期间开放,这就需要掌握好催花技术。 首先要计算好催花日期。在春节前20天左右,将盆栽梅花移入温室内,并要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室内温度要控制在10至15度为宜。同时,每天要向花枝和周围喷洒清水,保持枝条湿润。在浇水时要适度,如果浇水过多,不利梅花生长,容易引起烂根落蕾,如浇水不足,又会使花蕾干瘪。 其次要把握好温度与开花时间。在春节前一周,若花蕾还小,则将花盆移到15至25度中温的环境中管理。如果春节未到就提前开花,就把盆花周围的温度下降10度左右,而且少见阳光,控制水分。 还有,要适度施肥。为了使梅花开放得鲜艳,香味更浓,就应适度施肥。一般是每7至10天施一次稀薄的有机液肥,同时,每7天向花蕾喷一次磷酸二氢钾和植物催长素。补充:用土:宜选用排水透气俱佳的砂质壤土。此种培养土可由泥炭、细砂、园土按照1:1的比例配制而成,如有可能,往里面放入少量腐叶土则更好。加腐叶土之目的在于提高培养上的贮肥能力,使培养土呈微酸性反应。 选盆:梅俊盆雅,能够相互衬托,增添观赏价值。但是,最好把梅花种在普通的瓦盆中,待植株开花时,再给它套上外形雅致的花盆。因为瓦盆有利于梅花根系生长,而古香古色的瓷盆或紫砂盆略逊之。 浇水:冬春两季,梅花需水不多,除了在花期里使盆土略潮之外,其他阶段均直使盆土保持微潮偏干的状态。夏秋两季,是梅花需水最多的阶段,应该见干浇水。但在6月至7月时,花芽开始分化,此间要对梅花“控水”几次,即减少浇水令梅花叶片微卷再行浇水,这样梅花才能更好开花。 施肥:梅花喜肥,然而供肥要适时适量,从春末至夏初可以间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体肥料一次。冬末至春初,当梅花花蕾开始明显生长至透色前,应该每隔5天追施稀薄液体肥料一次,以使梅花的花朵开得色艳味香。 光照:摆放地点阳光充沛,梅花生长健壮,着花较多,反之则植株生长缓慢、花芽分化较少。因此,保证盆栽梅花每天接受4至6小时的日光照射是十分必要的。在梅花的花期里,特别是其花芽开始膨大后,每天接受数小时的日光直射有利于开花,当梅花的花朵开放后,则要把它摆放在无日光直射的明亮之处,否则花朵会很快谢掉的。 修剪:要想使梅花有优美的树形、强壮的生长势,每年的修剪必不可少。梅花在生长旺盛季节要对枝条进行摘心,只令其长到20——30厘米的高度。同时,还要随时剪去砧木上所发出的萌芽并及时剪去病弱枝、内膛枝、此外,还要随时摘除砧木上所长出的萌蘖。当梅花开花后亦要加以修剪,每根枝条仅留基部3至5芽。春季枝条发芽时还要进行疏芽,好使养分合理分配,这样梅花才能长得更加美观、茁壮。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5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