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产茶叶以紫阳茶为代表,是陕茶的“鼻祖”,曾左右陕西全省茶市千百年。据《紫阳县茶业志》文献记载,自唐代始,本地即有贡茶生产,今“紫阳毛尖”的前身为唐代金州土贡“茶芽”的传统产品。唐代的“茶马互市”和宋、明的“茶马法”,为紫阳茶开辟了广阔的西北市场。陕西紫阳毛尖(原名紫邑宦镇毛尖,贡茶时间最早,始于东汉末献帝,距今1700多年)是我国茶学界公认的宫廷贡茶之一。在紫阳县,还惊现了清朝光绪年间官府文件,显示在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正月,陕西省紫阳县知县唐清辅差遣衙役办理贡茶事宜的“贡茶事案”信票,其字迹至今清晰可见。近年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创编演出的大型歌舞剧《中国茶谣》中,展示西部茶区风貌的画面仍是以紫阳茶区为代表。游人来此观光旅游,可以体验到“桃花未尽菜花黄,夹岸黄金照落霞。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的独特自然景观。汉江源头茶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