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给花园浇水的最佳时间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19:30:07
字号:

目录部分1:选择正确的浇水时间1、尽量在早晨浇水。2、如果实在不方便,就在下午晚些时候给花园浇水。3、不要在夜晚浇水。部分2:使用正确的浇水方法1、浇水一定要注意正确的频率。2、水应浇在根的附近,而不是淋在叶子上。3、水渗透得越深远越好。4、检查水是否浇过头。选择清晨给花园浇水最为理想,因为夜幕降临之前,植物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沾了水的植物经过一晚可能会生霉。想要植物健康生长,你就必须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给植物浇水。

如何选择给花园浇水的最佳时间

部分1:选择正确的浇水时间

1、尽量在早晨浇水。早上浇水更符合植物的生长周期。清晨来临,太阳高挂之前,植物便已经准备好迎接水分的滋润。除去温度最高的时候,一天中剩下的时间里,植物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喝饱水的植物才能更好地抵挡酷热。如果等到中午或者午后,也就是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浇水,植物可能会被"烧死"。此时的水已经被太阳烤得发热,植物娇嫩的茎叶根本无法承这样的温度,热水也会让植物脆弱的部分受到伤害。

为了确保水分有充足的时间渗透进土壤里,你要尽量在早上10点之前给花园里的植物浇水,光照变得剧烈之前再浇少许的水。下午浇水只会浪费资源,因为大多数的水在渗进泥土之前就蒸发掉了。

2、如果实在不方便,就在下午晚些时候给花园浇水。早上,我们总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做,所以不可能保证第一时间给植物浇水。如果某天早上你没能给植物浇水,就等到午后稍晚些,太阳的威力减退一些后再给植物浇水。这样植物既不会被水烫伤,土壤也能在夜幕降临之前变得干一些。如果你想下午浇水,务必等到4点过后,因为这个点之前的太阳光还是很毒辣,会烫伤你的植物。

如果你必须在阳光猛烈的时候给植物浇水,偶尔一两次还行,千万不要养成天天在这个时候浇水的习惯。

3、不要在夜晚浇水。夜里浇水的话,水不会蒸发,而是滞留在植物的茎叶上。没有了阳光,泥土里的水流不走,就会形成渍水。这种现象对植物来说非常不利,因为渍水会令植物根系周围以及茎叶上长出霉菌和真菌。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比如植物严重缺水,你等不到第二天早上到来的情况下,才能在夜里给植物浇水。

如果你必须在夜里浇水,水只能浇在土里,注意不要打湿植物。另外,为了防止土壤渍水,水不能浇太多。用渗透管或灌溉带浇水最为方便。

部分2:使用正确的浇水方法

1、浇水一定要注意正确的频率。一般说来,花园植物每周需要2.5cm深的水灌溉。但是,植物的品种不同,对水的需求也不一样。你最好就植物的需水量做些调查,并密切留意植物的健康状况。如果植物看起来萎靡不振,说明水没浇够。另一个测试是否需要浇水的好方法是将手指插入土壤下方几厘米的地方。如果土是干的,说明该浇水了。如果土表下方是湿的,就再等一段时间。

运用常识判断浇水的频率。如果这周一直阴雨不断,就别要给植物浇太多的水。如果你所住的地方正处于干旱季节,植物就需要更多的水。

2、水应浇在根的附近,而不是淋在叶子上。根吸收水分,滋养植物;水接触叶面后只会滴落或蒸发。浇水时,软管出水端、水壶或者自动喷水系统要对准植物下方,靠近根部的位置,这样才能保证根部得到充足的水分。从植物上方浇水会将植物整个淋湿,不利于植物的健康。水接触叶面后可能造成植物生霉或者灼伤。

如果你没办法用水管给植物的根部浇水,就考虑使用滴灌系统或者渗透管等专门的浇水装置,从靠近土壤的位置给植物浇水。

3、水渗透得越深远越好。健康植物的根系不会靠近土壤表层分散生长,而是深深扎入土壤之中。浇水的时候务必让水往下渗透,这样土壤才能彻底吸满水。水一定要将植物根部末端的泥土打湿,这样才能促进根系向下生长。这就是为什么有节制,一次性浇透的浇水方式对植物来说最健康。所以,与其每天浇一点点,不如每周选一两天,让植物痛快淋漓地喝饱水。

浇透不是拿着水管匆匆地将花园"扫射"一遍,而要保证每片区域浇满30秒或更长的时间。

4、检查水是否浇过头。水浇得不够或者太多都会要了植物的命。所以浇水的频率一定要适当,不可太过频繁。当植物出现下列现象,表明水浇得太多了:叶片尖端变成**或者咖啡色

叶子软塌塌的,没有生气

腐烂

小提示根据花园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浇水装置。如果你的花园面积很大,需要每天浇水,还是去买一套带计时器的自动喷水装置吧。

科学灌溉体现了灌溉的科学性,使现有的节水灌溉更加科学化,通过合理的灌溉计算,制定合适的灌溉制度,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进行维护,使灌溉目的达到最优化,使产值与用水量的比值达到最高点。 但科学灌溉强调的是灌溉的科学性,在节水的基础上增加严格的科学依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制度的科学性;(2)设计方案的科学性;(3)运行管理的科学性。

节水

采用喷、滴灌等设施进行灌溉,可以很好地避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损失,使水的利用率大为提高。

喷灌: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喷嘴将水喷洒到灌溉土地上的一种灌溉方式。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能节水50%—60%。

微灌:有微喷灌、滴灌、渗灌、微灌等形式,是将灌溉水加压、过滤,经各级管道和灌水器灌水于作物根系附近,属于局部灌溉,只湿润部分土壤。微灌与地面灌溉和喷灌相比,可节水80%—85%。微灌与施肥结合,利用施肥器将可溶性的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区,及时补充作物所需要水分和养分,增产效果好,微灌应用于大棚栽培和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上。

节约耕地

以往传统的灌溉方法是水通过干渠、支渠、斗渠,毛渠五级渠道输送到田间的,而在田间还要挖大量的埂、畦、沟渠,这样真正有效的种植面积只有70~80%,而采用喷灌、微灌等,可以将田埂、沟渠等取消,可以增加种植面积15-20%,大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改善农田小气候

农田小气候指农田中作物层里形成的特殊气候,是农田贴地气层与土层同作物群体间的生物过程和物理过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局部气候。由土壤温度和湿度、田间空气温度和湿度、贴地层与作物层中的辐射和光照、风速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要素组成。

农田小气候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以及病虫害都有很大影响。由于各种农作物的群体结构不同,株间的光能分布、空气温湿度、风速和土壤温湿度的特征均与裸露地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农作物,不同植株密度、株距、行距、行向,不同生育期和叶面积大小等都能形成特定的小气候。农田小气候既具有其固有的自然特征,又还是一种人工小气候,人类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田小气候。

喷灌、微灌等新形科学灌溉模式,可以很好地改善农田上部和下部环境,有效地防止了传统漫灌带来的土壤板结问题,有利于提高土壤墒情、加速灌溉水的渗透速率和提高肥料的有效利用率,使土壤固、液、气三相结构维持在较好的状态。

近几年来,自动控制的灌溉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灌溉系统中,通过各种传感器测量农田小气候的各个参数,在经过中央处理系统的分析,将灌溉、施肥等工作合理的进行安排管理,使农业生产效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实现水肥一体化、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农村传统的灌溉为大水漫灌,施肥方法主要是经验施肥,没有充分考虑到土壤本身养分养况和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往往大部分肥料随着大水而流失,造成了投入高,产量低,农产品品质下降,效益下降。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大水漫灌及施肥造成了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地板结,环境污染,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氮肥和磷肥用量却分别为世界总用量的30%和26%,在单产相近的情况下,氮、磷肥用量分别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和1.86倍;农业污染量已占全国总污染量的1/3~1/2。造成农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化肥、农药、农膜等的污染,这些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同时也造成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农业资源是21世纪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新型科学灌溉模式利用施肥装置(比例注肥泵、压差式施肥罐、文丘里施肥器等)将肥料和水直接送到紧靠植物根部的地方,以使蒸发和渗漏水量减到最小,且肥料得到了最大的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以下以比例注肥泵为例进行说明。

比例注肥泵直接安装在灌溉管线上,由管路中水流的动能驱动比例加药泵工作。其唯一的动力就是水压。在带压的水流的驱动下,按比例定量将农药剂吸入,然后再与作为动力的水混合。在水压作用下,充分混合的水及药剂随后被输送到下游。吸入(投加)的药剂始终同进入比例加药泵水的体积直接成比例,而同管路中水压及水量的变化无关,从而实现直接流量比例混合及投加。“比例性”是保持恒定的精确剂量的关键,无论流进管线的水流量和压力如何变化,注入的溶液剂量总是与流进水管的水量成正比,可以根据农作物对药剂量的需要在外部调节比例,灵活方便,注肥比例也十分精确。

减少工作量,降低维护成本

采用传统的地面沟灌、畦灌、自流漫灌,要大搞平整土地,这就加大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工作量。采用喷灌、滴灌等科学灌溉后,土地基本不需平整,种地实现了"三无",即无渠、无沟、无埂,大大减轻了水利建设的工作量,且可以运用自动控技术,实现在室内控制大田中农作物的种植,有力促进了农业向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