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前复剪在春季花芽萌动后至开花前进行,在能分清是否为花芽的前提下越早越好,过晚则营养物质消耗大,作用不明显。花前复剪是冬季修剪的补充,在冬季修剪时花芽不易辨认,通过花前复剪可以疏除过多的花芽,确定适当的花、叶芽比例,平衡生长和结果的关系,克服大小年结果,减少树体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保持树势健壮生长。红富士苹果花前复剪工作如下:
①对外围延长枝是花芽的串花枝,根据从基部起着生第一花序处串花枝的直径确定留花序的数量,直径小于3毫米的串花枝疏除,直径3~5毫米的留1~2个花序回缩,直径5~7毫米的留3~4个花序回缩,直径7毫米以上的留5~7个花序回缩。
②外围延长枝是叶芽的串花枝,外围枝长30厘米左右,此类串花枝中庸偏壮,要保留不剪,待花序分离期疏花;对生长过弱者,按上述方法处理。
③大于30厘米的长花枝破顶芽。此方法其他品种可参考应用。(2)疏花在坐果率较高、花期气候条件较稳定的园片应用。疏花比疏果更能节省养分,更有利于坐果及形成花芽和提高产量。疏花的时期是在花蕾分离期至盛花期,其中最好是花蕾分离前期。疏花的方法是用剪子只剪去花序上的全部花蕾,留下果台上的叶片,其剪量应保持果枝量占总枝量的20%左右为宜。
近年来,有些地方推广“以花定果”,其方法是,根据树势强弱、管理水平确定留果数量,再加10%~20%的保险系数即为留花数量,然后按20~25厘米间隔留1个壮花序,其他的花序全部疏除。保留下来的花序将边花全部疏除,只保留中心花。“以花定果”的时间从花序分离期到开花前,越早越好,一次完成。这种措施的优点是节省树体养分,用中心花结果有利于果实的发育,经疏花后可不再疏果。由于疏花后留下的花比较整齐,花期相近,授粉时间只有3~4天,比正常缩短了2~3天,减少了授粉机会。在实施该项措施时必须注意:第一,要有健壮的树势和饱满的花芽;第二,疏花后留下的中心花要全部进行人工授粉;第三,只能在坐果率较高,花期气候条件稳定的园片应用。在春季低温多雨等不良环境条件下,可以采取先疏花序后定果的技术,即从花序分离到开花前,按留果标准要求,选留壮枝花序,把其余的花序全部去掉,坐果后再定果。(3)疏果①疏果时期。
疏果分两次进行较好。在子房膨大时(落花后1~2周)进行第一次疏果叫“间果”;在生理落果以后(落花后1个月左右)进行第二次疏果叫“定果”。这段时间疏果后留下空果台的副梢,在营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有些品种当年还能形成花芽。如疏果过晚,不但消耗营养,而且影响幼果发育。②疏果方法。
间果主要是将疏花时多留在花序上的幼果疏掉。定果时应首先疏除过密、有病虫、机械损伤和畸形痩小的果,然后再根据留果量疏除多余的果。
桃树的疏果要怎样做?
桃树一般结实率都很高,即使无花粉或少花粉的品种,在合理配置授粉树的条件下,坐果数都会远远超出生产的需要,要生产优质商品果就必须进行疏花疏果。疏花疏果的方法有人工疏花疏果、化学疏花疏果和机械疏花疏果三种,化学和机械疏花疏果在技术上还有待完善。目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桃树生产上将仍以人工疏花疏果为主。
人工疏花疏果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根据生产的要求,较好地控制留果数量和果实在树冠中的分布,疏除效果安全可靠。目前,我国桃树生产上一般只疏果不疏花,这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桃园都采用短截修剪的方法,通过冬季修剪已去掉了多余的花芽,调整了花量。若冬季对果枝采用长放修剪,则应疏花疏果并重,但在春季气候不稳定的地区或年份仍应以疏果为主。
疏花在蕾期至盛花期进行,疏果则应在生理落果开始后至硬核期进行。不同品种按成熟早晚,先疏早熟品种,再疏中熟品种,最后疏晚熟和极晚熟品种。早熟品种先疏有利于果实生长发育,极晚熟品种最后疏可以有效地防止新梢旺长。疏果工作量大、劳动力紧张时,疏花疏果可分三次进行,即疏花、疏果、定果。
疏果时应根据桃园生长发育情况及当地的气候、土壤及果园管理水平确定单位面积产量,然后将单位面积产量折合成单株产量,最后,根据所栽品种的平均单果重计算出每株树应留的果实数量。在此基础上,再加5%就是定果时应留的果实数量。
疏果时要先疏除萎黄果、小果、病虫果、畸形果、并生果、枝杈处无生长空间的果,其次是朝天果、附近无叶片的果和形状短圆的果。疏果顺序应从树体上部向下,由膛内而外逐枝进行,以免漏疏。
桃树的疏果:棚室桃树的产量应控制在每公顷为30吨以下,要注重于优质保产。所以疏果可进行2次。第一次似玉米粒大时进行疏;第二次在隔10天后进行。疏去并生果、畸形果、小果、黄萎果、朝天果和病虫果。在一个果枝上保留单果、大果和长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