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油果是在每年夏末初秋的时候成熟,也就是每年八、九月份的时候。
在我国南方有种植这种水果,我国的牛油果在3月开花,8月份成熟,因此,想要食用新鲜的牛油果需在8~9月份去南方食用,但是我国市场上的牛油果大多属于进口货,主要是中南亚地区进口,这类果子在世界各地都能种植,因此,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牛油果。
2
牛油果是什么味道
牛油果的果肉质地细腻,味道鲜美,似乳酪,有核桃的香味。
鲜吃的方法有些特别,要将果实剖开成两半,取出似网球大小的种子,果肉拌上盐、咖喱、胡椒粉等调料,将又成为地道的凉拌菜。
果肉若用作配料制成高级油梨冰淇淋,非一般冰淇淋可以媲美。
食用牛油果鲜果,的确能领略到独特的水果风味,而且还可获得丰富的营养。与一般水果相比,牛油果的果肉含脂肪量高达30%,为香蕉的20~200倍,苹果的40~400倍,故有“树木黄油”的美称,可与黄油媲美。而它所含的脂肪大部分属不饱和脂肪酸(即含胆固醇少),极容易被消化吸收,其消化率达93%,更适宜年老体弱者调养身体食用。另外,牛油果还具有高蛋白、高能量和低糖份的特点。
3
牛油果什么时候吃
牛油果的成熟时期是在8、9月份,不过市场上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因此不存在最好的食用季节,不过牛油果的热量很高,所以最好不要在晚上食用。
饭前半小时
在饭前半小时食用牛油果,可以让牛油果中的营养成分最大程度的被人体吸收。
饭后2小时
牛油果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及膳食纤维,这两种物质有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所以在饭后2小时食用牛油果,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预防便秘。
4
牛油果为什么不能晚上吃
牛油果最好别选择在晚上吃,是因为夜间消耗本来就小,再加上牛油果属高能水果,晚上吃很容易发胖。
1、夜间消耗本来就小
人们在睡觉的时候,消耗的热量很小,晚上吃太多或吃热量或能量较高的食物就更难消化了,时间长了自然会发胖。特别是在距离睡前比较短的时间内食用的话,会更容易转化成脂肪,从而发胖。
如果晚上实在要吃的,最好也要在晚上8点前吃,且之后进行适当的运动消耗掉为宜。
2、牛油果热量高
一颗牛油果大约300至400公克,热量就有245卡,相当于一碗白饭的热量。所以,即使是牛油果含丰富的营养成分,也应适量摄取,以免吃进过多热量。建议男性一天吃一个牛油果、女性一天吃半个或者四分之一就足够了。
樟科油梨(avocado,alligator pear)属常绿果树,乔木,中国部分地区栽培有半落叶现象。又名鳄梨、酷梨、樟梨。学名Persea americana Mill.(P.gratissima Gaertn.;P.gratissima Pax.)。
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至哥伦比亚和西印度群岛。油梨受到全世界广泛重视仅有100多年的历史。1988年全世界产量为158.1万吨,主要生产国有墨西哥、美国、多米尼加、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国。中国1918年开始引种,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自治区)有栽培,台湾和海南栽培较多。
高8-20m。主干明显,枝条开张,质脆,易被风吹折。单叶互生,全缘,革质,多呈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0-20cm,宽5-10cm;顶部叶片密生成束状。顶生或腋生圆锥花序,每花序有数百朵花;花小浅**,具短柄;雄蕊12,子房上位,1室。肉质核果,通常梨形、卵形或球形;成熟时果肉柔软可食,既不甜又不酸;果皮厚,木质;种子较大,几占果重的1/4-1/3。
油梨花有开闭两次的特点,雌雄异。年降水量1000mm以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可选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种植。土壤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沙壤土或冲积土为最宜园地,一般要求地下水位3-5m。
按原产地不同分为3系:墨西哥系、危地马拉系、西印度系。中国除台湾外,多种植实生苗,变异大,有不少丰产优质单株,可选作繁殖材料,但成熟期多集中在8-10月。
现在生产栽培多用种子和嫁接繁殖。苗50-60cm可定植,栽植株行距5-6m。嫁接苗定植3-4年或实生苗4-6年开花结果。成龄树株产25-50kg,高产的100-150kg。油梨根腐病(Phytophthora cinnamomi Rands)是最主要的毁灭性病害,主要害虫有潜叶蛾、金龟子、蚜虫等。
油梨果肉含脂肪8-30%,蛋白质1-3%,碳水化合物2-9%,多种氨基酸的含量均约为鸡蛋的1/15,为高能低糖易消化的保健食品。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能低糖的食品和健康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大,新兴的热带名贵水果油梨由于富含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成份,不含胆固醇,糖量低,已成为高级化妆品及医药软膏的必要添加剂和原料。欧美、日本等国家视为果类珍品,市场价值极高,我国发展油梨尚处在起步阶段,全国种植面积不过4000亩 。
油梨资源,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油梨油功能性产品。其主要技术路线为:油梨-去皮-干燥-提取-成品油。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废气排放,废渣可进一步利用,使油梨的各部分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所得产品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26%,VE含量达258mg/100g,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油梨树又称"鸡蛋树"。它的果子淡黄时,像一个个"鸡蛋"悬挂在树枝上,十分诱人,油梨营养很丰富,肉似蛋黄。
油梨为多年生植物,如栽实生苗,不仅进入结果期迟或不开花结果。油梨有自花不育的特性,必须繁殖嫁接苗,且是采自己开花结果的良种接穗,培育成嫁接苗,才能提早结果和保证产量与质量。
油梨又俗称牛油果,有“森林黄油”之美称,为引人瞩目的热带亚热带新兴名果,欧美许多国家都视为果中珍品。
油梨果实营养丰富,其他水果无与伦比,具有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糖的特点,有“一个油梨相当于三个鸡蛋的营养”和“贫者之奶油”之说。
油梨果实的主要成分脂肪(含量3%--30%),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可达83%--94%)。其脂质可与肉类媲美,且属于植物性脂肪,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消化,能减少对人体有害的胆固醇而维持对人体有益的胆固醇。
油梨果实蛋白质含量(1.5%--2.5%)高于任何一种水果,能补充人们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
油梨果实糖分少(约1%),含有较多可溶和不可溶的食物纤维(约为鲜重的2.1%和2.7%),可作为糖尿病人的高能保健食品。
油梨果实含有极其丰富的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E(每百克果肉约含维生素8毫克),能消除人体生命活动所产生的不利于健康的自由基。
此外,油梨是高钾低钠的水果,过多的钠会导致高血压。
油梨果实主要作新鲜水果食用,其风味平淡而特别,不甜不酸,有怡人的奶蛋香味。在切开的果肉上加上糖或盐或柠檬汁,更适合而别具风味,也可代乳酪涂面包食用。油梨属樟科,为常绿乔木,有三个生态型,各生态型对气温的适应性差异很大。西印度生态型(热带的)抗寒性最弱,只能耐-1至-2摄氏度的低温,危地马拉生态型(半热带的)和墨西哥生态型(亚热带的)能耐-4摄氏度的低温,其耐寒性与甜橙相当。
现有的油梨栽培品种多是不同生态型间的杂交种,以危地马拉生态型与墨西哥生态型的杂交种较适合亚热带地区生长。
油梨对干旱和积水相当敏感,对土壤要求不高,只要排水良好,土层深一米以上,不论酸性红壤土或沙壤土都能生长良好。一般认为,凡柑桔能茂盛生长的土壤,油梨也能生长良好。
油梨树根系浅,枝叶繁茂,木质脆弱,不宜在常受台风或强风影响的地方种植。油梨虫害很少,病害主要是根腐病。
油梨一般种后三年开始结果,第五年亩产约300-400公斤,8-10年进入盛产期,亩产可达2000公斤,经济寿命正常在20年以上,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颇具发展前途的一种水果。
科隆采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已成功的快繁了400多万株樟科植物,包括:油樟、香桂、天竺桂、肉桂、香樟。现愿与国内外有识之士紧密合作大规模快繁油梨优株纯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