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两幅春联和一条灯谜~`~!!!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4 18:02:55
字号:

金牛贺岁;玉鼠回宫。

急求两幅春联和一条灯谜~`~!!!

人勤春来早;草发牛更肥。

牛开丰稔景;燕舞艳阳天。

牛耕芳草地;鹊报吉祥年。

牛耕千野绿;鹊闹一庭春。

牛铃飘翠岭;燕语暖春风。

牛背飘春曲;鹊舌报福音。

牛舞丰收岁;鸟鸣幸福春。

丰稔黄牛志;富强赤子心。

布谷迎春叫;牵牛接福来。

丑时春入户;牛岁福临门。

岁首春到户;牛年福满门。

欢度新春节;高歌小放牛。

金牛奔盛世;紫燕舞新春。

夜草能肥马;生刍可壮牛。

春来紫燕舞;节到黄牛忙。

春新牛得草;世盛国幅辉。

春暖青牛跃;山高碧水流。

春丽牛逢草;月明马识途。

春催布谷鸟;人效拓荒牛。

牵牛花报喜;布谷鸟催春。

草绿黄牛卧;松青白鹤栖。

草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草发黄牛乐;春新紫燕歌。

客岁送金鼠;今年买铁牛。

将军爱战马;农夫喜黄牛。

莺舞池边柳;牛耕陌上春。

深恩红赤日;忠实老黄牛。

黄牛耕九野;白马战疆场。

黄牛耕沃野;紫气笼新春。

黄牛耕碧野;白首乐红楼。

黄牛耕绿野;猛虎啸青山。

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

愿效黄牛力;尽抒赤子情。

催春布谷叫;报喜牵牛开。

瑞雪迎春到;金牛贺岁来。

鼠趁三更去;牛驮五福来。

鼠去粮满囤;牛来地生金。

鼠遁春风至;牛携喜气来。

紫燕寻旧主;金牛舞新春。

子岁先登富路;丑年再上新阶。

一曲牧歌传牛背;无边柳色绿村头。

丁年鼠匿辉煌业;丑岁牛奔旖旎春。

人寿年丰农家乐;地肥水美春牛歌。

人物风流心向党;黄牛勤奋力耕田。

人寿年丰百姓乐;地肥水美众牛欢。

人勤一世千川绿;牛奋四蹄万顷黄。

子去丑来腾锦绣;鼠归牛到竞辉煌。

三春淑景景无丑;四化励人人效牛。

土生白玉牛羊壮;地产黄金鸡犬欢。

川原蝶舞翩翩好;田野牛耕户户忙。

五岭莺歌又燕舞;九州马叫并牛欢。

中天星彩腾奎壁;此地人文射斗牛。

牛主乾坤春浩荡;人逢喜庆气昂扬。

牛耕沃野千畦绿;鹊闹红梅万朵红。

牛耕碧野千畦秀;人值芳龄百事亨。

牛耕沃野千山笑;雪映红梅小院香。

牛奔马跃行千里;凤舞龙飞上九霄。

牛鞭当笔填新句;鸟语作歌报福音。

牛年喜奏丰年乐;人世笑迎盛世春。

牛郎弄笛迎春曲;天女散花祝福图。

牛郎不厌天河阔;织女但求凡世欢。

为民当效黄牛力;报国壮怀赤子心。

户户厌恶大硕鼠;家家喜爱老黄牛。

玉鼠回宫传捷报;金牛奋地涌春潮。

玉碗生光辉琥珀;金牛焕彩耀星辰。

未许田文轻策马;愿闻老子再骑牛。

可染画牛牛得草;悲鸿放马马扬鞭。

白头能做识途马;俯首甘为孺子牛。

布谷声中闲人少;牧歌曲里颂春多。

布谷鸟鸣忙布谷;牵牛花绽喜牵牛。

写完福字描春字;迎到金牛买铁牛。

老牛力尽丹心在;志士年衰赤胆悬。

有福人家牛报喜;无边春色燕衔来。

有庆年头牛得草;无垠大道马扬蹄。

当年禹甸多铜马;今日春郊遍铁牛。

年丰人寿家家乐;春到花开处处耕。

产奶无私甘奉献;充饥有草乐耕耘。

红梅傲雪千门福;碧野放牛五谷丰。

花木逢春枝叶茂;牛羊得草体膘肥。

花开江左白雪尽;春到人间黄牛忙。

君子闻声心不忍;庖丁善解目无全。

良策善政多俊杰;乳牛老骥竞风流。

牧草丛中春色美;放牛曲里笑声甜。

牧童牛背春香路;游子马蹄梦醉乡。

金光大道人催马;黄土高坡口吆牛。

金牛开出丰收景;喜鹊衔来幸福春。

诚心乐作人间事;俯首甘为孺子牛。

春临门户白雪化;福降人间黄牛忙。

春归大地黄牛跃;神轾人间紫燕飞。

春到人间新燕舞;喜盈门第铁牛忙。

勇当改革排头兵;甘作人民孺子牛。

茧花绽放漫山绿;牛背飘来一曲歌。

挺身勇灭官仓鼠;俯首甘为孺子牛。

神州无处不放彩;农户有牛喜迎春。

耕者有牛皆种地;神州无处不欢歌。

铁牛拖出满山宝;茧手挖来遍地金。

铁牛喘月平畴绿;赤帜啸风满地红。

黄土田间牛作画;紫微春苑燕吟诗。

黄牛吃草生新奶;紫燕衔泥筑小巢。

黄牛舔犊芳草地;紫燕营巢杏花天。

腊梅花放雪将尽;春水温升牛甚忙。

猪肥牛壮家增福;食足衣丰民自安。

猪肥牛壮家家乐;燕舞莺歌处处春。

辞旧迎新除硕鼠;富民强国效勤牛。

辞鼠修仓迎稻熟;催牛耙地促年丰。

绿柳摇风燕织锦;红桃沐雨牛耕春。

新岁牧歌需纵酒;黄牛奋起不着鞭。

新春喜作黄牛颂;旭日高悬致富门。

新春乐咏黄牛颂;小院频传喜鹊歌。

新春人唱黄牛赞;丰岁诗吟白雪歌。

新村喜盼铁牛到;农家笑望春燕飞。

数声柳笛飘牛背;无限春光亮马蹄。

数声牧笛传新曲;四野耕犁试早春。

鼠去牛来辞旧岁;龙飞凤舞庆新春。

鼠去牛来闻虎啸;民殷国富盼龙飞。

鼠去牛来欣大治;龙腾虎跃奋新程。

鼠年不做官仓鼠;牛岁甘为孺子牛。

鼠年谱就惊天曲;牛岁迎来动地诗。

鼠报平安归玉宇;牛随吉瑞下天庭。

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碧桃无意随春水;黄犊有情鼓绿涛。

碧野黄牛春日丽;红灯绿酒丽人年。

碧树红楼相掩映;黄牛骏马共迎春。

横心誓扫官仓鼠;俯首甘为孺子牛。

蹄奋不须鞭震耳;牛勤何用用当头。

爆竹喧天传喜庆;黄牛犁地播丰收。

不知索取只知奉献;勿问收获但问耕耘。

灭鼠消灾粮丰人寿;养牛致富国裕家康。

喜看大地莺歌燕舞;笑迎农家马壮牛欢。

喜鹊登梅,百族迎佳节;金牛献瑞,万里笑春风。

腊尽春归,山村添喜气;牛肥马壮,门户浴春风。

鼠去牛来,一元欣复始;春明日丽,万象喜更新。

乐辞鼠岁,处处丰收人人乐;歌颂牛年,家家富裕户户歌

牛铃飘翠岭 燕语暖春风

牵牛花报喜 布谷鸟催春

莺舞池边柳 牛耕陌上春

子岁先登富路 丑年再上新阶

碧树红楼相掩映 黄牛骏马共迎春

碧桃无意随春水 黄犊有情鼓绿涛

布谷鸟鸣忙布谷 牵牛花绽喜牵牛

产奶无私甘奉献 充饥有草乐耕耘

牛铃飘翠岭 燕语暖春风 牛年春联

牵牛花报喜 布谷鸟催春 牛年春联

莺舞池边柳 牛耕陌上春

子岁先登富路 丑年再上新阶

碧树红楼相掩映 黄牛骏马共迎春

碧桃无意随春水 黄犊有情鼓绿涛

布谷鸟鸣忙布谷 牵牛花绽喜牵牛

产奶无私甘奉献 充饥有草乐耕耘

春到人间新燕舞 喜盈门第铁牛忙

春归大地黄牛跃 神轾人间紫燕飞

辞旧迎新除硕鼠 富民强国效勤牛

辞鼠修仓迎稻熟 催牛耙地促年丰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当年禹甸多铜马 今日春郊遍铁牛

丁年鼠匿辉煌业 丑岁牛奔旖旎春

红梅傲雪千门福 碧野放牛五谷丰

黄牛吃草生新奶 紫燕衔泥筑小巢

黄牛舔犊芳草地 紫燕营巢杏花天

黄土田间牛作画 紫微春苑燕吟诗

茧花绽放漫山绿 牛背飘来一曲歌

金光大道人催马 黄土高坡口吆牛

金牛开出丰收景 喜鹊衔来幸福春

可染画牛牛得草 悲鸿放马马扬鞭

老牛力尽丹心在 志士年衰赤胆悬

牧草丛中春色美 放牛曲里笑声甜

牧童牛背春香路 游子马蹄梦醉乡

牛奔马跃行千里 凤舞龙飞上九霄

牛鞭当笔填新句 鸟语作歌报福音

牛耕碧野千畦秀 人值芳龄百事亨

牛耕沃野千畦绿 鹊闹红梅万朵红

牛铃飘翠岭 燕语暖春风

牵牛花报喜 布谷鸟催春

莺舞池边柳 牛耕陌上春

子岁先登富路 丑年再上新阶

碧树红楼相掩映 黄牛骏马共迎春

碧桃无意随春水 黄犊有情鼓绿涛

布谷鸟鸣忙布谷 牵牛花绽喜牵牛

产奶无私甘奉献 充饥有草乐耕耘

春到人间新燕舞 喜盈门第铁牛忙

春归大地黄牛跃 神轾人间紫燕飞

辞旧迎新除硕鼠 富民强国效勤牛

辞鼠修仓迎稻熟 催牛耙地促年丰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当年禹甸多铜马 今日春郊遍铁牛

丁年鼠匿辉煌业 丑岁牛奔旖旎春

红梅傲雪千门福 碧野放牛五谷丰

黄牛吃草生新奶 紫燕衔泥筑小巢

黄牛舔犊芳草地 紫燕营巢杏花天

黄土田间牛作画 紫微春苑燕吟诗

茧花绽放漫山绿 牛背飘来一曲歌

金光大道人催马 黄土高坡口吆牛

金牛开出丰收景 喜鹊衔来幸福春

君子闻声心不忍 庖丁善解目无全

可染画牛牛得草 悲鸿放马马扬鞭

老牛力尽丹心在 志士年衰赤胆悬

牧草丛中春色美 放牛曲里笑声甜

牧童牛背春香路 游子马蹄梦醉乡

牛奔马跃行千里 凤舞龙飞上九霄

牛鞭当笔填新句 鸟语作歌报福音

牛耕碧野千畦秀 人值芳龄百事亨

牛耕沃野千畦绿 鹊闹红梅万朵红 牛年春联

牛耕沃野千山笑 雪映红梅小院香 牛年春联

牛郎不厌天河阔 织女但求凡世欢 牛年春联

牛郎弄笛迎春曲 天女散花祝福图 牛年春联

牛主乾坤春浩荡 人逢喜庆气昂扬 牛年春联

人勤一世千川绿 牛奋四蹄万顷黄

牛铃飘翠岭 燕语暖春风 牛年春联

牵牛花报喜 布谷鸟催春 牛年春联

莺舞池边柳 牛耕陌上春 牛年春联

子岁先登富路 丑年再上新阶 牛年春联

碧树红楼相掩映 黄牛骏马共迎春 牛年春联

碧桃无意随春水 黄犊有情鼓绿涛 牛年春联

布谷鸟鸣忙布谷 牵牛花绽喜牵牛 牛年春联

产奶无私甘奉献 充饥有草乐耕耘 牛年春联

春到人间新燕舞 喜盈门第铁牛忙 牛年春联

春归大地黄牛跃 神轾人间紫燕飞 牛年春联

辞旧迎新除硕鼠 富民强国效勤牛 牛年春联

辞鼠修仓迎稻熟 催牛耙地促年丰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当年禹甸多铜马 今日春郊遍铁牛

丁年鼠匿辉煌业 丑岁牛奔旖旎春

红梅傲雪千门福 碧野放牛五谷丰

黄牛吃草生新奶 紫燕衔泥筑小巢

黄牛舔犊芳草地 紫燕营巢杏花天

黄土田间牛作画 紫微春苑燕吟诗

茧花绽放漫山绿 牛背飘来一曲歌

金光大道人催马 黄土高坡口吆牛

金牛开出丰收景 喜鹊衔来幸福春

君子闻声心不忍 庖丁善解目无全

可染画牛牛得草 悲鸿放马马扬鞭

老牛力尽丹心在 志士年衰赤胆悬

牧草丛中春色美 放牛曲里笑声甜

牧童牛背春香路 游子马蹄梦醉乡

牛奔马跃行千里 凤舞龙飞上九霄

牛鞭当笔填新句 鸟语作歌报福音

牛耕碧野千畦秀 人值芳龄百事亨

牛耕沃野千畦绿 鹊闹红梅万朵红

牛耕沃野千山笑 雪映红梅小院香

牛郎不厌天河阔 织女但求凡世欢

牛郎弄笛迎春曲 天女散花祝福图

牛主乾坤春浩荡 人逢喜庆气昂扬

人勤一世千川绿 牛奋四蹄万顷黄

人物风流心向党 黄牛勤奋力耕田

三春淑景景无丑 四化励人人效牛

人物风流心向党 黄牛勤奋力耕田

三春淑景景无丑 四化励人人效牛

牛耕沃野千山笑 雪映红梅小院香

牛郎不厌天河阔 织女但求凡世欢

牛郎弄笛迎春曲 天女散花祝福图

牛主乾坤春浩荡 人逢喜庆气昂扬

人勤一世千川绿 牛奋四蹄万顷黄

人物风流心向党 黄牛勤奋力耕田

三春淑景景无丑 四化励人人效牛

春到人间新燕舞 喜盈门第铁牛忙

春归大地黄牛跃 神轾人间紫燕飞

辞旧迎新除硕鼠 富民强国效勤牛

辞鼠修仓迎稻熟 催牛耙地促年丰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当年禹甸多铜马 今日春郊遍铁牛

丁年鼠匿辉煌业 丑岁牛奔旖旎春

红梅傲雪千门福 碧野放牛五谷丰

黄牛吃草生新奶 紫燕衔泥筑小巢

黄牛舔犊芳草地 紫燕营巢杏花天

黄土田间牛作画 紫微春苑燕吟诗

茧花绽放漫山绿 牛背飘来一曲歌

金光大道人催马 黄土高坡口吆牛

金牛开出丰收景 喜鹊衔来幸福春

君子闻声心不忍 庖丁善解目无全

可染画牛牛得草 悲鸿放马马扬鞭

老牛力尽丹心在 志士年衰赤胆悬

牧草丛中春色美 放牛曲里笑声甜

牧童牛背春香路 游子马蹄梦醉乡

牛奔马跃行千里 凤舞龙飞上九霄

牛鞭当笔填新句 鸟语作歌报福音

牛耕碧野千畦秀 人值芳龄百事亨

牛耕沃野千畦绿 鹊闹红梅万朵红

牛耕沃野千山笑 雪映红梅小院香

牛郎不厌天河阔 织女但求凡世欢

牛郎弄笛迎春曲 天女散花祝福图

牛主乾坤春浩荡 人逢喜庆气昂扬

人勤一世千川绿 牛奋四蹄万顷黄

人物风流心向党 黄牛勤奋力耕田

三春淑景景无丑 四化励人人效牛

施州建治源于后周。前代在这一地区也曾设官建治,但仅是置于治所,在四川巫山、湖南沅陵、湖北荆州等“郡”辖下的“县”级行政单位。自后周起,始在当地设“州”级单位,下辖“郡”、“县”,并为后代因袭。施州的设置,使该地逐渐成为湘鄂川黔边境地区重镇。清《太平御览》载:“北周建德二年,酋长向邹四人相率内附,置施州。”“北周建德二年”即公元573年。另据《恩施县志》载:“东晋末,恒元子诞窜蛮中,自称施王,筑城监施水,号施王,子孙袭王,至后周保定初年(公元561年)始平之。以其地置施州,乃施王屯余地。”“施王屯”又名蛮王寨,位于恩施城西2公里瓦店子,坐落于山间坪坝之中,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临施水有一出口。山如刀削,两相倾斜,形如开然城墙。本世纪60年代以来,出土了大量瓷片、陶片和铁器。隋唐五代各朝建治名称更迭无常,宋设施州并创建土城,元仍其旧,明设施州卫,清设施南府,历经1000余年,逐渐形成了以恩施作为鄂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南宋淳祐三年五月(公元1243年)庚子,诏施州筑土城及关隘60余所,地址即今象牙山及瑞狮岩,因山为之。南宋开庆初年(公元1259年),郡守谢昌元移州治于柳州城。《恩施县志》载:“谢昌元开庆元年四月乙酉知施州,自备缗钱百万,米麦千石,筑郡城有功,诏转一官。”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迁因原址。相传在迁州址时,有人曾将恩施城、大龙潭、柳州城的土各一升,进行称重比较,结果恩施城的土最重,加之临清江,故决定迁回现址。

柳州城内遗址保存较多。城内众多。城内众多山峰、山岩、沟槽名称,尚有旧施州城之格局。如:北门沟、南门槽、将军岩、玄武峰、朱雀峰。有许多山岩,当地民称雅名。如“狮抢宝”、“龙戏珠”、“崖勒马”、“凤朝阳”、“鹿含花”、“鸡冠岩”、“老鹰岩”等。现南面建筑的城墙、饮马池、云台观、宝塔,山顶的校场坝和点将台,东面的城门旧址尚可辨识。东北有县崖绝壁自成城墙,西南人工砌成的城墙保存较多,城墙垛保存仍有。点将台有一似圆形垒砌的台基,台上有大量素面筒瓦。校杨坝尚有铁柱一根,相传是当年演武厅旁的縻马桩。城内原建有寺庙两座。云台观为五进七殿,供大小佛像60余尊,殿前有六角亭、戏楼、看台等,有柱联“白云瑞雪兆州地,玉竹苍松满旧城”。云台观大约在1956年左右才予拆除。今恩施市二中退休教师王寿襄老家即在柳州城天池岭,在他孩提时代,曾跟其善大叔(庙里和尚)去过云台观。去的那天,正值中秋,天晴,见有大约300余香客坐在石桌旁看“人大戏”——《汉宫秋》。云台观后有一壁岩叫打儿岩,岩下有一古槽,求子的人在庙里烧香许愿后,再到庙后捡石块抛向石槽,若打中了便认为许愿灵验,即可生子。打中几次石块,便认为可得几子。尼姑庙建在天池岭(又名天竺山),为四合院式庙堂。西楼是尼姑室,东殿供佛像20余尊,西厢是香客憩息之所。原庙旁锣石和鼓石之间,立有清宣统年间《重修尼姑庙记》石碑一块,庙毁后多年不见。1985年,王寿襄在一农户墙基上寻得。碑文共300余字,形容了天池山、柳州城等处山峦起伏错落、山泉清纯的胜景,记载了先年李氏于此修建尼姑祠乐善好施及清宣统年间当地百姓捐资重建尼姑庙经过等。尼姑庙于1948年才拆除。

在南门口城门处,有“渐入佳景”石刻4字。南门关外,摩岩题刻一处,碑文为:“宋咸淳丙寅季冬(即公元1266年),郡守张朝宝平削险巉,拓砌此路,以便行役。”说明了当年建州城之状况。《恩施县志》载:“张宝臣,咸淳初知施州,开拓险径,人皆便之。”张宝臣即张朝宝,宝臣一或为字,一或为号。位于州城村二台坪的西瓜碑,是以高4米、宽3.5米、厚3米的自然砂岩削面镌刻而成的。刻铭框高1.49米,宽1.85米。全文如下:

郡守秦将军到此栽养万桑诸果园开修莲花池创立接客亭及种西瓜西瓜有四种内一种云头蝉儿瓜一种团西瓜一种细子儿名曰御西瓜此三种在淮南种食八十余年矣又一种回回瓜其身长大自庚子嘉熙北游带过种来外甜瓜梢瓜有数种咸淳五年在此试种种出多产满郡皆与支逸其味甚加种亦遍及乡村谷刻石于此不可不知也其瓜于二月尽则以种须是三五次埯种恐雨不调咸淳庚午孟春朐山秦

□伯玉谨记

地处地鄂西地区的恩施自治州,在今天来讲,西瓜种植仅为小部分地区,而史志中更少见记叙。清代湘鄂川黔边等县撰修的地方志中均无有西瓜一名的记载,仅有民国7年(公元1918年)卷永禧所著《施州考古录》,曾记录了这一块有关西瓜种植史的碑文资料。解放后,恩施州、市文博工作者对西瓜碑进行了数次调查,发现该碑刻保存完好。它不仅对鄂西南山区瓜果种植史研究有重要意义,而且是鄂西南、湖北省乃至全国都属罕见的并且最早的、完整的西瓜碑刻,明确记载了西瓜种类、种植方法、引种路线等情况。1988年,恩施自治州博物馆馆长邓辉所撰《鄂西南西瓜种植史小考》一文在《农业考古》上发表后,1990年《今日中国》将该文以日文译介到国外;1997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法制日报》、《科技日报》、《文汇报》、《中国文物报》、《湖北日报》等数十家报刊又都相继刊载、转载恩施市委宣传部全平的《恩施南宋西瓜碑》一文,再度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关注。

碑文所提秦将军,应为1270年左右知施州。城内原建有将军基墓。于今50年代修东风水库时废。据咸丰《覃氏族谱》称:原世居恩施椅子山,元时迁咸丰。椅子山秦将军墓是其族祖宗。覃与秦为同音借用。

位于距七里镇1公里处通天洞内的石刻,与恩施州公安局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和七里乡中心小学毗邻。通天洞系一天然石灰岩大溶洞,坐东朝西,洞体形似张开的蛤蟆口。洞门呈半圆形,高约30米,宽约40米,因洞内正中顶部有一直径约2米的窍孔直通山顶,可见云天,故名通天洞。《恩施县志》载:“通天洞在城东10里,其洞宽敞,上有石窍通天,内有田、有溺爱、有古碑。元、明时人多题咏,即木杪仙人洞。”明代诗人沈庆有诗咏:“胜日寻芳迹,山中洞府宽。碧桃千树古,流水一溪寒。火伏丹应结,云凝龙沿蟠。登天知有路,即此跨青鸾。”诗人刘子历亦作诗云:“一窍中通小天,旁开门户揖群仙。金丹合就悬钟乳,玉粒收成废石田。残榻欲醒卢氏梦,断碑犹记至元年。游来似作寻游客,洞中桃花莫浪传。”通天洞造型独特,犹如人工雕凿一般。洞底部有两子洞,可供出入,洞左侧有清泉涌出,涓涓泉水长年不干。每当正午太阳当顶时,阳光穿过山洞窍孔,形成一束大光柱,直射洞内田中,十分壮观。原洞内有宋代以来碑刻诗文众多,惜已废。今仅存记载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郡太守王次畴侍亲游览该洞盛景的碑刻一块。清代诗人彭人檀《题木杪仙人洞》诗亦提及此事:“木杪仙人洞,出城东七里余。宋宝祐元年,清江郡守王公次畴侍其亲,挈僚佐一游,称‘洞府窈深奇怪,不类人间世’。”现碑刻长80厘米,宽60厘米,碑文共89字:

宝祐元年岁在癸丑郡太守潼川王次畴侍亲游木杪仙人洞约贰车开封赵兴端郡从事重庆焦震雷清江令忠南青阳龙孙法曹橡眉山蔡昌文偕行洞府窈深奇怪不类人间世亲年八十步履如飞观者瞩目莫春十有二日

在西瓜碑所处的二台坪,尚存现代文物州城养猪场遗迹,保存有养猪用大池塘一座,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尤为珍贵的是猪场石大门保存较好,拱形门额上雕刻“农业学大寨”5字。两旁石门柱上雕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975年4月8日”。石门旁刻方形石碑一块,文为“毛主席语录:养猪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柳州城附近,还有寨沟魏晋南北朝崖墓、阳鹊坝清代黄氏墓群、活龙溪洪宪元年墓等重要文物点。根据《恩施县志》关于“清江县在卫城东十里”和“马公泉”等记载,沮江县旧址也应在通天洞一带。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