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种植如何施肥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7 12:26:13
字号:

 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肉质、肥厚、扁平,有芳香和辛辣味。你知道给生姜施肥的方法技术有哪些吗?生姜种植施肥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姜种植如何施肥

生姜种植如何施肥

 1、壮苗肥:生姜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小,需肥不多,但幼苗期很长,为使幼苗生长健壮,通常于苗高30厘米左右并有1~2个小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称为?小追肥?或?壮苗肥?。

 2、立秋前后应结合拔除姜田杂草或拆除姜棚进行第二次追肥。这次追肥对促进根茎膨大并获取高产起重要作用。

 3、9月上旬,当姜苗有6~8个分枝时,也正是其根茎迅速膨大时期,可根据植株长势进行追肥,一般的姜田,每亩可施复合肥或硫酸铵20~25公斤;对土壤肥力较好、植株生长旺盛的姜田,亦可酌情少施或不施,免茎叶徒长,影响根茎膨大。

生姜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

 生姜的根茎在幼苗期吸收氮、磷、钾较少,旺盛生长期对磷的吸收量缓慢增加,对氮、钾的需求量猛增,尤其在旺盛生长期的前期需钾量最多,氮肥次之;在旺盛生长期的中、后期吸氮多于钾,吸收钾多于磷。因此在生产上,根据生姜的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适时追施氮肥有助于增产。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生姜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技术。

 1、生姜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分有机肥、饼肥和化肥。有机肥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撒施,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鸡粪5~8方,施后旋耕;饼肥、化肥集中沟施,即在播种前将粉碎的饼肥和化肥集中施入播种沟中,一般每亩施饼肥75~1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或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各25公斤。

 2、除施足基肥外,一般进行三次追肥。

 (1)第一次追?壮苗肥?: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小,需肥不多,但幼苗生长期长,为促进幼苗生长健壮,通常在苗高30厘米左右,具有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这次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可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若播期过早,苗期较长,可随浇水进行2~3次施肥,施肥数量同上。

 (2)第二次追?转折肥?:在立秋前后,此时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也是吸收养分的转折期,自此以后,植株生长加快,并大量积累养分形成产品器官。因此,对肥水需求量增大,为确保生姜高产,于立秋前后结合姜田除草,进行第二次追肥。这次追肥对促进发棵和根茎膨大有着重要作用。这次追肥一般将饼肥或肥效持久的农家肥与速效化肥结合施用。每亩用粉碎的饼肥70~80公斤,腐熟的鸡粪3~4方,复合肥50~10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50公斤,在姜苗的一侧距植株基部15厘米处开一条施肥沟,将肥料撒入沟中、并与土壤混匀,然后覆土封沟、培土,最后浇透水。

 (3)第三次追?壮姜肥?:在9月上旬,当姜苗具有6~8个分枝时,也正是根茎迅速膨大时期,可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第三次追肥,称?壮姜肥?。对于长势弱或长势一般的姜田及土壤肥力低的姜田,此期可追施速效化肥,尤其是钾肥和氮肥,以保证根茎所需的养分。一般每亩施复合肥25~30公斤或硫酸铵、硫酸钾各2.5公斤。对土壤肥力高,植株生长旺盛的姜田,则应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茎叶徒长而影响养分累积。

 3、锌肥和硼肥通常可作基肥或根外追肥。在缺锌缺硼姜田作基肥时,一般每亩施用1~2公斤硫酸锌、硼砂0.5~1公斤,与细土或有机肥均匀混合,播种时施在播种沟内与土混匀:如作追肥和叶面喷施,可用0.05~0.1%硼砂每亩50~70升,分别于幼苗期、发棵期,根茎膨大期喷施三次。

 生姜种植施肥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生姜种植施肥需要注意的事项除施足基肥外,还需要要注意: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小,需肥不多,但幼苗生长期长,为促进幼苗生长健壮,通常在苗高30厘米左右,具有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这次追肥以氮肥为主。

 在立秋前后,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也是吸收养分的转折期,在立秋前后结合姜田除草,进行第二次追肥。这次追肥对促进发棵和根茎膨大有着重要作用。将肥料撒入沟中、并与土壤混匀,然后覆土封沟、培土,最后浇透水。

 生姜种植施肥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那些?在9月上旬对于长势弱或长势一般的姜田及土壤肥力低的姜田,此期可追施速效化肥,尤其是钾肥和氮肥,以保证根茎所需的养分。对土壤肥力高,植株生长旺盛的姜田,则应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茎叶徒长而影响养分累积。锌肥和硼肥通常可作基肥或根外追肥,对于生姜的种植而言,施肥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一定要特别注意。

生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调料,很多菜里面放一些会比较有味道,因此它在市场上一直卖得比较畅销。种过生姜的朋友估计都知道它需要培土,那这有哪些作用呢?

第一个,大姜培土的时间

很多人都认为大姜得在立秋前后进行培土,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大姜要进行大培土的硬性指标是:

当大姜具有5–7个芽,植株分枝基本长平时就可以进行大培土了。大姜具有5–7个芽,并非说是全部的大姜都得有这么多的芽,只要是你的大姜有60%—70%具有5–7个芽,此时就可以进行大培土了。

这是硬性要求。

第二个,植株高度

有很多人私信问,大姜多么高进行大培土好呢?我没法回答你,因为大姜株高并不是大培土的主要参考依据,仅可作为辅助指标。

一般来说,当大姜株高在70–80厘米时,是大姜大培土的最佳时期。但这仅是作为大姜具有5–7个芽大培土的辅助参考依据,并不严格。60厘米以上也可,90厘米也行。

这是辅助依据。

第三个,培土的深度和宽度

在大姜市场转一转,你会发现大姜的形状各种各样,有上尖下大的,呈塔形。有上尖中大下小的,呈球形。还有上大下小的扇子形。等等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形状的大姜呢?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大培土时造成的。大培土后垄的形状对大姜的形状影响很大。

1,培土的深度

大姜培土的深度没有固定不变的数字要求,要根据大姜的长势情况而定。凡是大姜苗情长势好,达到了5–7个芽,那就要早培土,可以在7月上旬进行。此时的培土深度要深,达到35厘米左右。因为此后尚有3个多月的旺盛生长期,培浅了姜指头太短。

如果你的姜苗不好,没有达到5–7个芽,并且株高太矮,那就得在立秋前后10天培土。此时培土宜浅,以25–30厘米为宜。

2,培土的宽度

培土后的大姜垄宽最佳为长方体,也就是说,垄顶与沟底呈"豆腐块"式的长方体形,不要上尖下宽的梯形,否则很容易长成尖形姜块。

大培土后姜垄形状最好是一条长方体,上平,这样大姜在后期的生长发育中,横向发展会有足够的空间,不至于露出地面。

第四个,对培土机械的要求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会人工进行大姜的培土作业了,差不多都是用大姜培土机来代替。在这里提点建议,你一定要让培土机减慢速度,不要图快,并且培土的刀具要窄,能达到12厘米左右宽即可。

培土的要求为,培土后的沟尽量窄,垄尽量宽,这样可利于大姜生长的横向空间足够大。这里特别说明一点,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除对机械有要求外,你一定要注意土壤湿度。土壤墒情以不干不湿,手握成团,落地为散为佳,适当湿点也可以。过干过湿都很难培到垄上。

第五个,培土后的管理

有很多人问,为什么大姜培土后会出现叶色发黄的问题?这在大姜大培土后发生最为普遍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伤根。

大姜根浅而稀少,当我们在培土时,或多或少的会伤及到根系,就会影响到大姜营养的输送,会发生叶色发黄的现象。越是培土沟宽的地块,叶片发黄越重,因为开沟宽伤根也多。有资料显示,大姜在大培土时,会伤根在1/3–1/4。

为了保护大姜的根系,培土时尽量开沟窄,同时不可立即浇水,更不可冲施任何性质的化学肥料,更不要说复合肥了。

等培土3天后才可浇水,以利大姜根系的愈合。第一遍水可加生根养根的物质,如养根素,切要保证所施物质不可带有大量元素肥。可以在第二水时冲施化肥,如水溶性的大量元素肥。同时叶面补喷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

生姜如何培土?

1、大姜的根茎生长膨大需要黑暗而又疏松湿润的环境,为了防止根茎膨大外露,造成姜指变短,颜色变深,纤维素增多,因此需要进行分次培土。

2、大姜一般要经过2–3次培土。开沟栽培的大姜,撬窝栽培的大姜和挖窝栽培的大姜,因栽培方式不同,因此培土的方法也不同。

3、开沟栽培的大姜要把垄背上的土培在植株的基部,以后结合肥水的管理,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培土,逐步将沟变垄,始终将根茎埋在土下,为根茎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培土的工作多结合除草施肥进行,一般从夏至开始培土,共培2–3次。

4、南方地区很多都是采用撬窝栽培大姜,这得要根据撬窝的深浅而定,如果撬窝浅,培*的方法同开沟栽培的大姜培土方法差不多,也是逐步填土入窝,最后将垄上的土全部培到植株行间,最后成垄,而垄则变成了沟。

5、如果撬窝较深,而根茎的长度不会长出洞穴,那就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逐步将穴周围的*壤填在穴内即可,不用将垄变沟,不另行开沟培土。

6、生姜一般是要进行2次培土,分别称为小培和大培。小培土一般是在麦收后进行,只是将垄上的一部分土培在植株基部,大约培3–6厘米厚。大培土是在立秋前后结合大追肥进行最后一次培土,此次培土就将垄上的土全部培到植株的基部,使原来的垄变成了沟。此次培土厚度大约10–15厘米左右。不管怎样吧,反正最后应该培土厚度达到20厘米左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9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