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什么地方好玩?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7 11:45:43
字号:

太原旅游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给太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较为著名的有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在国内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天龙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经、纯阳宫关羽立马铜像,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辉煌的一页。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是现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书碑。

太原什么地方好玩?

太原市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晋祠”园林,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是我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龙山石窟是我国最大的道教石窟,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

晋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晋祠园林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天龙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15窟。石雕体态生动,刀法洗炼,具有丰富的质感。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已毁。寺前蟠龙古松苍翠蔽日。

双塔寺

双塔寺在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八角十三级,高54.7米。塔内有阶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传为明代所植。

龙山石窟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8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40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

纯阳宫在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又称吕祖庙。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对宫内重新规划,规模空前。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增筑后院巍阁3层,景观宜人。该院整个建筑布局,类似八卦形式,为国内少见。

窦大夫祠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祠内古柏苍翠。晋国大夫窦犨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历代都留有碑记。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其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练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水温较低,人称“寒泉”。“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多福寺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围山之巅。山势陡峻,松柏遍野。为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取自“多子多福”之意。寺在山顶小峪之中,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读书处。

童子寺燃灯塔:位于龙山之上,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金天辅元年毁于战火,明嘉靖元年重建。相传有两名童子在此山中隐修时,见山石气势不凡,遂在这里雕造了一尊高57米的佛像,寺名也是由此而来。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萧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历代咏并诗中,成就最高的无疑是宋代词人沈唐的这首《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书》,大词人除了描绘太原的风光形胜、怀念昔日的儒将才子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大历史的高度,准确地提出了太原的文化定位: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

中北大学 ·崛围山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 ·清真古寺 ·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汾河公园 ·太山寺 ·迎泽公园 ·太原动物园 ·山西中医学院 ·太原柳巷商业步行街 ·龙山石窟 ·天龙山景区 ·纯阳宫 ·迎泽公园海底世界 ·傅山碑林 ·晋祠公园 ·漫山阁 ·崇善寺 ·晋祠 ·太原儿童公园 ·崛帏山风景区 ·城市人工森林公园 ·晋窦大夫祠 ·镇海寺 ·中国煤炭博物馆 ·晋阳湖 ·天龙山石窟 ·佛母洞 ·金刚堰 ·山西省博物馆 ·三国演义城 ·豫让桥 ·永柞寺 ·显通寺 ·双塔寺 ·马道坡 ·傅山书法碑林公园 ·多福寺 ·大悲殿 ·鱼沼飞梁 ·献殿 ·圣母殿 ·天地坛正街 ·奉圣祠 ·黛螺顶 ·碧山寺 ·童子寺燃灯塔 ·马村墓室 ·开化寺连理塔 ·岩山寺 ·广昌府前街 ·《晋祠铭》碑 ·莺莺塔 ·贯中文化城 ·太原古清真 ·金人台

属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

小金县

县名来历藏名赞拉,凶神之意。因境内小金川得名。小金川因沿河产砂金得名。

人口1990年,全县人口72510人。清代之前全是藏族聚居地,人口众多、经乾隆两征金川之后,人口骤减。战后,清廷推行改土归流,移民设屯。大量相领屯土移民和内地民户进入,人口有所回升。现有城镇人口8013人、农村人口64497人。人口出生率2531‰,自然增长率13.81‰。

民族县境属藏族聚居地之一。总人口中藏族34458人;汉族35002人;回族2529人;其他少数民族16O人。

自然地理

小金县位于自治州南端。东邻汶川县,北接马尔康县,西北与金川县相连,西南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交界。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0°35'~31°43'、东经102°01'~102°59'之间。地形狭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高山峡谷区。面积5582.4平方公里。县治美兴镇,离成都293公里,距马尔康143公里。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邛崃山脉西侧,夹金山北侧与西北侧。山脉呈南北和北东走向,构成岷江与大渡河及青衣江水系分水岭。地形复杂,万山丛矗,千峰峭立,山川并列,沟谷纵横,切割深重,褶皱强烈。北部虹桥山海拔5200米,东部四姑娘山高达6250米,一般高山脊达4500米。河谷地区多在3000米以下,垂直距离约1500~2500米。全县坡度15°以下的缓坡与平坦地仅占总面积的41%。地层多系三叠纪,气候、土壤和地理景观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海拔2000~3000米的高度,土壤为发育在波积砾石土壤母质上的山地灰褐土或山地褐色土,构成早生灌木草地景观,成为别具一格的干旱河谷。部分地区分布桦、杨为主要树种的阔叶林带。河谷地带多系山地棕褐土、黄壤土和沙壤土,是培垣农作物的主要地区。县境属亚热带气候型。由于高原地形,气候冬寒夏凉,常年干燥,雨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四季不甚明显,日差较大,有时达20C以上。年蒸发量1500毫米,无霜期220天,年平均气温12.2°C,全年光照2214小时。

建置沿革

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禹贡》归梁州之域。东汉列为大奘、龙桥、薄中等辖地。南北朝归党项。隋属附国嘉良地。唐纳入剑南道雅州之东西嘉良州。北宋、南宋时均属成都府路西山野川诸部。元系宣政院辖之吐善等路宣慰司属地。明属朵甘都司董卜韩胡宣慰司管辖。明初改其地为“金川寺”。清乾隆两征金川后设懋功屯务厅。民国3年(1914年)改设懋功县,隶川西道。民国24年(1935年)隶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解放后,1953年政懋功县为小金县。辖4区、1镇(乡级)、21乡、134村、420个村民小组。

经济资源

小金县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以四姑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资源;有以“四座山、四座桥、四处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以汗牛歌舞、宅垄锅庄、结斯风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有以四姑娘山汉代古墓、乾隆征战大小金川、红军长征大会师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以达维喇嘛寺、长坪喇嘛寺、结斯喇嘛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资源。境内有金丝猴、小熊猫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25种;虫草、贝母等各类名贵中药材1500余种;松茸、蕨菜等野生绿色食品170余种;金、银、铜、硅、大理石、花岗石等矿藏资源20余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以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景区及素有“东方圣山”之美誉的四姑娘山和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观,以红军长征革命历史遗址和丰富多彩的嘉绒藏族民俗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小金多元的旅游文化底蕴。

小金县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光辉的一页。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带领下,餐风露宿,历尽艰辛,翻越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该县达维乡胜利会师;在美兴镇天主教堂召开了团以上的干部参加的“同乐会”;在两河口(今两河乡)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勤劳勇敢的小金人民节衣缩食支援红军,一千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为长征和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5月,由国务院核定批准,国家文化部公布了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小金县红一、四方面军会师遗址(达维会师桥、红军“懋功同乐会”遗址——天主教堂)和“两河口政治局会议”会址榜上有名。

社会发展

解放前,由于封建农奴制度的压迫和剥削,加之烟毒泛滥,兵燹匪患,地方械斗连年,工农业生产得不到发展,各族人民群众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后,全县人民持续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耕地面积增加三分之一,土地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连年兴修水利,扩充灌溉系统,增大灌溉面积,建引水渠192条,灌面达3.34万亩。在中央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等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指引下,全县开展了以推广良种为中心的农业技术改造。1981年以来,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真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取得了农业生产的重大突破。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2206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5.6倍。油菜总产量达82.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118倍。全县自然林面积15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8.4%。活立木蓄积量2713立方米,宜林荒山15万亩。河谷地区有苹果、雪梨、核桃、花椒、花红、林檎、葡萄等经济林木。苹果质地优良驰名国内外,已列为四川省苹果外贸基地县,1990年苹果总产量达350万公斤。全县有草场280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3.9%,适于放牧牦牛、犏牛、骡马及山羊、绵羊等。1990年各类牲畜存栏数为21.7万头,比1949增长4.1倍。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原来那种单一经营的城乡分割产业结构已被突破,逐步走上多门类综合经营的新格局。全县农村逐步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现代工业从无到有,生产发展较快。有木材采伐、木制品加工、电力、农机、印刷、粮油加工、食品酿造等工业,计州属企业1个,县属全民企业7个、集体企业35个。199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94万元,比1957年增长62倍,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7年的12.2%上升到1990年的24.9%,工业生产方兴未艾。

邮电、交通运输事业欣欣向荣。解放后陆续扩大了国内外各项邮政业务,逐步实现了电信半自动化。交通运输解放前只有骡马小道,仅靠人力、畜力载运物资。“幅员仅四百里,而马道盘曲,行辙经旬”,行路之难,可见一斑。解放后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先后兴建了卓(克基)小(金),中(滩堡)小(金),小(金)丹(巴)3条公路干线,计长372公里,乘车1天之内可分别从县城达州府和省府。境内修筑乡村简易公路12条,全县乡乡通汽车。交通状况的改善,缩短了与内地的距离,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繁荣。

解放前是一种以贩运鸦片为主的畸形经济,仅有少数行南往来于灌(县)雅(安)之间,以药材、皮毛等换回食盐、大米及布匹等物。畸形经济的产物-烟会的表面繁荣掩盖不了商业的萧条。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民族贸易,各乡和重要村寨都设立了商业、供销网点,扩大了人民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用品的供给,城乡市场活跃,商品供应充足。199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14万元,比1950年增长256.l倍。集市贸易成交额比1952年增长234.5倍,流通领域不断扩大,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已逐步形成。

小金县各族人民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济日趋繁荣。1990年国民收入人平849元。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5973万元,平均年增长2.4%。其中,工业总产值894万元,平均年增长15.58%。农业总产值5079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425元,年均增加17.7元。财政收入371万元,年均增长6.4%。粮食总产量2205.9万公斤,农民人平有粮340公斤。城乡储蓄2682万元。城乡市场趋旺,供应充足,市场物价基本稳定,秩序正常。禽蛋、肉类等副食品供应充足。人民群众吃、穿、住、行条件有很大改善。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等高档消费品购买力逐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科教文卫

文化文教、科技、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解放前全县仅有小学3所,教师20人,学生200人。解放后党和政府大力倡导教育事业,相继办起了小学、中学,敦促学龄儿童入学。1990年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5所,教职工358人,学生2135人;小学147所,教师636人,学生963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4.3%。文化设施逐步完善,陆续建立了文化馆、新华书店、体育场、影剧院、广播站、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科学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初步建立了一支门类齐全的专业科技队伍。

解放前,仅有城关三家小药铺,卫生条件差,群众有病无法治疗,病疫流行,麻风、天花、结核等疾病蔓延,严重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解放后,相继建起了县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区乡设立了卫生所,培养了一批各民族的医护人员。1990年全县有医疗机构36个,医护人员267人,病床199张。卫生机构总数比1953年增长8倍,医护人员比1953年增长18.7%,病床增至171张。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设施日趋完善,体育人才的培养造就成绩显著。

文物古迹

境内文物胜迹众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一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一、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地的达维桥和会师会议地址天主教堂;二是红军长征停留时召开中央政治局“两河口会议”所在地的两河口关帝庙。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关桥、猛因铁索桥和营盘街清真寺、结斯喇嘛寺、沃日土司经楼和石碉。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关“革命烈士纪念塔”和“达维革命烈士陵园”。

其它在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许多动人的“史剧”。有两金川藏民反抗乾隆帝两次征剿金川的斗争;宣统三年参与保路运动;民国6年查都·若巴等发起的“八角暴动”;民国24年中国工农红军经过懋功建立根据地的光荣历史,民国31年新桥等地乡民集结2000多人围攻县城的事件。1950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懋功县城,宣告懋功解放,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

旅游指南

城市特点:被誉为“东方圣山”“东方的阿尔卑斯山”的四姑娘山就坐落再小金县境内。

县城驻地:美兴镇,距省会成都283公里,距州府马尔康143公里。

县城海拔:2367米

气候特点:高原地形,气候冬寒夏凉,常年干燥,雨量稀少,气温变化剧烈,四季不甚明显,日差较大,有时达20°C以上。年平均气温12.2°C,全年光照2214小时。

线路里程一

四姑娘山—22KM—达维—12KM—沃日—17KM—抚边—40KM—两河口—34KM—梦笔山

线路里程二

四姑娘山—22KM—达维—12KM—夹金山

线路里程三

四姑娘山—22KM—达维—6KM—日尔—24KM—小金县城

门票及旅游消费价格

1、四姑娘山景区门票:旺季双桥沟80元、长坪沟70元、海子沟60元;淡季双桥沟50元、长坪沟50元、海子沟40元(旺季4月1日至11月30日,淡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2、四姑娘山观光车:旺季双桥沟80元长坪沟40元;淡季双桥沟60元长坪沟20元

3、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10元

4、骑马:50到150元不等,均为往返价格

小金宾馆酒店及预定电话号码

四姑娘山庄日隆镇双桥沟电话08372796888

两河乡政府招待所两河乡政府电话08372799921

2021年1月,《小康》杂志社推出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榜单,小金县位列第54位。

2020年6月,小金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长征片区(红一方面军)、长征片区(红四方面军))。

2017年2月21日,小金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8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