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有哪些特征?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22:50:21
字号:

(李志亮)

沙棘有哪些特征?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别名醋柳、酸溜溜、酸刺、黄酸刺、酸醋柳、黑刺、察日嘎纳(蒙语)、达日布(藏语)。为胡颓子科落叶灌木或乔木。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以我国分布面积较广,主产西北、华北、西南地区。以果实入药。果实含维生素C、E、A等。维生素C相当于猕猴桃的2—8倍,枣的2—2.5倍,山楂的20倍,西红柿的150倍,苹果的20倍,居这些果菜之冠。沙棘果皮、果肉和种仁中所含的油具有抗辐射、抗疲劳、增强机体活力等作用。苏联用沙棘油制造宇航食品,能减轻宇航员失重的反应。我国运动员服用沙棘制剂后,肺活量增加,血色素亦趋增加;沙棘酒能清脑清心,新近国外正在研究从沙棘的茎皮中提取抗癌物质。沙棘具有如此高的药用价值,如何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意义深远。味酸涩,性温。有活血散瘀,化痰宽脑,补脾健胃的功能。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咳嗽痰多、呼吸不畅'食欲不振等症。

一、形态特征

树高2.5m。幼枝银白色鳞片,老枝栗褐色,有针刺,长1.5—6cm。叶互生具短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8cm,宽0.3—0.9cm,上部浅灰暗绿色,下部密被银白色鳞片。雌雄异株,花小,单性,先叶开放。雄花呈短穗状花序,花被2裂;雄蕊4,为花被所包围。雌花腋生,花被短管状,先端2裂,雌蕊1枚,子房上位。果实多为椭圆形,橙**或红色,多汁,果味酸甜,芳香。种子卵椭圆形,有纵沟,种皮光滑,有光泽,浅褐色(图15—28)。

图15—28 沙棘形态图

1.果枝 2.雌蕊 3.雄蕊 4.种子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特性

种子萌发后,先长出胚根,是主根系的开端,子叶破土而出,当主根长到5—7cm时,幼苗开始生长侧根,嫩枝生长加速,经过1.5—2个月,当主根长达14—20cm,1—2级分枝侧根发出,此时主根和一级根形成根瘤,初期呈白色,后期为褐色。其根瘤有固氮、吸水作用。到第二年,主根生长滞慢,侧根生长快并向水平方向辐射延伸,成龄植株的根系半径达10m以上。

开花与结实

沙棘为雌雄异株风媒传粉植物,花单性,结实前一年,叶腋中开始花芽分化。雄花芽分化早,雌花芽分化晚,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初,花芽分化定形后,雄株花芽比雌株大1—2倍,雄花鳞片5—10片,雌花为2片,由于雌雄株花芽大小不同及鳞片数量不一,可作为雌雄株形态区分标准。沙棘的花期一般在4—6月间,花粉落至柱头上经3小时开始萌芽、受精,而未授粉的柱头3—4天后呈带状螺旋形。从开花至果实完全成熟需要12—15周,座果率60—90%。沙棘的结果主要在二年生枝及当年生枝上,三年生枝上除了刺之外,儿乎每个芽子可坐果4—8个,不易发生生理落果,座果率较高。实生苗3龄为结果始期,4—5龄可进入盛果期,营养繁殖苗2—3年也可进入盛果期,其中根蘖苗两年可进入盛果期,如果结合适当修剪,可以调节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使树体更新复壮,延长结果年限。沙棘喜光,耐低温能力较强,2年生幼龄期可发出大量的根蘖条,这对防止土壤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沙棘野生林常分布在山区,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上,在北部高纬度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带及缓坡丘陵的下部,在部分地区河谷、坡地山头都有分布,尤其在海拔1500—2100m以上,生长茂密,结果多;在南部地区由于海拔高度普遍较低,所以多分布于超过海拔1000m的山坡上,海拔1000m以下,也有零星分布。此外,还有人工沙棘林,多栽培在河谷、河滩小溪和湖泊沿岸、沼泽地边缘以及盐渍草甸。沙棘虽然比较粗生,但灌丛密度、生长情况及收获量与土壤条件有关。随着土壤中水溶性盐减少,腐殖质层及腐殖质含量百分比的增大,沙棘长势有明显改善趋势。沙棘生长在不同地理环境中,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是不同的(表15—24)。

表15—24 沙棘生态型的基本形态特征

以上资料说明,同一个种在不同生长环境条件下,其形态特征是有区别的,也是由于沙棘对生育环境适应的特点,同样带来了物候期的差异。表15—25说明了海拔的高低,影响了气温的变化,随着物候期的差异,低海拔地区物候出现早,生长期长,反之则迟而短。

表15—25 海拔高度与沙棘物候期的关系

三、栽培技术

(一)种类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本属植物全世界有4个种,9个亚种。我国有4个种,5个亚种,例如:

1.肋果沙棘

(H.neurocarpa S.W.Liu et T.N.He)

又名黑刺,分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

2.柳叶沙棘

(H.salicifolia D.Don.)

分布于西藏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也有分布,为喜马拉雅山地区特有植物。

3.西藏沙棘

(H.thibetana Schlechtend)

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4.沙棘

(H.rhamnoides L.)

本种的原亚种我国不产。但其它亚种有产。例如:

1)中国沙棘(H.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又名沙棘,分布于河北、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甘肃、青海、四川。

2)云南沙棘(H.rhamnoides L.subsp yunnanensis Rousi)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拉萨。

3)中亚沙棘(H.rhamnoides L.subsp.turkestanica Rousi)分布手新疆的塔什库尔县。

4)蒙古沙棘(H.rhamnoides L.subsp.mongolica Rousi)产于新疆伊犁等地。

5)江孜沙棘(H.rhamnoides L.subsp.gyantsensis Rousi)分布于西藏,锡金也有分布。

(二)繁殖方法

(1)有性繁殖

沙棘果实加工后,剩下的种子及时漂洗,干燥,贮藏在室温下,短期内的变化不大,若存放在潮湿的地方,发芽力很易丧失。育苗可在春秋两季进行,春播播前种子浸胀,有利出苗,播种深度3cm为宜,条播为好,行距10—Kcm。水分适宜,一星期后出苗,当幼苗出现第一对真叶后,开始间苗,当出现第四对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株距保持5cm。天气干旱应及时灌溉,否则土壤板结,出苗率低。秋季播种宜晚秋进行,种子不用处理,播后畦面覆盖,冬季浇水封冻,翌年出苗整齐。

(2)无性繁殖

插枝的选择与插期,是成活的关键,由于枝条本身生理学特性不同,即使同株枝条,其生根能力往往不同,插条最好选择中等成熟度的生长枝。因为太嫩枝条形成根原基差。且在基质上易腐烂,木质化枝条,虽然可以生根,但形成的根系弱,生长不良,也不太适用。由于枝条的发育情况受母株年龄、栽植条件、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影响而变化,故这些因素都能影响插条生根的能力。枝条采下后为避免干枯或风干,应放在阴处,喷水湿润和用湿麻布盖好。长途运输枝条应松散包装,中间填以湿苔藓或锯末等,采插条时间最好是清晨,因此时枝条中水分含量相对要多些,插期以6月中旬至8月末为好。

扦插方法:插条宜用锋锐的嫁接刀或芽接刀截取,取长7—10cm,下切面要求比芽低些,侧枝也应剪除,插条会很快生根。插条用生长刺激素处理,有助于发根,一般常用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处理,以吲哚丁酸处理效果最有效,浓度10—25ppm吲哚乙酸5—15ppm,处理时的水溶液温度持续保持在20—25℃,温度过高或过低效果均不佳。浸泡时间14—16小时,浸泡器皿中的溶液深度为1.5—3cm。一般头天晚上浸,翌日清晨取出,就可插入苗床,插时行株距为10—15×5—10Cm。

扦插管理:扦插最适宜气温20—30℃,生根阶段基质温度21—33℃,为使插条生根顺利,最重要的是在插条下端内部组织中形成根原基时期,基质温度应比空气温度高1—3℃沙棘嫩枝生根期对温度反应敏感,昼夜平均气温若降低2—4℃,则生根期推迟5天左右,而且枝条生长势弱,若加温会增加地上和根系的生长量,故基质加温,其发根率及总长度均比对照增加。此外,最适宜大气相对湿度90—100%,基质湿度为20—25%,故插后注意经常喷水,以形成叶面上的水膜,最好采用自动喷水形成人工雾,但过湿也不相宜。扦插可在大田或苗床中进行,由于发叶早于根,故需要荫蔽或者盖塑料布,适宜照度约为全光照的60—90%。如果大规模采条时,最好放在低温下,用塑料袋密封保存,待插时再启封。还可在大塑料棚下大量扦插。插后第二年春移植,株距15—17cm,行距30—60cm。

(三)造林整地

营造沙棘林应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如提高土壤肥力,进行休闲,耕翻土地灭除杂草,有条件的地方趁耕地时施基肥。如为山坡地,可按等高线开梯田,由于;沙棘对磷肥比较敏感,可酌情施过磷酸钙,有利植株生长。

栽培沙棘应采用1—2年生无性繁殖苗。雄株最好采用不同花期的植株,以利授粉期的延长,增加结实率,因此对雄株的花期应给予一定的注意。造林前应对苗木进行选择,苗冰标准见表15—26。

表15—26 沙棘苗木标准

(四)栽植

最好在春季随起苗随栽植,成活率高,如果秋季栽植或冬季起苗、假植、越冬,再早春栽植,成活率降低。春季起苗与栽植,间隔时间越短,成活率越高,生长发育越快。种植密度以密植为好,即缩小株距,苏联曾在这方面做过试验,结果见表15—27、表15—28。

表15—27 株行距对沙棘果实产量的影响

表中说明,前五年“阿尔泰新闻”不同配植方案的平均产量为46.4,60.8及67(100kg/ha),“卡杜尼河礼品”分别为52.2,73.8及76.8(100kg/ha)。后五年的果实产量比前五年高得多;如“阿尔泰新闻”分别为96.6,117.6及149.2(100kg/ha),“卡杜尼河礼品”分别为106、103.2及167.4(100kg/ha)。从中看出,株距2m的平均产果量比对照3m的高52.9—59.1%,说明沙棘果实产量与种植密度有直接关系。

对果实成熟期不同的类型或品种,可分片栽植,便于管理。栽植时,注意雌雄株合理的配比,一般8株雌株配植一株雄株。沙棘喜光,忌与速生树种相毗邻,在速生乔木树种密集的树冠下,沙棘生长不良或早枯。沙棘园需注意防风,特别在花期,以利授粉。据统计,无风地带单株产量可比易受风的开阔地提高1倍。因此在建立沙棘园之前,注意设防风林带。

表15—28 不同株行距条件下的经济效益

栽植时按行距4m挖定植沟,在定植沟中按株距2m挖坑,苗木根茎埋深10—12cm。将根系理顺后撒上混有有机肥的混合土,然后覆土踩实并起垄,供灌水使用。栽后立即浇水,成活率高。若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植苗机栽植,能提高工效。

四、采收

沙棘果实8月底开始成熟,10月中旬完全成熟,果实中的含糖量、含酸量及维生素含量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成熟期,即果实成熟越早含糖量和维生素C含量越高,反之,果实成熟越晚,胡萝卜素含量和含油量越高。随着沙棘面积不断扩大,果实采收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当前我国采收以手工为主,在冬天未化冻前进行敲打,然后集中送往工厂加工。近年在苏联已研制成功一种新型采收装置——真空采收装置,与手工采收方法相比,可提高工效1—2倍,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此外,在果实成熟期,该装置可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工作。这种采收装置可防止果实损失及损伤枝条。

沙棘果要怎么种,沙棘果的盆栽种植方法有哪些简介

物种介绍:是一种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中国西北部大量种植沙棘,用于沙漠绿化。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植物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

由于对复杂地势条件的适应能力极强,无论是山地、丘陵、高原,还是平地、坡地、山沟、山梁和山顶,沙棘都能通过栽种正常生长,是一种生命力极为强劲的植物,所以对于我国复杂多变的环境来说,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植技术介绍

(1)首先种植时间安排

沙棘种植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的时间在2-5月份,秋播的时间在8-10月份。

春播当年就能出苗,秋播则要等到第二年才会出苗。虽然这种植物有很强的耐热性和抗寒性,但为了幼苗能够健康生长,还是要选择温暖的时候进行种植。

(2)选种

种子种植前要先进行催芽。催芽的方法很简单,先将种子浸泡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2个小时后取出,换成40-60℃的温水浸泡1-2天,之后混入河沙,等到有30%-40%的种子裂嘴,就可以进行播种。

(3)种植管理

沙棘的生长分四个阶段:幼苗期、挂果期、旺果期、衰退期。定植后二年内,以地下生长为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3-4年生长旺盛,开始开花结果。成年沙棘树高2-2.5米,冠幅在1.5-2米。第五年进入旺果期。由于土壤条件和管理的不同,进入衰退期的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树龄15年后进入衰退期。

(4)种植密度

每亩200株左右,株行距1.5米X2米,沙棘树是雌雄异株,雌雄比例是8:1,树穴的规格树苗的大小而定,一般为直径35cm,深35cm。苗龄是二年生的嫩枝扦插苗为好。

(5)日常管理

沙棘苗栽植后,应进行定干。一般定干高度为60—80cm左右。确保定干高度上芽为优质饱满芽。定干后,剪口应用愈伤膏进行涂抹封闭处理。

二:主要价值及特点介绍

特点:

(1)生命力强劲

沙棘对各种各样的恶劣气候条件都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既能耐寒冷,又能耐酷暑。野生沙棘在我国分布很广,不论是在黄土区、山石区、风沙区,还是荒漠区,从青藏高原这样的高寒地区,一直到东部的瘠薄、盐碱、潮湿地区都有分布。

(2)“天然堤坝”

在自然环境中,沙棘被誉为保持水土的“天然堤坝”。沙棘根蘖性强,由于串根繁殖,因此容易形成密集茂盛的群体,其林冠的承雨率为40%~49%,枯枝落叶的持水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3倍。在荒漠地带,一丛沙棘就是一个“蓄水池”,其发达的根系和繁茂的灌丛覆盖在地面上,不但能固结土体,而且还是土壤的固氮高手,能有效地缓解降雨对地面的侵蚀、增加土壤的肥力。

主要价值

(1)观赏价值

大规模的沙棘种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有诱人的观赏价值。到了秋天,翠绿的嫩叶,衬托着红得鲜艳耀眼的果实,实在是美得人们不由自主地驻足观赏。

(2)经济价值

沙棘全身是宝,为药食同源植物,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沙棘的根、茎、叶、花,特别是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

(3)医药价值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沙棘独特的医药保健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作用,在世界各地引起特别的关注,吸引了许多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研究开发沙棘资源。

随着人们遵循“天然,营养、回归自然”的总发展趋势,特别是对天然药物、天然食品和天然饮料日益重视,预计对沙棘产品的需求,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出现增加趋势。

从近几年来沙棘有关产品的销售价格变化,也反映出人们对沙棘产品需求的变化。同时,随着我国沙棘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预计沙棘果实这种富含维生素VC、VE,类胡萝卜素、有机酸、油脂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及相关产品的需求量,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沙棘果是世界植物区系中公认的维生素C之王。它含有428种营养成分,配伍比例符合人体需要,被誉为“人间仙果”。除了食用,沙棘还可以入药,而我国沙棘入药历史悠久。目前市场上沙棘盆栽植物种类繁多,有的是纯观赏性的,有的是果味的。那么如何在盆栽中种植沙棘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土壤选择

它对土壤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搅拌时需要添加一些有机肥料。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砂土。为了节约能源,可以到市场上买沙棘苗,在家里种。应选择较大的花盆。

种植方法

沙棘一般选用扦插法,能迅速生根发芽。在扦插繁殖之前,首先要选择一个强壮的枝条,大约10厘米左右。我们可以留一些叶子,不要太多。然后放入生根水中,浸泡3至7天,待根系生长后,即可移栽到花盆中。

光照

为了促进沙棘的生长,在盆栽沙棘的养护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光照。除了夏天的强光外,其他季节不需要遮荫。

浇水施肥

由于沙棘原产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对水的需求量并不是特别高。一般来说,它不需要浇水太多,以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要避免积水的发生。在肥料的选择上,一般采用含氮、磷的复合肥。施肥时间约在沙棘花果期。补充足够的营养后,水果会更丰满、更甜。

人工授粉

当沙棘长大后,它会自己开花。如果它想结果实,就需要人工授粉。授粉的方法也很简单。把两个沙棘放在一起使它们的花互相接触。饭后不久,沙棘会慢慢地自动产生效果。

修剪形状

修剪一般在春季进行,主要是剪断长枝、低枝、干枝等形态的枝条生长,其间主要目的是使树冠更加稳定。造型风格可根据植物的承载力和个人喜好进行。可制成树干式盆景或灌木式盆景。

一般来说,沙棘适应性强,在国内种植和养护相对简单。开花结实后,观赏价值很高。也可以做成老堆盆景,非常适合观赏花果叶。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8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