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好不好?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22:33:44
字号: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位于济南东部教育城彩石片区,是一所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由山东省教育厅、建设厅共管,建设厅主管,是以培养“城市建设”人才为特色,集全日制普通高职、五年制大专、成人教育为一体的高等职业院校。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好不好?

学院占地1352亩,拥有良好的教学、实训、生活条件,地处旅游路东首,可取道经十东路,交通便利。学院校舍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 教学基础设施完备。学院学生公寓为“山东省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

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0年的山东省城市建设学校,是山东省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1994年起连续三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院在2004年10月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建设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6年被省职业院校协会评为“协会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山东省省直机关工会评为“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状”称号,2008年被教育厅评为“山东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学院学生处荣获“山东省青年文明号”称号,图书馆荣获“山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学院现有教职工504人,其中专任教师375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学院教师队伍中有博士3人、硕士117人,6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2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济南市拔尖人才1名,省级教学能手1人,省职业院校教学能手4人,省职业院校骨干1人,有5位教师担任了建设部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学院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有97名“双师型”教师,成立了由企业领导和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实训技能。

学院加强学科建设,重视产学研结合。教师拥有产业化技术专利7项,获得国家级设计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级优秀工程设计奖3项。近三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十几篇论文获全国性论文评选一等奖,出版的著作和教材160余部,多项立项课题研究获奖。2008年,《高等职业学院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干预模式研究》获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一等奖;《推进半工半读制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创业教育难点分析与对策》、《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三篇论文获得第六次“全国优秀职业教育文章”评选一等奖;《借职教集团之势探校企合作之路》、《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研报告》在山东省教育厅“2007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评选中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水准测量》课件在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优秀奖;《园林树木学》课程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立足建设行业,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和工程技术发展,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开展“模块化教学”,倡导“工学结合”。每三年调整一次教学培养方案,并及时修正教学大纲,各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0%以上,实验、实训课自开率在95%以上,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得到社会认可。在由团省委、建设厅组织开展的“义务编制村庄规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一直是获奖最多的高校。

学院主动追踪建设事业发展前沿,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学院设有五个教学系部,即建筑工程系、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工程管理系、基础教学部。目前学院有16个高职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城镇规划、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智能化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城市管理与监察、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经评估被列为“国家级教学改革重点试点专业”,“给排水工程技术”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被列为“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学院新申报的“建筑工程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物业管理”四个专业获得教育厅批准,2009年高职招生专业将达到20个。

注重实验实训教学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学院是山东省职业教育“十、百、千工程”确定的10处实训基地之一,是教育部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学校,是山东省建筑行业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学院新建国内先进的实训教学楼,具备基础及专业实验实训条件,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计3400万元,实训设备不仅能满足教学需要,而且能面向社会提供良好服务。土工、力学、建材、给水、排水、电工等实验室有较高的设备配置,其中建材实验室具有“山东省二级实验室”资质,给排水实验室拥有国内先进的TOC环境检测仪。

学院重视图书信息建设,图书馆现有藏书37余万册,拥有教学用微机896台,有精品课程录播系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为5640个,移动多媒体设备20多套,学院所有教室均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早在1997年就建成千兆的校园网络和校内专业英语广播发射台,全天24小时不间断为师生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学院积极开展校企联合与对外交流。在省教育厅、经贸委和建设厅的支持下,牵头组建“山东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34家建筑企业、12所建设类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山东建设科技协会、山东房地产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支持集团成立,共同推动校企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现已经上级评定并批复成立“山东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学院与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在办学、科研、师资培训方面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学院一直坚持走职教、成教并举的办学之路,采用多种形式拓宽办学思路和渠道。自1994年起,先后与同济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合作设立山东函授站,与省委党校联合办学,负责建设经济管理专业本专科招生和教学任务,2004年建设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在我院建立中国建设远程教育网山东教学中心,开展本专科学历教育,2008年经省教育厅审核批准,学院获得举办函授专科教育资格。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实行学历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制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院拥有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善于与学生沟通的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努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学院坚持学风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和谐校园、人文校园、平安校园,形成“学院以育人为本,教师以职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氛围。

学院多年的办学积淀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吸引众多学子报考学院。近几年的招生计划供不应求,一志愿录取报到率一直在98%以上,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8000人。学院重视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新生入校就进行职业生涯策划,为学生多方位拓宽就业渠道。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富有实干创新精神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建设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需要大量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们的国策,高等职业教育面临又好又快发展的机遇期。今后,全院教职工将继续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秉承“崇德尚能,博学乐业”的校训,提高办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努力把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设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职学院!

财经系创建于1984年学院(原广东农垦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之时,经二十多年的建设和积累,财经系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条件方面取得了优秀成绩。是学院里就读学生人数最多的系,现有会计和金融两大类专业,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会计(涉外方向)、会计(税务方向)、资产评估与管理。金融类专业包括:国际金融、投资与理财、证券与期货。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广东省高职教育示范性专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是学院在广东省财政厅和省资产评估协会支持下设立的专业。

财经系现有专业教师73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47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2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占34%);讲师28人(占59.5%);助教3人(占6.5%)。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1人,包括博士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具有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和经济师职称。兼职教师中有8位高级会计师,10位注册会计师,其余全部具有会计师资格。教师年龄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承担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公开出版教材22本,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2014年11月29日,第八届“用友新道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省赛(全国总决赛)在广州举行。我院派出的由张凯、李典两位老师指导的两支代表队共八名同学,在团体赛和个人赛均取得一等奖,极大地为本校赢得荣誉、增添光彩。 商务系于2006年从我院原管理系分设出来,在管理系基础上,经过多年建设,已建成一支拥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实验员、经济师、营销师、国际商务师、电子商务师等119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经济师38人,拥有一批实战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各类技术骨干和岗位能手担任课程实践教学。设有市场营销教研室、电子商务教研室和旅游管理教研室三个基层教研单位。现有市场营销、连锁经营与管理、采购、国际商务、电子商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7个高职专业和会展策划、导游、餐饮三个专业方向,共有2200多名学生。其中市场营销专业牵头创立了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省内高职高专院校中具有较高影响力。本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专业教学团队承担的《市场营销》是省级精品课程,专业教师主编的配套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获得省财政立项支持。

商务系始终坚持对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按照股份制运作模式创办了设施完善、真实运行的实习超市作为校内实训基地,超市运行完全由学生管理运营,专业教师参与指导,为商贸流通、财经管理类专业学生校内实习实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006年与广东商业龙头之一的广州百货集团公司合作成立了广百商学院。通过企业选派高级管理人员、岗位技术能手担任兼职老师进课堂,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专业老师担任企业顾问、到企业挂职;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员工来学院培训进修等多种方式,闯出了一条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培养适应广州经济发展需要的销售终端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商务系充分发挥学院地处广州市商业中心和依托广东农垦集团的优势,建立了一批包括广州百货集团公司、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广垦电子商务交易公司、广东燕塘乳业有限公司、瑞典宜家家居、吉之岛百货公司、东方宾馆、花园酒店等在内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农垦企业、外资企业在内的实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同时提供300个以上的实习岗位,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管理系共设置“物业管理”、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物流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文秘”和“法律文秘”六个专业,有09、10两个年级在校生1773人。具有教授、副教授12人, 讲师17人,博士6人,硕士24人,大部分教师具有企业从业经历,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并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有1名教师担任国家级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教师担任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家,三名教师荣获学院“十佳教师”的光荣称号。优秀学生小勇。

2004年文秘(商务方向)专业成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是首批七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仓储管理》为省级精品课程, 《秘书实务》、 《商务调查》、 《应用文写作》、《经济法》、 《物流运输技术实务》等先后成功立项为院级精品课程。 系里的学生自办校刊《绿潮》是学院创办最早的纯文学杂志,迄今已有19年的历史,在广东地区职业高校小有名气。2009、2010年我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管理创意大赛市场营销 案例大赛和广东省组织物流专业技能比赛、广东省首届秘书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4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12个。2011年,我系学生还获得了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 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广东省第二届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我系在校本部和北校区建设了物业管理智能化、物流模拟、工商管理ERP、房地产经、秘书实务、模拟法庭等15个校内实训室。各专业先后与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天河区法院局、天河检 察院、广州市顺信物流有限公司、广东康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广百集团等多家著名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实习关系。 热作系各专业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区域特色。现开设食品加工技术(绿色食品方向)、食品营养与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检测方向、农产品安全方向)、食品生物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热作方向、观光农业方向、都市农业方向)、园艺技术(商品花卉方向)、园林技术(城市园林方向、园林施工与监理方向)等7个专业。拥有专兼职教师5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4人,硕士24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1人。大部分教师具有企业从业经历,具备“双师型”教师素质。同时,紧紧依托广东农垦,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校外专家、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为兼职教师。聘请了农业部黑色食品重点实验室主任赖来展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生导师孙远明教授、广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徐小明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本系各专业客座教授。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绿色食品方向)是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作物生产技术(热作方向)为广东省重点专业、学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院校的特色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为广东省重点培育专业,为第二批院级特色专业。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食品加工技术》和《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被评选为省级精品课程、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南亚热带农业实训中心”被评为国家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 外语系成立于2007年1月,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政经系。现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20多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长期聘请企业兼职行家、专家特聘教授10人,外籍教师3人,其中获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总教师人数90%以上。下设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两个专业教研室。开设商务英语(商贸方向、会展方向)、旅游英语(涉外导游方向、涉外酒店接待方向)、应用英语(外事方向)三个专业,共五个专业方向。2010年录取新生734人。在校学生1758人,36个教学班。

外语系在完成大专学历教育的同时,还作为博思英语、国际商务英语、涉外导游、涉外酒店英语、托业考试、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等广东省培训点及考点,在开发各种外贸、商务、导游、涉外酒店、翻译等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着力加强学生“双核”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要求。

20多年来,外语系培养了近5000多名大专毕业生,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在97%以上,就业单位主要分布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外资公司等部门或自主创业,主要从事党政机关工作以及企事业单位 的管理、翻译、外贸、业务、旅游、新闻媒体、公关策划、文秘、宣传、营销、教师等岗位的工作,其中的优秀毕业生已经成长为酒店总经理、驻斐济建大使馆任翻译、驻意大利代表、企业公司经理等,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广泛好评。 计算机系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为电脑电教中心,1996年9月开始招生,1997年9月为了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以及加强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改名为电子计算机系,开设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1999年,新增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2000年增设网络专业,当年2月,为适应学院办学发展需要,单独成立计算机科学系。2011年全院进行院系调整,更名为计算机系。

计算机系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已成为我院主要教学科研部门之一,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员工100余名(含专、兼、聘)。其中副教授以上占教师总数的40%,讲师占45%,硕士以上学历占75%,100%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或具备“双师型”素质。

计算机系多年来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部分已成为行业内的骨干,担任中层管理以上职位,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共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下设系统集成方向、信息安全方向和网站开发方向)、游戏软件(游戏2012年从软件真正独立出来,主要为手机游戏和网页游戏方向)、软件技术(下设软件开发方向和3G软件开发方向)、计算机信息管理(下设财务管理和商务管理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下设硬件维护方向和嵌入方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等多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省级示范性专业、院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院级特色专业;游戏软件2012年独立出来后,学校重点发展,专业更是开设北京大学同样开设的AS3.0、python语言。成为专科甚至本科院校为数不多的奇迹之举;计算机系2007年首次与微软合作,创立软件技术专业(.NET商业应用开发方向)(微软班),学生在获得大学专科学历的同时可获得微软颁发的认证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本系在校学生2297人,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则保持在90%以上。

另外本系长期开办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的考证培训,为国家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新技术人才;还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每年两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尝试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还开设有锐捷网络工程师、数据恢复工程师、CCNA等培训。 机电系(原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成立于2000年2月,先后被评为省直“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直“先进团总支”、省“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学院“模范党支部”及“先进党支部”,教职工运动会中多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现有教职员工96名(含专、兼、聘)。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8人,工程师7人,讲师20人;博士后1名,博士5名,硕士30名,超过半数教师具有企业工背景,是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南粤优秀教师1名,省级优秀辅导员1人。

机电系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七个招生专业,在校学生2150人。其中电子工程技术为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具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和院级精品课程5门。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成立于2011年9月,由原人文艺术系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包括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展示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计算科学系的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多媒体设计专业经过系部调整之后组成。

我系多媒体设计制作专业创办于2000年,培养能从事媒体设计与制作、广告装潢、形象设计、影视动画、图文编辑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文化事业管理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培养针对文化艺术市场管理的专业应用性人才,注重音、体、美的全面发展,培养多才多艺的毕业生颇受市场欢迎。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从2004年起开始招生。2008年首次招收要求术科类学生方可报考的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展示设计方向)的学生。2009年又增设了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方向)、产品设计等专业方向。在校生有1300多人。

我系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员工40多名(含专、兼、聘),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15%,讲师占40%,获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总教师人数90%,长期聘请企业兼职行家、专家特聘教授10多人。我系拥有一批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教学队伍,100%的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或具备“双师型”素质。他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数家企业挂职,个人成就突出,在教学、实习、就业方面均有良好的经验和资源,是一支充满朝气的教学团队。

我系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各级各类竞赛,荣获各类奖项初步统计约150多项。其中,在2008、2009年连续两年荣获省教育厅主办的声乐、舞蹈大赛一、二等奖,荣获2009年省教育厅、文化厅和省团委主办的“广东省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魅力星声”总决赛二等奖。荣获2007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2010年、2011年连续荣获“广东之星”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广东省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会徽设计一等奖、2011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二、三等奖等,在国内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学科当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国际交流学院,又名BTEC教育中心。BTEC(Business &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即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的简称)是Edexcel的品牌教育产品,在英国有400多所学院和大学开设BTEC课程,在全世界共有120多个国家,7000多个中心实施BTEC成功的课程、教学、培训模式。BTEC在中等和高等学历、职业和人才培训方面具有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关键技能教育的拓展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和权威性。其标准课程的要求适用于世界各个国家,学生在完成了BTEC课程后,得到的将是具有国际水准的、普遍承认的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文凭(HND)和国内的大专文凭。

Edexcel – 英国爱德思国家职业学历与学术考试机构, 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学历与职业资格考试颁证机构之一。Edexcel由伦敦大学考试与评估委员会(ULEAC)和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BTEC)合并而成。同时, Edexcel 是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和普通教育高级证书(A-Level)的主要考试机构之一。Edexcel 的所有课程都由英国教育与技能部(DfES)和英国教学大纲与学历管理委员会(QCA)共同监管。每年,在遍布全球的110多个国家中的7000多所教学中心,由500多万人选择Edexcel的课程。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1984年成立的国家级“优秀”公办专科院校.2002年广东省教育厅下发“粤教高[2002]120号”文,批准我院与英国爱德思国家职业学历及学术考试机构(Edexcel)举办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BTEC.我院的BTEC教育中心是华南地区第一家通过英方评审和拥有毕业生的中心,是国内办学规模最大的中心之一,教学质量受到英国专家和国内同行的一致肯定。现已有毕业生500多名,所有学生学籍均注册于英国爱德思国家职业学历及学术考试机构. 院/系 专业 财经系 资产评估与管理 、会计电算化、会计、会计与审计

国际金融、证券与期货、投资与理财、财务管理 热作系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加工与检测、农产品质量与检测、

食品生物技术、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 畜牧兽医 商务系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商务、酒店管理

连锁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管理 管理系 法律文秘、文秘、物流管理、物业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社会工作 外语系 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英语 机电系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艺术系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文化事业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

电脑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计算机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游戏软件

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 国际交流学院 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BTEC商务信息技术方向)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8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