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恢复系作父本和不育系杂交,生产杂交种子的过程,叫做杂交水稻制种。杂交水稻制种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
(1)选好本田。制种田要根据隔离条件的要求,选择水利条件好、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病虫害少、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大面积成片田制种,避免用望天田、新开田和病害重的田作制种田,特别注意要没有水稻的植物检疫对象,如细条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等。
(2)搞好隔离。水稻花粉粒小而轻,能随风飞扬,花粉的传播距离很远,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可传播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据对花粉隔离的试验结果:距离10米的,花粉混杂率为5.2%;距离20米的,花粉混杂率在2.3%,距离30米的,花粉混杂率降到1%;距离40米以上的,才能杜绝异种花粉自然杂交。所以,制种田周围50米以内,除父本外,不应有其他水稻品种,才能使不育系在开花期间,只接受单一父本的花粉,保证种子的纯度。
(3)选择父母本最佳的抽穗扬花期,使花期相遇。这是关系到制种产量高低和成败的关键。首先,要根据父母本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安排好它们的抽穗扬花授粉期。其次,要根据父母本各自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叶龄、有效积温倒推,算出父母本的播差期和播种期。再次,要根据父母本各自的适宜秧龄期确定出适宜的插秧期。
(4)搞好父母本花期预测与调节。父母本的生育期除受父母本遗传特性所决定外,同时还受到气候变化、土壤性质、秧苗素质、秧龄长短、插秧深浅、肥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使父母本的抽穗期比原计划提早或推迟,造成花期不遇或不能全遇。因此,必须在原先安排的播差期基础上,认真搞好花期预测,及早发现问题,争取主动,及早采取调节措施,以达到花期全遇的目的。
(5)辅助授粉。制种面积大时,为掌握开花时机,不延误授粉时间,可用拉绳索赶粉的办法辅助授粉,增加结实籽粒。具体操作为:用一根0.4厘米直径的尼龙绳,在绳子中间悬吊一个光滑的矿泉水瓶子,在瓶子里装入沙或水,田大的少装一些,田小的多装一些,以每秒1~2米的速度沿逆风紧拉绳索匀速赶粉。如果上午阴雨,下午突然转晴时要抢晴快赶重赶;多云阴天慢赶轻赶;高温暴雨有花开时也要赶粉,做到有粉必授。
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入硝态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钠和硝酸钙等。硝态氮肥极溶于水,在水中分解为硝酸根,不能被土壤吸附,只能存在于水溶液中。施用铵态氮肥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是最好不要直接撒施在水层里,铵态氮主要包括人粪尿、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等,这些铵态氮遇水会分解为铵离子,可以被土壤颗粒直接吸附。经常遇到洪涝灾害,或者洪水倒灌,或者严重积水,这个阶段要做的不是施肥,而是排涝、扶正秧苗。
一、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用哪种氮肥
1、淹水期的水田不宜施用施入硝态氮肥,比如硝酸铵、硝酸钠和硝酸钙等。硝态氮肥非常容易溶于水,在水里面可以分解为硝酸根,不能被土壤吸附,只能存在水溶液里面。而且它会随着水分下渗或者浸出到地块以外,遇到下雨或者灌溉量过大的时候会溢出田埂,导致大量流失。下渗到土壤深层的氮肥也会流失,在土壤干旱时又会顺着土壤毛管水向上进行移动,聚集在土壤表面,导致根系没有办法吸收,利用率低下。
2、使用铵态氮肥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但是一定不要将其直接撒施在水层里面。铵态氮主要包括人粪尿、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等,这些铵态氮遇水就会分解成铵离子,被土壤颗粒直接吸附,也能被水稻根系直接进行吸收利用,但是在水层里会被蒸发一部分,从而降低肥效。铵态氮撒施到水田,会有一部分肥料粘在幼嫩的生长点和叶片上,非常容易发生烧苗现象。正确的做法是进行凉田时将铵态氮施入到土壤里,而且一定要施入土壤还原层,这样可以提高施肥效果。
3、如果经常遇到洪涝灾害,或者洪水倒灌、严重积水等情况,一般这个阶段要做的不是施肥,而是排涝、扶正秧苗、清除水稻叶片和茎秆上缠绕的杂质和积水里面的垃圾,不能进行追肥,因为在大范围积水或者流动的洪水里面施肥没有任何效果。
二、水田的特点
1、水田按水源情况主要可以分为灌溉水田和望天田两类。灌溉水田是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主要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望天田是指没有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
2、水田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的地方。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降水非常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3、水田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