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连续周下降,每公斤降了多少?对养殖户有何影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21:51:34
字号:

这段时间的猪肉价格一直在下降当中,目前已经是连续13周下降了,目前这种的趋势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恢复往年价格。

生猪价格连续周下降,每公斤降了多少?对养殖户有何影响?

那现在猪肉价格每公斤降了多少钱呢?这对养殖户有何影响?下文小编就来告诉大家。

这段时间的猪肉价格一直在下降当中,目前已经是连续13周下降了,目前这种的趋势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恢复往年价格。

那现在猪肉价格每公斤降了多少钱呢?这对养殖户有何影响?下文小编就来告诉大家。

一、生猪价格每公斤降了多少?

猪肉最近确实价格下降了,批发市场已连续13周小幅下降,比最高的时候下降了23%,大体每公斤下降了12元,这个大家都有直观的感觉。

另外,猪肉市场主体积极性也很高,养猪的投资在增长,新建猪场补栏增养,所以势头还是很好的。

二、猪肉价格下跌对养殖户有何影响?

毫无疑问影响当然是有的,那就是一头猪的利润不如以前高了。

可是当前养猪的利润,和往年相比利润还是要高得多的。

这次猪价和肉价双双下跌,会导致养猪户的利润压缩,但是影响并不是太大,更不会影响到他们养猪的热情。

毕竟猪价的下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短期内是不会跌成白菜价的!

三、全国猪肉市场行情分析

1、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批发市场猪肉价格已降至40元/公斤以下,较今年2月的价格高点跌去近二成。

与此同时,多个生猪养殖企业遭遇股价下滑。

5月1日以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26.830,-0.43,-1.58%)和新希望(28.230,-0.05,-0.18%)股价分别累计跌去6.36%、4.63%和6.29%。

相比5月初,养猪巨头牧原股份昨日市值已跌去179亿元。

生猪养殖板块业绩也不太好看。

其中,金新农(9.370,0.00,0.00%)和温氏股份4月份生猪销量同比下降,新希望等出现生猪销售收入环比增幅低于销量环比增幅的情况。

2、农业农村部相关报告表示,终端猪肉消费受疫情影响需求疲软叠加大体重肥猪供应较多等,导致猪肉价格下跌。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亚男表示,低迷的猪肉消费及较高人工成本已使部分屠宰企业三、四月份陷入亏损,5-8月份预计亏损仍难改善。

市场分析多判断,生猪养殖企业二季度业绩将受影响。

3、猪肉价格持续下滑的同时,多个企业扩产养猪的步伐却未停止。

4月以来,牧原股份宣布在湖南商丘等地设立40个新公司。

现在每一周猪肉价格都在下跌当中,因此买猪肉吃的人们又会有所增加了,目前每公斤降了12元,这对养殖户会有一定影响,利润会有一定压缩,但养殖的热情也不会减弱。

行情预警!200万头母猪、3600万头猪冲击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巨变

一、未来3到5年养猪行业前景预测

未来3到5年养猪行情或将进入持续盈利期、暴利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洲猪瘟让区域产业链成为趋势

非洲猪瘟是百年灾难,也是百年机遇,非洲猪瘟的爆发敲醒了中国养猪业,企业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专家预测,未来养猪是以大公司为主,3到5年内,猪价会是暴利期,洗牌将逐步完成。此后中国的养猪行业会慢慢呈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在10年后养猪市场的竞争将趋于平稳,10年后养猪或将不再存在暴利。

2、当前的非瘟仍无有效的疫苗

目前非瘟防控仍无有效的疫苗。自1月21日到8月5日以来,官宣已确定6例非瘟报告病例。非瘟不除,养猪业仍无宁日,这在一定程度或范围内影响着中小规模养猪业主们的投资热情,基于此,抑制生猪养殖业,但或会利好后续猪价。

3、玉米等原料价格上涨

受自然灾害等影响玉米产量,包括天气、虫灾等,加上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总体上加剧玉米供应趋紧,这使得玉米价格仍震荡或偏强运行,玉米作为养猪重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必带动猪价行情,由此预计猪价会持续走高。

二、国内养猪业的现状

1、传统的养猪方式

我国传统的农户养猪现在还是以散养为主,也是我国养猪主要生产方式,一般每户饲养1-6头左右,作为家庭的副业,也是经济来源之一。生产的猪肉一般偏脂肪型,主要供给广大农村、城镇及中小城市等。

2、专业户养猪方式

主要在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郊区等进行专业养殖,一般每户饲养规模在20-1000头左右不等。专业养猪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要投入很多精力,首先要建造专门的养猪场,还要有专员进行负责管理,选择饲养专门化的瘦肉型猪品种或其二元、三元杂交种,利用混合或配合饲料饲养,这样生产出来的猪肉都是偏瘦肉型,主要供应国内大中城市。

3、工厂化养猪方式

这种属于非常专业性的生产方式,一般每场年初栏在几千头到几万头。这种生产方式需要很大一笔资金和一批专业人员负责管理,一般饲养专门的洋二元、三元杂交种和专门化配套系,配合高营养的饲料进行喂养,这样生产出来的猪肉为瘦肉型,主要作供港活猪和供国内大城市消费。

以上就是关于未来3到5年养猪行业前景预测的介绍了,农村很多养殖户养猪都是散养的状态,而大规模养猪是大势所趋,未来几年,养猪的利润空间很大,但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刚刚,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最新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已高达4379万头,超出正常保有量6.8%!这意味着将来最多有3600万头猪冲击市场!同时供需关系的巨变令人心惊,养殖户算错的不是行情,而是供需经济......

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据农业农村部网站12月1日公布,2022年10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379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6.8%,产能大幅增加,处于**区域,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0.7%。

至此,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6个月增加,从今年4月的4177万头大幅增长4.84%,共增加母猪200多万头!如果按PSY18的水平计算,意味着能多提供3600万头小猪,就算有部分仔猪夭折,最终新增的肥猪也在3000万头左右!

一般来说,能繁母猪的数量对应着10个月后的产能水平,以此来看,明年下半年5-9月的产能会处于较高水平,市场行情堪忧!

更进一步来看,如今的猪价行情对应着今年一月末的能繁母猪水平,当时全国母猪存栏为4290万头,比10月末少89万头。

这意味着,明年8-9月的产能还会比现在高出一大截!大家可以仔细想想,现在的行情已经在亏损的边缘徘徊,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大幅提升产能,市场怎能快速消化?行情怎能撑得住?

供需巨变,令人惊心就算不问明天,简简单单看看今天,供需的巨变也同样令人惊心!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最新公布,2022年10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2097万头,环比降低0.6%,同比降低30.6%。

屠宰量最真实的反映了消费行情,当期屠宰量大幅暴降30.6%,意味着全国人民的猪肉消费量比去年少了将近1/3,可见消费者对“高价猪肉”的抵触情绪有多浓烈!但这背后不仅是猪价上涨的原因,更在于“经济大环境、消费大环境”的不景气。

因此养殖户朋友一定要对消费行情抱以谨慎,不能拿着历年来的经验往现在照搬。

因为一方面猪价变动大,另一方面疫情、经济形势也不一样。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今年11-12月的行情遇冷!

按理来说,11-12月猪价上涨的基本原理和经验,是没有问题的!但我们会发现,以往的经验“不灵了”,眼巴巴看着消费提不上去了。

并且更扎心的是,猪肉的整体消费能力还会逐渐走弱!因为民众餐桌上的其他肉蛋奶产品占比正逐步增加,尤其未来随着预制菜、半成品肉食等杀进消费市场,对牛羊鸡肉的消费利好程度高于猪肉,这在于消费者一方面有了更多选择,一方面自己处理牛羊鸡肉的难度降低。

当然了,猪肉将继续是“第一大消费肉类”,并且猪肉还有一大优势就是“性价比”。

从下图的“近5年猪肉消费量”不难看出:

当2018-2020年猪价猛然上涨之时,猪肉消费迅速下滑;

当2020-2021年猪价震荡回落之时,猪肉消费又迅速攀升。

显而易见,消费市场对“高价猪肉”支撑力度弱,国家的基本方向也是希望猪价往20元/公斤下走,认为当前猪价依旧处于“不合理区间”。

国家发改委11月就指出,将密切收藏生猪市场动态,继续择机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且也表示,要促进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

综上可知,我国猪肉市场的供需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千万不能再拿着“旧经验”来赌“新行情”,那样反而会让消费旺季变成如今的猪价危机,市场行情变化莫测,只有产能可以推测、只有增效降本是长存之道。

“增本降效”的陷阱增效降本是每个养殖场的“长期事业”,并且越是行情好的时候,越是容易存在“增本降效”的陷阱。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公布,2022年10月份全国仔猪价格为45.62元/公斤,环比增长3.4%,同比大涨96.2%。

按照这个价格,今年买一头小猪的钱,去年同期可以买两头!越是行情高的时候,仔猪价格越高,但可怕的是——此时购入仔猪育肥,6个月后出栏却容易遇上低谷行情!最终导致养殖户“成本上升、猪价下降,亏损剧烈!”

自繁自养猪场的成本会好一点,但同样难逃“高价陷阱”。

如2022年10月份全国二元母猪销售价格为43.66元/公斤,环比增长2.5%,同比增长15.9%。

这个成本涨幅也并不小,并且遇到行情低谷后刹车难度更高。

所以说,行情大起大落中最受伤的永远是中小养殖户!从2000年至2020年,我国年出栏99头以下的小户和散户,市场比重已从85.1%直线下降到26.3%。

并且未来随着养猪业规模化发展加速,对中小养殖户的长期经营能力是一场更大的考验。

中小养殖户长存之道养猪规模化是大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导向,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率已从2017年的46.9%升至2022年的58%,2025年还会提升至65%。

养猪规模化带来的,将是三低——生产成本逐步降低、猪价波动逐渐降低、养猪毛利逐步降低。

因为总的来看,养猪企业之间的市场化竞争,必然以“成本”为导向;而随着成本的逐步降低,产能以及猪价的波动也会降低,最终导致形成“养猪毛利低、猪肉价格不高”的市场行情。

身为世界第一大猪肉消费国,咱们民生需要的是“猪肉便宜”,那么养猪业就必然朝着“薄利多收”的方向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中小养殖户该如何长存呢?

笔者认为养殖技术不是养殖户重点突破的方向,因为现在的技术太廉价,只要养殖户愿意,无论是动保公司、饲料公司、合作社、大猪企都愿意提供技术,甚至提供“一条龙服务”。

养殖户真正需要的是“一破一立”:

破的是旧“跟风逐利养猪模式”,不要再猪价涨就扩张,例如买高价仔猪、二次育肥等,咱要明确一条真理——高价仔猪、母猪等,都是大猪企在找“接盘侠”!咱可千万别接它们的烂摊子!

立的是新“长期主义”思维,现在大猪企都已经树立起“长期思维”,明确表示不押注行情,保持一个长线作战的状态,不少养殖户也开始重视这点,这部分养殖户应该会脱颖而出。

可见,农民养猪不易呀!近10年来行业巨变,本质还是在于农业正变为商业!而大量老实本分的农民朋友,怎么可能在“商战”中战胜资本?因此养猪接下来进入“微利时代”,看起来像是坏事,实际上才是保障咱们养殖户的“护身符”,让大猪企给养殖户“挖坑”的机会更少!

真正只拼养猪,农民真不会输给谁!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8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