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局对养猪场有以下规定:
1、不能建在居民区。
2、落实“三废”处理,废水废渣和废气都要有完善的处理设施。
3、水源地不能在上风口,对环保要求较严格。
4、要有化粪池,沉淀处理。
具体条例参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立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畜禽养殖业从加强科学规划布局、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推进种养结合、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入手,提高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扩展资料:
畜禽养殖业环境问题是妨碍产业本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粪便、尸体、废水等废弃物处置不当,将恶化生产环境,大量病原体、高浓度恶臭气体、粉尘等,都将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甚至导致疫病,直接威胁生产安全,导致经济损失。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常常引发社会问题。
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滞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的浪费,也直接妨碍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农业要提升效益,就必须走综合利用的路子,走生态化、循环化的路子。畜禽养殖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就必须搞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走种养结合、种养平衡的路子。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颁布之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上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类法律法规。
长期以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无法可依,仅有的原环保总局2001年颁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效力有限,无法作为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的依据,导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低,环境管理不到位。
部门规章也无法协调更多力量、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家对化肥使用的补贴等政策,导致畜禽粪肥的应用受到限制,也直接导致了大量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的浪费,形成污染。
百度百科-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人民网-中国工程院院士:以环境保护制度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发展
养猪场废水该怎样处理才能达标排放?这个问题要从2个方面进行介绍。
养猪场废水的处理需要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如果养猪场有污水生化处理系统,经过标准的处理即可达标排放。如果养猪场只有储液池、氧化塘等简单设施,我们推荐使用微生物技术的产品,如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剂,这类产品处理1立方的污水成本较低,但处理时间可能稍长一些。需要注意的是,达标排放后是否可以排放还需要看养猪场是否有排放许可证。
养猪场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等。同时,养猪场废水中的臭味也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
针对养猪场没有生化处理设施如何进行废水处理,我们推荐使用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以下是处理步骤:
1. 停止新的废水进入待处理的储液池或氧化塘内,将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剂进行激活,撒入到废水处理池中,如果24-48小时臭味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废水中有严重的杀菌物质需要再进行1-3次补充激活后的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剂。
2. 微生物在处理剂中繁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3. 在处理过程中,温度越高速度越快,COD等数值下降也快,运用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剂可以不需要曝气但如果有条件曝气速度更快,处理前尽量不要使用烧碱这类的消毒剂和处理期间禁止对污水中使用消毒剂,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分解作用。
4. 处理达标根据不同浓度一般需要25-45天,处理完成后可以很容易达标农灌水标准直接农灌,如果有排放许可证需要对外排放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将处理后的水体分离,达到达标排放的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剂处理养猪场废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同时也需要根据废水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调整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