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介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21:21:36
字号:

一 (1661—1722) 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

康熙的介绍

二俗称清圣祖为康熙皇帝、康熙帝。因为明清之帝王时多只有一个年号,因为往往以年号代称帝王。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继位时只有八岁,是顺治的第三子。顺治接受汤若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具有终身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尼布楚条约》,换得了近一百五十年的边界和平。他在承德修建了避暑山庄,作为蒙古朝圣基地,是为清朝“夏都”。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考察,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积极鼓励垦荒,废止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河、淮河、运河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决定“永不加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并最终演变成“摊丁入亩”制度。并大蠲赋税。最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与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

康熙晚年很不幸,九子夺嫡,让他心力交瘁.

所谓的统一的特征是以部落制奴隶制的残余毒化以天下观大一统的理念统合在一起各族人民创造的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停滞,从世界范围看是倒退,不但引进了战乱与杀戮,还引进了民族矛盾、压迫、种族隔离和对人权生命的轻蔑,这些东西对中华文明的破坏是巨大的,也是中国走向衰败的原因之一,美国人坦普尔根据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写了《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里面列举中国一百个世界第一,清朝没有占有一项

所谓康熙灭南明,平三藩,收复台湾是一片腥风血雨.彻底奉行的是民族屠杀,民族隔离,侮辱奴化中华民族文明政策

“遇抵抗,必屠城”,昆山——约四万;泾县——约五万;舟山——第一次约万余,第二次全部沉海溺杀,数字不可考;苏州——因为投降的早,仅屠半城,约十余万;嘉兴——约十余万;金华——约五万;赣州府——合计约四十万;南昌府——合计约四十万;南雄——约两万;广州——八万余;潮州——约两万;湘潭——仅存百余,被屠者约四到五万;大同——兵民全部被屠绝,仅存五人;汾州、太谷、泌州、泽州——全部屠绝,合计超过四十万;沅江——约十余万;福建省——合计过百万;四川省——到湖广填四川的时候,全省有丁一万八千人……

而这遍及中华大地的大屠杀只为了“留发不留头“,只为了侮辱,奴化光荣的中华文明

这遍及中华大地的大屠杀重要操刀者正是康熙大狄.康熙大狄正应为四川和东南的屠杀负责.

所谓康熙经史子集、天文、算术无不通晓,没有留任何著作,没有看到他哪怕在儿孙亲近之间留下什么推进推广他们学习的行为.

而这些史料更戳破这个华丽的画皮:

康熙的道德:

这位君主,要想成为一切人的品德上的楷范,还有待于更好地信仰基督教,别无他法,可惜,他有耽溺享乐的倾向。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鞑靼旅行记》

康熙的文章:

下列诸书是以玄烨的名义刊行的,但有些肯定是朝臣们写的:………。玄烨被说成是一位书法家,但最近看到的被确认为是他的真迹的复制品并不说明的他的书法非常高明。

———恒慕义(A.W.Hummel)《清代名人传》

康熙的科学知识:

这位皇帝认为他自己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又是卓越的数学家,但是,尽管总的说来他对科学以及其它知识怀有兴趣,他对音乐一无所知,也几乎不懂最基础的数学知识。

——马国贤(Matteo Ripa)《马国贤神父回忆录》

再看看祖上做过康熙汉文老师的金庸大吹特吹的“永不加赋”.

金庸胡扯的康熙从顺治那得遗命造福天下“永不加赋”的真面目:

1712年4月4日康熙五十一年清廷下诏的“永不加赋”是在经历近百年的屠杀、投充、圈地等野蛮政策后的所谓仁政。

康熙一朝征收税款的基础是按人头收税,人口愈多,则地方上缴的税愈多。这种设计造成的后果,是地方官吏不愿意(同时统计技术上也有限制)据实上报人口,因为报得愈多,税就得缴得愈多。康熙永不加赋的政策就是把各地方按耕地面积上缴固定的税金,与人口数无关,借以鼓励地方据实上报人口——因为人丁兴旺是所谓太平盛世的表征。

以这种方式来彰显盛世不过是满鞑稳定民族奴役的手段。造成的是土地赋税不均,富者勾结营私,虽坐拥千亩田产而不需缴税,贫者无立锥之地,却有劳动之责。

掩耳盗铃的“永不加赋”

所谓“清朝的赋税”是历代最轻的,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自清初以来便有“永不加赋”之说,而且表面看来赋额较明朝为轻,但实际这仅是一种“掩耳盗铃。

第一,众所周知,清代汉民族百姓必须养活史上最庞大之白吃群体----旗人。

第二,“减赋”实为掩耳盗铃。从康熙到乾隆,满清政府一再宣扬减赋,而雍正以后实行摊丁入亩,按理说假如田地数目不变,那么田赋数目应该较之康熙初年有减无增才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以占全国税赋七分之一的苏南地区为例,乾隆31年和康熙26年相比,田地减少了15000余顷,赋银也减收了42万余两,但征粮却增加了200万石之多,如果按银价折合,即使按照最低的银价计算,也增加了150万两,这就是说,从康熙26年到乾隆31年,清政府数次宣称“减赋”,赋银也的确减少了一些,但实际上苏南的税赋却净增110万两白银,而这还是最低估算----因为大体上看,有清一代的银价一直在上涨,金田起义前某些地方的银价已经上涨为康熙中叶的三倍,如果我们取折中即1.5倍银价计算,那么仅苏南税赋就净增250万两,而这还是在田地减少15000余顷的情况下征收的!清王朝的“减赋”“永不加赋”,纯属掩耳盗铃,愚弄百姓!

第三 浮收折勒严重

江南诸省每年从田粮中抽出若干漕运京师,漕粮转运数干里,运费皆出自纳粮户,这就是所谓“浮收”。所有额征田粮,几乎无不浮收。又每年征收赋粮,往往折钱交纳,谓之“折色”。但无论漕粮折色或地丁银折钱交纳,折合之时,莫不高出当时当地银价很多,这就是所谓“勒折”。由于“折勒”自康熙年间便屡禁不能,百姓仅仅因此一项,实际交纳的赋额就可达正额的二~四倍。而在雍正推行“火耗归公”之前情况更糟。

第四 阶级压迫极为残酷。

按照“摊丁入亩”的规定,应该是田多者多纳,田少者少纳,但实际情况却刚好相反,交赋数额是根据势力大小决定的,往往是拥有田地越多的人越不用交赋或只交很少的赋税,而税赋全由小户和贫民承担。所谓“同一百亩之家,有不完一文者,有完至数十百千者,不均孰甚焉。……各县绅衿,有连阡果陌从不知完粮为何事者”,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从记载看,大地主和一般农民每亩所交的赋额往往可以相差数倍,甚至拥有几千顷乃至上万顷田地的地主竟可不交赋税,全部转嫁到小户,自耕农乃至根本没有土地的贫农身上。

赋税又有“长价”与“短价”之分,大户人家减价交纳,小户则必须数倍加价,以弥补大户的亏欠,具记载,有些地方,大户只交原额的千分之三,余额全由小户补齐,小户所交赋额,竟可高达大户的20倍以上!

此外,很多富豪人家利用这一点引诱小户将田地挂在他们名下,借此达到兼并土地之目的,造成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这些基本上是鸦片战争爆发前的情况,至于鸦片战争后由于不平等条约和鸦片倾销造成白银大两外流,银价飞涨,以铜钱为日常生活花费单位的老百姓在交纳钱折银时所承担的负担自然也飞涨,这是不必详谈的了。太平天国起义时期辖区内实行“照旧完粮纳税”,赋额通常减为原来的一半,但由于剔除了清朝赋税制度中的以上弊端,中小户的实际负担仅为原先数分之一,而且1860年以前没有明确保护过地主的收租权力,这就是为什么其经济政策能在皖赣鄂苏浙等地区得到广泛支持的原因。

本文并没有系统统计有清以来各代税赋的演化,因此无法给出一个定量的结论,以上定量统计仅为参考。而本文指出这种种现象,目的也不在于定量讨论,只在从各个方面指出“清朝税赋较轻”为何是种“假象”,除了很多地区因为爆发了抗租抗赋起义,官府被迫对赋制中的弊端稍加遏止,减轻了一些人民负担外,有清以来老百姓的负担实际一直都在“永不加赋”的幌子下不断加重,加重,再加重。

清朝是唯一这样还被说成是“盛世”的朝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可不是这样的。所谓“赋税重”的明朝,在其相应阶段百姓实际负担也不必清朝相应阶段更重多少。我并非认为唯清朝如此,只想指出所谓“永不见赋”“太平盛世”“百姓负担比历代大大减轻”纯属扯谈而已。清朝时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汉族百姓的经济权力不过尔尔,却还要多受一层民族压迫,哪里谈得上什么“历史上生活最好的朝代”!

康熙共有35子、20女。其中只有24个儿子、7个女儿活到成年。

苏州的枫叶哪里好看八大最美观赏地点

# 娱乐 # #周杰# #五十公里桃花坞# #尔康#

随着综艺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的播出,周杰阔别 娱乐 圈多年,此次担任该综艺的嘉宾之一,引发网友关注。

综艺中有一幕名场面,便是舒淇询问周杰为什么不再演戏了。

纵观周杰的演戏之路,其实最开始是顺风顺水的

1993年,周杰出演《奥特曼》红遍大江南北,成为无数男孩的童年英雄。

1997年,正当红的周杰受到琼瑶导演的邀请,饰演《还珠格格》中的尔康一角。

但是后来由于制作人拖欠他的片酬,周杰带着朋友去讨要,被诬陷成聚众斗殴。

又因为拍戏较真,周杰被人造谣拍戏不尊重同事。虽然曾有李冰冰等人为他解释,但仍旧没能够止住谣言。

2004年,林心如参加节目《康熙来了》,在这个风口浪尖上爆出周杰试图用舌头顶开她的牙齿。

周杰的口碑每况愈下,而2009年,周杰开着车和出租车相撞导致乘客受伤,他自己却肇事逃逸,这件事情更是让公众愤起纷纷讨伐他。

虽然证据不够确凿,周杰本人否认,警方表示可能性存疑,但周杰的演艺事业还是受到严重影响。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周杰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在铺天盖地的骂声中淡出了演艺圈,转行投入水稻种植业,而且发展得非常成功,目前已经坐拥千亩田产。

在疫情爆发时,周杰还尽自己所能,向国家捐献两万斤大米。

而今,周杰已经49岁,近日有多方媒体爆料周杰携手女友出行,十分甜蜜。

人各有命,人生的道路在于选择,舆论可以操纵,命运的掌握权却是在自己的手里。

光鲜亮丽的 娱乐 圈不一定适合所有人,选择与自己和解的周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确实值得祝贺。

在苏州周边有许多非常值得推荐的枫叶观赏地点,小伙伴们可以趁着这个秋季前去游玩赏景哦!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最佳观赏地推荐吧!详情介绍请看下文。

1、江西婺源

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最有名的是油菜花和徽派建筑。村村是画,步步皆景。山水间飘渺着的朦胧雾纱、古意盎然的民居、石径、廊桥,青山绿水环绕其间,全然剔透着一派水墨丹青的韵味。

最佳观赏地

石城虽然交通不便,但一直是摄友每年深秋必去蹲点的心水所在。因为这个村周围有百来棵枫树,每棵树高都在35米以上,清晨雾气或炊烟中的火红枫树尤其美丽。

赏枫小贴士

1.婺源多属山区,早晚温差较大,特别是春秋两季,记得适当多带衣物,最好带上雨具,夏季婺源草木茂盛,蛇类众多,需要专业的户外技能与急救药品。

2.如果有住宿农家的准备,最好自备睡袋。住老乡家,一天食宿15-20元即可。

3.拍摄婺源风光的最佳季节一般是在3月下旬和11月下旬。

4.当地人很淳朴,也不拒绝拍摄,如答应给他们寄照片,事后一定要兑现。

5.要在婺源玩好,下面这首《婺源行走歌诀》是要牢记的:看山走东不走西,看水走北不走南。投宿城外不住内,乘车赶早不宜迟。

自驾路线:上海进入沪杭高速,到与杭徽高速互通处进入互通,来到杭徽高速,再到杭瑞高速,一直到婺源出口。

2、浙江大明山

地处临安,是杭州和黄山之间的旅游胜地,山巅平坦,广达千亩,故又名千亩田。山色黟然若黛,宛如国画中的泼墨山水,奇松、怪石、云海、峰林层出不穷,称之“浙江小黄山”,溪水在高山盆地中轻轻流淌,一旦进入花岗岩区,便飞流直下,形成千姿百态的飞瀑。

枫景特色

大明山红叶有三赏:

一赏红叶色彩斑斓。红叶不是一日变红的,主要是红叶树种内各种色素在温度和光照情况下发生的变化,逐步呈现赤、橙、黄、绿等颜色,使秋的韵味变得惟妙惟肖。陈毅元帅“霜重色愈浓”的诗句,就是对红叶形象的生动描述。

二赏红叶如火如荼。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这时的大明山漫山红遍,壮观宏伟。

三赏红叶落时飘丹。11月中下旬最能感觉到这种独特的意境。在飒飒的秋风中,红叶尽显“化做春泥更护花”的风范与洒脱。

赏枫小贴士

开放时间:08:00-17:00

门票:110.00元

地址:杭州临安清凉峰镇白果村大明山景区

自驾路线:沿沪杭高速经杭州绕城高速,至留下出口转杭昱高速,途径临安、於潜、昌化,再从昌化沿02省道(30公里),途径龙岗、颊口,至白果村左转到景区。

3、南京栖霞山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最佳观赏地

东峰的太虚亭,是栖霞山观赏红叶最佳处,游至亭中小坐片刻,倚栏观赏那满山漫坡,如霞如锦的红叶奇景,别有一番情趣。

枫景特色

在栖霞山赏红叶很讲究时间和地点,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角度观赏,效果是不相同的。

赏枫小贴士

栖霞山开放时间:6:30-17:30

地址:南京市近郊栖霞区栖霞街88号(近栖霞大道)

自驾路线:从上海走沪宁高速公路转到外环绕城公路往二桥方向,到柳塘出口下,再往东方向栖霞大道就可达景区。

4、皖南黟县塔川

塔川又名塔上,是黄山市黟县众多美丽村落中一个独具魅力的小村落,这里的秋色被誉与四川九寨沟、新疆喀那斯和北京香山并列为中国最美的四大秋色。塔川乌桕树经过霜降,由绿变黄,由黄变红,中间呈七彩颜色,是摄影发烧友的最佳素材。

最佳观赏路线

宏村-丰丁-仙里-塔川(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那这条路线就是为你制定的。虽然从宏村直达塔川的公路两边风景很美,但远远比不了那些田间小路来得迷人。Ps:丰丁就是丰登,仙里就是斜里)

枫景特色

塔川的秋色和别处不太一样,这里的红叶和古朴的民居,小桥流水人家相互辉映。火红的秋叶,清澈的泉水,粉黛的民居,宛如一幅江南水墨画。

赏枫小贴士

观赏时期:每年的11月初至11中下旬是观赏、拍摄塔川红叶的好时机。

塔川门票:30元学生:15元

地址:安徽黟县际联镇的塔川村,位于黟县桃花源著名旅游景点--宏村到木坑竹海景点途中,距宏村仅2公里

自驾路线:沪杭高速,在屯溪西出口下高速,向右转朝休宁方向开,约15分钟左右到达休宁县

5、温州文成红枫古道

文成红枫古道,被誉为“浙江最美的秋景”。现在保存完好的红枫岭全县还有60余条,风格各异,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娇艳夺目;有的淡雅率真,有的俏丽迷人;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疏旷野趣?千姿百态,不一而足。

最佳观赏地点

在文成县城四周的山上,便分布着大会岭、苔岭、岩庵岭、龙川岭、松龙岭、猫狸擂岭等几条大的红枫岭,其中尤以大会岭红枫古道最为讲究,古道全部用整齐的青石,沿山路一直铺到山顶。

枫景特色

红枫古道的沿途,共有枫树3000多棵,多为具有数百年高龄的“老者”。其树干高耸十多米,粗壮得需要几个人才能环抱。透过层层叠叠的红叶,细碎的阳光洒落在条石铺就的山径上,行走其间,宛如漫步在红霞之中。

赏枫小贴士

地址:浙江文成县

自驾路线:经温州甬台温高速,从瑞安飞云出口下,费用约15元,再转56省道至文成县城,各条红枫岭距文成县城约3--4公里,目前该景区免门票。

6、台州黄南古道

位于天台与临海交界的黄南古道,绵延15公里,古道修建于1000多年前,至今保存完好,相传古时是天台通往临海最近的一条商道。古道沿途遍植枫树,每到秋风起时,枫叶渐次变红,成为难得一见的美景。石板路上也早已是落叶缤纷,踩上去软软的沙沙的,声音清脆悦耳。

最佳观赏地点

三角枫香黄南古道最精华的一段种植的是三角枫香,每年11月末12月初枫叶的色彩最艳丽。

枫景特色

古道沿途遍种枫树,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枫叶古道之一,此外,枫树的树龄长。

从南屏乡上山,一路都有亭台、古桥,可以休息。古道悠悠,沿途都能看到晚秋的枫叶,红、黄、绿交织一起,阳光从枫叶中透射下来,别有一番滋味。

赏枫小贴士

秋天最合适,11月稍微晚了点,10月中最好。枫叶很美,山不高,难度不大,不过建议不要周末去,古道狭窄,人多显得拥挤。

地址:天台县南屏乡前杨村

自驾路线:上海-跨海大桥-宁波绕城(温州台州方向)-甬台温高速-过了三门转上三高速-天台出口下-左转104国道-在滩岭基督堂右转至南屏乡方向-南屏乡前杨村。

7、庐山

秋季登上庐山,满山的红叶会让你忘了身在何方。秋季登庐山,除了看满山红叶,还可以眺望远方,看群峰如翻卷的绿海,连绵不绝;看长江涌动如轻盈的绸带,鄱阳湖绵延800里倒映着碧蓝的天空。

走进秋日的庐山,你就好像走进一片火红的世界,满山红叶在碧绿的松柏映衬下,更显得格外鲜艳夺目,从庐山植物园到五老峰、含鄱口、月照松林、大天池、石门涧、香山路、三迭泉、剪刀峡等处。远近高低、千峰万壑之间那一片片殷红如血的秋叶,在秋风中飞舞,层林尽染,漫山红透,尽情地向人们展现庐山红叶秀丽飘逸、撩人情思的独特风韵。

最佳观赏期

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枫景特色

庐山红叶极有特色。这是因为庐山植物品种极多,针、阔叶林混交杂生,每到秋季,黄、红、橙、棕各色霜叶以碧绿的松柏为衬底,显得格外鲜艳夺目。而庐山植物园内的枫叶就更灿烂了,好似燃烧的山火,犹胜春光几分。

赏枫小贴士

秋天最合适,11月稍微晚了点,10月中最好。枫叶很美,山不高,难度不大,不过建议不要周末去,古道狭窄,人多显得拥挤。

地址:天台县南屏乡前杨村

自驾路线:上海-跨海大桥-宁波绕城(温州台州方向)-甬台温高速-过了三门转上三高速-天台出口下-左转104国道-在滩岭基督堂右转至南屏乡方向-南屏乡前杨村

8、雁荡山

雁荡山山形怪趣,且层层迭迭,山林丛生,深秋时节色彩最为艳丽。秋游雁荡山可谓“有型有色”。秋天正是雁荡山山林瀑布最美的时节,到处可以尽情呼吸新鲜的空气,尽情领略奇秀的风光。每年十一前后,大约从中秋节开始,山上的花草树木,就呈现出了万千姿色。

最佳观赏期

雁荡山红叶最佳观赏期:11月上旬

枫景特色

在大片的松树林带,秋叶正黄,黄得透亮,枫树正红,红得耀眼,针叶正绿,绿得带劲儿。五颜六色,姹紫嫣红,深浅不一,何止千种。这些颜色,有时如工笔,严谨而细致;有时如泼墨,潇洒而随意,晨光暮色,姿态各异。红花绿树,尽显生命之绝唱,壮干穹枝,突出自然之壮美。

赏枫小贴士

地址: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距温州市区约81公里)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8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