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的种植管理方法:
种植:
1、整地:
整地是为甘蔗生长提供一个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条件,以充分满足其根系生长的需要,从而使根系更好地发挥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同时, 整地还可减少蔗田的病、虫和杂草。
深耕是增产的基础。甘蔗根系发达,深耕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使地上部分生长快,产量高。
深耕是一个总的原则和要求。具体深耕程度必须因地制宜,视原耕作层的深浅,土壤性状而定,一般30厘米左右。
深耕不宜破坏原来土壤层次, 并应结合增施肥料为宜。
早耕能使土壤风化,提高肥力。所以,蔗田应在前茬作物收获以后,及时翻耕。早耕对于稻后种蔗的田块更为重要。
2、开植蔗沟:
开植蔗沟使甘蔗种到一定的深度,便于施肥管理。
常规蔗沟:
蔗沟的宽窄、深浅要因地制宜,一般是20厘米左右深,沟底宽20-25厘米,沟底要平。
抗旱高产蔗沟:
环山沿等高线开沟,深沟板土镇压,沟深40厘米,沟底宽25厘米,沟心距100厘米,用下沟的沟底潮土覆盖上沟的种苗。覆土6.6厘米,压实。
田间管理:
1、查苗补苗:
保证全苗是获得高产的条件之一。但是往往由于种苗的选择或处理不当, 下种期不适,下种技术粗放,气候失调或病虫危害等等原因都会造成缺苗。所以, 必须做好查苗补苗工作。补苗时期:在萌芽基本结束,蔗苗长出3-5片真叶时, 发现缺株断行达50厘米以上的就要及时补苗。
补苗用种苗来源:
①用假植苗来补, 即在蔗沟两端或田边按下种量的5%多播一些蔗种,以备补苗之用。
②用预育苗来补;
③移密补稀;
④挖不留宿根的蔗蔸来补。补苗技术:挖苗带土,剪去半截叶片,浇足定根水。
2、间苗定苗
目的:拔除过多分蘖,减少养分消耗,使蔗株分布合理,生长健壮。
除蘖原则:可归纳为“五去五留”,即:去弱留强,去密留稀,去迟留早,去病留健,去浅留深。在操作上需要“稳”、“狠”相结合。“稳”就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留有余地。即根据甘蔗生长状况和水肥管理水平,确定每亩有效茎数。在这个基础上多留10-15%的苗, 同时大体上计算出每1米行长应留的苗数。狠”就是在确定了应留的苗数后,应坚决间掉多余的分蘖, 以免白白消耗养分,影响生长。
间苗时间:一般在分蘖末期到伸长初期结合大培土进行。
3、中耕、除草和培土。
田间管理是实现甘蔗高产高糖的重要保证,针对甘蔗幼苗、分蘖、伸长、成熟四个不同生育时期对光、温、水、肥的需求特点,切实抓好灌排、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工作,为甘蔗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壮苗促蘖、促控结合,做好苗期田间管理
地膜覆盖的甘蔗,由于膜内温度高、土壤水分均匀,一般2个月后就能达到齐苗,齐苗的蔗地要及时揭膜,揭膜后,要围绕着“壮苗促蘖”来进行田间管理,一是追施壮苗肥,亩使用碳铵30~40千克,有螟虫、蔗龟等地下害虫危害的蔗地,在小培土时,采用相应杀虫剂与追肥混合均匀,撒施于蔗根基部,进行施肥培土;二是在分蘖期水分上要注意“促控结合”,促进根系发育,根据土壤墒情,一般在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50%时即行灌溉,灌溉宜浅灌,灌水量逐步增加。
重施攻茎肥、大培土、排灌结合,最大限度促进伸长期生长
5月底6月初,水田甘蔗已经开始拔节,蔗茎和叶面积急剧增长,伸长期是形成甘蔗产量最关键的时期,管理上要充分利用云南夏秋高温。
1.及时重施攻茎肥并大培土每亩采用尿素40~50千克(或相应其它氮肥)、普钙40千克,混合集中一次施用,并进行大培土,培土要求饱满,高度不低于30厘来,这样既能使蔗茎分布均匀,又能促进根系的大发展,同时可以把无效分蘖压埋,达到匀苗的目的,保证有效蔗株的加速伸长。
2.因时因地,做好排灌甘蔗伸长期是需水量最大的一个时期,同时这个时间也是云南降雨较集中的时期,所以在伸长期一定要注意蔗田排灌。一是在雨季开始前清理开挖周围的排水沟及蔗地中间的墒沟,以利排灌;二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灌溉,如果降雨较均匀,则不需灌水或少灌水,但若遇间隙性干旱,就必须及时灌概,在整个大伸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感官指标是脚踏沟畦,有脚印而不粘土为宜。
3.及时防治甘蔗病虫草害大培土后,每亩使用40%莠去津200~250毫升、阿灭净100~130克等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均匀喷施蔗沟防治杂草。
伸长期气温高、湿度大,病虫害容易滋生并在适宜条件下迅速扩散,所以要切实做好绵蚜、粉介和褐条病、黄斑病、眼班病等防治工作。在前期防治甘蔗地下害虫的荃础上,6、7月份要注意防治甘蔗绵蚜、蓟马。在病害防治上,首先加强水肥管理,防治蔗田积水,及时剥除枯老脚叶,间去无效弱病株,使田间通风透气,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在施肥上,要多施磷、钾肥,避免重施氮肥。对发病严重的地块,要采用相应药剂进行喷施防治。
补施壮尾肥
伸长期甘蔗生长快,需肥量大,后期容易脱肥,影响产量,所以在伸长后期,8月中下旬应及时补施壮尾肥,壮尾肥使用速效氮肥,一般以亩20~30千克碳铵为宜,施于根部,并进行适量培土。追肥量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迟,以免造成甘蔗迟熟恋青,影响蔗糖分积累。
适时喷施生长调节剂
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进甘蔗植株生理平衡,调节大、中量以及微量元素,均衡供应甘蔗生长发育是甘蔗高产栽培的重要保证,根据甘蔗各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在分蘖期和伸长初期喷施营养调节剂,效果比较明显。
常用的有BR120:亩采用1:3000~5000倍液(即10毫升兑水30~50千克,或3.34兑水10~15千克)进行叶面喷施;穗满丰:亩使用100毫升对水500倍进行叶面喷施;迦姆调节剂:亩采用100毫升对水800倍液喷施;施丰乐:亩使用1克对白酒50克或酒精充分溶解按20毫克/千克浓度对水叶面喷施。
适当控制后期水分,促进蔗糖转化
水田甘蔗一般在11月中旬至翌年初陆续进入工艺成熟期,日照强、空气干澡、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生态环境利于蔗糖分积累,所以成熟期的田间管理应注意控制一定的田间土壤湿度,保持“润”的状态较为适宜,这个时期灌溉,以每月1次“跑马水”为宜,浅水过沟,不宜久泡。收获前一个月不宜灌水,保持田间“燥”的状态,促进甘蔗成熟。
适时收获,快锄低砍
为保证宿根甘蔗的萌发,新植甘蔗应选择“立春”后收砍较好,这样可避免1月份云南蔗区低温和霜冻对宿根蔗芽的影响;砍时采用快锄进行,入土2~5厘米,蔗桩不露外,小锄低砍不仅有利于当年甘蔗高产,还利于第二年宿根甘蔗的萌发,为甘蔗的持续高产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