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圈消毒用过氧乙酸,维康,1210,戊二醛,碘灭杀,毒霸,火碱,次氯酸钠,漂白粉等
猪舍消毒常用方法
猪疫流行,定期对猪舍消毒,是扑灭生猪疫病的有效方法。
1、草木灰。取草木灰30份,加水100份,煮沸1小时,过滤后取澄清液使用。对猪瘟、口蹄疫等传染病毒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常用于用具、猪舍地面、圈拦等消毒,草木灰应新鲜、干燥、效果才好。
2、石灰乳。取鲜石灰10份配成20%-25%石灰乳,对一般病原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常用于猪舍墙壁、地面、用具、圈栏的消毒。
3、生石灰。将新出窖的鲜石灰,加适量水分解成石灰粉,即可使用。常撒在猪圈门前的消毒坑内,猪圈地面、粪池污水的消毒。石灰粉不能放置过久,现配使用。
4、烧碱液。取烧碱加水配成1%-3%烧碱水,常用于病毒和细菌等的消毒,此药水有较强的腐蚀性,用时要注意人、畜的安全,喷雾器用后要立即清洗干净。
5、漂白粉。将漂白粉配制成5%-10%的混悬液,能快速杀死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用20%的混悬液能杀死炭疽芽杆菌。常用于猪舍、地面、用具、粪便、污水等消毒。此液有较强的腐蚀性,要现配现用,用时要注意人畜安全,喷雾器用后立即洗干净。
猪舍消毒中存在的问题
1.对消毒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不少养猪户对养猪的生物安全、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消毒麻烦,没有把生物安全、消毒工作看成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养猪户消毒间隔时间长,没有形成制度;只对猪舍的地面、猪栏、猪圈墙进行消毒,但却留下很多死角,一些重要的部位,如饮水器、水箱、水管、料槽及使用的工具等很少进行消毒,这些地方也是病原微生物繁殖的场所,也可引发疫病的传播。
2.猪舍周围环境、人员及用品消毒不到位
多数农户对猪舍周围环境及人员进出很少实施消毒。人员随意进出猪舍,工作服舍内外同穿,工具与物品舍内外共用比较普遍。
3.选择消毒药品单一,使用浓度不规范
有的农户长期使用1~2种消毒剂,没有定期更换,致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影响消毒效果。有的农户配制消毒剂时任意增减浓度。消毒剂的配比浓度过低,不能杀灭病原微生物。虽然浓度越大对病原微生物杀灭作用越强,但是浓度增大的范围是有限的,不一定所有的消毒剂超出限度就能提高消毒效力。因为各种化学消毒剂的化学特性和化学结构不同,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
4.消毒方法与消毒程序不科学
有的猪舍没有彻底清扫、冲洗干净,就急忙喷洒消毒药液,使消毒剂先与环境中存在的有机物结合,以致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大为降低,很难达到消毒效果。
5.所选消毒药品质量不合格
有的农户为了省钱,从市场上购进无生产批号、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的“三无消毒药”,使用后不但没达到消毒目的,反而影响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病猪舍的消毒方法
被病猪污染的猪舍,特别是发生过猪瘟、猪丹毒等传染病的猪舍,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才能进新猪。现将病猪舍的消毒方法介绍如下:
一、猪舍消毒。先将病猪的剩料、粪便、垫草及猪舍墙壁、圈栏上的污物清除干净,再用20%的石灰乳或3%的热烧碱水或20%的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消毒的次序为墙壁、圈栏、门窗、食槽、地面、用具及门口地面。消毒完毕,将猪舍门窗关闭2~3小时再打开,同时将食槽及地面用清水冲洗干净。
二、土壤消毒。运动场及圈内的泥土地面应先清除粪便、垫草等污物,然后再将上面的一层泥土铲除,最后用20%的漂白粉溶液或20%的石灰乳、3%的热烧碱水浇洒。
三、粪便消毒。少量的粪便、垫草等可以烧毁或深埋。如果粪便的数量较多,可用发酵法来消毒。
方法:在离猪舍、道路、水源稍远的地方挖一条浅沟,深约40厘米,宽约2米,长度视粪便多少而定。在浅沟底部先铺一层健康猪的粪便,然后将病猪的粪便堆上,再在上边盖一层健康猪的粪便及杂草,最后用稀泥密封。病猪的粪便太稀时,可添加干土或碎干草,太干时可加入适量水,使其迅速发酵。夏秋季节约需发酵1个月,冬春季节约需发酵2个月。 四、污水消毒。病猪舍的污水,量较小时可与粪便一起发酵消毒,量大时可在污水中加入2%的生石灰粉或0.2%的漂白粉进行消毒。
猪舍消毒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1)碘酊和碘甘油
5%碘酒又称碘酊。取碘50克,碘化钾10克,蒸馏水10毫升,将75%酒精加至1000毫升,充分溶解制成。本药用于猪手术部位和注射部位的消毒。用于小面积外伤消毒时,由中间向外周涂擦,然后用70%酒精脱碘。碘甘油溶液是用碘50克,碘化钾100克,加甘油200毫升,用蒸馏水加至1000毫升,溶解制成。用于创伤、黏膜炎症和溃疡部位的消毒。
(2)酒精
70%的酒精,消毒效果好。
70%酒精浸泡脱脂棉块,制成常用的酒精棉。酒精具有溶解皮脂、清洁皮肤、杀菌快、刺激性小的特点。用于注射针头、体温计、皮肤、手指和某些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是猪场必备的消毒药。
(3)来苏儿
来苏儿是煤酚溶于肥皂溶液中所制成的50%煤酚皂溶液。用时加水稀释成2%来苏儿,用于洗手、皮肤和外伤的消毒。
3%~5%来苏儿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猪舍地面、食槽、水槽、用具、场地等的消毒。因为毒副作用小,可以带猪消毒,也可用于内服治疗腹泻、便秘,猪一次内服2~3毫升,加水100~150毫升。
(4)火碱(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
3%溶液用于猪舍地面、食槽、水槽等消毒,可放入消毒池内作为消毒液,并可用于传染病污染的场地、环境的消毒。但不许带猪消毒,以防止烧坏皮肤。对猪舍消毒时,应先将猪赶出猪舍,间隔12小时后,用水冲洗槽、地面后,方可让猪进舍。
(5)生石灰
生石灰又称氧化钙,加水配制成10%~20%石灰乳,用于猪舍墙壁、栏杆和地面等的消毒。也可以将生石灰撒在阴湿地面(猪场大门处)、粪池周围和水沟处消毒。
(6)高锰酸钾
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细菌、病毒具有杀灭作用。常用0.1%高锰酸钾溶液用于猪乳房消毒,黏膜创伤、溃疡、深部化脓创的冲洗消毒。
(7)双氧水
即过氧化氢,常用3%溶液用于化脓创口、深部化脓疮及坏死灶等的消毒。
(8)新洁尔灭
是一种表面活性消毒剂,应用新洁尔灭时,不能与肥皂同用,因为抵消了消毒作用。常用0.1%溶液,用于手、皮肤、手术器械、黏膜及工作服的消毒。浸泡器械时,应加入0.5%亚硝酸钠,以防生锈。
(9)福尔马林
就是40%甲醛溶液,有极强的还原性,可使蛋白质变性,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用于猪舍熏蒸清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5毫升、水12.5毫升、高锰酸钾25克。先把福尔马林和水放一个容器里,再加入高锰酸钾;甲醛蒸气迅速蒸发,人必须快速退出。消毒时间最好24小时以上。特别要注意的是先放福尔马林和水,后放高锰酸钾,按这个程序进行,不允许颠倒。
(10)龙胆紫
常用1%溶液,对组织毒性小,无刺激性,有收敛拔干作用。常用于皮肤和黏膜发炎感染、溃疡面及脓肿排出脓汁之后的消毒。
(11)漂白粉
本品是一种白色粉末,带有剧烈氯气味,有强的杀菌作用和除臭能力。
10%~20%漂白粉溶液,用于猪舍、运输猪的车船、环境、粪便、土壤、污水等的消毒。
1%~3%澄清液用于食槽、水槽、用具等消毒。
(12)草木灰
灰2千克、水10千克混合,煮沸2小时,用麻袋等物滤过,备用。用时加2倍热水稀释,用于喷洒或涂擦猪舍地面、栏杆、用具、污染场地等的消毒。本品是一种碱性溶液,杀菌力很强。
?机械消毒是养猪生产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消毒方法,也是实现猪场全面消毒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包括清洁、冲洗、通风等。机械消毒,可清除现场大量的粪便、体表脱落、饲料残渣及其他污物等有机物,为下一步消毒工作提供了依据。主要用于高温、干燥、紫外线消毒等物理消毒。根据不同消毒对象,可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
高温消毒,对大多数病原物进行高温消毒,对大多数病原物都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对于耐煮和一般金属器械,可采用煮沸消毒,一般金属器材也可进行烘烤、灼烧;而不方便拆卸的器械、地面、墙壁等,可采用喷火消毒;病死畜禽的尸体,以及无价值物品,可以进行焚烧处理。养猪场栏舍,采用蒸汽消毒,相对湿度为80%-100%的热空气能携带较大的能量,遇上消毒物品冷凝成水,释放出大量热能,从而实现消毒。
?紫外消毒剂常用于室内消毒,具有高效杀菌、广谱杀菌等优点,操作维护简单,成本低廉。但紫外光长期照射,对人体有害,猪与人均不宜长期接触紫外线。猪舍采用紫外光对其消毒,每次5分钟为宜,可适当延长无菌时间。装紫外线消毒灯,需要注意不能照射的角落。采用日光照射,通过高温和自然紫外线杀灭病原,适用于易拆卸器具的消毒,以及衣物等。通风换气是猪舍中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除了可以调节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外,还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是猪舍环境控制的重要工作环节。
?养猪场每天都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特别是猪粪便中含有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如果这些有害气体在猪舍内长期蓄积,对猪的健康和生产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正确的通风可以通过气流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室内的病原菌,加速舍内水分的蒸发,保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