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注意今天的时间:2020年9月5日,非洲猪瘟爆发距今已经2年的日子了。
再请大家注意这样几个事实:1、新冠疫苗至今还没面世;2、国内大中型养猪场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开始规划、布局、扩能;3、农村零散养猪户正在涌入生猪养殖行业;4、生猪存栏量数据正在一天天增长;5、猪市均价基本没有上涨,仅在目前价位做微幅震荡。
综上因素,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未来的养猪业,前景扑朔迷离、弱势的概率较大。
以上仅是我个人观点,正确与否,均愿看到你的意见!
前段时间,生猪在非洲猪瘟疫情的侵扰下,损失惨重,生猪行业受到重创,直接导致了猪价和肉价的飙升。有幸躲过一劫的生猪养殖户因此也赚得盆满钵满,但大多数的养殖户却是苦不堪言。
后来疫情形势有所缓解,但由于供不应求的矛盾巨大,所以猪市价格仍然没有回落;再加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养猪的帮扶补贴措施,这又极大刺激了养殖户们纷纷重操旧业,再次涌入生猪养殖行业,希望能够赶上这波高价行情,实现东山再起的愿望。
但其实养殖户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虽然猪市价格很高,但投入成本也不低,仔猪价格、饲料价格等都是处于历史高点,这样冲抵下来的结果,目前养猪虽不会亏损,但能获得的利润空间也是有限。
以上还仅是前期进入养猪行业的情况,如果你准备在目前才开始进入养猪行业,那你考虑过养猪的投入成本吗?考虑过市场供需矛盾正在缩小的问题吗?考虑过猪市价格会不会出现大跌的可能性吗?考虑过疫情会不会卷土重来的问题吗?
如果连这些因素你都没有思考过,那我劝你还是考虑清楚了,多方调研以后,再谨慎做出决策吧!农民朋友挣钱本就不容易,看好你的钱袋子比什么都重要!不知大家会不会也是我这样的思考?
总之,如果时间退到去年,那我会推荐你去养猪,但毕竟现在已经是2020年的下旬了,各方面的因素都决定了猪价不可能再继续上涨了。所以这时候你想规模性的养猪,风险实在是太大。
不过有2个养猪模式你可以去尝试:一是在农村进行零散养殖土猪,投入和风险都会小很多;二是背靠大中型养猪场,与他们合作进行养殖,虽然利润会低很多,但是比较稳健,你不需要承担多少风险。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如果你有兴趣,欢迎关注我进一步详细探讨!
养猪的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牧原股份(002714)、温氏股份(300498)、正邦科技(002157)、新希望(000876)、大北农(002385)、天邦食品(002124)、巨星农牧(603477)、神农集团(605296)等
本文核心数据: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周期性仍较为明显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呈显周期性特征,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明显,一般3-4年为一个周期。所谓猪周期是指遵循“母猪数量减少——生猪供应减少——猪肉价格上涨——母猪补栏增加——生猪供应增加——猪肉价格下跌——母猪去产能”的一个循环,市场价格机制推动产能变化是猪周期的成因。
以往发生猪肉价格大幅失衡,国家层面会通过政策、资金、行政手段等方式促使猪肉价格尽快回调。自2021年9月起,国家坚持以预警调控为主,通过抓住“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指标进行生猪产能调控,平滑猪周期的波动,未来猪价或将减少大幅波动,整体较为均衡。
猪肉价格处于最新一轮周期调整后的低位
2000年以来,全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如下波动周期:2002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各为一个完整周期,大周期中也存在若干个小周期。最近一次猪周期发生在2019-2021年,2019年受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出栏下降,猪价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均价涨幅较大。2020年,虽然产能在逐步恢复,但因为前期产能去化幅度较大,因此2020年生猪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全年猪价在高位波动。2021年,产能基本恢复,市场供应明显回升,猪价快速下跌,目前猪肉价格处于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在2021年7月开始进行能繁母猪去产能,能繁母猪数量连续下降,目前能繁母猪处于合理水平。
政策积极响应猪周期波动规律并逐渐侧重长效调控
2019年非洲猪瘟爆发,猪瘟防疫事关生猪产业健康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肉食品保障,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推出一系列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措施。短期政策包括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增加信贷支持、压实猪瘟防疫工作等,长远性政策包括制定生猪产能管理方案、制定猪瘟疫情防疫方案等。
展望未来,政策对于生猪养殖的管控更侧重长效机制、提前预警,未来几年生猪养殖行业价格波动有望相对平滑,而商业化育种实现品质改良将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猪价短期上涨属正常反应,缺乏长期上涨动力
从2019-2022年全国生猪存栏量变动情况来看,在经历2019年非洲猪瘟时期,生猪存栏量显著下滑,导致猪价明显上涨。2020年生猪存栏量仍未恢复以往水平,故全年猪价在高位波动。2021年以来,生猪存栏量已基本恢复猪瘟前水平,供给充足,猪价下滑。
进入2022年以来,生猪存栏量有波动下滑的态势,从价格上看,2022年4月以来猪价呈现上涨态势,表明行业不断推进去产能后市场价格迎来回暖。但整体来看,目前生猪存栏量仍处于历史高位,生猪存栏量充足,中长期涨价难以持续。
而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从能繁母猪到肥猪出栏需要10-11个月养殖期,即能繁母猪的数量能够影响10个月后生猪出栏数量。2019-2021年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不断上涨,主要是非洲瘟疫之后的产能扩大;2021年7月拐点以来,能繁母猪开始进行去产能,连续9个月产能不断下滑,截至2022年5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92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2.2%,产能正常,处于绿色区域。
2022年4月以来猪价上涨,更多是产能调减后市场的正常反应,但随着5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回升,且能繁母猪仍处于合理区间,未来猪价缺乏进一步上涨动力。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未来的前景比较好。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我国养猪业正由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养猪业转变,无论是养殖模式、区域布局还是生产方式、生产能力都在发生显著变化。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劳动力成本增高、原种依赖进口、疫病严重、环保压力大、饲料资源匮乏等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