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尿素是一种含氮量非常高的化肥,主要可以给农作物提供生长所必须的氮元素,起到促进作物生长、促进作物在生长期新梢的发育、杀灭害虫等功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尿素肥料可作为基肥、追肥、叶面肥施肥,常用来调节花量、疏花疏果、防治害虫、做饲料添加剂、水稻制种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尿素肥料的作用与功效吧。一、尿素肥料的作用与功效
尿素属于氮肥的一种,它是典型的酰胺态氮肥,含氮量46%,也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应用比较广泛,那么尿素有什么作用和功效呢?
1、促进作物生长
尿素中的氮元素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而如果农作物缺氮肥后,会表现在植株颜色较淡,基部老叶变黄;作物的茎细且弱小;分枝或者分蘖少,作物出现早衰现象;如果是果树出现缺氮肥的现象,会导致果树的果小、果少、果皮厚、硬等现象。
2、促进作物在生长期新梢的发育
在作物的生长阶段,对作物施用尿素,可以促进作物(特别是果树)新梢的发育。对作物使用尿素,可以促进作物叶片含氮量,加快新梢的生长并能抑制花芽。
3、杀灭害虫
尿素作为叶面肥施用,能为作物补充肥料的同时,杀灭害虫。将尿素与洗衣粉用清水溶解以后对作物进行叶面喷施,可以快速对作物补充肥料的同时,对一些害虫进行有效灭杀。对菜青虫、蚜虫、红蜘蛛等软体害虫的杀灭性能达到90%以上。而尿素作为中性肥料,易被叶片吸收,而且对作物的损伤非常小。
二、农用尿素的用途有哪些
在农业方面,尿素作为一种肥料,用途有很多,主要用途有以下几种:
1、施肥
(1)尿素属于中性速效性氮肥,可以用作基肥、追肥、叶面肥,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促使植株枝繁叶茂。
(2)尿素如果想要用作种肥,种子和尿素应当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接触。
2、调节花量
苹果小年,在苹果树开花后5-6周左右,叶面喷施0.5%尿素溶液,连续喷洒2次,可以提高叶片氮含量,加速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分化。
3、疏花疏果
桃树的花器对于尿素比较敏感,在喷洒8-12%尿素溶液后,7-14天以内,即可实现疏花疏果。
4、防治害虫
按照尿素:洗衣粉:清水=4:1:400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叶面喷洒,可以防治果树、蔬菜、棉花等作物上的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害虫。
5、做饲料添加剂
对于6月龄以上的牛,3月龄以上的羊,可以在日常饲料中添加尿素。一般情况下,尿素用量不宜超过日粮干物质1%,也可以按照每100kg体重添加15-20g尿素的比例使用。
6、水稻制种
在水稻孕穗盛期和始穗期的时候,使用1.5-2%尿素溶液喷洒父本或母本,提高父母本的异交率。
一、优先考虑主要作物在施用时,应首先考虑种植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如小麦、玉米),而对于荞麦等次要作物,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适当少施或者甚至不施,有针对性地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
二、用作基肥或追肥尿素适合用作基肥和追肥,一般情况下不作种肥用。因为尿素容易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根系的生长,严重时会使种子失去发芽的能力。
三、用作秋肥对于旱地,尿素秋施较春施的效果要好得多。据相关试验显示,在相同条件下,秋施可以使尿素当季利用率比春施提高10.8%以上,如果施用尿素时,再配合有机肥和其它化肥的施用,效果还会更好。
四、用作根外追肥尿素是酰胺态肥料,是有机物,中性,不含副成分,对作物茎叶烧伤很小,尿素分子体积小,易于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尿素本身有吸湿性,容易被叶片吸收,尿素往叶内透入时,引起质壁分离的情况少,即使发生也会很快恢复。所以尿素作根外追肥比其它氮素肥料的效果好。根外喷施尿素的浓度、时间,随作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每亩每次施用尿素0.5-2.5公斤;每4-5天一次,2-3次即可。
五、提前追施
尿素施入土壤后,先经土壤微生物作用,水解为碳酸氢铵,方可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应当提前追施。
六、深施履土尿素在土壤中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碳酸铵,碳酸铵很不稳定,在土壤中或土壤表面分解形成游离氨,易挥发损失,所以施用尿素时应当深施履土,履土深度一般10厘米左右。
七、尽量雨后施用尿素吸湿性能好,在旱地实施追肥时要尽量安排在雨后,以便肥料迅速溶解,被土壤吸附,同时也可以使部分肥料通过叶片吸收,提高肥效,减少损失。
八、早晨或傍晚施用和其它氮素肥料一样,尿素的施用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最好是雨后或阴天,切忌在晴天(或中午)气温较高时施用。
九、配合其它化肥施用尿素属于单元肥料,施用时应和磷肥或其它化肥配合使用,这样既可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同时也能发挥肥料之间的协助作用。
十、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尿素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是提高尿素肥效的一项有效的措施,可以取长补短,缓急相济,提高肥效,节约化肥,促进微生物活动,改善作物营养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等,从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农家肥以优质猪粪为最好,一般情况下,尿素与猪粪的比例为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