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栽培技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19:51:29
字号:

小麦繁育与种植

小麦的栽培技术

小麦的管理大致分为四块:一、播前准备;二、冬前管理;三、春季管理;四、后期管理

一、播前准备

1、肥料

依据是国家作物施肥指导意见。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氮肥(N)14~16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4~6公斤/亩。结合豫北和浚县土壤情况K不用在撒施(06年我做了此类课题,由于一直秸秆还田,K肥充足)底肥需(18N:46P)二铵50斤,追肥(46%)尿素50斤。

2、种子处理

辛硫磷+多菌灵或小麦种衣剂拌种,用量根据产品的说明来用。如用机械拌种,用辛硫磷+多菌灵效果最好、成本低,杀虫及防病理想。由于合作社没有机械,只用小麦种衣剂,全部人工来完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人工完成必须注意种衣剂与水的比例与现场监督搅拌均匀,播种前一星期来做这个工作,要晾晒不能暴晒,种子充分吸收这些农药,种子干燥即可。

3、深耕整地

整地要求:①深耕深度15~30厘米;②土地平坦;③上虚下实。注意事项:土壤板结或者由于地面过车太多,地面坚硬如石,需先深翻,然后旋耕,耙出来的地同样可以达到整地要求;如果土地深翻后晾晒时间过长表面出现白色大硬块,旋耕下,耙出来的地块依然漂亮。

旋耕适合沙性土壤或者抢播种。

4、播种

播种期是寒露到霜降前。有一句谚语:“寒露播种最及时”。抢墒播种的话可以提前三四天。由于在浚县前年前期流转老百姓土地有的就深耕过早,墒情不好,抢墒播种。去年就很顺利从寒露开始播种霜降前播种完。播种前一定调试机械,不然在地里太耽误时间。

二、冬前管理

从播种到起身期这一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年前(从出苗到越冬)和年后(返青期到起身期)。

1、冬灌水 日平均气温稳定3~4度,达到夜冻日消。墒情好或者苗弱不适合浇冬灌水。由于所在合作社浇水是大满灌需提前浇水,从11月份中旬开始浇水,半个月后正好浇完,这时正是开始夜冻日消的时间。如果地里有蚜虫必须浇冬灌水,这个情况比较特殊,前期温度异常高去年11月上旬发现麦苗根部有蚜虫发生,经过虫情调查50点有10点就发生蚜虫,采取的是五点取样法,二百亩地为一单位,打药不理想都在土壤表层根部,只好浇冬灌水。

2、苗情调查

分蘖有两个高峰期:年前11月底至12月中下旬是分蘖盛期和2月底三月初。如果年前或年后调查一次即可,主要指导来年的水肥管理。采取五点取样,二百亩地为一单位,一米双行调查主茎的叶片数、分蘖头数,根系数(在这点里随机拿10个麦苗查根系数)。鹤壁小麦返青期2月15号,春节过后我做的调查,在这个返青期前两天开始调查,两个人用了四天。水肥适合时期:壮苗拔节期、弱苗返青期,旺苗拔节期后。

3、病虫害防治 从返青期到起身期是防治病虫最好的时机,今年特殊,天气干燥,经过调查病虫害结合农业局病虫情测报决定不打农药。除草剂采用机械喷洒,从起身期开始2月25号开始打除草剂,3月20前必须结束。选用都是复配的除草剂,这样除草范围广。除草剂需注意事项:小麦拔节后是不能打除草剂,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三、春季管理

从返青起身期到抽雄这一阶段。

1、水肥管理 按苗情标准执行浇水施肥时期,弱苗返青期,壮苗拔节期,旺苗拔节期后。由于合作社水利设施落后,土地面积大,不能按理论指导实践,从三月初开始浇水施肥,三月底结束。尿素一次全部撒施,亩用量50斤。

2、群体调查 三月底四月初在原有的点上继续调查看群体有多大,调查内容同上(苗情五点取样)

3、病虫害防治 四月初打药有麦苗都已经拔节,全部人力背壶打药,现场要监督,杀虫剂氯氰菊酯、乐果和杀菌剂叶面肥掺着打,粉剂和乳油搭配不会发生反应,农药只要酸碱性一样就可以掺着。主要防治蚜虫和粘虫。叶面肥最佳时期是后期5月后半月,考虑到费工只有掺到农药里。

四、后期管理

从抽雄开花到成熟这一阶段。

1、水肥 5月份需要及时浇水,合作社拥有的土地正在修路,以修路为主,种地为辅,墒情差,5月中下旬老天下场及时雨,下透了,不用在浇地了。麦黄水必须在收获前15天浇完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墒情的土地不需要浇否则会贪青。

2、去杂 去杂工作分两次:①抽雄开花期②灌浆期。过高过低明显与群体不一样一定要拔掉,不能留在地里把它带到地边。去杂需考虑人工问题。本合作社有长工不需要考虑这块只是需要交待如何去杂,经常种地的老百姓都懂得这些东西。

3、收获 籽粒形成分三个期:①乳熟期 籽粒有很多水分和糖分未转化成淀粉,籽粒一掐有股白色水;②蜡熟期 此期灌浆停止,小麦最适宜收获时间时期是蜡黄末期期,籽粒颜色呈坚硬,手捏不能成片状,九层熟十层收,此时收获产量最高;③完熟期 现在都是机械收割,老百姓懒得晒粮食,麦穗头耷拉,成弯曲状。机械此时期开始收获,十层熟九层收。

4、测产 在原有的点上继续调查,这时需要调查内容是麦穗数,从中随机选出10个麦穗 ,然后乘以小麦品种的千粒重,以此算产量。

在种植小麦时,哪些措施对提高小麦产量有帮助?

提高小麦的产量,是提高种植小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我曾经问过很多种植小麦的朋友,怎样让小麦高产稳产,许多的朋友都会回答:“良种加肥料”,这种说法显然是有道理的。每一年都有高产的小麦品种出现,挑选优良品种,是小麦达到高产最简单的手段之一,有不少人觉得,多施化肥,小麦就容易获得优质高产,其实并不完全是,今天就来看看,在种植小麦时,有哪些措施对提高小麦产量有帮助吧。

1施用化肥改为化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

这几年种植小麦,有许多的村民朋友愈来愈重视化肥的施入,施用化肥简单方便,效果快,效果好,化肥的用量越来越大,但伴随而来的便是,小麦并没由于化肥的用量提升,而产量进一步地提高。

换句话说化肥用量多了,小麦的产量达到了一个使用化肥提高产量的短板,有机质含量的不够,严重危害小麦的产量进一步提高。要想小麦进一步地提高效益,应改正重视化肥,忽视有机肥的问题,追施有机肥,适度配合化肥使用,才可以使小麦的产量进一步提升。

有机肥包含的类型非常多,例如各种各样作物的玉米秸秆进行破碎还田,当初还田的农作物秸秆,容易导致土壤“漏风”的出现,危害小麦的正常生长,必须处理小麦漏风难题,配合施用控释肥,花生麸,或是充足沤肥的猪粪等,克服了因单施化肥产生的缺点,为小麦提高产量是得分的。

2施入肥料肥效快应改为控释较好的肥料或是改为分期施入肥料

施肥方法中,一次性施肥的方法俗称“一炮轰”,种植小麦,以前是最经常选用的一种施肥方法,这种方式省时省时省力,但当下提高产量的效果并不是太明显,“一炮轰”的上肥,是基肥也可以是施肥,基肥挑选控释比较好的肥料,施肥挑选速效性好的肥料。

小麦成长期可达到7个月上下,磷酸二铵的肥效一般能达到4个月上下。高效控释尿素溶液4个月上下。小麦比较喜欢基肥,在小麦年之后抽穗孕穗期使用的基肥较多,“一炮轰”上肥,难以在这个时候给小麦给予充足的氮元素,还需要在年之后小麦抽穗前进行施基肥,1亩地10千克上下,进行开沟施入。

3灵活掌握小麦浇水

为了提高小麦的耐旱耐寒的工作能力,对小麦适度地浇过冬水十分必须,碰到严冬,在晚间结冻,大白天消溶的情况下,进行浇过冬水,有益于土壤贮备发热量,增强小麦的御寒工作能力。黄淮地区的小麦,有众多朋友立冬前不浇灌,导致小麦草受冷害出现。小麦立冬前浇过冬水,应该要把握时机,土壤中水份达到60%之上不浇过冬水,小于50%下列必须浇过冬水。

小麦生长中后期忌洪水,尽管有句俗话叫:“小麦中后期管理方法水为先,一天到晚见湿别见干”,小麦灌浆必须一定的水份,注浆以后,小麦上端净重比较大,依然进行浇洪水,便会导致小麦容易出现倒苗,造成限产。

4注意更换小麦新品种

传统的种植小麦,大多数以自己留种为主,小麦尽管遗传比较好,但长期性自留种,也会导致种性衰退,小麦在受粉的全过程之中,在所难免有当然混种杂交,再一个,新的小麦品种五花八门,立即地更换适宜本地域种植的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获得优质高产更为简单的对策之一,不可以彻底只盯住老种类,通过试验的优良品种,会更为有益于高产。

挑选新的小麦品种时,除开要掌握小麦种的含量和纯净度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大规模种植以前,观查该小麦品种在这里两年试验种植之中,是否能持续达到高产稳产,才可以确定是不是大规模种植。

5改浅耕或不耕为深翻耕

小麦根茎喜爱松散富饶的土壤,提灌便捷,更适宜种植小麦,有许多的地区种植小麦,不进行深松土地资源,反而是浅耕栽种,有些甚至是不农用地,直接播撒小麦种,时长一长,下一层土壤退化,土壤透气性差,小麦扎不下去根,导致小麦产量一直提不上。

但凡高产的小麦田,全是每一年深松土地资源一次,一般深松25~30厘米,与此同时施入充足沤肥的有机肥,化学农药等。特别是通过秸秆综合利用的土地资源,也是要深松。

6对多年复耕种植小麦的田块,进行合理倒茬轮作

小麦属于禾本科作物,反复一直在同一块地里边种植禾本科作物,产生的有害物质愈来愈多,会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生长,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能明显地提高小麦的产量。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73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