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硬件条件。一是农场规模要足够大,只有几十亩地的中小型农户显然是无法达到要求的,需要有连成片的基地,面积不少于2公顷。二是企业的经营结构和收入结构也有严格规定,需要公司盈利经营5年以上,并且农产品销售额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证明是从事农业农产品生产销售的经营主体,才有资格参加评选。
2、需要满足生态多样性的条件,要具备整体性、协调性、循环再生多样性。龙泽宇农的农场大约一半的土地用于粮食和蔬菜的种植,另一半土地则用来养殖,做成生态区。形成了有机整体,整个农场包括林地、草坪、畜牧区、杂粮区、蔬菜区,农场有两个养殖鱼塘,旁边有草坪区,还有林树小灌木,非常契合自然的生态环境。生态农场非常看重生态多样性,要求每一公顷土地平均养一头牛、四头猪二十多只鸡鸭。龙泽宇农的农场大约16—17公顷,除了水产养鱼,还按照比例养了骡子、驴、猪、牛等很多家畜。
3、环境保护。土壤、水、空气三种,需要检测合格,达到国家的GB5084-2005和GB15618-2018标准,同时,农场附近的污染源也有严格规定。“如果附近10公里20公里有化工厂或者重污染源,是肯定不行的。”
4、各项指标的记录。农场用的肥料农药,需要上溯查三年记录,看是否有违禁的东西,是否满足生态环保的条件。二是农事记录,农场出产的农产品,从育苗到最后采收,种植的所有过程,还有中间都使用了哪些东西,用量多少,有没有超标,每一样用品都要追溯来源,购买厂家都要记录在案,包装也要求使用食品级包材。三是销售记录,一个农场,不管使用了什么样的高科技,农产品的产出总是有一定量的。还有一项是技术记录,比如种植信息,在种植过程中使用过哪些技术等等。
如何栽培旱稻,有哪些技术?
一,播种期和栽培密度
①播种期
植物从南向北引种时,可适当延期播种;由北向南引种时,可提早播种。
②栽培密度
植物从南向北引种时,可适当密植,以提高由南向北引种植物的抗寒性:当从北向南引种时,则要适当增大株行距,便于通风以利植物生长。
二,苗期管理
①从南向北引种,在生长季后期,适当减少浇水,同时在苗木生长季后期,应少施氮肥,适当增加磷肥、钾 肥等 ,?有利于促进组织木质化,提高抗寒性。
②从北向南引种,为了延迟植株的封顶时间,提高越夏能力,应该多施氮肥和追肥,增加灌溉次数。?
三,光照处理
①从南向北引种,在苗期遮去早、晚光,进行8~10h短日照处理,可使植物提前形成顶芽,缩短生长期,增强越冬抗寒能力。
②从北向南引种,采用长日照处理以延长植物生长期,提高生长量,增强越夏抗热能力。
四,土壤?pH?值
①从南向北引种时,选山林隙地微酸性土壤试栽种。适当浇含有硫酸亚铁鳌合物等微酸性的水,或多施有机
肥,从而改良北方碱性土壤。
②从北向南引种时,适当施生石灰以改变南方土壤的?pH?值,保护植物正常生长。
五,防寒、遮阳
①从南向北引种植物,在苗木生长的第一、二年的冬季要适当地进行防寒保护。②从北向南引种的植物,为使其安全越夏,可在夏季搭荫棚,给予适当的遮荫。
六,种子的特殊处理
①种子萌动时,进行低温、高温和变温处理,可促使种子萌芽。②种子萌动以后,进行干燥处理,有利于增强植物的抗早能力。
七,引种某些共生微生物
引进松类、豆类等植物时,廋文?生的土壤微生物。
具体有如下几种技术:x0d1.整地播种:酸性土壤种植旱稻较好。种植前土层深耕20厘米左右,整平耙细,除尽杂草、残茬,采取全层施肥法,耕整前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5~25公斤。如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每亩施25公斤,还应加尿素5公斤或硫酸铵10~15公斤。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瘦、品种而定。一般亩产500公斤稻谷吸收氮8.5公斤、磷酸4.4公斤、氯化钾1.8公斤。 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和点播,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播种前必须浇透底墒水,分厢做畦。播种量因品种、土质、肥水条件而异,一般每亩5公斤左右,6月15日前播种完毕。播种必须精细,盖土约2~3厘米厚,过深、过浅均不利于出苗和生长发育,尤其是过深时出苗率低、分蘖力弱、穗子小、产量低。x0d 2.杂草防除:旱稻田杂草较多,苗期能否有效防除杂草是旱稻高产的关键环节。在播后苗前可喷施一次封闭型旱稻专用除草剂,如丁草胺、旱稻专用除草剂1号等;在苗床期可选用触杀专用型除草剂处理,如苯达松、敌稗等。要注意选用针对性强的除草剂,否则会影响稻苗生长。x0d 3.水分管理:旱稻种植并非不需要灌溉,尤其在自然降水较少的北方地区,水源条件是旱稻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旱稻需水的关键时期是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等。旱稻每生产1克干物质需水300克,全生育期需水400~500立方米(移栽稻需水800~1000立方米,玉米需水320~370立方米)。因此,生育需水期应补充水分,以保证旱稻的正常生长。播种时必须浇透水,才能保证出苗整齐。如采用盖膜栽培则可免去中耕除草等管理措施,但应在孕穗期、抽雄灌浆期喷灌或淋窝浇水,以促使植株穗大粒多,提高产量。不采用覆膜栽培的应在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扬花灌浆期采取淋窝浇水的办法补充水分,以保证植株的正常发育,夺取高产。x0d 4.病虫害防治:6月中旬到7月,即稻苗3~6叶期应注意防治稻蓟马,7月下旬到8月初注意防治稻苞虫,8月中、下旬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一代盛发期在6月中、下旬,二代盛发期在7月中、下旬,应狠治一代,挑治二代。稻瘟病的主要防治时期在抽穗前后,一般在始穗和齐穗时各施一次药(三环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