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水方量计算方式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19:35:27
字号:

1、计算灌溉面积:高标准农田的灌溉面积是指实际种植作物的有效面积,不包括道路、沟渠等无法种植作物的区域。

高标准农田水方量计算方式

2、计算作物需水量:根据高标准农田所种植的作物种类、生长期、生长状态等因素,确定作物的需水量。

3、计算灌溉水量:灌溉水量是指灌溉过程中需要供给农田的水量,它等于作物需水量与灌溉效率的乘积。

4、计算高标准农田的水方量:高标准农田的水方量是指灌溉高标准农田所需的水量,它等于灌溉面积与灌溉水量的乘积。

主要作物净灌溉需水量

1、渠道防渗

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是我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2、管道输水

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损失。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管道输水。

3、喷灌

利用管道将有压 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

4、微喷

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型喷灌形式,利用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的。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可增产30%以上, 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可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

5、滴灌

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

6、覆膜灌

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

7、痕灌

痕灌节水技术能耗更少,节水更多。尤其是能够突破在常规节水灌溉很少涉及的荒漠化治理、矿山修复、城市绿化等领域的发展,能为解决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水资源危机作出贡献。

扩展资料

农业(包括日益活跃的园艺行业)作为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用水大户,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意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一直沿用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但随着水资源短缺与需水量逐年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大水漫灌正逐渐被注重精确灌水的现代节水灌溉模式所取代。

现代科学灌溉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缓解地下水开采过量、地壳下沉的严峻局面,同样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与精确施肥的有机结合,改善农作物、果树等的生长条件,提高单产和果实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百度百科-农业灌溉

百度百科-节水灌溉技术

一、作物净灌溉需水量IN计算公式

作物净灌溉需水量是指农作物在生育期内必须依靠灌溉来补充的水量。作物净灌溉需水量等于生育期内作物需水量与有效降水量之差(刘钰等,2009),即

IN=ETc-Pe+?w-G(4-2)

式中:IN为作物净灌溉需水量,mm;Pe为作物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量,mm。ETc为农作物生育期需水量,mm;G为农作物生育期内的地下水补给量,mm;由于灌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较深,故地下水补给量可以忽略。?w为农作物生育期始末的士壤储水量变化量,mm,若忽略不计此项,作物净灌溉需水量可由IN=ETc-Pe近似确定。

二、有效降水量的确定

对于旱作物,有效降水量指保持在作物根系吸水层中供蒸发、蒸腾所利用的降水量,即降水量减去径流量和深层渗漏量。其值大小与次降水量、降雨强度、降雨延时、士壤质地、降雨之前的士壤湿度、农作物种类、生育阶段及田面条件等有关,通常由灌溉试验站农田水量平衡实测资料确定。由于旱地一般有田埂或畦埂,因此不易产生较大的地表径流,只有在降水较大的季节会产生深层渗漏。深层渗漏量可以利用时段内的初始储水量、时段末士壤储水量、降水量和作物需水量来确定,有效降水量可以通过时段内的水量平衡方程确定(刘中培,2010),即

Pe=P-R-Fd (4-3)

式中:pe为有效降水量,mm;p为降水量,mm;Fd为由于降水入渗超过士壤最大储水能力产生的深层渗漏量,mm。对于农作物全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如果历年分次计算,它是极其复杂的一个问题。因此,在农田灌溉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下面简化方法,即

Pe=σP (4-4)

式中:σ为降雨有效利用系数,其值与一次降雨总量、降雨强度、降雨延时、士壤性质、作物生长、地面覆盖程度和计划湿润层深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通常根据实测资料确定。

三、作物净灌溉需水量计算

泾惠渠灌区主要农作物生育期内多年平均有效降水量及净灌溉需水量列于表4-7至表4-10,灌区冬小麦作物蒸发蒸腾量较大,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相对较少,农田灌溉需水量较大;棉花作物蒸发蒸腾量较小,生育期有效降水量相对较大,净灌溉需水量最小。作物生育期内总有效降水量采用总降水量乘以降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方法来确定,冬小麦生育期内降水分布比较均匀,一般无暴雨发生,其降水入渗深度基本在1m深士层之内,冬小麦有效降水量近似等于其降水总量,总降水有效利用系数取1.0。夏玉米和棉花生育期内的降水有效利用系数见表4-8。

表4-8 灌区玉米、棉花生育期内的降水有效利用系数σ Table4-8 precipitation effective utilization coefficients of corn,cotton in birth period

灌区冬小麦、夏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历年种植面积见图4-1。由图4-1可知,灌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由于其他果蔬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棉花种植面积锐减。

图4-1 泾惠渠灌区主要作物历年种植面积 Fig.4-1 Main crop area over the years in Jinghui Canal Irrigation District

采用2005年灌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统计资料,分别估算典型年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和油菜的总净灌溉需水量,年际之间可能存在变动,但变动幅度不会太大,其结果见表4-9。

表4-9 泾惠渠灌区主要作物净灌溉需水量的估算结果 Table4-9 Net irrigation water requirement of main crops in Jinghui Canal Irrigation District

续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7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