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芝的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19:13:25
字号:

姓名 : 吴凤芝

吴凤芝的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任教专业 : 农学-植物生产类

在职情况 : 在职

性别 : 女

所在院系 : 园艺学院

所教课程 : 蔬菜高级营养学 ,设施园艺学进展,设施园艺与蔬菜生理生态

研究方向 : 设施园艺与蔬菜生理生态和蔬菜安全生产技术 在《园艺学报》、《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土壤学报》、《plant and soil》和《Allelopathy Journal》(SCI)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1部,主审全国统编教材1部,参编4部,主编校内教材1部,获各类科研奖励4项,其中,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获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专利1项。

代表性著作 : 《 园艺设施工程学》,主编,校内本科立项教材,东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无公害出口蔬菜关键技术》,主编,黑龙江省科技出版社,2004《 蔬菜栽培学》, 主审,全国高职高专教材,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3

代表性论文 : 1. 设施蔬菜轮作和连作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2. 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053.土壤微生物RAPD分析体系的优化研究 ,生态学杂志,2004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盐分胁迫下自毒物质与土壤微生物间的互作效应研究,国家基金,2008-2010,30万

2.设施园艺退化土壤修复的栽培制度研究,国家支撑计划,2007-2011,15万

3.蔬菜作物间作模式及土壤修复机理的研究,“863”项目,2008-2010,2万

4. 轮作方式对黄瓜土传病害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国家基金,2006-2008,26万

5.自毒物质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国家基金,2004-2006,20万

6.设施果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Nyhyzx07-007,农业部行业项目,2007-2010,26万

7. 酚酸类物质对连作黄瓜自毒作用的机理研究 ,国家基金,2001-2003,18万

8.设施蔬菜土壤环境变化规律及调控技术研究(浙大主持),国家重点基金专题,2003-2006,15万

9.西瓜土传病害与土壤微生物相互关系研究,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7-2009.3万

10.寒地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黑龙江省重点攻关,首席专家,2007-2009,12万

11.设施无公害蔬菜配套工程技术研究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2002-2004,8万

10.设施蔬菜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其病原菌变化动态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03-2005,3万

11.根系分泌物对黄瓜土传病原菌的影响,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2003,3万

12.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土壤因子研究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995-1997,1.8万

11.设施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与黄瓜产量品质相关性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博士后基金

2004-2006,4万

13. 自毒物质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土传病原菌的影响,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基金,2003-2004,2万

14. 温室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02-2003,国家攻关(山东农大主持),4万

15.节能日光温室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专家决策系统研究与应用, 哈尔滨市科技攻关,2002-2004,8万

16. 酚酸类物质对黄瓜盐害缓解作用的研究,哈市科技局培养学科后备带头人基金,2005-2007,2.4万

17.设施园艺土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哈市重点攻关,2008-2010,50万

18.盐分胁迫下自毒物质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1531018,教育厅项目,2008-2010,2万

19. 轮套做西瓜减轻病害的土壤微生物学机理,博士后落户基金,5万

20. 盐分胁迫下黄瓜根系分泌物与土壤微生物的交互效应,东北农业大学创新团队基金,17万

21. 黄瓜-小麦套作体系中的化感作用及生态效应,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2009-2011,20万

22. 黄瓜连作障碍各因子的交互作用及其调控,国家“973”项目子专题,2009-2011,50万。

科研获奖

1. 黄瓜根系分泌物及其化感作用,2007,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

2. 设施无公害蔬菜配套工程技术研究,2005,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黑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3. 职技高师学生师范素质培养途径研究,2002,省高校人文社科二等奖,排名第5

4.《设施园艺学》多媒体课件,2004,东北农业大学首届多媒体课件评比二等奖,排名第1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主要论文

1. 北方黑土土壤16S rDNA 扩增体系的优化,李秋红,吴凤芝,土壤学报,2008,45,(2):341-347

2. 抗感枯萎病黄瓜品种的病理组织结构学研究,马艳玲,吴凤芝,刘守伟,植物保护,2008,34,(1):81-84

3. 不同基肥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吴凤芝,于高波,刘博,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3):576-580

4. 小麦和大豆茬口对黄瓜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吴凤芝,王学征,潘凯,应用生态学报,2008,19(4):794-798。

5. 盐胁迫下苯丙烯酸对黄瓜根际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吴凤芝,刘静,杨阳,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26(5):390-392

6. 光氮及其互作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袁野,吴凤芝,周新刚,中国蔬菜,2008(8):11-14

7. 轮套作对黄瓜根际土壤细菌种群的影响,吴凤芝, 王澍,杨阳,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2)2717-2722

8. 高浓度CO2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的影响,邹春蕾,吴凤芝,刘守伟,中国蔬菜,2008(11):14-17

9. Effects of Cinnamic Acid Application on The Contents in Cucumber Plants and Soil. Wu Fengzhi, Wang Xuezheng, Wang Shumei, Zhou Xingang, Allelopathy Journal (SCI), 2007, 20(2): 263-270

10. Effects of Sugars on Germination and Mycelium Growth of Fusarium Oxysporum. Wang Xuezheng, Wu Fengzhi,Han Xue,Allelopathy Journal (SCI), 2007, 20(2): 339-346

11. Effect of p-hydroxybenzoic and cinnamic acids on soil fungi (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cumerinum) growth and microbial population, Wufengzhi,Wangxuezheng,Allelopathy Journal(SCI),2006,18(1):120-140。

12. Allelopathic effect of root exudates from cucumber cultivars on Fusarium oxysporum, Wufengzhi,Hanxue,Wangxuezheng, Allelopathy Journal(SCI),2006,18(1):163-172.

13. Effects of continuous cucumber cropping and alternative rotations unde r protected cultivation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Yao huaiying, Wufengzhi, Plant and soil(SCI) ,2006,284:195-203.

14. Effect of exogenous cinnamic acid o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lasmalemma in cucumber seedlings, Feng-zhi WU and Feng-ming MA, Allelopathy Journal(SCI),2006,18(2):287-298

15. Effects of Phenolic Acids on Growth and Activitices of Membrane Protective Enzymes of Cucumber Seedlings,Wu fengzhi,Huang caihong ,Zhao fengyan ,Agricututal Sciences in China,2002,Vol.1 No.8 900-904.

16. Effects of exogenous cinnimic acids on the growth and physio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cucumber seedlings, Chen li xin,Wufengzhi, Agricututal Sciences in China,2005,4(10):747~751.

17.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RAPD condition for soil microbe of black soil, JIAO Xiaodan, WU Fengzh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al University, 2006,13(2):116~120.

18. 潘凯,吴凤芝,枯萎病不同抗性黄瓜根系分泌物氨基酸组分与抗性相关性.生态学报,2007, 27, (5):1945-1959

19. 吴凤芝,王学征,设施蔬菜连作和轮作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中国农业科学,2007, 40(10): 2274-2280

20. 张景云,吴凤芝,盐胁迫对黄瓜不同耐盐品种膜脂过氧化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中国蔬菜,2007(7):12-15

21. 吴凤芝,赵凤艳,姜佰文,苯丙烯酸对土培黄瓜幼苗抗氧化酶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土壤通报,2007,38(4):741-744

22. 吴凤芝,王学征,黄瓜与小麦和大豆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007,34(6):1543-1546

23. 设施蔬菜轮作和连作土壤酶活性的研究,吴凤芝,孟立君,王学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4)554-558

24. 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吴凤芝,潘凯,应用生态学报,2005,16(5):915~918

25. 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吴凤芝,阎秀峰,马凤鸣,生态学报,2004,24(7):1335~1340。

26. 苯丙烯酸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吴凤芝,潘凯,马凤鸣,园艺学报,2004,31(2):183~188。

27. 酚酸对黄瓜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吴凤芝,黄彩虹,赵凤艳,中国农业科学,

2002,35(7):821-825。

28.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进展,焦晓丹,吴凤芝,土壤通报,2004,25,(6):789~792

29. 土壤微生物RAPD分析体系的优化研究 , 焦晓丹,吴凤芝,生态学杂志, 2005,25(8):921~924

30. 黄瓜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吴凤芝,孟立君,文景芝,中国蔬菜,2002(50):26~27

31. 不同抗性黄瓜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病原菌的影响,韩雪,潘凯,吴凤芝,中国蔬菜,2006(5):13-15。

主要著作及教材

1. 蔬菜连作障碍研究进展,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03

2.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参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邹志荣,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04

3.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参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马承伟,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04

4. 生态学,参编,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主编,林文雄,科学出版社,2007.10

5. 园艺设施工程学,主编,校内本科立项教材,东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6. 无公害出口蔬菜关键技术,主编,黑龙江省科技出版社,2004

7. 蔬菜栽培学, 主审,全国高职高专教材,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3

8. 栽培设施工程技术,参编,全国高职高专教材,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9. 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管理指南,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8.12 1. 组合式根系分泌物收集装置,王玉彦,吴凤芝等,实用专利,申请号200820090461.2

2. 一种克服黄瓜连作障碍的伴生栽培法,吴凤芝,潘凯、刘守伟,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209578.2

3. 生态型土壤修复剂,王玉彦,吴凤芝等,发明专利,申请号200810209579.7

十二月蔬菜歌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

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西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

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我们知道,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吃蔬菜可以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越冬的菠菜必须要在深秋时节播种,等到正月的时候,才能长得绿油油的;二月则是羊角葱上市的季节,羊角葱也叫发芽葱,因为刚发出的新叶酷似羊角,所以叫羊角葱。

三月的韭菜品质最佳,最有营养,吃了对身体大有好处。四月几场春雨过后,一根根嫩绿的竹笋会从泥土里钻出来,香嫩可口,最为鲜美。

五月,黄瓜上了人们的餐桌,在初夏的艳阳里,为我们带来一丝清爽。六月,葫芦刚刚长成,炒上一盘,清香可口。

七月是茄子成熟的季节,大大的头沉下去,所以说是头朝下。而八月的辣椒成熟透了,红得像火,也迎来了人们收获的热情。

九月柿子又红又甜,最为可口。十月的萝卜赛人参,家家户户忙着买萝卜,萝卜炖汤最适合补身体。

冬月,就是十一月,老百姓开始囤积大白菜来过冬。腊月,就是十二月,这时候就有大蒜苗了,绿油油,香喷喷。

这些有趣的蔬菜谚语,你都记住了吗?当然,这些谚语只是总结了常见蔬菜的生长时间,并不代表其他时间吃不到。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几乎可以让我们随时吃到想吃的蔬菜。但我们还是应当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吃时令菜,这样才符合自然规律,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6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