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猪业在某种程度和100年前一样,依然是散户的天下。他们不仅缺乏科学的喂养方法,还给猪喂食地沟油和抗生素。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中国养猪业可能还不如100年前。
猪是许多中国人的老朋友。在人口密集,资源紧张的古代中国,饲养成本低廉的猪贡献了自己的酮体,成为了中华民族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对猪的渴求与日俱增。从70年代末至今,中国人均猪肉消费增长了7倍左右,达到40公斤每年,而一个美国人一年只能吃掉27公斤猪肉。中国每年生产五千万吨以上的猪肉,是美国猪肉产量的五倍。
这个世界上的每两头猪中就有一头被送上中国人民的餐桌。
而在数天前的一次直播中,丁磊直言不讳道:中国的养猪业停留在100年前的水平。
这一评论激起了广大网友的愤怒,他们认为这个说法言过其实,是在“诋毁中国养猪业“,“一竿子打死了整个养殖业”。
其实丁磊只是指出了业内人士心照不宣的一个事实:中国的养猪业效率低下、质量不佳、几乎毫无管控。
以至于双汇为了更方便地进口美国猪肉,在2013年收购了美国第一生猪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这一举措背负着卖国骂名,但实属无奈之举:中国养猪业发展确实不尽人意。
而在中国,三家领先的养猪业大佬,温氏、牧原和这三家企业年出栏量总和仅有2000万头,只占中国每年生猪出栏量3%不到;普通人能够吃到的多数猪来自年出栏量500以下的散养农户、小型养殖场。
中国农民有散养生猪的传统,在商品化农业在农村发展起来之前,积肥是猪最重要的经济用途。猪食性杂,由于中国农村人力成本低,不需要付出额外的物质成本,只要因地制宜地收集一些农业副产品,农户便可以散养一两头猪。
化学肥料的出现让积肥丧失了经济意义,猪不再是农村家家户户固定的家庭成员。散养猪成为了一种商业行为,目的在于出售生猪,换取收入。
100年来,中国的养猪业自然不是完全没有进步。不过在滥用药物等方面,中国的养猪业可能确实还不如100年前。
养猪行为不是霸总之间新的潮流。
首先,我先来废话一下。
养猪这个话题,我相信在这两年,大家都比较了解,因为养猪能养出?首富?,而这个?首富?是我们河南人,我给他竖一个大拇指。
像2019年开始,我国限制了进口的肉类和其他产品,所以肉类和蔬菜类都有了小幅度的上涨。
因为进口肉类没有流通道,我国对食物的需求量又多,也导致了供不应求,所以这两年做农产品的老板都发了一波不小的财。
像丁磊养猪,这也是好几年的事情了,他是我国互联网大佬,也是曾经的?中国首富?,向杨笠养猪,我还真不是太了解。
好了,我的废话完毕,给你比个小心心。(比心)
对于标题中的问题,我有以下回答。
一、养猪行为是霸总之间新的潮流吗?我认为养猪不是他们之间新的潮流,因为养猪这个东西早就流行了。
像养猪,如果没有专业的设备和专业人才是不能大批量的去进行养殖的,而养猪这个问题没有十几年的技术沉淀,也不是说成功就能成功的,说养殖就能养殖的。
像大佬养猪,我估计有的是爱好,有的是想染指一下农产品。
要知道,互联网的格局已经初步的形成了,而实体经济像养殖类,虽然也是比较挣钱,但是比较分散,所以大佬纷纷入局,争抢这块市场也是可以了解的,毕竟都想挣钱。
二、为什么养猪?要知道,养猪和养牛、养鸡一样,都是属于养殖类的,也都属于食品易消品。
对于养牛和养鸡来说,投入的性价比不是太好,因为养牛的话,投入比较大,养鸡的话,投入虽然不大,但是利润比较小,所以养猪比较合适。
像养猪的利润和投入,相比较其他养殖种类来说比较有性价比,投入少、收益大,所以大佬养猪,应该也是看中了这个利润吧。
三、我的看法。我的看法很简单,就是如果你想做养殖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养殖猪,因为我国对于猪肉的需求比较大,而猪相比于其他养殖种类也是比较好养殖的。
如果你要养殖猪的话,我个人建议去大厂学习一下,再决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一些风险。(比耶)
如果对此回答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