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水产饲料和普通饲料有什么区别?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12:18:09
字号:

功能性水产饲料是指为了提高饲料品质或增加饲料用途而生产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水产饲料,功能性水产饲料中添加了增强动物机体免疫能力、调节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发生、促进机体康复的功能性成分。功能性饲料应用在功能性水产饲料中可以改善养殖动物的生产性能或健康水平,提高饲料吸收率, 降低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最后达到保证养殖动物快速、健康生长的要求, 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功能性水产饲料和普通饲料有什么区别?

通常根据功能性饲料的功能上的差异,将它们分为药物饲料和保健饲料。其中药物饲料又可以分为预防性药物饲料和治疗性药物饲料,它们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防病治病的药物制成,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疾病,平时较少使用,只有在疾病流行季节才根据病情来合理使用。保健饲料则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功能性的添加剂制成,它们主要是用于动物平时的保健和一些机能的调节,通常不具备治疗疾病的功能,不能代替药物使用。

普通饲料则不具备这些功能。

苗种培育

苗种放养前,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夏季鱼苗池需注意水体中藻类生长过盛引起气泡病,要及时调节水质,控制藻类丰度。鱼苗及时分池,防止生长规格差异过大,肉食性鱼类出现大吃小的现象,分池前后做好抗应激、防缺氧和消毒工作。

水质调控

夏季持续高温,水体昼夜温差大,水产动物代谢旺盛,底层水易缺氧,底质环境恶化严重,水质变化快。要及时进行水质调控,确保养殖环境稳定。

●适量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一次,水位保持在1.5-2米,加注新水时,尽量避免将底质冲起。

●加强对池塘水环境的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测,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换水、增氧等应对措施;注意监控养殖池水溶氧,勤开增氧机,谨防养殖鱼缺氧、浮头,增氧机的使用应当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优激灵”具有络合毒素、增强抗应激能力、稳定藻相等多重功效,早已成为不少养殖户调控水质和培育苗种的“香饽饽”

●高温期间经常改善池塘底部环境,可以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会加快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分解,促进养殖水体中有机物的循环,保持水体状况良好。

饲养管理

选用恰当适合的饲料、采取科学合理的投喂,是夏季健康养殖的重要环节。

●夏季昼长夜短,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投喂全价配合饲料。

●饲料要保持新鲜、无杂质、不变质;投喂次数和投喂饲料量要根据天气、气温、养殖水体水质、养殖鱼体规格等不同因素,做出合适判断并及时调整。晴天可多投喂饲料,阴天尽量少投喂饲料,雷雨天气时不投喂饲料;上午、中午可多投饲料,傍晚尽量少投喂饲料,晚上一般不投喂饲料;投喂饲料量以达到养殖鱼类7-8成饱为宜,每次投喂掌握在1-2小时吃完为宜。“斯大灵”具有诱食促生长、保肝护胆和提升肠道免疫的作用,在饲料中添加斯大灵不仅能促进养殖品种的健康生长、也能降低养殖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目前已在多地得到成功应用

●夏季持续高温,会出现表层水温度较高但下层水温较低的情况,易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出现应激反应。可以通过设置遮阳设施、逐渐加深池塘水位、使用低温水降温等措施减少水体温差,保持水体温度相对稳定,避免水产养殖动物因高温出现应激反应。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6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