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丰城市东南部丰水上游,距丰城市区60公里的铁路镇与蕉坑乡交界处,以紫云山谷地故名。水库始建于1958年8月,1960年3月竣工使用。有主坝一座,副坝六座,拦截丰水流域面积81.5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库总流域面积11.5%。总库容量1.16亿立方米,占全市库容总量的16.22%,有效库容7420万立方米,占全市有效库容总量的19%。修建大小灌溉渠道148米,共长238公里,其中总干渠1条长47公里,分支渠147条长191公里,可灌农田16万亩,占全市水田面积的14.36%。库坝后建有发电站一座,装机容量1260千瓦,并配有一组防汛无线电台,汛期向省直至中央防汛指挥部传递水位情况。
1959年施工时,进行技术革新,试制成功“动力牵引高坝运土卷扬机”,日可卷土上坝1008立方米,比人工担土提高工效148倍。11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一事迹。12月25日,国家农业部、农业机械部、水利电力部联合在丰城召开全国水利工作现场会。会后,先后有28个省市水利代表团前来参观学习,一时名扬全国。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内河航运的大动脉。近50条支流可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总长2.59万千米总长为6020公里。其中水深2.74米以上的航道9700千米;水深3米以上的航程长达3000千米,海轮还直通距河口395千米的巴吞鲁日。除干流上游和伊利诺伊河、密苏里河1月—2月结冰外,全年皆可通航。
谈论新奥尔良,就不能不回顾一下这个城市的历史。新奥尔良被历史学家称为是“建在一个不可能的地基上的一个不能不建的城市”。 第一个不可能,是说她的地质结构不适合建造城市----70英尺以内没有岩石结构,全部是淤泥。第二个不能使说明的她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从那时候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各个方面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来到密西西比流域的法国探险家叫Rene Robert Cavalier, Sieur de La Salle。他顺着密西西比河从加拿大漂流经过新奥尔良。时间是1682年的4月(又有说1680年4月)。他宣称整个河套流域(从Appalachians到落基山脉)为法国殖民地并命名为路易斯安娜。这个命名是为了荣耀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他的奥地利皇后安妮(anne)。由于特殊的地理结构,法国人自1682年开始一直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建立城市。一直到1718年,才由法国人Jean Baptiste La Moyne, Sieur de Bienville正式建城新奥尔良作为路易斯安娜的首府。当时人口250人。其实那会儿的新奥尔良只不过是个象征。法国人称她为“Isle d'Orleans”。被密西西比河水,湖泊和沼泽包围着的一个不折不扣的岛。除了建城期间,法国投资建设新奥尔良了6年左右,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是掠夺:以几乎为零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直到1763年法国与英国和西班牙的战争战败,新奥尔良被割让给西班牙之后,新奥尔良才真正的开始繁荣起来。拿破仑“革命”使得新奥尔良和路易斯安娜短暂的回到了法国的统治之下(1802年),可是由于拿破仑政府当时的财政危机,于1803年明码标价卖给了美国政府。新奥尔良的人们听说从西班牙的管辖之下回到法国不到3个星期,突然得到通报:自己已经是美国人了。转换门庭之快可见一斑。屈指算来,已经快200年了(今年是2002年)。那时候的新奥尔良人口总数为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