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除桉树外还适合种哪些速生树?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6 11:01:25
字号:

广西地区在我国是很南方的地区呢,因为这里的气候是比较湿热的,它比较适合生长,速度比较快的树木,适合一些热带观赏性植物,但是说想要起到绿化的作用,更多的适合一些杨树安树。

在广西,除桉树外还适合种哪些速生树?

澳大利亚有一种树木,这种树木类似于我国的杨树,木质是差不多的,不过这种树木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它最高的时候可以长到白米高,所以说提供的木材也非常的多,只不过这种树木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它每年消耗的水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据说这种树木一年可以消耗75吨的水,对于我国北方地区来说是不太适合的,但是对于南方那些多的地区是可以尝试种植这种树木的。

杨树在我国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是因为杨树它的生长适应能力非常强,无论是在荒芜的大西北,还是说在普通的丘陵地区,还是在南方这样的地方,它都能够正常的生长,而且它的生长周期比较短,通常3~5年就可以正常的作为木材去销售,水渠道的水土固定能力也非常的强,所以说杨树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杨树也有很多的品种,有的比较适合于西北地区,比如说胡杨有的比较适合于北方地区,就是家里种的普通的杨树,南方地区也有它固定的品种。

在种植树木的时候,应该整体性的去考虑环境的作用,比如说水比较多,然后周围也没有大面积农田,它就比较适合生长,那些蓄水量比较大,生长速度比较快的是的树木,如果说周围有大面积的农田,不能够生长这种扎根性特别强的树木,因为它会影响农田农作物正常的生长,所以说要仔细挑选种植的品种,也可以适当的尝试从国外引进一些适合我国气候种植的同纬度植物。

河田是全国的严重水土流失区。由于历史的林权纠纷,大规模的砍伐林木资源、纵火烧山以及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四十年代初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被列为全国三个重点水土保持试验区,素有火焰山之称。1983年普查流失面积19.23万亩,占山地面积55.4%,流失面积之大、程度之严重居全国之首。

河田镇严重的水土流失,曾引起政府与各方的重视。四十年代初,国民党政府曾在河田建立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水土保持有益的探索。建国后,党和政府组建了水保机构,动员和带领社会各界做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1983年,原省委书记项南的重视和支持下,省农业厅、林业厅、水电厅、水保委、林学院、林科所、龙岩行政公署和长汀县政府等八大家分别挂钩治理,利用国家补助,以工代赈,实施生物措施为主,农业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为辅,以煤代柴等方式,闯出一条以草灌先行、草灌乔结合,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路子。项南书记还结合河田情况和实践经验对河田水土流失治理总结出水土保持三字经:责任制,最重要,严封山,要做到,多种树,密植好,薪炭林,乔灌草,防为主,治抓早,讲法治,不可少,搞工程,讲实效,小水电,建设好,办沼气,电饭煲,省柴灶,推广好,穷变富,水土保,三字经,永记牢。

1998年,河田朱溪河流域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汀江流域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耕地改造2000亩,投资50多万元兴建朱溪桥头坡,种草500亩,城关学区、广电局、河田学区、河田二中、中学等有关部门在河田投资种植果树1000余亩。

2000 年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把长汀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治理列为2000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拨款1000万元,龙岩市政府配套资金174万元。坚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实行标本兼治,实施封禁,推广改燃节柴,加大猪-沼-果生态模式建设力度,走出一条治理水土流失与经济发展的新路子。2000年共青团省委投资117万元在河田镇游坊村建立青年世纪林500亩,主要种植杨梅等果树,治理面积1000多亩。全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9万亩,其中封育治理37292亩,种树种草3127亩,种果1535亩,果园改造1258亩,崩岗治理43处,乡村道路、果园道路31.7公里,蓄水池171口,沼气池 705个,排洪沟22.6公里,煤补2581户,建立水保监测站一个。

1988 —2003年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万余亩。河田的生态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昔日的火焰山已披上了绿装,到处是一派绿浪滚滚,花果飘香的景象,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5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