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园林局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 不忘初心 紧跟党走,我局党支部决定在全局组织集中开展“ 把广大市民对优美城市生活环境的向往作为我局奋斗目标,全力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主题调研活动。
城市园林绿化是以城市发展为依托,将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理念融合在一起,实现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目前,园林绿化已然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净化空气、美化城市环境、减少噪音等功能,是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和提高城市绿化有着积极的影响。要最大化地发挥城市绿化作用,就要不段提高园林养护管理工作。但在目前,我市园林养护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不断总结园林管理养护中的注意事项就显得十分重要。园林局党支部结合本次市委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 活动,采取基层调研、发放征求意见函、设置意见箱、召开交流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共搜集整理出意见建议9条。按照调研实施方案的要求,党支部针对以上意见建议逐条梳理后制定措施并及时整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主题
把广大市民对优美城市生活环境的向往作为我局奋斗目标,全力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二、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努力打造蓝天碧水、街绿城美的生态园林城市。截至目前,城市绿地率45.03%;
绿化覆盖率4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44平方米。
(一)编制工作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机遇,牢牢把握“山水园林、秀美宜居”特质,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多规合一”为目标,2014以来,我局聘请北京林业大学编制与修编了《平泉县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新版绿规更加注重深挖生态潜质,传承历史文脉,构建山水交融、以绿为底、城布其中、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
在中心城区,构建以公园、绿道绿廊、老城区绿地和城市文化景观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城市绿地系统。并着手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中心城区绿地防灾避险规划》和《绿道绿廊专项规划》,使我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有了总抓手。
实施严格的绿色图章制度,实现了城市新建项目园林参与联合审批,出台《平泉市绿化管理办法》、《城市绿地养护管理细则》、《平泉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专业队伍进行绿地精细化管理,对境内273株古树名木全部建档立卡,建立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数据库。规划的编制和各项管理办法的落实,为我市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标准建设公园、城市绿地
1 、公园绿地提档升级,全面提升绿化水平
近几年来,我市加大园林绿地建设力度,城市绿量逐年攀升。实施了公园绿化、道路绿化、鲜花造景、单位小区绿化、景观提升等60余项园林景观工程,共栽植乔灌木25万余株,宿根花卉3万平方米,立体绿化1500延长米,摆栽鲜花10万余盆。截止2018年底,建城区绿化覆盖总面积836.25公顷,绿地面积770.07公顷,公园绿地面积202.22公顷。
相继新建完成紫林公园、祥宁公园、瀑河景观带彩虹桥以北工程、五道坝至南门桥瀑河景观带工程、华北物流区域生态修复项目;
瀑河生态治理工程已建设完成绥远大街至彩虹桥段,绥远大街以北正在施工中;
瀑河、西河交汇区域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正在施工中 ;
同时在市政府西侧建设月季园、芍药园各一处,共栽植花卉 6.84万墩,打造了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从2014年至今我市财政共投资约9000余万元用于城区绿化建设,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 12.44平方米,真正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园林城市要求,使我市居民有充足的健身游憩的好去处,魅力平泉美誉度持续提升。
2 、绿道绿廊建设
我市按省市安排积极完成绿道绿廊建设,五年来累计完成绿道绿廊建设 30.2公里,其中新建驿站3座;已完成东山公园驿站建设,文魁公园驿站建设正在施工中。增加了绿道指示牌20余套、岔道指示牌30多个、里程墩60个、石桌石凳100余套等设施,极大的方便了人们出行,完善了绿道设施。
3 、单位小区绿化建设
近几年结合“五进”和“提升完善工程”,我局对市区内的单位、老旧小区和街道进行拆墙透绿、见缝补绿、破硬增绿,对20多个老旧小区、30余家单位及10余条街道进行改造和提升。在主要街路和节点栽植异型松、文冠果、黄柏、云杉、刺槐、爆马丁香等大型景观树木100余株,在小区、单位和街道共栽植乔灌木5万余株、绿篱1万余延长米、垂直绿化7000余延长米、花卉1万余平米。通过改造提升,增加了绿量,提升了单位小区的景观效果。
同时,对新建的单位、小区加大监管力度,以创建省、市园林单位、小区为载体,新建单位、小区、居住区绿地率均大于35%,严格审批验收住宅小区的绿化方案。如避暑山庄集团、盛世新城、金茂尚城、香泉左岸、五号公馆、滨河世家等单位和小区绿地布局、功能分区合理,乔灌花草相互结合,花草配置层次分明,落叶与常绿配置适当。
4 、强化创建工作,全民爱绿氛围逐渐形成
我市已于2014年获得“国家园林县城”称号;
泽州园获得“五星级”十佳公园称号;
滨河游园获得省级“三星级”游园称号;
避暑山庄集团、行政中心、黄土梁子中学、城北小学、卧龙明德小学、迎宾小区、双星二期等获得省级单位、小区称号;
文魁公园获得市级“三星级”公园称号,今年正在申报“四星”;
金世纪家园、府佑新城、盛世新城、金茂尚城、四五七处、舒适公司等获得市级单位、小区称号。
(三)精细化管理
1 、进一步加强绿地养护管理。 一是做好园林植物艺术修剪和造型。乔灌木重点去除抹芽和萌蘖;
球形灌木形状饱满、圆润;
地被绿篱的修剪,做到绿篱地被和灌木内膛通风透光,不同地被植物之间的界限清晰,模纹线条流畅、层次分明;
草坪的修剪高度一致,边缘整齐。 二是做好春季植物病虫害防控。对绿地植物进行全面的病虫害检查,重点加强对松材线虫病、蚜虫、吉丁虫、介壳虫的防控工作。及时清除病枯木和病虫害危害严重的苗木,采取生物试剂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措施,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提倡运用生物农药、生物制剂和无公害防治方法,切实减少农药使用造成的天敌伤害及对土壤、水源、空气的污染。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强化单位和居住区病虫害防治意识和防治责任,保护绿化成果。 三是做好绿地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守园林作业有关安全规定,规范作业的人员操作,切实保障作业安全;
对树木扶架、绿地内井盖、栏杆、牌示和浇灌设施等进行及时维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 、大力推进生态化景观建设。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我市“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发展定位,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推进海绵型城市建设。在公园绿地建设中通过下沉绿地、透水铺装等建设,维持和恢复城市绿地与水体的吸水、渗水、净水能力,充分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绿地景观水体的雨水调蓄功能。 二是充分利用城市水系资源,实施生态化改造,合理栽植水生植物,对水系周边进行全方位绿化美化,营造优质园林景观。建成一批集生态、防洪、观赏、游憩等功能于一体的滨河公园、景观带和城市湿地公园。 三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适当引入果木,不仅丰富景观类型,而且保留城市自然生态和田园风光。
三、调研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调研。在党支部的指导下,由园林建设科和绿地管护科的负责同志到城区逐地块进行绿地建设调查,共查找出问题三个。一是绥远大桥桥头闲置绿地需要绿化;
二是中央悦城售楼中心外侧闲置绿地需要绿化;
三是城区行道树需要补植。
( 二)发放征求意见函和设置意见箱。与有工作业务往来的相关单位共发放征求意见函10份,设置意见箱1个,目前未收到任何意见和建议。
(三)召开研讨交流会。由党支部牵头组织开展了 “查找我们在工程建设和绿地管护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从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使命担当、履职能力和为民情怀等方面问题”的第2次研讨交流会议,并邀请市第一巡回指导组的几位领导到场督导,本次研讨会议共收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6条。一是需要做好绿化养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是应加强平时的看管和检查工作;
三是应提高养护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是城区行道树与住户、商户之间的矛盾;
五是园林与交警、公安部门之间工作协调的矛盾;
六是园林与电力、公交部门之间工作协调的矛盾。
四、调研整改措施和成效
(一)压实单位责任,强化绿化理念。城市绿化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我们都是这项工程的受益者。各责任单位要将城市绿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按照相互配合、密切协作的工作要求,组建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工作网络,形成市级主导、部门联动、上下配合、整体推进的格局。同时,要深入宣传发动,开展多形式、多视角、全方位的绿色理念的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们发放城市绿化相关法律法规、绿色文明城市倡议书,为城市绿化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二)适地选择树种,丰富绿植种类。一是引进观赏树种与本地树种相结合,本地树种经济实惠,易成活,成林快,适当栽植,可提高城市绿化效果,展现森林城市的魅力。二要注重乔灌草的合理配置,灌木要以常绿、彩色和花期长的为主,我市冬春季长,除常绿灌木外,适当考虑彩色灌木的栽植,多植彩色灌木可以改变冬春的城市单一色调,确保我市绿化增密、增层、增彩。三是绿化带要同一品种相对集中,多品种依此排序。道路植树不必强求划一,既可常绿、阔叶间隔,也可一个路段一个树种,包括有观赏价值,又适宜城市环境的果树也可栽植,提高生物多样性。
(三)加强绿色保护,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增加执法力度。城管、园林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管,采取分组、分片形式,加大日常巡查力度,重点对全市范围内景观道路、公游园绿地进行排查,对未经许可侵占破坏绿地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大对破坏绿化成果、干扰城市绿化工作的查处曝光力度,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发现一处,查处一处、惩治一处,曝光一处,让损坏绿化成果的行为没有立足之处、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加强对城市绿地、沿河绿化带的管养,探索建立相应的认建认养、冠名捐赠等工作机制,实现对城市绿色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
(四)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撑。城市绿化“三分种植,七分管护”,因此,要想使我市绿化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就要成立一支素质过硬的园林管护队伍。要组织实施培养和发展园林人才的攻关计划,加快对相关单位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负责人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对那些长期工作在城市绿化施工一线的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在学历上和专业上可以适当放宽,倾力打造我们自己的园林工程师;
对要不定期的组织业务骨干到优秀国家园林城市参观学习城市绿化工作经验,并要求学习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比性,让我市从中受益。
关于家乡水资源的调查报告范文
想要知道一些情况或事件时,我们常常要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写调查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家乡水资源的调查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水资源的调查报告1
前言: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水是生命之源”。由此可知道水对人类的生活有多重要。如果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于世;如果没有水,那么植物就不能生存,大自然的“空调”也将关闭。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据资料介绍,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亿人口正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口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到20xx年,还将增加8个国家。在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有108座。造成缺水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二是水体污染。在我国每年排放污水总量360亿吨,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库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下去。水资源的污染及短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我们家乡的水资源状况如何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决定以 “生命之源――水”为基础,设计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对家乡的水资源进行一次调查。
一、调查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我国水污染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作用,是同学们都来关心,保护家乡水资源。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要原因。
二、调查过程
1、调查时间:20XX年5月1号-3号;
2、社会调查的地点:农林大学闽江段;
3、调查对象:农大段闽江
4、调查方法:询问居民、现场试验、实地考察 、查找资料
5、调查组成员:魏梦伟、林奖、李星桦
6、调查内容:
对农林大学闽江段的江面的垃圾堆积程度、闽江江水清澈或污浊程度、闽江重金属污染情况、福州工、农业对闽江的影响等
7、调查过程:
第一步:我们花了1天的时间进行了实地调查,绕了农林大学这段的闽江来回的观察以及询问了在这江岸路上的行人们。
第二步:然后网上查找了有关闽江近几年来水污染情况和其具体污染数据。 第三步:对我们调查的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得出结论以及对闽江水污染问题提出建议。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1.水资源紧缺:
我国如今的水资源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国虽有水量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仅23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1998年我国人均水量为2251立方米,预测到20xx年我国人口增至XX 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立方米。专家预言,20xx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20xx年我国缺水将达400亿立方米到期500亿立方米。供水量不足,给城市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我国部分山区、草原、滨海和海岛还有6000万人口和4500万头牲畜饮水本分困难。每年的农业收成和工业产值都因缺水造成重大损失。水资源的总量严重短缺。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2.水资源污染:
关于水资源污染现象我们着重调查了我们学校周边的闽江:
(1)农大段闽江江面污染情况
经过我们一天的实地调查发现在农大段闽江这数千米的范围内江面上漂浮的垃圾非常的多,有的是从这段上游漂流下来的生活垃圾。
(2)还有在这段学校区人口众多,学校这一路上许多推车卖小吃、烧烤的一到晚上热闹非凡,也留下了一地的垃圾和污油水,有的就就地倒入了闽江;另外,在附近的居民有的也习惯性的将一些垃圾投入了江中。
(2)闽江江内有机污染情况
根据市环保局的检测数据我们发现福州城区内对内河水质监测表明,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pH是福州城区内河的主要污染项目,它们的污染负荷占全市内河的90%以上闽江有机污染比较突出,其中氨氮的污染尤为严重,监测河流氨氮年均值均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关于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分析:
1).一些地区不顾自身的水资源条件,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一些缺水城市也在热衷于建设大草坪、水景观;有的.城市甚至认为推进节水会影响投资环境,把低水价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有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没有充分重视节水问题,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
2).节水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城市在开发新水源上,舍得投入大量资金,却不重视节水,更舍不得投入,一方面国家和人民花巨资给城市调水,另一方面水却在白白的流失。据对408个城市的统计,20xx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系统(自来水)的管网漏损率平均达21.5%,全国城市供水年漏损量近100亿立方米。
3).水价改革不到位,不足以促进节约用水和污水再生利用,节水器具难以推广;污水再生利用缺乏市场条件,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缓慢。水价对企业供水成本的有效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成本和水价相互攀升,导致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正常运行。
4).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节水意识不强,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气。
5).供水企业改革进展滞后。供水企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政企、政事不分,依赖政府思想严重,核算管理粗放,缺乏节水降耗的内在动力。
2.关于闽江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1).污染祸首是畜禽养殖业
畜禽养殖业污染产生量大、处理和利用率低,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据不完全调查测算,去年全省畜禽养殖污水年产生量为6亿吨,排放的氨氮、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分别是工业废水的17.9倍和14.8倍,生活污水的4.36倍和4.25倍。全省每年平均每公顷农田施用氮肥393公斤、磷肥143公斤、农药39.6公斤,氮肥施用量远远超过全国化肥施用量警戒线(每公顷225公斤)。 据初步分析,我省化肥流失进入水体的总氮、总磷分别占各类污染来源的40.1%和36.3%。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调查表明,在闽江流域各断面均检出30多种有机氮、有机磷除草剂和杀虫剂。
2).污水处理厂普遍超标排放
据悉,去年我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较低,污水处理率为39.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个百分点)。目前闽江流域兴建的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超标排放的现象,超标主要有粪大肠菌群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在该流域已建成的生活垃圾处理场均不同程度存在外排渗滤液和地下水超标现象。此外,目前该流域生活污水排放和污水管网不配套也影响了闽江的水质。
3).滥建水电站使自净能力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闽江流域大中型水电站达29座,还有大量小水电站,仅南平市范围内就有已建、在建和拟建小水电站183个,其中大部分没有办理环评和环保审批手续。
在闽江流域大量开发水电站改变了流域的自然特性,使江河一定程度上变为湖库,水流减缓,水体自净能力明显下降;另外,大部分电站没有按要求保证最小的下泄量,也是造成水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4).持续干旱闽江水质富养化
持续干旱少雨使流域水量明显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闽江的水质。从去年以来,受罕见的持续干旱少雨的影响,导致闽江流域水量明显减少,水流变缓、水体污染、水质富养化客观上为水葫芦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导致目前闽江流域许多地方水葫芦泛滥。
5).闽江流域企业污染出现反弹
据了解,目前闽江流域分布着大量排污口,在这些排污口中,日排10吨以上废水的工业排污口有676个,省有关部门调查发现,闽江流域部分工业企业出现污染反弹现象,存在擅自停运污染治理设施、私设暗管、偷排漏污水入江等现象。 据我们调查者段江面垃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这段将有的江岸改成了游园沙滩或向里添沙石不符合生态园林以及导致有许多的不文明市民和游客将垃圾丢入了闽江。许多沿江个别畜蓄养殖场,在利益驱使下直接向闽江排污等等问题,导致了闽江水质大幅度下降;另外闽江人为库泊化,不符合生态规律。水口水库建成后,上下游的水质都变差了。水电对水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引水式电站,这样厂坝之间的河道形成脱水段,从而影响该河段的水生态环境;水电站为了调峰,停机蓄水不泄流、泥沙运动规律等。据调查农林大学的污水处理站运行时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南区站在下安建设期间已停运,处理水质难以达标以及设施老化处理污水效果差和老校区的雨污河流系统导致了排入闽江的污水中的污染物指标不过关还带入了一系列的地表垃圾,这也是这农大这段闽江被污染的一个重大原因。
四.建议:
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针对要让我国的水重见晶莹,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1. 宣传节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2. 我们中队成立“护河劝导小队”,对污染水资源行为进行劝告。
3. 生活节水:
①提倡循环用水;②推广节水器具;③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4. 农业节水:
①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②转变作物品种,多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5. 工业节水:
①提高水的利用率;②要求污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
6. 希望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并增加投资,兴建绿色工程。
部门行动
①环保部门全力整治
闽江水质逐年下降的问题已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10月28日,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常务副省长黄小晶已就此作了重要批示。11月1日,接到批示后的当天,省环保局就迅速派出省环保局分管领导赶赴三明、南平、福州市,组织沿江环保部门进行调查。
②省环保局着手编制保护规划
目前省环保局已着手编制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并建议省政府调整充实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织编制并批准实施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办法,要求闽江流域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分年度落实整治措施。
五.结语:
主要包括:此次调查的收获,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今后改进的措施等。
家乡水资源的调查报告2一、调查目标:
一基本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我镇水污染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作用,使同学们都来关心、保护家乡水资源。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二德育目标:
1、通过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2、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增强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们调查、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2、培养同学们深入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调查过程
1、调查时间:20xx年8月
2、调查方法:询问长辈、现场实验、实地考察
3、调查组成员:董胡蝶、董颖颖、卢可盈、任周鸿猷、蒋莹等
三、调查结果:
时间:10年前
水的颜色:无色
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
河道大小:一般性大小
水上漂浮物:有,基本为水草等水生植物
现在基本无色,某些地方呈现黑色
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
好多河道变窄,河床升高
有白色垃圾、生活垃圾(衣物、食品等)
a、水样分析:
b、生活用水调查分析
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临河居民有随意将生活垃圾倒进河道中的现象;
家庭节水意识不强,一水多用现象比较少见,节水器材的使用率较低;
c、农业用水调查分析
由于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的增加,导致水中生物锐减,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为严重,有水质变坏的现象。
d、工业用水调查分析
某些工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水质变差,水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四、建议
针对家乡水资源已经受污染的现状,针对要让家乡的水重见晶莹,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1、宣传节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2、我们中队成立“护河劝导小队”,对污染水资源的行为进行劝告。
2、生活节水:
⑴提倡循环用水。
⑵推广节水器具。
⑶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3、农业节水:
⑴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⑵转变作物品种,多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4、工业节水:
⑴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耗水量,
⑵要求经过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5、希望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并增加投资,兴建绿色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