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植的技术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5 11:33:19
字号:

1.定点、放线

园林树木栽植的技术有哪些?

(1)行道树定点放线的方法

道路两旁成行列式栽植的树木称行道树。要求栽植位置准确、株行距相等,一般是按设计断面定点,在有路牙的道路上以路牙为依据,没有路牙的则应找出准确的道路中心线,并以之为定点的依据,然后用钢尺定出行位,大约每10株钉一木桩(注意不要钉在刨坑的位置之内)作为行位控制标记,然后用白灰点标出单株位置。

由于道路绿化与市政、交通、沿途单位、居民等关系密切,植树位置除依据规划设计部门的配合协议外,定点后还应请设计人员验点。在定点时遇下列情况也要留出适当距离(数据仅供参考):

①遇道路急转弯时,在弯的内侧应留出50m的空挡不栽树,以免妨碍视线。

②交叉路口各边30m内不栽树。

③公路与铁路交叉口50m内不栽树。

④道路与高压电线交叉15m内不栽树。

⑤桥梁两侧8m内不栽树。

⑥另外如交通标志牌、出入口、涵洞、控井、电线杆、车站、消火栓、下水口等都应留出适当距离,并尽量注意左右对称。应留出的距离视需要而定,如交通标志牌以不影响视线为宜、出入口则根据人、车流量而定。

(2)成片绿地的定点方法

自然式成片绿地的树木种植方式,不外乎有两种:一为单株,即在设计图上标出单株的位置;另一种是图上标明范围而无固定单株位置的树丛片林。单株的定点,应在现场地面上依图定出单株种植位置,并用白灰点明和钉上木桩,写明树种、挖穴规格;自然式树丛片林的定点,依图按比例在地面上测出其范围,并用白灰标画出范围线圈。其内,除主景树需精确定点并标明外,其他次要同种树可用目测定点,但要注意自然,切忌呆板、平直。

(3)公园绿地的定点、放线方法

①平板仪定点 范围较大、测量基点准确的公园绿地可用平板仪定点。即依据基点将单株位置及片林的范围线按设计图依次定出,并钉木桩标明,木桩上应写清树种、株数。

②网格法 适用于范围大、地势平坦的公园绿地,按比例在设计图上和现场分别划出距离相等的方格(20m×20m最好),定点时先在设计图上量好树木对其方格的纵横坐标距离,再按比例定出现场相应方格的位置、钉木桩或撒灰线标明。

③交会法 适用于范围较小、现场内建筑物或其他标记与设计图相符的绿地,以建筑物的两个固定位置为依据,根据设计图上与该两点的距离相交会,定出植树位置。位置确定后必须作明显标志,孤立树可钉木桩、写明树种、刨坑规格(坑号)。树丛界限要用白灰线划清范围,线圈内钉一个木桩写明树种、数量、坑号,然后用目测的方法定单株小点,并用灰点标明。

目测定单株小点的技术要点:树种、数量符合设计图;树种位置注意层次,中心高、边缘低或由高渐低的倾斜树冠线;树林内注意配置自然,切忌呆板,尤应避免平均分布、距离相等、邻近的几株不要成机械的几何图形或一条直线。

2.挖穴

挖穴或绿篱沟的规格应根据土壤条件、树种根系特点和土球大小来决定。一般应比规定根幅范围或土球加宽放大40~100cm,加深20~40cm。若遇坚硬土和建筑垃圾土应再加大穴径,并挖松穴底;土质不好的应过筛或全部换土。挖穴时以规定的穴径画圆,沿圆边向下挖掘,把表土和底土按统一规定分别放置,并不断修直穴壁达规定深度。使穴保持上口沿与底边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或锅底形。穴挖好后,要有专人按规格验收,不合格的应返工。

3.起(掘)苗

起(掘)出的苗木质量与原有苗木状况、操作技术和认真程度、土壤干湿、工具锋利与否等有直接关系,拙劣的技术和马虎的态度会严重降低原有苗木的质量,甚至需继续留圃培养或报废。因此,在起(掘)前应作好有关准备工作;起(掘)时按操作规程认真进行;起(掘)后作适当处理和保护。

(1)掘前准备

按设计要求到苗圃选择合适的苗木,并作出标记,习称“号苗”。所选数量应略多,以便补充损坏淘汰之苗。对枝条分布较低的常绿针叶树或冠丛较大的灌木、带刺灌木等,应先用草绳将树冠适度捆拢,以便操作。为有利挖掘操作和少伤根系,苗地过湿的应提前开沟排水;过干燥的应提前数天灌水。对生长地情况不明的苗木,应选几株进行试掘,以便决定采取相应措施。起苗还应准备好锋利的起苗工具和包装运输所需的材料。

(2)起苗方法与质量要求

按所起苗木带土与否,分为裸根起苗和带土球起苗。其方法与质量要求各有不同。

①裸根苗的挖掘 落叶乔木以干为圆心,按胸径的4~6倍为半径(灌木按株高的1/3为半径定根幅)画圆,于圆外(用铁铣(铲)更应如此)绕树起苗,垂直挖下至一定深度,切断侧根。然后于一侧向内深挖,适当按摇树干,探找深层粗根的方位,并将其切断。如遇难以切断之粗根,应把四周土掏空后,用手锯锯断。切忌强按树干和硬切粗根,造成根系劈裂。根系全部切断后,放倒苗木,轻轻拍打外围土块,对已劈裂之根应进行修剪。如不能及时运走,应在原穴用湿土将根覆盖好,行短期假植;如较长时间不能运走,应集中假植;干旱季节还应设法保持覆土的湿度。

②带土球起苗 多用于常绿树,以干为圆心,以干的周长为半径画圆,确定土球大小。具体操作见“大树移植技术”部分。土球直径在50cm以下,土质不松散的苗,可抱出穴外,放入蒲包、草袋(或用塑料布)中,于苗干处收紧,用草绳呈纵向捆绕扎紧即可。

4.运苗与施工地假植

运苗过程常易引起苗木根系吹干和磨损枝干、根皮。因此,应注意保护,尤其长途运苗时更应注意保护。

(1)运苗

同时有大量苗木出圃时,在装运前,应核对苗木的种类与规格。此外还需仔细检查起掘后的苗木质量。对已损伤不合要求的苗木应淘汰,并补足苗数。车厢内应先垫上草袋等物,以防车板磨损苗木。乔木苗装车应根系向前,树梢向后,顺序安放,不要压得太紧,做到上不超高(以地面车轮到苗最高处不许超过4m),梢不得拖地(必要时可垫蒲包用绳吊拢),根部应用苫布盖严,并用绳捆好。

带土球苗装运时,苗高不足2m者可立放;苗高2m以上者应使土球在前,梢向后,呈斜放或平放,并用木架将树冠架稳。土球直径小于20cm的,可装2~3层,并应装紧,防车开时晃动;土球直径大于20cm者,只许放一层。运苗时,土球上不许站人和压放重物。

树苗应有专人跟车押运,经常注意苫布是否被风吹开。短途运苗,中途最好不停留;长途运苗,裸露根系易吹干,应注意洒水。休息时车应停在荫凉处。苗木运到应及时卸车;要求轻拿轻放,对裸根苗不应抽取,更不许整车卸下。经长途运输的裸根苗木,根系较干者,应浸水1~2天。带土球小苗应抱球轻放,不应提拉树干。较大土球苗,可用长而厚的木板斜搭于车厢,将土球移到板上,顺势慢滑卸下,不能滚卸以免散球。

(2)施工地假植

苗木运到现场后,未能及时栽种或未栽完的,应视离栽种时间长短分别采取“假植”措施。

对裸根苗,临时放置可用苫布或草袋盖好。干旱多风地区应在栽植地附近挖浅沟,将苗呈稍斜放置,挖土埋根,依次一排排假植好。如需较长时间假植,应选不影响施工的附近地点挖一宽1.5~2m,深30~50cm,长度视需要而定的假植沟。按树种或品种分别集中假植,并作好标记。树梢须顺应当地风向,斜放一排苗木于沟中,然后覆细土于根部,依次一层层假植好。在此期间,土壤过干应适当浇水,但也不可过湿以免影响日后的操作。

带土球苗1~2天内能栽完的不必假植;1~2天内栽不完的,应集中放好,四周培土,树冠用绳拢好。如囤放时间较长,土球间隙中也应加细土培好。假植期间对常绿树应行叶面喷水。

5.栽植修剪

无论出圃时对苗木是否进行过修剪,栽植时都必须修剪,因为经运输多少都会有损伤。对已劈裂、严重磨损和生长不正常的根系及过长根应进行修剪。对干性强又必须保留中干优势的树种,应采取削枝保干的修剪法。对封锁中干的树种,以保持数个主枝优势为主,适当保留二级枝,重截或疏去小侧枝。对灌木类修剪可较重,尤其是丛木类;应做到中高外低,内疏外密。带土球苗可轻剪,其中常绿树可用疏枝、剪半叶或疏去部分叶片的办法来减少蒸腾作用;对具潜伏芽的树种,也可适当短截;对无潜伏芽的(如某些松树),只能用疏枝、叶的办法。对行道树的修剪还应注意分枝点,应保持枝下高在2.5m以上,相邻树的分枝点要相近。较高的树应于种植前进行修剪;低矮树可在栽后修剪。

6.种植

种植树木,以阴而无风天最佳;晴天宜上午11时前或下午3时以后进行为好。先检查树穴,土有塌落的坑穴应适当清理。

(1)配苗或散苗

对行道树和绿篱苗,栽前应再进一步按大小进行分级,以使所配相邻近的苗木保持栽后大小趋近一致。尤其是行道树,相邻同种苗的高度要求相差不过50cm,干径差不过1cm。按穴边木桩写明的树种配苗,做到“对号入座”。应边散边栽。对常绿树应把树形最好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面。树皮薄,干外露的孤植树,最好保持原来的阴阳面,以免引起日灼。配苗后还应及时按图核对,检查调正。

(2)栽种

因裸根苗和带土球苗而不同。

①裸根苗的栽种 一般2人为一组,先填些表土于穴底,堆成小丘状,放苗入穴,比试根幅与穴的大小和深浅是否合适,并进行适当修理。行列式栽植,应每隔10~20株先栽好对齐用的“标杆树”。如有弯干之苗,应弯向行内,并与“标杆树”对齐,左右相差不超过树干的一半,这样才能整齐美观。具体栽植时,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先填入拍碎的湿润表层土,约达穴的1/2时,轻提苗,使根呈自然向下舒展。然后踩实(黏土不可重踩),继续填满穴后,再踩实一次,最后盖上一层土与地相平,使填之土与原根颈痕相平或略高3~5cm;灌木应与原根颈痕相平。然后用剩下的底土在穴外缘筑灌水堰。对密度较大的丛植地,可按片筑堰。

②带土球苗的栽种 先量好已挖坑穴的深度与土球高度是否一致,对坑穴作适当填挖调正后,再放苗入穴。在土球四周下部垫入少量的土,使树直立稳定,然后剪开包装材料,将不易腐烂的材料一律取出。为防栽后灌水土塌树斜,填入表土至一半时,应用木棍将土球四周砸实,再填至满穴并砸实(注意不要弄碎土球),作好灌水堰,最后把捆拢树冠的草绳等解开取下。

(3)立支柱

对大规格苗(如行道树苗)为防灌水后土塌树歪,尤其在多风地区,会因摇动树根影响成活,故应立支柱。常用通直的木棍、竹竿作支柱,长度视苗高而异,以能支撑树的1/3~1/2处即可。一般用长1.7~2m,粗5~6cm的支柱。支柱应于种植时埋入。也可栽后打入(入土20~30cm),但应注意不要打在根上和损坏土球。立支柱的方式大致有单支式、双支式、三支式三种。支法有立支和斜支,也有用10~14号铅丝缚于树干(外垫裹竹片防缢伤树皮),拉向三面钉桩的支法。

单柱斜支,应支于下风方向,斜支占地面积大,多用于人流稀少处。行道树多用立支法。支柱与树相捆缚处,既要捆紧又要防止日后摇动擦伤干皮,捆缚时树干与支柱间应用草绳隔开或用草绳卷干后再捆。用较小的苗木作行道树时(如昆明用盆栽银桦苗)应围以笼栅等保护。

7.栽后管理

树木栽后管理,包括灌水、封堰及其他。栽后应立即灌水,无雨天不要超过一昼夜就应浇上头遍水;干旱或多风地区应加紧连夜浇水。水一定要浇透,使土壤吸足水分,并有助根系与土壤密接,方保成活。北方干旱地区,在少雨季节植树,应间隔数日(约3~5日)连浇三遍水才行。浇水时应防止冲垮水堰,每次浇水渗入后,应将歪斜树苗扶直,并对塌陷处填实土壤。为保墒,最好覆一层细干土(或待表土稍干后行中耕)。第三遍水渗入之后,可将水堰铲去,将土堆于干基,稍高出原地面。北方干旱多风地区,秋植树木干基还应堆成30cm高的土堆,有利防风、保墒和保护根系。

在土壤干燥,灌水困难的地区,为节省水分,可用“水植法”,即在树木入穴填土达一半时,先灌足水,然后填满土,并进行覆盖保墒。

树木封堰后应清理现场,做到整洁美观。设专人巡查,防止人畜破坏。对受伤枝条或原修剪不理想的进行复剪。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及养护管理技术进行了详细深入地总结与论述,旨在为了确保园林绿化施工和养护管理质量,创造出怡人的园林景观效果。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管理技术

 园林工程是指通过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以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休闲空间,其过程包括整理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铺装场地、营造建筑、构筑工程设施、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

 它从设计到施工阶段,都着眼于完工后的景观效果。

 在环节上园林工程包括设计、施工和养护三个重要环节,虽然设计、施工和养护各有特点,但是一个成功园林作品的实现三个环节并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园林工程的施工和养护管理是园林作品中后期的工作,但在合理的设计下,施工和养护的科学性充分体现园林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1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1.1 施工前准备

 在绿化工程开工之前,要对设计文件和相关的设计要求等情况进行研究。

 在全面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对施工地域查探,深入了解土质、水源、苗木及人力机械等条件,在此基础上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同时,还应掌握施工季节和天气状况。

 由于树种的不同对外部的环境适应也不同,必须适时安排好工期,抓住有利的施工时机,保证栽种的成活率。

 除了要掌握对栽种的有利季节,还应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栽种。

 为了使苗木减少水分蒸发和根系风干,一般选择阴天或多云风速不大的天气进行栽种。

 在树木栽种之前,要按照设计的要求整理地形,种植地块表层要进行翻耙、去除杂物、搂平,整平度和深度要符合设计的要求,翻耕深度要合理,栽植的最低深度应达到国家绿化施工的规范标准。

 在对苗木进行移植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筛选,如应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姿优美的`苗木。

 1.2 绿化工程施工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主要有:定好点、栽好苗、浇好水等“三好”措施,对苗木进行科学的培育管理,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流程操作,保证绿地植物健康成长。

 (1)合理定点。

 行间距的定点应该按照图纸设计的要求,将路缘或路肩及临街建筑红线作为基线,以图纸要求的尺寸作为标准在地面确定行距并设置定点,同时用刨小坑和撒石灰的方式为定点位置标上记号。

 在建设小型公园和街头绿地时的定点可以采用测量仪,平面图上应标记好公园、道路、花坛、绿地边界、建筑物以及植物栽种的位置,对于孤立树、装饰性质的树群的定点应明确编号,标明树种的名称、大小和规格。

 (2)科学栽植。

 树木栽植技术的应用对树木的成活率具有重要影响。

 栽植的工序主要有剪冠、修根、栽植。

 剪冠是为了减少树木叶面蒸发失水,让苗木上下水分平衡而进行的人工剪除部分树冠。

 在树木栽植的过程中,必须对栽种的深度进行很好的把握,新植树最佳栽植深度应同苗木原圃深度相同,在进行种植时,可以比原来的痕迹深埋5~10cm。

 同时,还必须强调平直度,所有树木前后左右的排列应上线成行。

 此外,种植后的回填土能否踩实对树木的成活有直接的影响,种植时应分层填土踩实,并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规律来进行回填土踩实。

 (3)控制浇水。

 新植的苗木由于是挖苗移植,会受到一定的损伤,造成根部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减弱。

 为了能让树木尽早恢复自身机能,必须对苗木进行适时浇水。

 通常对本年份新植树木的浇水次数应在三次以上,苗木栽植当天浇透水一次,12d后进行第二次浇水,如果遇到春季干旱少雨造成土壤干燥,第二次浇水应该提前,可以在第一遍浇水后的一星期内进行第二次浇水,第三次浇水应在第二次浇水后的20d内。

 如果春旱所延续的时间较长,应该有第四遍浇水。

 保水差的土壤要注意观察并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新种植的苗木应视季节降雨量适时补水。

 2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环节。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从工程竣工到工程移交至少需2年,绿化养护期规定为苗木2个生长季节,从而确保绿化苗木成活,生长良好。

 2.1 水分管理

 除了在苗木定植后浇定根水外,在后期的养护过程中还应根据气候条件及时补充水分,尤其是在枝叶萌动、生长旺盛的季节。

 灌溉时要做到适量,必须依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对于养护管理工作量大时,可按照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针叶树可后灌溉的顺序进行。

 另外,在夏季灌溉时要注意避开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正午时段,一般选择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左右进行灌溉;高温季节还可以选择叶面喷水,但是也要避开炎热的中午时间。

 当养护过程中灌溉过量时或因为下雨导致的种植区积水,则会造成不耐涝植物的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在后期养护期间还要根据苗木对水分的敏感程度适当排涝,可以通过培土提高地表径流,也可以通过挖明沟排水但是此方法适用于大雨后抢排积水。

 由于风雨导致苗木的斜歪倒时要及时扶正并培土稳固。

 2.2 施肥管理

 苗木在栽植前一般都根据当地的土壤质量测试进行土壤改良,在种植穴中也会适当添加各种有机肥作为基肥,可以满足苗木一年内营养需求。

 但是当苗木完全恢复生长,进入正常生长状况后,尤其是仍处于青壮年期的苗木生长,为了增强其生长势,仍需每1~2年进行穴施基肥,在进入生长旺盛前追加肥质较为淡薄的肥料。

 对于出现缺素症状的苗木还要施加含该元素的肥料。

 2.3 病虫害防治

 虽然在苗木采购时已经对苗木进行了严格的检疫但是在种植养护期间,由于苗木本身的原因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等,不可避免还会出现病虫害的现象。

 因此,在后期养护期间需要技术人员注意观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绿化苗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虎、介壳虫等,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等,除了药物防治外,还要经常清理枯枝枯叶,修剪杂乱枝条,保持清洁和通风透光。

 对于病虫害严重的植株要及时销毁或移除该种植区,以防传染到其他植株上。

 2.4 整形修剪

 绿化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错落有致,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在养护期间要注意苗木树形的管理,树形是通过树木不断的生长和人工不断地修剪而成的。

 要严格依据园林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苗木的生长习性进行整形修剪,绝大多数的植物是在休眠季节进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的目的一是为了符合设计理念,二是为了苗木来年的生长更健康,观叶植物发出更多枝叶、观花植物萌发更多的花芽。

 但是对于先花后叶的一些植物如玉兰,花芽则属于夏秋分化型,因此在休眠季节减少对枝条的短截,可以选择在花后进行;对于大多数的阔叶树种绿篱在春、夏、秋季都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修剪,但是用于花灌木栽植的绿篱则最好在花谢后进行。

 对于病虫害枝条要及时的修剪,并销毁。

 对于修剪后造成的较大的伤口要涂抹伤口保护剂。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贯穿整个施工的全过程,施工过程中的养护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成活,绿化施工结束后的后期养护管理也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

 因此,必须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秀春.关于园林施工与养护的相关探讨[J].2012(1)

 [2]吴德智.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成活率[J].科学之友,2010(10)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5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