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早熟温州蜜柑的大多数品系都表现为树势弱或较弱,树冠明显矮化,叶片较小,节间较短,着花、座果较容易;果实减酸早,果实含糖量不及宫川、兴津早熟温州蜜柑,果皮较薄,着色较浅,容易发生浮皮现象。因此在栽培上不能套用普通温州蜜柑和椪柑的传统栽培措施管理,要立足于充分发挥特早熟品系早熟、早上市的特点,依据其树性特点,在栽培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园地选择 在耕作层较浅、肥力中等、排灌方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的地方建园种植特早熟温州蜜柑较为合适,尤以选择排水良好的向阳坡地较为理想。土质太肥,如水田改种的桔园,种植特早熟温州蜜柑会使果实成熟延迟,果皮增厚而粗糙,果肉风味淡泊。而在土壤过于瘠薄的红壤桔园种植,那么又可使树势太弱,产量很低。水田要采取筑高墩(畦),主根下垫缸片限制根系生长过深,深沟改善排水等措施,后者则要先深翻熟化,施足基肥后再定植。
(2)大苗上墩与施肥 购入苗木不够粗壮的,宜先假植一年,次年春季带土移植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有利于树冠形成,保证特早熟温州蜜柑投产后树势强健,丰产稳产。根据所选用的特早熟品系的树势考虑相应的栽植密度,一般亩栽数量可以适当大于早熟和普通温州蜜柑,株行距以2米×3米或2米×2米为宜,亩栽110~200株。定植前要施足基肥,定植穴中施入腐熟的猪牛栏肥、鸡粪、有机垃圾等基肥,并与土壤拌匀;定植当年施肥要少量多次,勤施薄施,在春、夏、秋各次新梢抽发前追施速效氮、磷,以氮为主,并在新梢转绿时,根外追施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叶面肥,促使多抽生新梢而整齐。定植后第二年施少量以速效氮为主的春肥,为加速树冠形成,对成花的植株要在蕾期全部摘去花蕾。第三年再让其挂果。进入结果期后,考虑到特早熟温州蜜柑的萌芽期较早,春季催芽肥宜早施,一般比宫川提早5~7天;壮果肥(夏肥)视树势而定,以磷、钾肥为主,宜提前至7月初施用,尽量避免施用迟效肥,以免造成果实粗皮、浮皮、品质下降,成熟延迟;特早熟温州蜜柑的施肥重点是采果肥(秋肥),占全年施肥量的70%,株施尿素0.25~0.40千克,钾肥0.25千克,菜饼2~2.5千克,并应在采果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及时施下,利于树势恢复,促进花芽和叶芽发育,为连年稳产奠定基础。
(3)合理修剪 特早熟温州蜜柑成年树的修剪宜轻,对幼树、年轻树更要以吊、拉、撑枝和摘心为主,尽量少剪,在早春萌芽前对部分二年生枝、上一年的结果母枝和干扰树形的直立枝进行适当短截,疏删去一些下垂枝,以促发新梢;对叶片变小的衰弱枝要进行回缩修剪,减少芽数以促发新梢。弱树势的特早熟温州蜜柑的枝组更新主要是通过修剪和施肥来实现的,对修剪后新梢发生少的植株,需要加强土壤改良,增施肥料,促发新根,否则会造成产量下降。
(4)适量挂果 特早熟温州蜜柑通常着果率高,不必采用赤霉素(GA3)、2,4-D等激素保果,要紧的倒是如何控制结果量来增强树势,保持均衡结果,丰产稳产。有效的办法有,对花量和果量多的树采取局部性的全枝疏花疏果,为使熟期一致,对于内膛及下部果可及早摘除,在生理落果结束后的七月上旬就可开始,早疏有利于果实的发育膨大,叶果比以35~40∶1为宜,而不能像早熟温州蜜柑那样多结果。对小年结果树或较为衰弱的植株,可以在当年11~12月喷布50~100毫克/升(ppm)赤霉素2~3次,可以抑制花芽分化,另外也可以在修剪时,选择树上的一部分侧枝,剪除上年抽生的结果母枝,只让其抽生营养枝,作为下一年的结果母枝达到平衡结果的目的。
(5)及时采收 特早熟温州蜜柑的特征之一是减酸比早熟温州蜜柑早,但风味较淡,上市期短,过迟采收或贮藏至10月下旬以后,风味更为淡泊,浮皮果明显增加,因此,在尽量采用一些提高果实品质,促进着色的措施基础上,应当适时采收立即上市。
一、苗木的选择和种苗繁育
1.苗木的选择
苹果树的适应能力十分强,分布的地区也十分的广泛,在种植过程中,由于地区存在差异,我国的苹果种类十分繁多,成熟的季节周期也比较长,一年中从六月中旬到十一月上旬都是苹果的成熟期。苹果树具有产量高,产值大和影响强的特点,因此,在选择种苗过程中,应该根据地方的气候选择合适的品种,一般情况下,本方地区的适合栽培那些早熟品种,同时可以适当的发展中晚熟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应当适当配置相应的授粉树种,提高早熟品种的比例。
2.种苗繁育
苹果树繁育主要采用无性繁殖,采用嫁接的方式培育种苗。在培育过程中应该选择优良的砧木,该种材料主要选择那些乔化砧木八棱海棠等材质。砧苗的培育主要涉及到层积处理、播种管理、嫁接和砧苗繁育等几个过程。繁育过程中具体的繁育时间一般会选择在冬季季节进行,繁殖区域的选择应该选择那些地势较高,干燥处挖出一个贮藏沟,然后在地面铺上一层干净的河沙,然后按照一份种子三分湿沙的比例均匀的平铺在沟内,上面的部位应该离地面10cm高,然后向上方平铺一层细沙,在沟的最上方覆盖上软土即可。等到第二年开春之后,种苗就会发芽。此时就可以直接播种或者整理温床进行育苗。当种苗生长到适合的高度后,适当的对水分和肥料进行控制,防止苗木因为生长过晚而产生抽条,等到入秋之后,就可以进行秋接,接穗应该用多少,采多少。如果嫁接过程中采用的是芽接技术,应该在发芽前进行这项工作。如果采用接穗的方式进行嫁接,应该在惊蛰前进行采集,并进行恒温库或者湿沙贮藏。一般情况下,苹果嫁接主要采用芽接技术。
二、建立高标准的苹果园
首先,苹果园的地势应该平坦,保证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和影响,远离污染源并保证土地具有可持续性大的生产能力。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按照相应的配套原则,配置完善的灌溉措施,在种苗生长过程中应该注重及时浇水,施肥及时排涝。由于采用矮砧宽行密植型果树的根系都比较浅,因此果树低于大风的能力比较弱,所以建设过程中,应该建立配套的防风林;其次,苗木的选择一般为1.5高。粗度在1cm左右,嫁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发达,没有明显病虫害的种苗,在栽植过程中,应该保证苗木规格一致,栽植的深度应该与园圃一致;最后,栽培后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栽培过程中,按照相应的技术要求,做好种苗的定植、浇水、灌溉处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定时的做好灌溉和覆膜工作,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水肥管理,繁殖果树树苗在培育期间发生重大的病虫害现象,在种苗的生长时期为了提高间接的经济效益,可以在果园进行农作物套种,可以适当的种植一些豆类植物,但是禁止在果园中之中高杆植物,防止影响果树的光照条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防止树苗的叶子和芽受到伤害。
三、花果的管理
在苹果树种子过程中,要想切实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就需要促进花芽的生长和分化。具体的操作技术是,在过程生长旺盛时期及时的施加有机肥,并疏松果树周围的土壤,保养果树的根须,施加相应的化肥,拉枝开角,同时进行药物化学控制,防止果树叶出现严重的脱落现象。在管理过程中,根据树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相应的管理,综合管理。优化配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果树形成花芽以及萌发之后,应该时刻注意花芽的生长情况。因为这不仅是坐果的前提,同时也是增加果品的重要前提。果树有了一定花芽之后,能否很好的萌发,能否坐果,坐果量的多少都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基础。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满树花,后来不坐果的现象。因此,在果树的深化期应该保证花的授粉情况,满足果树正常的营养供给。
四、病虫害的防治
在果树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病虫害有轮纹病、炭疽病、腐烂病和早起的落叶病,主要防治方法是加强对果树的管理,经常疏松土壤,增施有机肥,做好果园的清理工作,采用合适农药进行日常的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