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农业不断壮大。商洛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探索出了林经间套、林药复种、林牧结合、水体复合种养等立体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核桃、板栗、药材、茶叶、烟叶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中药材、香菇等产量稳居全省第一,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369个,全市特色产业基地820亩,总产量84万吨,总产值实现115亿元。
2、生态林业蓬勃发展。牢固树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理念,坚持飞封造相结合,以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狠抓山川秀美、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三大工程,唱好林权改革、生态建设、林业经济“三部戏”,加快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3、生态水利卓有成效。围绕生态水利建设,狠抓水事管理、防洪排涝、水污染治理、安全供水四项重点工作,全面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大力实施丹江流域综合治理、秦岭山地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质保障区生态环境综合保护工程。
4、生态旅游全势而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围绕生态环境保护、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市场推广、消费引导等,以山水休闲度假为引领,着力打造金丝峡—天竺山—木王—牛背梁生态旅游圈,精心打造丹江文化旅游线、商州—山阳绿色体验旅游线、镇柞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线等精品线路,积极发挥商南县、柞水县荣获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效应。
5、生态城市成效明显。按照“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采用现代园林手法,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中心城市和各县区城区绿化覆盖率、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达到国家标准以上,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
6、矿产资源丰富。商洛山地广阔矿产资源丰富,金,钼,铁,钒,钾长石等储量位于全国前列。
7、商洛区位优势明显,是西北连接东南咽喉要道,近年来公路铁路高铁发展迅速,交通十分便捷,发展潜力巨大。其三,商洛区位优势明显,是西北连接东南咽喉要道,近年来公路铁路高铁发展迅速,交通十分便捷,发展潜力巨大。
擀面皮:商洛的擀面皮有黑、白两种,不同于关中和汉中等地的面皮。
搅团:本是当地百姓贫苦时的日常食品,但因其原料为杂粮,天然健康,加之做法更加精细,逐渐成为了风味小吃。搅团所用面粉必须是粗粮,多为玉米面搅团的吃法很多,浇热汤酸菜、做凉水“鱼鱼”凉调、炒食、烩搅团块等等捷克。商洛人吃搅团,大多要调辣子,调得碗里红如血方才够味。
商州糍粑:即以土豆为主要原料烹调的膳食,是当地流行的一种小吃。制作时先将土豆去皮蒸熟,然后将蒸熟的土豆用木捶捣碎,则成为洋芋糍粑,口感细而绵软。食用时有多种方式:将糍粑切块放入酸菜汤内煮,再浇上辣椒油,色鲜味美,为“烩糍粑”;把糍粑盛入碗中,再把大蒜、花椒、海椒等各种调料放入另一碗中,再加上热的酸菜汤,用洋芋糍粑蘸着吃。
橡子凉粉:为商洛的风味小吃,是洛南县寺坡高塬村用当地特有的橡树资源来制作的。寺坡橡子凉粉的原料为成熟的橡子,把橡子打成淀粉,用泉水和制,再做凉粉。成品吃起来爽滑、筋道,十分可口。
山阳腊肉:腊肉又叫熏肉,是山阳一带的特产,是山阳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每逢冬腊月,山阳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腊肉,鲜肉先用各种配料腌制,经过多道工序,最后用烟火慢慢熏烤。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
核桃:商洛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地处陕西东南部,交通便捷,属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得天立地的条件,造就了商洛多种最佳风味美食,其中,商洛核桃最为著名,商洛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板栗:在商洛是最佳适生区,七个县区均有分布,生长良好,集中分布在镇安、柞水、山阳、商南等县,以镇安大板栗最为有名。板栗内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其中淀粉中的直链淀粉远非稻、麦可比,尤其是内含物质葡萄糖。
商南绿茶:“茶香溢商洛,‘泉茗’先为佳。”这是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启坤研究员1988年6月15日在陕西举行的名茶评审会议上,当场为“商南泉茗”书写的赞词。该茶最初叫“毛尖”后定名“泉水清”茶,1987年6月14日中国茶叶研究所对“泉水清”茶的审评鉴定意见中指出,该茶外形细嫩显毫,具有嫩栗香、滋味鲜醇、叶底黄绿明亮,属半烘半炒的高档优质绿茶,建议将原名改为“商南泉茗”。
商南富硒茶,这是该县茶叶站站长张淑珍和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肖永俊合作研究出的新产品,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另外镇安象园茶也很美味。
葡萄酒:丹凤葡萄酒色如红宝石;透明晶亮,酒味怡而不滞,爽而不薄,醇而不酽,冷而不寒,甜酸适口,饮后开胃提神,余香绵久,闻名遐迩,畅销全国26个省(市)。
黑木耳:史称“上洛耳”,系天然的食用菌,历史悠久。《续修商志》载:“万山栎树繁多,土人伐木生耳,近年收买成包,水陆发至襄汉,作郧耳出售,价倍川耳。”可见商洛木耳自古与郧耳齐名,久负盛誉,是请客酬宾、馈赠亲友之佳品。
商芝:即蕨,分布于商洛各县、市,年产量数百万公斤,因丹凤县商山而得名。商芝呈淡紫色,雅称紫芝。因其幼芽远瞧似鸡爪,近看像拳头,又叫鸡爪、拳芽,是一种含有异香、营养极为丰富的野生名菜。
魔芋:有一种野生植物叫魔芋主要分布在商洛市的镇安、山阳两县。因其体肥块状,又有鬼芋、鬼头,和 “魔芋”之称。魔芋,天南星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既是一种可口食品,又是一味名贵药材。魔芋更大的作用要算它的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介绍魔芋性辛、寒有毒。主治痈肿风毒,摩敷肿上。还具有散毒、养颜、通脉、降压、减肥、开胃、抗癌等作用。
龙须草:自古为山阳县“三宝之一”。是该县大宗外贸商品。龙须草系天然资源,野生之物,可进行人工栽培。它叶狭线形,本色金黄,有光泽,且易染色,进行工艺编织。它用途广泛,是人造革,人造丝,和优质纸的原料,又可编成地垫、凉席、门帘等生活工艺品。
柿饼:孝义镇的柿饼是商洛地区孝义湾乡的名产,这里盛产的干帽盔柿子无核或少核,油质重,糖粉足,色调鲜,味甜绵润。用之制成柿饼品质极好,体大霜厚,甘甜绵软。
油桐:主要分布在商南、山阳、丹凤、镇定4个县的137乡(镇)531个村。已建成油桐商品生产基地乡46个,面积28.5万田,桐籽产量220.4万kg,产值176.3万元。
天麻:商洛天麻野生资源原以镇安、山阳、柞水等县为主,人工栽培的天麻与野生相比,不仅品质不差,而且在汁水含量方 面还优势之效。因之,全地区从1973年起,逐步开展了家务生天麻的活动,1979年至1982出 现了天麻热,许多农户不但在山林栽、山坡种,甚至在花园、木箱时都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