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瓜州县城至锁阳城遗址景区公路改建项目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4 12:50:08
字号:

酒泉瓜州县城至锁阳城遗址景区公路改建项目

酒泉瓜州县城至锁阳城遗址景区公路改建项目

 酒泉瓜州县城至锁阳城遗址景区公路改建项目助推当地经济旅游业发展,以下为您带来相关内容,欢迎浏览!

 六月的瓜州,骄阳似火,热浪扑鼻。在瓜州县城至锁阳城遗址景区公路项目建设现场,挖掘机、打夯机、推土机、摊铺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头顶骄阳,脚踩公路,一片繁忙景象。

 据了解,瓜州县城至锁阳城遗址景区公路位于瓜州县城南66公里处,是瓜州县与锁阳城镇连结最便捷道路,修建于2006年,现有公路在不同段落分别为四级公路、三级公路及市政次干道,尤其是穿过峡谷路段,平纵面指标低,影响道路通行能力,且项目起始段落位于城区内,为市政次干道,旧路两侧街道化严重,各种重型车辆、小汽车、非机动车混合通行,从而导致过往车辆滞留造成交通阻塞,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影响了道路运输畅通和安全。通往锁阳城遗址公路沿线畜牧、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公路通行能力差,部分路段常年失修,公路环山而行,道路狭窄弯路多,农畜产品贩运难、旅游资源开发难,极大地影响了景区公路、东千佛洞、榆林窟及沿途乡镇的通行及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

 2016年,瓜州县委、县政府将县城至锁阳城遗址景区公路改建项目设立为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96亿元,起点为瓜州火车站,终点位于锁阳城遗址,全长66公里。按?一级公路规划布线,先实施一幅?的原则设计,项目于当年8月开工,9月中旬县城段已完工通车,至锁阳城遗址预计今年六月底完工通车。

 ?景区路依山环绕,弯道多,路窄难走,交通事故接连不断的发生,平时去趟县城进货坐车得一个多小时,那个颠簸辛苦想都不敢想,最近修路要铺到我们新沟村来,听说路修好后去趟县城花个二十几分钟,我的商店生意会越来越好。?开商店的新沟村一组村民张为明说。

 ?这几年,因为路不好走,我们的养殖业、农作物运送极不方便,听说路改建以后,就是一条旅游观光大道,天南海北的`游客都要路过我们破城子村,到时候我要把家里的房子装修成旅游客栈,供游客游览休闲,我养的牛羊、种的西瓜枸杞棉花不愁畅销不出去。?在破城子村生活了很多年的村民李文源说。

 ?我种植的一百多亩黑枸杞,苗木长势喜人,路修通以后,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收入,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农丰村一组黑枸杞基地的一位正在松土施肥的农民陈元丰说。

 为赶工程进度,瓜州县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驻守在县城通往锁阳城遗址道路的各个标段,大力发扬?诚实担当、团结进取、善做善成、勇创一流?交通精神,努力践行?项目是第一、服务是目的、质量是生命、作风是关键?交通理念,克服重重困难,不推不拖,不等不靠,采取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项目一个科级干部担任法人,层层传导压力,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目标?,形成了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

 ?这三个多月来,为赶进度,没好好吃顿饱饭,饿了将就一包方便面,每天就想着怎样快快完工,晚上蚊虫叮咬也睡不安稳。?道管站副站长张虎说。

 ?目前,五六七标段近期完成碎石水稳铺筑4.6公里,硬路肩3公里,涵洞搭板全部完成,浆砌片石边沟完成1.2公里。八至十标段涵洞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底基层水稳完成95%,基层水稳完成70%,沥青路面下面层完成48%,沥青路面上面层完成25%。?瓜州县交通运输局景区路项目部负责人魏生龙说。

 国家4A级景区公路县城至锁阳城遗址景区公路改建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县城到锁阳城遗址景区、东千佛洞、榆林窟等景区通行条件,实现县城与锁阳城遗址的快速互通,对促进全县旅游及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沿途乡镇脱贫致富、繁荣农村,发展经济,富裕农民,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早日实现小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附:瓜州旅游景点大全

 布隆吉雅丹地貌

 布隆吉雅丹,俗称?人头疙瘩?。位于瓜州县布降吉乡北三公里的疏勒河北岸,它分布在甘新公路南侧东西长约九公里的狭长地段上,这里褐色的地面上,矗立起高低参差的土丘峰林。其间夹杂着无数高低错落,形态奇特的土岗土丘,或如人头疙瘩,狮身人面,又如云朵,如蘑茹,如金字塔,如烽燧排列,如千驼奔走,又似鬼域魔城。人行其间,恍入千年荒冢之中。雅丹是最典型的风蚀地貌之一。

 双塔湖

 瓜州县双塔湖,位于县城东50公里,始建于1958年,是甘肃省最大的农业灌溉水库,该库有效库容1.1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2万多亩,灌溉下游18万亩耕地。312国道由水库北侧穿过,是通往敦煌,嘉峪关、酒泉这条旅游热线上的必经之地,休闲度假、河滩浴场、水上游艇、水上垂钓、餐饮、娱乐等综合服务项目。

 白虎关

 俗称白墩子,距安瓜州县城西北 43 公里,是汉、魏、晋、隋唐以来通往西域的重要驿站,现存遗址主要有烽燧、驿站、白虎庙遗址,还有传说中的薛仁贵墓等遗迹。 《薛仁贵征西》记载:这里是唐初名将薛仁贵大战蕃将杨凡的地方。

 东千佛洞

 东千佛洞又名接引寺,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84公里的长山子古河道两岸,与锁阳城相距22公里。现存23窟,尤以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的西夏壁画称绝于世。其密宗佛教壁画弥补了莫高、榆林二窟不足,堪称西夏佛教艺术宝库。其第二窟的《密宗曼陀罗》中,观音优美的体形,露脐装,超短裙的妆饰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艳佛?。著名敦煌学家段文杰先生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安西6幅《玄奘取经图》,其中东千佛洞2幅《水月观音》的发现是稀世之珍。

 榆林窟

 俗称万佛峡,位于瓜州县城南68公里,国务院1961年3月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保存有位居全国第三的泥塑大佛。现存41窟,从洞窟形制和壁画风格判断,其建窟年代不晚于莫高窟。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较大规模的兴建和佛教活动。其中,唐3窟、五代8窟、宋13窟、西夏、元各4窟、清9窟,壁画总面积5650平方米,彩绘佛像10826幅,彩塑272身。

;

属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

2002年末,文殊镇总面积134平方公里,绿地面积0.59万亩,可耕地面积1.7万 文殊镇亩。镇党委辖1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4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99名,占全镇总人口的6.75%。

全镇辖6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037户,总人口7394人。共有镇属单位5个,驻镇单位11个,有职工206人,专业技术人员52人。中学1所,小学5所,有教职工78人,学生1071人。

2002年,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依靠科技、以点带面的基本思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坚持发展精品农业、珍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全面加快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全镇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文殊镇

经济发展

镇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路子,不断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依靠科技,以点带面,建成了高效农业示范园、食用菌基地、兽医站良种畜禽扩繁基地、冯家沟村林果育苗基地、石桥村波尔山羊养殖基地等,初步形成了镇有基地、组有点的农业科技推广格局。同时,各村已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格局。畜牧、蔬菜、建材等已逐步成为文殊镇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坚持“适度退耕还草,以草换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思路,引进种植了俄罗斯饲料菜、美国苣菊草、紫花苜蓿等饲草新品种,引进了波尔山羊、陶赛特、波德代羊、秦川牛等优良品种。镇兽医站以干部工资为抵押贷款6万元,启动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开展了人工授精等畜禽改良技术,已为全镇30多头牛授配了西门塔尔牛和上海黑白花奶牛,改良当地绵羊40多只。以镇兽医站为依托的畜品种改良换代初见成效。同时准备启动建设总投资400多万元的牛、羊胚胎移植项目,计划建成全省装备精良、独树一帜的畜禽胚胎移植扩繁基地。镇党委、政府引导农民高起点发展规模养殖,建设标准化暖棚圈舍,全镇初具规模的养殖户达到184户,牛饲养量达11007头,羊6084只,猪2387头,鸡18872只。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蔬菜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积极招商引资,使金汇果品蔬菜基地落户双泉开发区,3000吨蔬菜保鲜库投入运营。全镇日光温室已累计达到1366座,建筑面积761.6亩,占地面积1930亩。建设了占地30亩的高效农业示范园,示范种植了花卉、草莓等品种,示范作用初见成效。2002年,全镇生产玉米、蕃茄、瓜类等良种3万多公斤。与嘉峪关南市区一河之隔的河口度假村全面招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类民族风情餐饮旅游服务设施已陆续投入建设。镇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日趋扩大。11家集体企业和6家私营企业主要以建材、机械加工、酿造业、蔬菜贮运为主,主要产品有水泥、红砖、矿棉吸声板、白酒、非标件等。文殊水泥厂、珍珠岩建材厂、金汇果蔬基地、各红砖厂不断发展壮大;从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建材、餐饮服务等的个体经营户226家。全镇从事二、三产业人员1200人,占全镇总劳动力的21%。2002年实现农村社会总产值152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2元,财政收入275万元。农村居民存款余额达到1106万元。

文殊镇

农村建设

2002年,全镇居民点建设完成36户,累计改建1946户,改建率95.53%。农田小型水利渠道建设完成22公里。小城镇建设规划通过多次论证,已由省煤炭设计院定稿规划。镇卫生院门诊楼已开工建设。嘉文公路拓宽改造道路两边清障、疏通等工作进展顺利,路基加宽、路面铺油已延伸至河口五组。

电话入户率为64.11%,闭路电视入户率为56.85%,道路交通设施完善,嘉文、酒文、祁文公路贯穿全境,镇、村、组三级道路及居民点道路全部硬化,自来水入户率100%。农村居民点实现了标准化的统一改建,夏秋时节,门前院内绿树成荫,鲜花争艳,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亮丽如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文殊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42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