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的亩产量与梨的品种以及种植管理技术、当年天气情况等因素有关,在管理得当的前提条件下,盛产期的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3000kg,甚至可以高达4000kg。秋玉梨,建园第3年的平均亩产量为2063kg。翠雪梨,第2年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量为3000-4000kg。金雪梨,高接4年生树的平均株产量为25.2kg,平均亩产量在1500kg以上。
一、梨亩产量一般多少斤
梨树在管理得当的前提条件下,盛产期的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3000kg,甚至可以高达4000kg,但具体亩产量仍旧与梨的品种以及种植管理技术、当年天气情况等因素有关。
1、秋玉梨:中晚熟品种,果实发育期为150天左右,青岛地区9月中下旬成熟,建园第3年的平均亩产量为2063kg。
2、翠雪梨:7月中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20天左右,第2年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量为3000-4000kg。
3、金雪梨:9月中旬成熟,高接4年生树的平均株产量为25.2kg,平均亩产量在1500kg以上。
4、龙园洋红梨:第1生长周期亩产量为2550kg,比对照龙园洋梨增产24%,第2生长周期亩产量为3400kg,比对照龙园洋梨增产13.3%。
5、桂梨1号:桂林地区3月中旬初花, 6月中下旬成熟,2015年测产平均单株产量为31.7kg,平均单果重246g,亩产量2345.8kg。
6、翠玉:早熟品种,在6月下旬成熟,定植第4年生树的株产量可达15kg以上,第5年生树的亩产量可达1500kg以上。
二、梨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如果是北方寒冷地区,可以选择在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种植。如果是南方温暖地区,可以选择在每年的11月中旬至2月下旬进行种植。种植方法如下:
1、种植
(1)如果是土层浅,土质黏重的山地,在没有进行深耕深翻时,应当开挖定植穴,深1m,直径1-1.5m。
(2)授粉树与栽培品种的配置比例为1:4,如果是山地或高海底地区,湿度较大,授粉树与栽培品种的配置比例为1:2-3。
(3)一般情况下,株间距为2m,行间距为3m。
2、施肥
(1)耕翻20cm,如果是高产园或者是土质较为黏重的果园,每亩地施加4500kg腐熟厩肥或者是6000kg腐熟堆肥。如果是土质较为疏松的果园,每株施加10kg腐熟饼肥,同时辅以生长期追肥。
(2)萌芽开花前,以施加氮肥为主,施加量占据全年氮肥施用量的20%。
(3)花芽分化前,施加复合肥,氮肥施加量占据全年氮肥施用量的20%,钾肥施加量占据全年钾肥施用量的60%。
(4)果实膨大期,施加复合肥,以钾肥为主,其中氮肥施加量占据全年氮肥施用量的10%,钾肥施加量占据全年钾肥施用量的40%。
(5)营养贮藏期,对于结果大树以及长势较弱的果树,适当补充氮肥。
3、修剪
(1)夏季修剪
①除萌和疏枝:将5cm以下的萌芽初期,同时将超过5cm的新梢剪去。
②摘心:将一年生枝条的顶端摘除。
③环剥:将果树的韧皮部隔断,阻碍养分向下运输。
④扭梢:对枝条进行扭伤处理,减缓枝条的长势、促进花芽分化、调整树体形态。
⑤拉枝:可以抑制花芽分化,矮化梨树,增加光合作用面,提高通风透光性。
(2)冬季修剪
①新植梨树:定植后在60-80cm处剪顶定干,萌发新梢后在顶端50-70cm处留3-4个芽,选3-4个方向不同、分布均匀的健壮枝,作为主枝,其余的全部抹除。主枝生长50-70cm后摘心,促进二次枝条萌发,同时将树上的病枝、弱枝、过于密集的枝条疏去。
②幼龄梨树:根据所选树形的树体结构选择和培养骨干枝,并适当培养结果枝。
③初果期梨树:培养骨干枝和枝组,同时对骨干延长枝的修剪,要逐年缩短,但要保持适当的延伸角度。
④盛果前期梨树:完成各骨干枝的选留,让它们继续发展,同时缓和树势,增加中、短枝比例,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培养结果枝组,促使梨树提早进入盛果期。
4、套袋
(1)一般在谢花后15-20天左右开始套袋。如果是绿皮梨品种,适当将套袋时间提前。如果是褐皮梨品种,适当将套袋时间延迟。
(2)在套袋的过程中,遵循先套树冠上部果,后套树冠下部果的原则。
(3)套袋时,先让套袋膨起,然后一手抓住果柄或果枝,将幼果套入袋中,接着将袋口从两边向中间部位的果柄处挤掐,再将铁丝弯绕扎紧在果柄或果枝上(不宜过紧),并将袋口封严。最终幼果悬空在袋中,不与套袋接触。
5、疏花疏果
(1)疏花芽:在冬剪之前,进行疏花芽。疏芽过程中,需要遵循1个花芽1-2个果的原则,每株保留200-400个花芽。
(2)疏花:花序伸出到初花时进行疏花,原则为疏弱留壮,疏长留短,疏腋留顶,疏密留稀,疏外留内,疏心留边,疏下留上。
(3)疏果:谢花落果后、花芽分化前进行疏果,并在谢花后14天内完成,原则为保留个头较大,果形较好,发育良好,没有病虫害的幼果,同时每个花序仅仅保留1个幼果,多余的幼果疏去。
梨树的大部分品种不能自花结实,为了提高坐果率,在建园时人为的配置了足够数量的授粉树,使得梨树自然坐果率大大提高。然而,梨单株坐果过多,易造成果实个小,品质下降,严重时可造成树体养分过度消耗,导致树势衰弱,花芽分化不良等不良后果,影响来年产量,严重时还会出现大小年现象。这个道理虽然很简单,但许多果农朋友在实际管理中,却往往对此重视不够,留果过多,造成商品果率低,丰产而不丰收。因此,在实际栽培中,可通过疏果保证梨树合理负载,同时,采用套袋技术,提高果实的品质,进而实现梨果的丰产、稳产和优质高效。
一、及时进行疏果管理
利用疏果技术,可以使梨树树体负载合理,调节生长与结果的矛盾,为梨树最终获得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1、疏果的时间
梨树疏果应在落花后两周幼果开始明显膨大时进行,15~20天内结束。在北方地区,一般4月中下旬开始,5月中旬以前完成。疏果应尽可能提早,时间越早,节省营养越多,过晚会影响果实质量,浪费养分和抑制花芽分化。
由于梨生理性落果较轻,所以要一次疏果到位。需要确定的是,疏果时间的确定应根据不同的品种、树势、地域灵活掌握。早熟品种和结果量大的品种,疏果应该提早进行,而且应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疏完,以减少树体养分消耗。
2、确定留果量
确定留果数量的方法很多,但是在实际的生产栽培中,最易于被果农接受和掌握的是枝果比法和果实间距法。下面,就给广大的果农朋友重点介绍这两种方法:
(1)果实间距法
果实间距法是以幼果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留果的方法。它是依据品种和果实的大小来掌握,在梨树生长正常的情况下,小型果如鸭梨等,可以掌握在20厘米左右留一个果;中型果像黄冠梨可以掌握在25厘米左右留一个果;大型果像雪花梨,可以掌握在30厘米左右留一个果。这样,全树留下来的果实分布比较均匀,生长正常,大小一致,这种方法直观、简单,容易掌握,是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
(2)枝果比法
枝果比法是按照梨树树枝和果实的一定比例来确定留果数量,它是根据梨树的品种而确定。在梨树生长势正常的情况下,小型果和中型果品种一般一般每3个枝留一个果;大果型品种一般每3~5个枝留一个果。对于树势比较弱,管理水平差的梨树,适当增加枝果比树数。反之,适当降低枝果比数。
另外,留果时还要根据不同果园的管理水平、不同树势、不同品种、综合运用枝果比、间距法等方法进行疏果。
3、疏果方法
梨树果实的果梗长而粗、果型长圆形的幼果,成熟后果实个大,品质好;果梗短,果型偏圆形的幼果,成熟后果实个小、品质差。因此,疏果时要选留果梗长而粗、长圆形果形正、无病虫、无机械伤的幼果,疏除果梗短、偏形果、畸形果和小果等。
梨为伞房花序,一般每个花序有5~7个果,而第2~4位序的果实果型长圆,整齐一致,其果柄长而粗,营养状况良好,成熟后果个大、果心小、果型周正、品质好。因此,应选留第2~4位序的一个果,疏除其它果。此外,直立生长的果实在膨大后,果梗容易折断,应尽量选留横向着生的果实,多留枝条下方位和侧方位的果实,疏除枝条背上的幼果。果台副梢是由果台及着生果实部位的瘤状膨大部分抽生的新枝,为果实生长提供养分。为保证果实正常生长,应留下有果台副梢的果,去除无果台副梢的果。
疏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疏果和留果的原则是:壮枝多留、弱枝少留;直立枝多留、下垂枝少留;树冠上部外围多留、树冠下部内腹少留。
在给梨树疏果时,果农朋友要注意,果台副梢是为相近的果实以及整个枝干来提供养分的基础,同时也是形成来年结果枝和花芽的基础,所以,在疏果时要保留果台副梢。另外,果实和果柄不能够同时去掉,因为果柄去除后会在枝节上产生伤口,伤口恢复会消耗树体的养分,从而影响到果实的生长。
二、及时给果实进行套袋
对梨果进行套袋管理,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降低果实腐烂率,减少日烧果,还可以降低农药对果实的污染,套袋后的梨果,果面细嫩光洁,肉细汁多,果实品质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果实套袋的选择
梨果实袋一般分为单层袋、双层袋和三层袋。单层袋一般是用白色、**不等的原色纸做成,它没有内黑纸;双层袋的外层袋一般是**至褐色,内层有内黑纸;三层袋的外层一般是**或褐色的复合纸,内层黑纸,最里层为无纺布或者绵纸。不同的梨袋由于它的颜色、透光率、透气性不同,对果实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梨果实袋会影响果实的大小、果面光洁度、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风味等,具体选择那一种纸袋,应根据梨树的品种、生产效果及经济情况而定。
进行套袋时,选择透气性和遮光性较好,经风吹雨淋后不易变形,破损、脱落,雨后容易干燥,纸质柔软的果袋。梨的品种不同,对梨果实袋的纸质、纸层和颜色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绿皮梨品种以选用单层果袋为宜;红皮品种以选用双层果袋为宜;褐皮梨品种则选用三层果袋为最好。对果皮表面果点较大且较密的品种,最好选用遮光性强的纸袋。
2、套袋时间
套袋时间对果实外观和坐果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套袋过早,果柄比较细弱,抗风力差,容易造成大量落果,套袋过晚,对果实外观的改善效果就会下降,锈果率和锈果面积都会明显增加。套袋的最佳时间是在落花后的20~45天开始套袋,在北方地区一般要求在5月底完成套袋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雨天或露水未干、傍晚有露水时不宜套袋;在气温较高,光照较强的晴天,套袋以上午八点半至十一点半和下午两点至六点为宜。
3、套袋前管理
为保证套袋效果,有效防止梨木虱、康氏粉蚧、梨黄粉虫以及黑心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套袋前5~7天,在当地植保部门专家指导下,有针对性的喷施一次杀菌杀虫剂,避免将病菌、害虫套入袋内。在喷药时,重点要喷果面,并注意喷洒树干,要以干后及时进行套袋。若套袋时间超过7天或套袋期间遇有降雨,应重新喷药。
4、套袋方法
选定幼果后,左手拖住纸袋,右手把袋口撑开,用手往上拖一下袋底中部,使袋体膨胀,袋底两角的通气放水孔张开,手持袋口下2~3厘米处,袋口向上或向下将果实套住,使幼果处于袋体中央,果柄居于袋的开口基部,再将袋口按折扇方式从两边向中部果柄处挤折,最后将孔丝折回,扎紧袋口。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袋口封严,但也不要过分用力,以防损伤果柄,影响幼果生长发育。套袋完成后,应做到使全袋膨起来,两底角的出水气孔张开,使幼果在袋内悬空,以防止袋体摩擦果面。
5、套袋注意事项
对梨果套袋时,要注意以下5个方面:
套袋时尽量不要用手摸幼果,因为手摸幼果时,容易擦伤果面,使蜡质层变薄,将来容易产生果锈,影响果实的外观质量。套袋时一定不要将叶片套入袋内。一方面是影响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是叶片在袋内遮光,使得将来果实的颜色不一致,外观质量差。套袋时要将全树的果都进行套袋,不要套一半,留一半,因为套袋果跟不套袋果的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病虫害的防治,套袋后可以减少杀菌药用药次数,为了利于管理,应该进行全树、全果园套袋。套袋时一定要把梨果实放在纸袋的正中央,不要将果实套在袋子的偏一侧,如果偏一侧,果实长大之后容易将袋体撑破。套袋时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以防止人在树体内转动时候将袋碰掉,造成落果,影响产量。在梨树的栽培管理中,疏果与套袋虽然是两个比较细小的环节,但对梨果实最终的产量和品质形成却有重要影响,而且这两个环节在具体实施中技术性比较强,因此,果农朋友在实际管理中一定要注意细节的处理,为最终的高产和优质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