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
·安溪铁观音
·武夷大红袍
·冻顶乌龙
·云南普洱茶
·西湖龙井
·黄山毛峰
·君山银针
·六安瓜片
·祁门红茶
一、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产于我古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洞庭山,所以又叫“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闻名固然与美丽的传说是分不开的,但是,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与精湛的采制工艺是它流传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的根本所在。碧螺春的茶乡,是太湖之滨的洞庭东山和西山,这里是风景旅游胜地,这里环境优美,果木茶树间作成园,生长茂盛。洞庭二山,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山水相依,云雾缭绕,空气清新,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碧螺春一般分为7个等级,大体上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 。碧螺春的茶叶非常娇嫩,采摘必须及时和细致。从采、拣到制,三道工序都必须非常精细。只有细嫩的芽叶,巧夺天工的高超手艺,才能形成碧螺春的色、香、味形俱全的独特风格。
细啜慢品碧螺春的花香果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使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洞庭东西山的茶园果圃之中,领略那“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真是其贵如珍,不可多得。
二、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西坪尧阳,是我国乌龙茶中的极品,也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
安溪县地处戴云山脉的东南坡,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倒。西部以山地为主,层峦叠嶂,最高海拔达1600米,通称“内安溪”。东部以丘陵为主,通称“外安溪”。以往茶区集中于内安溪,后来茶区不断发展扩大。目前遍及全县。
铁观音采摘须在茶押形成驻芽,顶押形成小开面时,及时采下二三叶,以晴天午后茶品质最佳。毛茶的制作需经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初焙、包揉、文火慢焙等十多道工序。其做青为形成“铁观音”茶色、香、味的关键。毛茶再经过筛分、风选、拣剔、干燥、匀堆等精制过程后,既成为品茶。优质铁观音茶质高超,独具风韵,品饮安溪铁观音是一种美的修养、美的享受 。
三、武夷大红袍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它四武夷岩茶中的王着,堪称国宝。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就窠高岩峭壁上,这里日照短,多光反射,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
武夷山的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具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它的香气馥郁,香高而持久,滋味醇厚,饮后齿颊留香,“岩韵”明显。
四、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茶以其品质优异、色香味惧佳的特点而蜚声遐迩,成为台湾茶的一大代表。凡是涉足台湾茶者,言必称冻顶乌龙,近年来,中国内地的一些茶艺馆也纷纷开始流行饮用冻顶乌龙茶 。
冻顶山海拔700多米,年平均气温20 C。山高林密土质好,茶树生长十分茂盛,此后逐渐发展成为当今的冻顶茶园。
冻顶乌龙茶的制作过程分为初制和精制两大工序。初制中以做青为主要程序。做青经过轻度发酵,将采下的茶青在阳光下暴晒20至30分钟,以使茶青软化,水分适度蒸发。萎调时应经常进行翻动,使茶青充分吸收氧分而产生发酵作用,待发酵到产生清香味时,既进行高温杀青。杀青后随即进行整形,使条状定形为半球状,然后再进行高温烘焙,以减少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从而制成成品茶 。
冻顶乌龙茶成茶外形卷曲呈半球形,条索紧结整齐,叶尖卷曲呈虾球状,白毫显露,色泽墨绿油润,冲泡后茶叶自然冲顶壶盖,茶汤水色呈金黄且澄清明澈,清香扑鼻,香气中有桂花花香且略带焦糖色,叶底柔嫩稍透明,叶身淡绿,叶缘呈现锯齿状,带有红镶边,滋味甘醇浓厚,茶汤入口生津并富有活性,后韵回味强且经久耐泡,饮后杯底不留残渣。
五、云南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是云南的名茶,古今中外负有盛名,它以西双版纳地区仅有的滇青毛茶为原料,经再加工而制成的。普洱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唐代就有普洱茶的贸易了。
普洱茶采用的是优良品质的云南大叶种茶树之鲜叶,分为春、夏、秋三个规格。春茶有分为“春尖”、“春中”、“春尾”三个等级;夏茶又称“二水”;秋茶又称为“谷花”。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的品质最佳。
现在,普洱茶的种植面积很广泛,已经扩大到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贵州省、广西省、广东省及四川省的部分地区,原属普洱县管辖的云南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傣族自制州、思茅等地是普洱茶的最主要产区,其中又以勐海海县勐海茶厂的产量最大 。
普洱茶的制作以经杀青后揉捻晒干的晒青茶为原料,经过泼水堆积发酵的特殊工艺加工制成,再经过干燥过程处理,即加工为普洱茶。普洱茶是制作各种紧压茶的原料。 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 普洱茶的品质优良不仅表现在它的香气、滋润,滋味醇厚,还在于它有可贵的药效,因此,海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六、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歌》。
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龙井茶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这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土质肥沃,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从垂柳吐芽,至层林尽染,茶芽不断萌发,清明前所采茶芽,称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万芽头,属龙井茶之极品。龙井茶的外形和内质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联的。
过去,都采用七星柴灶炒制龙井茶,掌火十分讲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说法。现在,一般采用电锅,既清洁卫生,又容易控制锅温,保证茶叶质量。炒制时,分“青锅”、“烩祸”两个工序,炒制手法很复杂,一般有抖、带、甩、挺、拓、扣、抓、压、磨、挤等十大手法,炒制时,依鲜叶质量高低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时地改换手法,因势利炒而成。
七、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是绿茶中的又一珍品。它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黄山毛峰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400多年前,黄山所产茶叶就已经非常著名了。
黄山毛峰的品质分为特级和一、二、三级,以特级为代表,三级以下则是歙县烘青。
产于安徽黄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 、吊桥阉、慈光阁及半寺周围。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云雾之滋润,无寒暑之侵袭,蕴成天然的香气。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白兰,味醇回甘。黄山名茶众多,除毛峰外,还有休宁的“屯绿”,太平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方”等等,都各具特色,脍灸人口。
八、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湖南省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上,属于黄茶类针形茶,有“金镶、玉”之称。君山茶旧时曾经用过黄翎毛、白毛尖等名,后来,因为它的茶芽挺直,布满白毫,形似银针而得名“君山银针”。
君山又名洞庭山,岛上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温和,年平均降水量为1340毫米,三月至九月间的相对湿度约为80%,气候非常湿润。每当春夏季节,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竹木丛生,生态环境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
君山银针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需经过杀青、摊凉、复包、足火等八道工序,历时三四天之久。优质的君山银针茶在制作时特别注意杀青、包黄与烘焙的过程。
根据芽头的肥壮程度,君山银针可以分外特号、一号、二号三个档次。君山银针的质量超群,风格独特,为黄茶之珍品。它的外形,芽头茁壮、坚实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内质毫香鲜嫩,汤色杏黄明净,叶底肥厚匀亮,滋味甘醇甜爽,久置不变其味。
九、六安瓜片
六安产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扬子江中水,齐云顶上茶”之赞语。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誉。 六安瓜片根据品质共分为名片与一、二、三级共四个等级。起成品与其他绿茶大不相同,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自然平展,色泽宝绿,大小匀整。六安瓜片宜用开水沏泡,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冲泡后茶叶形如莲花,汤色清澈晶亮,叶底绿嫩明亮,气味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六安瓜片还十分耐冲泡,其中以二道茶香味最好,浓郁清香。 产于皖西大别山茶区,其中为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因起其外形如瓜子状,又呈片状,故名六安瓜片。它最先产于金寨县的齐云山,而且也以齐云山所产瓜片茶品质最佳,所以又名齐云瓜片。 六安瓜片的采摘季节较其他高级茶迟约半月以上,高山区则更迟一些,多在谷雨至立夏之间。六安瓜片工艺独特,长期流行手工生产的传统采制方法,生产技术和品质风味都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色。这种独特的采制工艺,形成了六安瓜片的独特风格。六安瓜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采摘,标准为多采一芽二叶,可略带少许一芽三四叶;第二道工序为摘片,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摘片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摘下,随摘随炒。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三叶制或四叶制“梅片”,芽制“银针”;第三道工序的技术关键是在于把叶片炒开。炒片起锅后再烘片,每次烘叶量仅2-3两,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叶片白霜显露,色泽翠绿均匀,茶香充分发挥时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储存。 此茶不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还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
十、祁门红茶
在红遍全球的红茶中,祁红独树一帜,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着称,博得国际市场的经久称赞,奉为茶之佼佼者。祁红,产于安徽祁门县。为工夫红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章,创制一百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风格,蜚声中外。祁红生产条件极为优越,真是天时、地利、人勤、种良、得天独厚,所以祁门一带大都以茶为业,上下千年,始终不败。祁红工夫茶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声誉,芬芳常在。
祁红以高香著称,具有独特的清鲜持久的香味,被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果香,并蕴藏有兰花香,清高而长,独树一帜,国际市场上称之为“祁门香”。英国人最喜爱祁红,全国上下都以能品尝到祁红为口福。皇家贵族也以祁红作为时髦的饮品,用茶向皇后祝寿,赞美其为“群芳最”。
安徽盛产茶叶的地方
到2002年止,全国有20个省、市、自治区1005个县(市)产茶(包括台湾省,下同),有茶园119.0万hm2,居世界第一位,产量75.2万t,居世界第二位。平均单产为630kg/hm2,低于日本、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国。在各产茶省中,产茶县居前三位的是云南省(114个),四川省(99个),湖南省(92个),最少的是甘肃省(3个);在所产茶类中,绿茶产量约占73.3%,红茶占5.8%,乌龙茶占10.3%,紧压茶占3.4%,其他茶占7.2%。在出口茶中,绿茶年出口17万t,占出口量的67.5%,其他为乌龙茶和普洱茶等。
2002年各省茶叶面积和产量
1.黄山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每年清明谷雨,挑选最先露出的肥嫩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略卷曲,形似雀舌,绿中变黄,呈银毛,有金**的鱼叶(俗称金片)。杯中冲泡,雾气浇头,汤色清亮微黄,叶底黄绿,滋味醇厚甘甜,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茶叶采自黄山之巅,故名“黄山毛峰”。二、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历史悠久。明代许次纾《茶疏而产茶》说,“天下名山,必产灵茶,江南地暖,茶宜独用。大江南北,都叫六安...";大作家梁实秋也有赞美之词。它由一片叶子制成,很像瓜片,因此得名。三:“太平猴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黄山区辛鸣乡,尤其是后坑高山茶园所产的顶级茶叶,以“猴魁”为最佳品质。两片叶子抱一个芽的形状,平直,不散,不翘,不弯;全身长满白发,但不外露;叶色绿色光滑,叶背浅绿,叶脉绿中带红;冲泡在杯中,芽叶朵朵,或垂或沉,挂在明澈的绿茶桌上。杯子里好像有不少小猴子对你伸着头缩着尾巴,很有“刀枪云集”、“龙凤舞”的特点。其味道鲜、绿、醇、甜,香气高爽持久,汤色清澈、翠绿、干净,具有提神、润喉、明目、提神的功效。四:祁门红茶是世界四大名茶之一,通常简称“祁宏”,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祁宏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树木多,土层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云雾频繁,日照时间短,构成了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产生了“祁宏”特殊的香气和浓郁的味道。祁门红茶加工工艺精细。高档茶以一芽二叶为主,一般一芽三叶对应嫩度。分批次多次留叶,春茶6-7批,夏茶6批,秋茶少或没有。经过萎凋、揉捻、发酵,芽叶由绿变红,香味浓郁,再用文火焙干。红茶泡好后,还要进行精制。提炼工艺复杂,经粗筛、摇筛、筛选、关门、提筛、切断、风选、采摘、补火、冷却、勾兑、包装而成。齐红茶适合喝,但也适合加奶加糖喝。适合下午茶和睡前茶。祁红在英国很受欢迎,被誉为“人间极品”、“王子的茶”。被誉为“春香见于中国茶香”。屯溪绿茶:黄山市屯溪绿茶的简称,是中国最好的名茶之一。主产区为休宁、歙县、实德、绩溪、宁国等地。因历史上在屯溪加工进口,故名“屯禄”。这种茶是我国著名的绿茶,紧实均匀,浓艳有力,色泽青润,冲泡后色泽翠绿明亮,香气高,滋味浓醇。屯绿属于炒绿茶的范畴,屯绿毛茶又叫“长炒绿茶”。它的做法起源于制作松萝皮茶的方法,松萝皮茶有6种颜色和18种不同的等级,如珍梅、龚喜、特珍、雨茶、秀梅和绿片。此外,茉莉花、朱兰、玉兰、山楂、桂花、玫瑰花等花茶也可以入坑制作。六:霍山黄芽:主产于金华山、大化坪、霍山、金竹坪、水漫河、九宫山、上图市等地。霍山黄芽历史悠久。唐代有“寿州霍山黄芽”的记载,明代王湘雅的《群芳铺》也被称为“寿州霍山黄芽之极品”。“由于日照短、云雾缭绕、温度湿度低、土壤肥沃,这里生长着‘黄芽’,芽和嫩叶肥美,形成了独特的茶质。该茶结构紧凑,麻雀舌状,色泽金黄,毛色洁白,汤色黄绿,香气浓郁,清甜爽口,有板栗香。一级的“霍山黄芽”,外形紧细,像莲心;色嫩油润,芽叶盛开,汤色黄亮,香气清新。七:岳西翠兰名茶是生长在大别山区的优质云茶。新创名茶。产于皖西大别山腹地岳西县的朱波、头陀、来浜三区。土地属于陆羽茶经中盛产茶叶的寿州和周树,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茶园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峡谷中,四周树木葱郁,花香缭绕,云雾缭绕。”“岳西翠兰”是在当地名茶兰花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谷雨前后采了一芽两片叶,用竹笤帚炒熟,然后手工做成形状,再用炭火烤。其外形美观,芽叶相连,舒展自然,酷似一朵小兰花;其汤色绿亮,香气持久;它的味道醇厚甘甜。八:泾县特别提示:新创名茶,杯泡,云雾缭绕,兰花香四溢,芽叶徐徐展开,清澈明亮,品之清新醇厚,沁人心脾。九:永Xi霍青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永Xi,生产历史500多年。曾经是历朝历代的贡茶,现在是馈赠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山川秀美,风光旖旎,鸟语花香;终年云雾缭绕,泉水汩汩。茶叶清新如碧玉,滋味如花;挑选标准,做工精良。成品看起来像珠子,掉到杯子里有声音;如墨玉,油泪显毫;汤色黄亮,味道醇厚甘甜;质量好,造型美观,经久耐泡,携带方便,是茶叶中的珍品。十、敬亭绿雪生产企业敬亭山茶场,安徽农垦国有企业,位于宣城郊区。敬亭绿雪如雀舌,挺拔饱满,色泽翠绿,毛白,清香嫩滑,回味持久。有四个等级:特别,一,二,三。评论界对这首诗赞不绝口:“形似白毛雀舌,青翠嫩滑,香气高,滋味醇厚,沸泉中飘着新鲜的瓷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