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走低,会持续多久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4 12:16:09
字号:

春节以来,猪肉的价格一路下跌,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价格系统最新数据显示,从4月2号截止到5月21号,平均价格已经跌到了每公斤20.78元,同比跌幅达到22.3%,全国25个省份的猪肉价格都出现了下跌,生猪的出栏价格也已跌到了近两年来的一个最低点。

猪肉价格走低,会持续多久

5月23日《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请来了,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财经评论员张鸿,一起来聊一聊,生猪价格下跌原因和未来价格走势。

央评说

生猪出栏价创23个月新低 猪肉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在石家庄市的各大超市,猪肉已成为打折促销吸引客流的主打产品之一,原来价格在每斤20元左右的精瘦肉,现在已经降到16元以下。

河北石家庄市民:特别,比这15.9还要便宜有一阵,猪降到这个价格,一般是比较少见的。

从全年猪肉市场的销售规律来看,每年春节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价格也随之下滑,等到5月肉价又会出现季节性上涨,但今年猪肉价格却持续走低。

张建国(河北石家庄永辉超市猪肉销售员):带皮前尖是9.98块,现在是7.99块一斤,这个是后尖,后尖促销价9.98块,咱们原来的价格大约是11.98块左右,全国整体的趋势,猪肉的价格都在下降。

针对猪肉价格的变化,再看看记者5月初在北京新发地做的采访,一些商户说,春节后价格一路下跌,4月上旬经历了短暂的平稳期,中下旬继续缓慢下降。

北京猪肉商户:肘子、排骨落得最多,这肘子相比春节前13、14,现在才9块钱左右,排骨春节前16的,现在也就12。

北京猪肉商户:现在还是属于淡季,今年同期比去年便宜了不少。

今年4月份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加权平均价是每斤9.12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67%,另外今年4月份市场日均上市量为1780.5头,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均出现明显的增加。

刘通(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同比之所以下降这么大,和这个毛猪的供应状况得到比较好的恢复有直接的关系,今年4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点多,也就说毛猪的供应正在由偏紧向宽松转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8.1%,来自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69元每公斤,比昨天下降0.2%,此外数据显示,多地生猪出栏价格创23个月来的低点。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每年春节后,猪肉的消费是进入到一个淡季,但是进入到5月份可能会出现一个季节性的上涨,但是今年这个价格却是在持续走低的,为什么?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从历史规律来讲,这是一个误区,一般情况之下,猪价最低点出现在二季度,而不是说一定出现在5月份。

从一季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猪肉产量是同比增了0.2,另外从进出口来看,我们一季度猪肉进口同比是增了21%,所以从供给来看,我们供给是较去年同期是明显增加了,而同时一般的二季度都属于这个消费的低谷,而且目前整个消费来看,也处于一个比较疲软的状态,在供给增加,而我们整个消费比较疲软的情况之下,就出现了我们当前猪价在2月开始连续16周的一个持续下跌,未来猪价怎么走,并不说它在5月份,它一定是在低点,还要看它供需形势怎么变化。

张鸿(财经评论员):可能比如五一有一个小长假,然后端午节正好在这有一个吃肉粽子的可能有这样一个需求,但是我们这仅仅从需求端来看,没有那么旺盛,比如说和春节相比或者和国庆相比,可能没有那么旺盛,但是供应太旺盛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咱们在关心反过来的数据。涨的太猛了,去年的高点是6月份,所以5月份正是在上升的势头当中,所以其实等于那个价格的信号在号召大家赶紧来养猪,然后到今年其实从今年初开始,其实这个产能就已经在逐渐的释放,所以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产能在不断的过剩这样一个过程。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猪周期客观来讲,它是本身就存在的,猪周期,它主要是受生猪本身它整个生长特性的影响,另外还受国内的需求、供应综合因素的影响,在2007年之前,我们整个猪周期一般时间是3年左右,从2007年以后,我们不断受国内整个生猪供求的影响,国际市场,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大量的猪肉进口对我们国内的。

另外随着我们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我们目前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化水平占到44%,随着规模化水平提高,另外还有猪肉进口,最近这两年我们整个环保政策,都对我们整个猪周期有一个显著的影响,从现在来看,随着我们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我们猪周期是明显拉长了,从过去的2—3年,到现在的5—7年。

张鸿(财经评论员):我们很多人会想,说为什么猪肉单单有一个周期,其他的肉周期没那么明显,或者说猪肉的波峰波谷的幅度那么大。

猪特殊的繁殖,我们如果说从金融的角度来说,猪肉它有一个特殊的杠杆,猪,它一年两窝,一窝现在大概能产12个左右,所以也就意味着咱从生存率,它活下来的这个角度,因为生存率也不是那么高,一般来说,一个养殖户如果今年看着这价格好,他决定多养一头猪,意味着明年的供应将多出来将近20倍。起码十几倍的杠杆,所以今年比如说他看有点赔钱了,他少养一只,意味着明年这一年的过程当中,他要减少十几头猪的供应,所以这个杠杆可能加上散户比较多,所以他自己一决定一减少,他的波峰波谷就会加大,再加上刚才他说进口,其实进口猪肉,大家很多人知道,进口猪肉去年是160万吨的进口量,这个其实是,虽然总量上和我们这个还是有差距,但是他确实是影响到我们整个猪肉的价格。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我还看到一种说法,说因为去年行情特别好,很多养殖户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是人为的主观上推迟了出栏的时间,打破了市场某种程度上我们说供求的规律,会不会有这样的因素存在?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在很多地方,由于从饲料转换率来看,虽然说你猪越大,你后期投入的饲料成本越高,但是由于去年猪价比较高,所以大量的养殖户为了获取更多的养殖利润,他推迟出栏,另外我们在生产第一线也看到有些特别有趣的情况,有些养殖户说,因为他一头仔猪可以卖到700、800块钱,所以他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提高仔猪的存活率,他在产房里边装了新的设备,产床,然后还铺了地暖和空调。

生猪市场主要还是靠市场来驱动,在每头猪这么高的养殖水平之下,养殖户肯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大量的精力、人力去赚取更多的利润,我觉得这是市场推动。

张鸿(财经评论员):其实养殖户还没有到他们正常年的那种平均的利润水平,还是高于他正常年的,所以可能这个趋势,可能一时半会还不会停止。再加上刚才我说咱们中国养殖户基本上是散户,刚才说百分之四十四点几的那个数字,其实就是大户比例,散户是占多数的,但是你像比如说发达国家,他们可能规模以上的这种养殖户就会占多数,尤其是企业,他其实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养猪其实是个农业,但在他们养猪其实是个工业,所以他们是个工业化的,他相对来说,他应对这种危机,包括对信息接下来的一个反应,相对来说要理性的多。

生猪养殖户:低迷行情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石家庄平山县裕农养殖公司年出栏生猪两万头,去年猪价高位运行,给公司带来了高额利润,在养猪行业干了20多年的化世鹏把去年叫做金猪年。

化世鹏(河北平山县裕农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去年的时候,在5、6月份的时候生猪出栏的一市斤10.8元,一头猪盈利不低于1000块钱,利润率会达到50%以上。

去年猪价之所以会大涨,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环保政策的影响,全国20多个省份划定了生猪禁养区,启动猪场拆迁情况,生猪存栏量减少,直接刺激了养殖户抢购仔猪,去年6月石家庄一头30斤的仔猪,价格飙升到1100元。

朱德富(河北善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30斤重一头猪能挣多少钱,大概在800—900块钱,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

由于去年下半年养猪收益大幅提升,一些大型养殖企业纷纷加大生猪补栏量,一些中小散户也在跟进,从而在今年春节后把猪肉价格从高点一路拉低。

化世鹏(河北平山县裕农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现在有一些大集团快速地扩张,它的产能会在2018年之后会释放出来,这样的话,更会拉长猪周期。

部分业内人士预计,猪肉价格低迷的态势可能持续2—3年。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业内人士认为,这个价格持续低迷的态势会持续2—3年,这次的猪周期会延长,真的吗?这样的延长对于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我比较同意这个观点,因为随着我们整个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相对来说后期我们整个产能的恢复水平会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速度。

另外,很多大型的养殖企业,比如屠宰企业、饲料企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进行行业的一个纵向整合,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进入这个养殖,生猪养殖之后,带动了整个生猪的规模化水平的提高,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稳定我们生产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稳定的生产可以有利于猪价稳定的发展,所以随着我们规模化水平提高,后期整个猪周期的时间会明显延长。

张鸿(财经评论员):因为现在正好是在往下跌的过程当中,所以很多养殖户说,这个还会延长,但是其实延长它,我们希望的那个结果是什么,它延长以后,它的幅度没有那么大,只不过周期被拉长了,这个周期拉长,其实是依靠于我们整个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们规模化水平、集约化水平提高,才能带来整个的周期的这种相对的拉长。

但是现在还是散户占主要的角色,所以可能还没那么乐观。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我觉得延长并不代表说我们后期会一直保持亏损,因为波动是市场的必然规律,那么只能说,我们后期整个延长,时间延长,但是不影响我们整个养殖户在市场获取合理的利润。现在应该在10%左右净利润,严格地说,现在属于养猪效益回归正常的利润区间。

张鸿(财经评论员):过去合理的一般是一头猪200块钱,按现在这个价格,我看他们算说,现在这个价格一头猪还能挣400、500块钱。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大家会担心,现在是不真的进入了这样一个下行的通道,会持续多久,能跌到什么样一个状况。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我觉得养殖户比较担心的,就说目前这种持续下跌的情况会不会一直延续到三季度,从我们对目前整个供需的判断来看,我觉得在6月底、7月初左右会止跌企稳,在三季度有可能会有一个小幅的回升,但鉴于目前我们整个生猪产处于比较稳定的恢复状态,后期猪价的回升,空间有限,所以对养殖户来说,还是理性的对待市场。

张鸿(财经评论员):长期的趋势,其实现在进入到一个下降的趋势当中,他说的那个,按股市来讲,那就是一个小的波动。在下行通道里面,这个通道可能一旦形成了,你很难改变。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因为目前受生猪环保政策的影响,现在整个生猪产能恢复还处于比较温和的状态,不会重复像2008年和2011年那种大涨大跌,产能快速扩张那种情况,所以按照目前这种产能恢复水平来说,不会出现价格的持续下跌,养殖户最近几年应该说相对来说会保持一个相对的盈利水平。

张鸿(财经评论员):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把它当做一个投资,刚才我用股票的术语的话,其实我们也有一个逻辑叫它涨的多狠,跌下来可能就差不多。因为去年确实是涨幅太疯了,有史以来,大家赚的最开心的,可能接下来,其实大家要防范,我并不说一定会到那样,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养殖户,还是企业,其实要防范说会不会出现一个暴跌。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大家希望这个市场能稳,接下来如果能让它稳,我们给养殖户应该有什么样的建议,政府应该在这里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政府他应该及时的公布像生猪的生产信息、价格信息以及一些政策信息,给养殖户足够的生产和消费的一些信息,对于养殖户来说,我觉得首先他做的最重要一点,理性的安排生产,不要像去年一样。

另外,在我们目前已经确定的市场价格的前提下,我们养殖户最主要的还要通过提升他的养殖技术水平,提升仔猪的存活率,然后防止疫病的传播,及时锁定利润,我觉得这是需要养殖户需要做的,把自己能赚的先拿到手再说。

张鸿(财经评论员):如果我们要彻底拜托这么大的猪周期的波幅的话,可能还需要我们在集约化、规模化的上面。因为你要求一个散户,他在这种时候要特别理性,其实这个特别难,另外你刚才提到政府这个角度,政府其实我们一直在,他们亏损的时候,他们政府有补贴,价格到底的时候,我们有补贴,但是其实这么多年来,这个也是有讨论的,我们政府的这种,比如能繁母猪补贴的点或者说我们政府支持的时间点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在我们看来,市场派看来,可能价格其实是一个最好的信号,当它价格高的时候,那就一定是养的会多,然后价格到低的时候,你那个时候开始等于你开始补贴的时候,其实是不是已经有点晚了?反而造成了下一波,可能会使下一波的波峰来的更猛烈。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一些补贴政策来看,刚刚说了,政策补贴它的实施效果是一个滞后性的,所以我觉得像生猪市场,尤其像发达国家,它更多的还是让市场去调节整个供需,对于政府来说,他肯定有他调控责任在里边,像发达国家以及我们国家都通过收储或者增大进口、减少进口来调节市场,我觉得这个是一个从政府的角度,通过宏观的调控它的供需来调节市场。避免一些人为的政策去干扰市场,由于滞后的原因,导致它涨跌过快。

张鸿(财经评论员):猪肉的需求,长期来看,不能说它需求一定会降低,但是它需求在你的比如肉食里边的占比应该是下降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的这种要求的增多,再加上中国这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可能对猪肉的需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个趋势的研究,应该是下降的。

互联网的尽头是养猪?互联网的大佬们,为何纷纷进军养猪业

现在农村做养殖生意、绿色干洗店、鲜花店、民俗服务公司、农资专卖店这些项目比较好。成本较低,而且不会压货,没有库存压力,在农村的市场也比较吃香,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

一、做农村养殖生意。

野猪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青绿饲料可占日粮的60%-70%,所以养殖成本比家猪低30%-40%,抗病力更强,成活率更高,而其肉质细嫩鲜香、野味浓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野猪作为家猪的换代品种,市场极为广阔。

二、开家绿色干洗店

新一代的绿色干洗店却彻底解决了干洗店的投资大、普及面不广的难题。洗一套衣服只需2元左右的成本,收费10元,翻新、清洗一件皮衣成本1-2元,收50-80元,加上各种疑难问题衣服处理,扣除工商、税务、水电、房租等费用,年利润很可观。

三、开家鲜花店

开鲜花店有许多优点,一是投资小,在市场上租一个店铺,勿须太大,费用一季度一交,配上必需的设施,维持正常的进出货,初期投入一般三四万元即可二是周转快,鲜花周转期短,勤进快出,十分灵活,即使要转行也不会积压商品三是符合消费趋势,鲜花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四、开家民俗服务公司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婚嫁,生日,乔迁,丧殡等各类民俗活动越来越受重视,而社会上熟悉民风民俗的人越来越少,因此该项目的市场空间很大。且投资成本低,人员均可是兼职,需男女主持人各1名,熟悉民俗,擅长策划人员1-2名。

五、开家农资专卖店

在农村做农资生意肯定有钱赚,在人口较多的村子或乡镇所在地,租一家沿街门店,开办一家农资专卖店,出售种子、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由于商品是农民生产中必需之品,使用数量较大,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

选择技巧:

1、看市场认可度

消费者普遍接受的,市场上占有客观份额的产品是否满足消费者预期。同样是餐饮店,面馆是刚需,但鱼翅馆就不是。

3、同行平均寿命。

消费者今天喜欢的,明天也许就不喜欢了。选择能长久做的项目。

4、购买力。

消费者喜欢的,不一定舍得花钱买。明确大致的价格定位。

你们敢信吗? 互联网的尽头居然是养猪! 这可真 不是开玩笑 的,现在养猪差不多已经成了国内互联网大佬们的 必修课

网易 ,2009年就推出了 养猪计划 “猪厂” 的绰号就是这么来的,而这几年, 百度、阿里、拼多多、京东、华为 等也都纷纷加入了养猪大军。

这并不是说是 为了蹭热度 ,别人对这件事可是 相当认真的 ,比如 网易,专门请来了清华的专业团队来做这个 ,养猪场里 不仅有空调、马桶,可能还有24小时连续的音乐。

京东 ,则是跑去 和农科院合作 ,研发出了 一套智能养猪技术 ,连 猪脸识别 都研发了出来。

还有 阿里 ,也是火力全开,早早地就把 阿里云人工智能 用在了养猪上。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 养猪市场可不比互联网差到哪去

作为 全球猪肉消费第一大国 ,我们 平均每年消耗掉的猪 ,差不多 有6~7亿头 ,几乎占到了 世界猪肉总消费的一半。

每年的 生猪饲养产值就达到了2万亿元 ,再算上各种 加工猪肉副食品 ,这数据还要 再翻上几倍。

关于 互联网养猪 ,其实格局还可以 再打开一点 。这些年我们在 科技 和经济上的发展速度 那是有目共睹,但 在农业上吃到的红利其实并不多

养殖、种植基本上都还是作坊式的小农生产 ,对比那些 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 ,比如 美国,农药有飞机撒 春种秋收也是机械化。

同样的产出状态下 ,美国的 人力成本连一成都不到 ,而 我们占了三成还多

综合 种种因素 ,国内的 农民朋友在这方面的收入,其实并不算太理想 ,因此许多人都 放弃了农业 ,选择 到外面去谋生 ,没了人的农村想发展起来也 更加困难。

互联网巨头们 ,携带各种新技术进军养猪业,其实就相当于对过去的农业模式, 进行升级改造 ,把先进的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传统养殖业 优化整个生产流程

理想结果就是 人力成本少了,生产效率高了 ,农民朋友 赚得多了 ,也就 更愿意留在农村 一起发展了。

如果互联网巨头们的 高 科技 养猪能成功 ,那以后像什么 高 科技 种稻、高 科技 收粮 ,也是 指日可待 ,我们离 全民城乡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也会更近。

更多 财经 资讯,可点击下方文章查看

这样薅羊毛,每年可攒不少 旅游 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39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