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物资,尽管农药的使用存在许多缺陷和弊病,尤其给环境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但农药还将在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下去,其作用不可能完全被其它防治方法所替代。为此,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农药,趋利避害,使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控制农药的污染应该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是从生产源头控制,取缔非法或者条件不具备的生产企业,严格限制直至禁止高残留、高污染的农药品种生产,规范农药生产销售市场。其次是控制农药使用量,开展病虫害综合治理,农业生产中尽量少施或不施用化学农药。再就是科学用药,通过各种宣传、培训等途径,提高农户的生产管理水平,病虫害防治中要对症施药,正确选择农药,适时、适量使用农药。具体控制途径有:
(1)加强生物防治力度,推广无公害生物农药使用 利用天敌以虫治虫,是经典的生物防治方法。这种方法经济简便,没有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和产生抗药的缺点。微生物农药是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产物制成的农药。由害虫病原微生物制成的农药制剂为微生物杀虫剂,如白僵菌。许多农用抗菌素有内吸性、药效长,能充分发挥作用,与化学农药相比,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2)科学合理地使用现有的农药 正确选用农药,适时、适量的使用农药。很多农户还是凭感觉施药、从众施药,施药过程中的盲目性很大,很多用药是无效益的,反而增加了环境的负荷。只有增强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其科学用药水平,才能使农药使用及时、适量,保证药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发挥农药应有的积极作用。
(3)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来代替剧毒和残留期长的农药 高效农药用量少,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通过改变农药的分子结构,大力发展低毒性、易分解的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及不育剂、引诱剂、昆虫激素等第三代农药,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时间,对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有重要意义,这已是当今农药研究和发展趋势。
(4)研究新的病虫草害防治方法、途径,交替使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克服单一依赖化学农药的做法 如选育和推广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使用微生物农药,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及推广冬季灭虫、诱杀、辐射处理等办法,最终目的是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哪些有效成分的农药是不臭的
生产中应禁止使用含有甲胺磷、甲基对硫磷、膦胺、久效磷等农药的混配制剂,并逐渐撤销对硫磷单剂的运用,融合国家相关现行政策强烈推荐应用拟除虫菊酯如溴氢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抑太平洋寿、灭幼脲1号、灭幼脲3号等抑止几丁质生成的农药;啶虫脒、啶虫咪、氟虫腈、虫螨腈、抑食胼等含碳氢化合物农药;微毒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辛硫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丙溴磷;抗蚜威、异丙威、硫双灭多威、丁硫克百威等氨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及其微生物源农药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浏阳市菌素、苦参碱、楝素等,而且严控需求量、应用浓度值和应用频次,确保在安全期内用药。
在合理挑选农药种类和开展病害环境整治防治的根基上,怎样改进农药应用技术是无污染农药生产中控制农药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务必提升病害预测分析气象预报,适度防治。预测分析气象预报是适期防治的重要,生产中务必增加病害调研的幅度,立即精确池把握产生情况,高品质地搞好气象预报。
在这个基础上,依据产生伤害状况、经济价值、气象要素等明确用药类型,依据国家相关单位无污染农业发展的制度等,有效挑选农药种类,运用高品质施药机械设备,严苛依照农药的建议使用量,采用标准的实际操作技术,有效用药,安全用药,保证农产品品质,保证施药人员安全,缓解环境的农药环境污染。严苛依照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和各个各单位相关规章制度、文档的规定,执行农药生产、运营批准,积极进行农药综合执法,从生产、市场、应用各个阶段搞好农药管理。
从根源上操纵危化品、高残留农药种类的生产,严禁销售市场危化品、高残留农药,在生产过程往人民群众宣传研究防治病虫,科学研究挑选农药,并向人民群众强烈推荐微毒低残余的农药种类,使人民群众明显提高综合性防治和微生物防治关键技术水准,大幅度减少企业范围的农药量,减少农药环境污染,避免人和动物食物中毒事件的产生。同时推行农产品生产过程农药残余检测,推行市场准入规章制度,保证有农药环境污染、易导致人和动物中毒了的农产品不注入销售市场,提升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你是杀虫子吗?杀那种虫子,没有臭味的农药很多,像你说的啶虫脒、阿维菌素本身的原药是没有什么气味的,主要是做成某种制剂后因为里边的溶剂气味难闻了。知道你是杀那个种类的虫子才能给你推荐使用没有什么味道的农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