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
1、污染大气、水环境,造成土壤板结。
流失到环境中的农药通过蒸发、蒸腾,飘到大气之中,飘动的农药又被空气中的尘埃吸附住。并随风扩散。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大气中的农药,又通过降雨,这些农药又流入水里,从而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对人、特别是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同时,流失到土壤中的农药,也会造成土壤板结。
2、?增强病菌、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
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农药,最终会增强病菌、害虫的抗药性。以后对同种病菌、害虫的防治必须不断加大农药的用药量.不然不能达到消灭病菌、害虫的目的。形成恶性循环。
3、杀伤有益生物
绝大多数农药是无选择地杀伤各种生物的,其中包括对人们有益的生物,如青蛙、蜜蜂、鸟类和蚯蚓等。这些益虫、益鸟的减少或灭绝,实际上减少了害虫的天敌,会导致害虫数量的增加.而影响农业生产。
4、野生生物和畜禽中毒
野生生物及畜禽吃了沾有农药的食物,会造成它们急性或慢性中毒。最主要的是农药影响生物的生殖能力,如很多鸟类和家禽由于受到农药的影响,产蛋的重量减轻和蛋壳变薄,容易破碎。许多野生生物的灭绝与农药的污染有直接关系。
5、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约500余种,这些农药的广泛使用,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同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⑴?有机磷农药
⑵ 有机氯农药
6、农药对动植物的危害
⑴ 阻碍作物根系的深孔和对土壤的水分吸收.造成弱苗、死苗、倒伏和减产。
⑵ 残留碎片还会随着农作物的桔秆和饲料进入牛、羊等家禽的食物之中,家畜误服残膜碎片后,可导致家畜的肠、胃功能失调、膘情下跌,甚至死亡。
⑶ 燃烧残片会造成二次大气污染
⑷ 有些残膜被吹到田边地角、水沟、池塘、河流中,或挂到树上,造成环境公害。
利:
农业作用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常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是扩大耕地面积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根据中国国情,继续扩大耕地面积的潜力已不大,虽然中国尚有许多未开垦的土地,但大多存在投资多、难度大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粮食增产必须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途径。
施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化肥是农业生产最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物质投入。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化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约占40%~60%。中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说化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百度百科-化肥
百度百科-农药
有,但影响大小要看农药种类和用药量,还跟土壤的粘度有关。一般来说,短效药基本没影响,而长效的象莠去津这一类的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土壤沙性很强,长期使用可能造成树苗生长不良,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它的影响很小,基本看不到。
扩展资料
农药分类
(一)根据防治对象分类
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二)根据加工剂型分类
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颗粒剂、微粒剂等。
(三)根据化学成分分类
1、无机农药(无机农药是从天然矿物中获得的农药)
无机农药,来自于自然,环境可溶性好,一般对人毒性较低,是目前大力提倡使用的农药;可在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使用;无机农药,包括无机杀虫剂、无机杀菌剂、无机除草剂,如石硫合剂、硫磺粉、波尔多液等。无机农药,一般分子量较小,稳定性差一些,多数不宜与其他农药混用。
2、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的产品)
生物农药有很强专一性,一般只针对某一种或者某类病虫发挥作用,对人无毒或毒性很小,也是目前大力提倡推广的农药;可在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使用;生物农药,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以及代谢产物,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在使用时,活菌农药不宜和杀菌剂以及含重金属的农药混用,尽量避免在阳光强烈时喷用。
3、有机农药(有机农药包括天然有机农药和人工合成农药两大类)
(1)天然有机农药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有机物,环境可溶性好,一般对人毒性较低,是目前大力提倡使用的农药;可在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使用。如植物性农药、园艺喷洒油等。
(2)人工合成农药即合成的化学制剂农药;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大都属高分子化合物;酸碱度多是中性,多数在强碱或强酸条件下易分解;有些宜现配现用、相互混合使用。主要可分为5类:
1)有机杀虫剂:包括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特异性杀虫剂等。
2)有机杀螨剂:包括专一性的含锡有机杀螨剂和不锡有机杀螨剂。
3)有机杀菌剂:包括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酞酰亚氨类、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有机磷类、苯基酰胺类、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等。
4)有机除草剂:包括苯氧羧酸类、均三氮苯类、取代尿类、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苯甲酸类、二苯醚类、二硝基苯胺类、有机磷类、磺酰脲类等。
5)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