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4 11:33:13
字号:

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北方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迁移到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的统治者重视农业,到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宋代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淤田、沙田、架田等。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

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马。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一般农田每年可亩收一石,江浙地区一年可达到二至三石。北宋时宋真宗从占城引进耐旱、早熟的稻种,分给江淮两浙,就是后来南方的早稻尖米,又叫占城米、黄籼米。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一些北方农作物粟、麦、黍、豆来到南方。棉花盛行种植于闽、广地区。茶叶遍及今苏、浙、皖、闽、赣、鄂、渝、湘、川等地。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南宋时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苏常熟,天下足”之称。甘蔗种植遍布苏、浙、闽、广、等省。

为什么茶文化始于唐而兴于宋?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农业发展迅速;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马,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表现:农田水利得到很大的发展;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经济作物。

北宋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推广有很大的发展。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发现成组的铁制农具,如犁、耧、耙、锄、镰等,其中耙、锄等中耕农具较多,表明了农民对精耕细作的重视和耕作程序的增多。禾谱、农器谱、农书、蚕书等农业生产知识的专著,纷纷出现,反映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北宋农民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用各种办法扩大耕地面积。他们因地制宜,在山坡、江畔、海边开垦农田,造了不少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大量的开垦,使垦田面积大为增加。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农具的改进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达,北宋时期单位面积产量有所提高。

经济作物的种植,在北宋也有发展。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因为唐代的作家陆羽写了中国第一部关于茶文化的书<茶经>由此茶的文化开始被人们知道和重视.到了宋代文人墨客多喜欢品茗作对,加之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到了宋代茶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js/5_1135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