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产业链不招,不是世界领先技术不招,不是行业龙头不招,这是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当下奉行的“三不招”原则。落后产能坚决淘汰,污染项目零容忍,泰兴这座长江岸边的城市最近几年在实体经济发展上显得挑剔甚至苛刻起来。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九大代表、泰兴市委书记张育林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泰兴经济总量将突破千亿大关,泰兴的发展由此也到了一个新阶段,“我们看清绿色大方向,咬定转型不放松,该做减法的做减法,减枝才能强干”。据了解,今年以来,泰兴计划关停并转化工企业47家,现已关停40家。
当前,化工、机电、医药三大产业在泰兴主导地位凸显,占规模以上工业的近八成。实践证明,生态底色的夯实,对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起到了正向推动作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泰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6%,达705.3亿元。
落后产能做减法 减枝才能强干
化工是泰兴的传统产业,主要集聚在当地工业主阵地泰兴经济开发区。不同在于,过去是粗放发展,现在是绿色发展,主打精细化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泰兴着实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
泰兴晨光硅酸铅有限公司生产经营了14年,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利税300万元,但因为铅化物污染严重,在2016年的专项整治中生产线被关停;泰兴电化厂同样因为污染重、难治理,原有化工生产线拆除,转型做起了机械加工产品;泰兴锦泰化工厂由于废水废气成分复杂,难以治理达标,也只得转产……
“我们不追求企业的规模数量,而是要求企业的发展质量。创新转型、绿色发展、能级提升是我们确定的发展思路。”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吉勇说,在转型发展上,他们有三个关键词“减”“延”“升”。“减”就是落后产能做减法,组织专家对化工企业逐一“会诊”,关停、搬迁还是提升,一企一策开处方。“最终确定41家企业关停”,这意味着80多家老化工企业基本淘汰掉一半。“延”就是延伸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做产业规划和项目招商;“升”是积极推动技改,提升化工企业的装备水平。
严管带来规范,规范带来口碑。2年前,上市公司长园集团旗下江苏长园华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几经考察,很快决定落子泰兴。如今,投资10.2亿元、占地130亩的长园华盛(泰兴)锂电材料有限公司已经实现量产,产能较过去提升近10倍。“这里功能配套齐全,产业链条完整,我们需要的原材料80%都能供应,特别是安全环保抓得紧,有利于企业长治久安。”公司总经理许金来说。不仅如此,他们还当起“义务招商员”,招进了一家关联企业。
“我们通过关停并转腾出空间,同时加大对园区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构筑了比较优势,事实证明达到了筑巢引凤的效果。”吉勇说。通过链式招商,泰兴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精细化率达40%,化工产业关联度达60%。今年以来,开发区共实施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97个,总投资568.5亿元。
张育林表示,“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此外,我们也在对传统的电机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把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由此提升我们的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特色竞争优势。”
生态环保做加法 加码方见决心
经济强了,环境差了,曾是泰兴尾大不掉的难题。如今的泰兴,旧貌焕新颜,环保成了新名片,这里成了一座见花见鸟见垂钓的国家级生态市。
环境治理非一时兴起,也非一日之功。以2013年7月启动全天候严监管为标志,泰兴不设禁区,不搞特区,以铁的意志、铁的手腕打赢了这场环保翻身仗。据泰兴市环保局局长吴小平介绍,近3年来,该市共作出环境行政处罚345件,罚款3799万元,停产整顿28起,行政拘留36起,刑事移送16起。
这是一套组合拳。为了天蓝水清,泰兴不惜成本,舍得投入:市财政每年至少拿出1200万元,进行生态修复补偿;投资2.2亿元治理25条城市黑臭河道,投资2亿元实施农村河道疏浚整治;2013年至今,对81个村列入国家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今年开展的畜禽污染防治行动中,将禁养区内256户养殖户(场)列入关停对象,同时整治限养区、适养区规模化养殖企业260家。
泰兴经济开发区内,大凡排污不达标的企业都有过被夜查并勒令整改的经历。就连过来不久的许金来也知道,当地环保监测除了“国标”之外还有“民标”,所谓“民标”就是用鼻子闻不到异味。“发展要对百姓的生活安全负责。”吉勇说,泰兴经济开发区26平方公里化工园内原有1.3万户群众,以及周边800米范围内的居民全部完成搬迁,同时围绕化工园区启动建设500米宽的生态隔离带,并对开发区内11条河流实施功能恢复性工程,实现中水回用,河道自净,可以养鱼,达到生态旅游的标准。
环境好了,当地越来越多的乡村发展起了绿色经济,好风景显出了含金量。“我们村的菜供应泰兴市区和泰州市区,通过线上接单,线下配送,光电商卖农产品,村集体一年就增加15万元的收入。”新街镇野肖村党总支书记肖建林说。如今,通过肖建林的带动,全村20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原来外出打工的人开始回乡种菜。黄桥镇祁巷村的“小南湖”风景区,名气越来越大,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千亩香荷芋基地、千亩水产养殖基地支撑起了观光、采摘、餐饮一条龙的乡村旅游产业。
在张育林看来,这些变化正是泰兴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出的现实注脚。“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更要通过打造优美环境,放大生态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经济发展、生态优化、民生幸福的良性循环。”他说。
养殖场地建设对养殖业很重要,海鳗养殖场地如何建设?
一、浅海和沿海滩涂、荒滩,均属国家所有,国家鼓励企业、集体和个人开发,用于经营水产养殖业和水产资源增殖业。二、沿海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浅海、滩涂及荒滩开发的统一规划和使用管理。凡适合开发水产养殖业、水产资源增殖业浅海、滩涂,允许县内外的国营、集体单位或个人申请经营,由县人民政府颁发滩涂水面使用权证书,并对其给予法律保护和行政管理监督。三、现有已开发利用的滩涂或浅海水域跨县界的,有关县必须承认其使用权,并受经营机构所在县一方的管理监督。四、经营者在其拥有使用权的滩涂、浅海中投资形成的生产及经营能力,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无理侵占。国家需用有关水域、滩涂时,经营者应服从国家需要,并有权取得合理的补偿。五、拥有浅海、滩涂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可以自营、联营,可以申请扩大、缩小经营规模及延长、缩短经营年限,可以申请转变业务内容或放弃使用权。对不积极开发经营,致使水域滩涂连续荒废二年以上者,有关市、县政府有权取消其使用权,更换经营对象。六、经营者对滩涂、浅海有使用权,但不准自行买卖、出租或转让。经市、县政府批准,可以换使用权证书,改变经营体制(如联合、专业承包)。七、盐场在所属界内水面经营水产养殖生产,不需申请滩涂使用权证书。经营方式由盐场自主。对当地群众已利用的盐汪子,可以维持现状,在需要统一规划时,可以适当调整。八、确定浅海滩涂使用权,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新工作。各有关市、县要先搞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分期分批展开。
浅海、滩涂的确权发证工作,要在一九八四年年底以前基本完成。
鳗鱼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控问题一直困扰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工厂化健康鳗鱼养殖是采用现代工业技术、生物技术等的无公害健康鳗鱼养殖生产模式。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系统进行健康鳗鱼的高密度养殖,全程实行半封闭式或全封闭式管理。鳗池的选择。选择通风、阳光充足、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的养殖场。鳗池采用水泥池和温室结构养殖。鳗池消毒。鳗鱼苗下池前用过磷酸钙对新水泥池进行消毒,存满水后按每立方米水1kg的比例加入过磷酸钙,在池中浸泡1~2天,放出旧水,注入新水,然后放苗。
鳗鱼苗体质娇弱,在收获、暂养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因磨损而感染和诱发细菌性疾病。因此,放养时必须进行消毒,以增强鳗鱼苗的抗病能力。消毒方法采用碘制剂或食盐在整个池塘中喷洒药浴,消毒时间在鳗鱼苗下池后当天晚上进行。流水水泥池养殖自然条件较好,鳗鱼苗放养密度为900~1000g/m2,低密度放养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但在放养鳗鱼苗前,需要将尼龙袋放入池塘,当袋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袋取出放入池塘,以加强鳗鱼苗对环境的适应。养鳗初期,全池均匀投喂红虫,开始一天四次,后逐渐改为早晚各一次,日投喂量为鱼重的5%左右。
在养殖过程中,应训练鳗鱼苗。通过在鳗池附近搭建饲料台,训练鳗苗从分散到集中、从夜晚到白天、从天然活饵到人工配合饲料的进食。由于鳗鲡苗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每50天左右分离一次鳗鲡苗,即挑出个体小鳗鲡苗,分等级饲养,以保证鳗鲡苗具有相对整齐的规格。对所辖区域内的鳗鱼养殖进行普查,调查掌握青塘污水的数量、面积、品种、方式、日常管理、排放周期和流向,并做好动态管理登记。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资金支持,引导农民提高健康养殖水平,增强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能力,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鳗池标准化改造,提高循环水利用率和取排水处理设施,支持生态沟、生态池等尾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推进智慧养殖,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鳗鱼养殖生产深度融合,开展数字渔业示范。
养鳗企业应当配备与养殖水体和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水质在线监测、水生生物检测等水处理设施和相应的基础仪器设备;应建立水产养殖生产档案,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记录水产养殖品种、种子来源和生长、饲料来源和投喂、水质变化、疾病发生、主要症状、用药名称、时间和剂量等。《水产养殖生产记录》应当在水产品全部售出后保存2年以上。加快水产养殖节水减排工作,鳗鱼企业水产养殖用水应使用天然水,不得乱采地下水。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应采取进排水改造、生物净化、人工湿地、种植水生蔬菜和花卉等技术措施,促进水产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建立健全水产养殖投入品备案制度,加强水产养殖用药指导,严格执行兽药安全使用规定、兽药处方和饲料使用管理制度,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使用药物、非法使用其他投入品、向水产养殖水域投放生产和生活垃圾、不合理处理污染或含病原体水体和水产养殖死亡生物等行为。